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認識到「春池玻璃」這個品牌,主要於2016年忠泰美術館開館首展「HOME 2025:想家計畫」偶見。這檔展覽呈現台灣少見的展覽策略,將台灣許多中小企業研發的技術,能夠廣泛應用的建材或概念協作。由建築師曾志偉與春池玻璃合作的《山洞:類生態光學冥想屋》,建築師曾志偉利用春池玻璃的回收玻璃,製作出透光、耐溫、厚實的材質的冥想之屋。這件作品除了凝視到玻璃本身的材質性,也意識到春池玻璃背後所象徵的玻璃產業,以及其在半世紀前已前瞻的設定企業理念—不斷循環永續使用材料的良善生態經營核心。
身為春池玻璃企業二代的吳庭安表示,「HOME 2025:想家計畫」對他而言也是一個啟蒙合作方式的契機,因通常產業和建築師的合作只有幾種限縮的可能性,例如不是甲方就是乙方。但那次展覽促使他思考,在建築和設計領域的思維存在多種合作的可能性的,也能將技術轉換成許多視野與實際應用的內容。
吳庭安認為那場展覽合作,至今對企業文化的影響都持續有漣漪與線索。許多企業在和春池合作時的反饋,最經常讚嘆的是春池企業的靈活與開放性,因為很多品牌和企業其實在合作上是封閉的,也讓合作的可能性限縮。但也許春池從創立初始,循環、友善生態的理念一直是形成其企業核心的DNA,也讓春池長期就保有願意嘗試、協作與開放性的企業本質。這樣核心也無形影響春池玻璃在協助推廣新竹在地「玻璃」產業所採取的策略。
玻藝節的轉向,「透明」的開源
去年新竹市玻璃設計藝術節以「透明大百科 Glasspedia」為題,以新竹公園為主場,展開聚焦「玻璃」的慶典,包括展覽、市集、科技藝術裝置等多視點切入「玻璃」從科學知識到生活日常。「透明大百科 Glasspedia」幕後除了總策展人無氏製作負責人吳孝儒(Pili Wu),也包括W春池計畫創辦人吳庭安,彡苗空間實驗所共同創辦人鄭又維與設計師曾郁翔等人。
其中,新竹在地企業W春池計畫的吳庭安長期觀察玻璃設計藝術節的走向。他認為近年新竹市政府將更寬廣的設計定義,導入玻璃工藝產業,「這次策展以『透明』的概念,開放玻璃詮釋的定義,我認為對產業是正向的。多數產業在面對緊縮時,會越封閉自己的生態和技能,將可能性越走越窄。」但從2018年「格式設計」介入玻璃設計藝術節的策展,即將「設計思維」導入展覽生產。
本屆將玻璃轉為「透明」的概念後,像一場「開源」活動般,參與市集的品牌都以自己的產品詮釋「透明」,透明在這樣多重的轉譯,定義變得更具有層次。玻璃這項屬於新竹的在地工藝,也轉移到外地人、常民都可以發揮、詮釋的可能,讓玻璃的透明概念成為一種「共享」與「共創」的概念。
#1單一材料來聚焦的「考現」與「百科」
總策劃人這個角色,和過去吳孝儒的策展經驗很不同,是必須連結所有參與這場展覽的所有工作者,以及展覽本身與傳統產業很多倫理間的溝通問題,另外這次除了辦展覽,也增加了透明市集活動的興辦。辦「展」與辦「活動」有完全不一樣的know-how,這對於他是全新的經驗挑戰。
吳孝儒表示,台灣多數展覽很少從單一材料來聚焦,「透明」是玻璃材質很特殊的概念,在內部討論時「透明」是最常出現的概念,且一提出,合作工作團隊馬上就會有很多延伸的想像。他一直想將「考現學」(the study of modern social phenomena)的概念實踐於展覽策畫,以玻璃的物理特質切入,再浸潤往生活、應用的概念延伸,吳孝儒認為從日常去挖掘玻璃生活使用的脈絡,對於一般觀眾而言是更有連接意義的。
以「考現」和「百科」的角度切入,策畫者的心態是希望將玻璃的相關知識,「以一種像是將知識立體畫呈現的過程。」包括透過LINE介面來做導覽介質,文案上也讓每個物件像是介紹自己身世般地介紹自己,以魅力幽默的口吻,來貼近觀眾對於玻璃知識的好奇。吳孝儒表示,面向大眾的策展的思考向度,「是要能從最小放到最大,許多傳統工藝可能想在產業的金字塔去挑戰,但公眾的活動是要將玻璃的概念往全民的範疇去推廣,這是完全不一樣的向度。」
#2 環.輪.扉頁
這次「透明大百科 Glasspedia」的空間設計由彡苗空間實驗所負責,早從「春室Glass Studio」計畫就和春池企業有長期溝通合作的經驗。因此彡苗空間實驗所對於玻璃工業的材質、製成環節、永續的企業精神等都有明確的掌握,另外吳庭安也補充,與彡苗過去的合作經驗,他們通常會以特殊的視點來詮釋空間安排,且經常是感官、抽象概念的延伸。彡苗空間實驗所的鄭又維表示,在面對「透明大百科 Glasspedia」的空間設計,「回到這個空間的安排設計,我們用比較不是這麼教教科書傳授知識的方式,來處理空間安排。」
