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評論的「挑戰」】不說再見,如果藝評還有明天:王聖閎談藝評與編輯的第一現場(下)

【評論的「挑戰」】不說再見,如果藝評還有明天:王聖閎談藝評與編輯的第一現場(下)

「屬於台灣在地的理論該如何產生?」王聖閎近年思考理論內生式的可能性,其中一個方向的答案是「要從作品裡找」。他認為評論者有時必須回到一種與作品直接對話的赤裸狀態,在這樣的對話關係中嘗試找出合宜的評論概念,而這種概念生產的方式,他稱為「作品主義」:從作品的特質中挖掘潛在概念,以此擴充在地藝術知識,並進一步促進在地理論誕生的可能。
延伸閱讀|【評論的「挑戰」】留下來,與離開的人:王聖閎談藝評與編輯的第一現場(上) 是編輯,也是藝評人 評論生態中與藝評人合作密切的藝文「編輯」角色,在數位與社群媒體全面興起的時代下,除了角色與受眾的質變,又面對何種挑戰?王聖閎認為歐美許多重要的國際綜合媒體、雜誌,其實都有機構資源聘任全職的藝評人,作為這個媒體和公眾對話文化議題的人設(儘管這樣的專職數量近十年來也已大幅凋零,註1),但...


您已經是會員?
典藏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加入會員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

文字女工與一位母親,與科技阿宅腦公的跨域聯姻,對於解析科技、科學與藝術等解疆界議題特別熱衷,並致力催化美感教育相關議題報導,與實踐藝術媒體數位轉型的可能。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並擔任文化部、交通部觀光局指導的「台灣藝術指南」專冊、「台灣藝術指南TAIWAN ART GUIDE」APP研發計畫主持,以及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曾任《典藏.今藝術》企畫編輯、副主編、藝術新媒體「典藏ARTouch」總編輯、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