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台新藝術獎決選委員,包括立方計劃空間共同創辦人鄭慧華、作家暨文化評論人張小虹、哲學研究學者暨評論人龔卓軍、戲劇及戲曲研究學者張啟豐、劇評人汪俊彥、藝術家高重黎、獨立策展人林怡華,所共同組成跨域並具備多元視野縱深的決選團。
鄭慧華:藝術如何回應時代與技術媒介的演進
決選團團主席鄭慧華表示,今年也是台新藝術獎邁入第20年,她看著這個藝術獎項從創立到此刻,見證台灣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的發展和旺盛的創作能量。20年的時間,也更清晰看到台新藝術獎對台灣藝術工作者的鼓勵與貢獻。尤其對於勇於創新與挑戰的藝術家,給予實質的支持,讓台新藝術獎成為當代藝術前衛性的脈流,非常主要的推動者之一。這些資源,對於在地藝文生態尤為重要。
鄭慧華表示,本屆台新藝術獎決選,面對17件通過了提名、初審最後入圍的作品,評審團以非常嚴謹的方式討論最終的結果。在最終的年度大獎獎項的抉擇過程,還是回歸到現今所最該關注、思考和發覺的藝術「當代性」是什麼。「評審團的觀察判準,除了要因應時代、環境,體察生命與生存的劇變,也要看到、體會藝術創作以何種面貌回應了這個時代、回應了創作的技術媒介的演進;另一個至關重要的,我們必須發掘、敏銳地看到此刻藝術創作中所具備的精神性、原創力和藝術前衛性。」她表示,這是本屆評審團面對所有入圍作品所遵循的原則。
多位決選評審轉述,在決選過程初期,李亦凡的《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以及人力飛行劇團的《感傷旅行(kanshooryokoo)─當你前往南方我漫長的憂鬱變成一座用遺忘構成的西伯利亞》(簡稱《感傷旅行(kanshooryokoo)》),即是評審團非常有共識的兩件作品。包括龔卓軍與林怡華皆表示,李亦凡的作品在視覺藝術圈產生共鳴與迴響是毫不令人意外的,但令許多決選評審都相當意外的,是決選委員張小虹給予李亦凡作品極高的評價。
張小虹:李亦凡作品中人、數位人、肉身人間的詭譎交纏
張小虹表示,《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的敘事結構有巧妙的多重性,包括表層以第一人稱自傳式的敘事結構為主軸,將一種成長小說的敘事體,精巧的放置在3D動畫中,模擬出童年時期老家的房間環境。但又不同於第一人稱的敘事,因為電腦技術的添入,而開始有了人和數位人互相的對位關係,以及3D角色身體的合成性,技術與身體的關係與界線,是非常有魅力的創造。張小虹說這件作品的好,並非因為他的動畫技術高超,而是作品的敘事極為迷人,因為許多高超技巧的動畫,是缺乏迷人敘事的。李亦凡以古老的成長、童年回憶的敘事體,併發人、數位人、肉身人之間詭譎的交纏,許多評審都在這部影像中,看到藝術家在影像生產的語言展現極大的潛能。
而在討論《感傷旅行(kanshooryokoo)》時,張小虹則認為回應台新藝術獎20周年,這件作品擁有深厚的歷史性,從當年的河左岸劇團開始、容納了1980年代小劇場運動的前衛精神。小劇場是台灣劇場文化的重要歷史。而這些歷史塊面的積累是這齣戲背後相當關鍵的精神,這樣的精神重新放置在2022年,更有其深刻的回望意義。
汪俊彥:表演本身在「當代」還可以扮演何種角色?
決選委員汪俊彥首先針對《王子.哈姆雷特》剖析,他認為這齣戲為王墨林與年輕世代的編劇、創作者一起處理的命題。這個命題本身和它整個劇場表演所呈現出來的形式,就不只是回到一個原初「文本」,比如說對於莎士比亞作品裡,某一些經典形象穩定性的挑戰。在楊奇殷調度下的「哈姆雷特」,早已不是莎士比亞的詮釋。這齣戲的立基點,無論是對於經典、對於歷史,亦或是對於觀眾以為已經是穩定性的各種問題,展現了新的提問企圖與高度。導演的精準度,讓表演技術成立,也透過很小的物件來完成這整件作品。楊奇殷的作品體現了厭世代,或者是躺平世代,在面對任何力量的同時,其實會產生一股反挫力作用在自己身上。當世代、歷史、經典都在表演中成立後,也造就這件作品爆發出很強的力道。
在整個對於表演藝術的討論當中,評審們都共同珍惜我們怎麼樣重新認識表演這件事情,不只是處理文本,而是處理表演本身在當代還可以扮演什麼角色?一個當代問題的介入,是對於歷史不放棄,卻不用裝模作樣的方式,而是去正視我們真的是否已無能為力,但卻還有這麼多話想說。那個衝突點出現,使這件作品變得不只是一齣戲劇作品,同時是一個政治作品的疊合。
延伸閱讀|
EP17|第20屆台新藝術獎真心話|技術與批判、歷史與當下——feat. 王柏偉、汪俊彥
EP18|第20屆台新藝術獎真心話|地方與身體、評論與文化——feat. 吳思鋒、龔卓軍
而《感傷旅行(kanshooryokoo)》的出線,汪俊彥表示還是會回到在這個時刻、台灣的閱讀理解,以及各種形式、歷史的累積。評審團期待發揮台新藝術獎最大的閱讀效應,提出的作品應該是要具有最高的共識和效能。汪俊彥表示,牯嶺街小劇場在年度大獎和表演藝術獎都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台灣表演藝術各樣場館不斷大興土木的時刻,小劇場作品製作的辨識度與製作觀點,產生了許多有意思的創作,也會繼續長出新生的作品;汪俊彥最後表示,雖然這三屆因為新冠疫情無法有國際評審的視野添入,但其實台新20年所累積的現象,已經不是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國際,台灣本身能夠看到的作品,豐沛度就已經是在國際之列。
延伸閱讀|
【藝術家的自我復刻專題】拒絕遺忘,確定失落:黎煥雄專訪
重探歷史與當代調度:「第20屆台新藝術獎」典禮側記與得獎作品短析
現為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nodate)總監,從藝文網路媒體再度回返紙質與內容生產的實驗。熟悉台灣藝文生態產業結構,並關注跨文化圈的共通困境,致力編輯感官內容的閱讀體驗。近期埋首爬梳台灣刺青產業歷史,企劃主編《刺花 Tshiah-hue》、製作《調皮 The Skin Surfing》卡帶專輯,前中年的興趣是步行、茶道和花藝。
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曾任「典藏ARTouch」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