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近日台北確診數字下降,以及快篩陽性率數字也持續走低,但這無法有效積極找出感染源的作為,已經有許多醫療公衛專家提出呼籲和警告:「台北市的篩檢量還是太少」。以昨天的數據來看,快篩陽性率2.1%,低是低,但只有42位,除回去,代表台北市只篩了2000位。羅一鈞發佈的目前全國PCR的每日檢測量能是8萬,那為什麼疫情重點和人口稠密的台北市,會認為只看陽性率低就安心呢?
芳怡姐在建築界的憾事讓大家不捨,但松菸後續的防疫,主管機構台北市文基會似乎不想追感染源,我也非常不解。若以她近期自駕又極少外出看來,6/1~2兩天到松菸2F辦公室,卻只對欣傳媒5位辦公室同事做PCR檢測。其它松菸的進駐單位只是居家上班和自我健康管理。(此訊息來自昨日民視新聞的報導)
按照這一波COVID-19英國變種株的短潛伏期與易造成急性缺氧猝死的徵候,如果再對照她近日的通勤起居習慣,那6月1日、2日,就成為她染疫高危險期。而松菸畢竟是連通密閉空間,欣傳媒進駐松菸的辦公室位於製菸工廠2樓的西南隅,文基會的營運中心辦公室就在旁邊,附近還有許多Maker進駐的松菸創作者工廠(Creative Hub),台灣設計研究院、黃翊工作室、文創交流中心等機構和單位。
只有消毒、居家辦公和健康管理,卻沒有篩檢,如果感染源繼續傳播,讓這段時間進出被感染,又帶回家傳染給家人呢?為何不試圖擴大篩檢,找到感染源呢?
我知道此時提出這個公開提醒,看似有點冷酷,但我更知道,我如果沒有說,那才是真的對不起林芳怡前輩的生命,以及對不起同為文化人的提醒和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