正在閱讀
【諸相非相】西方藝術中的道與禪

【諸相非相】西方藝術中的道與禪

【Through Appearance Beyond Appearance】Taoism and Zenismin Western Art

2004年美國柏克萊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出版研討會論文集《當代藝術裡的佛心》(Buddha Mind in Contemporary Art),邀請了12位學者就當代藝術的精神性作深入探討,討論的藝術範圍包括身體、行為、裝置和錄像等各種形式,彰化師範大學退休教師李長俊探討杜象創作與佛教和觀音信仰相關的文章〈天下有火;灑水吧!這是生命〉(Fire Down Below and Watering, That’s Life)也收錄其中。20世紀初,許多前衛藝術家與抽象繪畫運動先驅都受諸多神秘主義或思想啟發,並成為結合神秘主義和佛教的神證學(Theosophy)信仰者,包含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以及杜象周邊的一些朋友。
「香蕉/膠布」、「塗鴉/碎紙機」、小便斗、4分33秒……,無論支持或反對,喜歡或厭惡,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當代藝術中存在著許許多多初乍見下「理解不能」的作品。更有甚者,許多這一類型的作品甚至是藝術史上重要的創建。舉例來說,杜象(Marcel Duchamp)的小便斗便是影響20世紀藝術發展最重要的作品,其重要性不僅超越了畢卡索(Pablo Picasso)那突破西方繪畫傳統的《亞維儂的少女》(Les...


您已經是會員?
典藏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加入會員


朱貽安(Yian Chu)( 131篇 )

大學學習西班牙文,後修讀中國藝術史,有感於前生應流有鬥牛士的血液,遂復研習拉丁美洲現代藝術。誤打誤撞進入藝術市場,從事當代藝術編輯工作。曾任《典藏投資》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企劃主編,現為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