展場中有一項令人印象深刻的圖像展示,以類似品酒與咖啡風味輪的圖表結構,來解析玻璃的材料。這個環狀邏輯的定義方式,也回應了展場空間設計的整體想像結構,如何以核心逐步環繞擴延「玻璃」更廣泛的定義。雖然以圓形環繞,但還是需要扣合怎麼創造讓觀者進入百科的感受,彡苗其實在展覽動線上還是設定有一個基礎的動線存在,希望觀者如閱讀般,從索引開始,逐步鋪陳的更廣泛的應用與可能。
在展場中,最令人意外的材質應用,是網狀的玻璃纖維網,創造一部份與展題材質切合的對應,但也創造一種半透明如書頁般的翻閱感。鄭又維、曾郁翔表示,玻璃纖維網通常被使用的方式,是在建材使用加強水泥強度的材料,通常都是在增強建材的結構性,但這次玻璃纖維網卻巧妙成為展覽半透明的隔間。展場也安排許多特製的手工玻璃燈來探照所有的玻璃展品,「玻璃」雖然是一個民眾非常熟悉的材質,但缺乏被好好凝視的機會,當玻璃脫離被日常使用的狀態,它的透明度、光澤都會被重新定義與發現。
展覽起始點的入口處,很像書本打開的中線,就如同以空間打開一本百科,出入口也是同進、同出,是刻意像是閱讀完一本書闔上書本的意涵。在展覽知識提供的配速上,也是逐步從模糊到清晰,一種漸序理解的過程,而空間每個細節都是這樣逐步長出來的。展覽內容企劃得再完整,最終都還是需要空間來包覆所有內容,民眾最明顯最直接的感受閱讀,也是透過空間來完成,而彡苗空間實驗所則將這樣空間、象徵意義與敘事都整合完成。
#3「設計」與「藝術」展示
吳孝儒表示,工業設計的傳統定義就是直接服務生活,那是工業設計的產品被創造出來的用意,因此以「藝術品」的方式來展示工藝品,不完全是正確的策展模式。他列舉日本21_21 DESIGN SIGHT,經常以小的切入點來策畫展示,但其針對主題廣泛的剖析,就可能讓完全不懂設計概念的一般觀眾,進而理解設計的重要性。「我也期待自己的策畫是可以為民眾開啟一個新視野、觀念的啟發,每個年齡層都能自己找到認識玻璃的角度。」
延伸閱讀|東京21_21 DESIGN SIGHT企劃 「單位展」 海外巡展,落地台北!
例如展場的「移山計畫」也是避免用說教的方式,將循環經濟和永續的概念置放到空間中,並呈現循環經濟的過程,將這個過程也「透明化」。吳庭安也認為「永續」的概念又比玻璃材質的概念推廣,難度又更高,因此展覽也將玻璃製成、開發階段的過程都轉化提供給觀者。彡苗在展場材質的選用,也刻意讓所有的展覽物件,盡可能永續、可回收、單元化、模組化的物件。
展覽在策略上同時呈現玻璃「工藝」與玻璃「工業」,其實是策展的技巧,因為有大量生產玻璃的對比,手工與精緻的玻璃工藝,才更顯得獨特與精緻,「傳統玻璃工藝的美感,他也是深感認同的,但僅固守只能以一種方式推廣玻璃材質,只會讓這個產業的路越走越窄,玻璃工藝、產業必須有更多生活上的對接。」
#4 重新偵測玻璃與生活的距離
和一般團隊執行策展的流程,通常都是明確分工、任務導向,策展工作團隊就是服務參展藝術家與設計師的許願池。但「透明大百科 Glasspedia」的幕後工作流程,除了建立在過去合作已累積的信任關係上。合作過程更是嘗試互相丟球,每個工作角色都會務實提出,希望某個細節更精緻的調整。「透明大百科 Glasspedia」的質地和一般設計展示最顯著的差異,是其不僅是強調視覺、設計的張力,而是體現從知識內容、視覺傳達、空間意涵整理都被完善顧慮的質地。這些內蘊醇厚的整體體驗,被創造出來並非偶然,包括團隊耗費大量的時間在討論與發想,遠遠大過實際現場執行布展的時間。每個合作端點都希望提出協助彼此共好的最佳解答,這也是多數展覽製作中少見的工作模式,「我們不是問你可以給我們什麼,而是我們可以為彼此提供什麼。」
「透明大百科 Glasspedia」透過慶典、展示等模式,將玻璃的「透明」定義開源擴散,讓玻璃與生活的距離得以重新偵測,以及強化透明於生活中的存在感。「讓透明成為沒有年齡限制的媒介,任何人都可以重新審美玻璃。」,吳庭安整體評價這次的活動,對於年齡層的參與是全面性的,每一個造訪活動的年齡層,皆可以找到自己舒適的觀看角度。創造一場不會覺得是限定特定性別、年齡才能參與的活動,這是「透明大百科 Glasspedia」策展團隊成功的轉譯功能,讓透明、玻璃從工藝人、產業、設計師的領域,釋放為重新觀看新竹城市定義的新視角。
現為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nodate)總監,從藝文網路媒體再度回返紙質與內容生產的實驗。熟悉台灣藝文生態產業結構,並關注跨文化圈的共通困境,致力編輯感官內容的閱讀體驗。近期埋首爬梳台灣刺青產業歷史,企劃主編《刺花 Tshiah-hue》、製作《調皮 The Skin Surfing》卡帶專輯,前中年的興趣是步行、茶道和花藝。
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曾任「典藏ARTouch」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