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
戴上口罩後,改變的空間密度與人際互動
當街上人人都戴著口罩的時候,和不需要戴口罩的時候,風景截然不同。口罩就像住宅的陽台外推後加裝的玻璃窗一樣,遮去了所有人的...
傳染病、人類以及城市:COVID-19對空間權力的解體
在後COVID-19時代,相對應的新的建築形式也應該被創造出來,進而催化整座城市在空間結構上的改變。很多地方必須推動都更...
【回望當代:當代如何轉了彎?】移動觀點下,2011年至2020年臺灣錄像藝術的兩個切面
如何接續並進一步思考2011年後迄今的移動時代,臺灣錄像作品的相應表現。我認為,這不僅不同於陳界仁、袁廣鳴、王俊傑等人於...
新冠確診病例再度攀升,迫使上海深圳兩城的博物館再次關閉
近日,中國COVID-19確診及無症狀病例人數不斷上升,政府再度重啟疫情清零政策,對公民提出了隔離要求。由於其嚴格的規定...
臺博館「疫觸即發」:現代性滾動當代經驗的臺灣想像
身為一個結合人類學科與自然史專業的「統合型」博物館,臺博館面對當代議題毫無包袱,更表現出臺灣主體想像的發展與構成過程中,...
laissez-faire的北市檢疫政策,再談芳怡姐松菸案,呼籲松菸進出人員應全面篩檢
以昨天的數據來看,快篩陽性率2.1%,低是低,但只有42位,除回去,代表台北市只篩了2000位。羅一鈞發佈的目前全國PC...
【小典藏│新鮮事】國美館「2021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從黑暗與光明的轉換,重新觀察自身與環境的關聯
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邀請臺灣、瑞士、日本、法國、澳門等八組國內外藝術家參展,於美術館戶外園區創作多件戶外大型光影裝置,運用...
【小典藏|新鮮事】「HOME TOWN TAIWAN」線上插畫展以「家」為出發,在疫情期間傳達對遠方的思念與祝福
無論是物理或心理層面,「家」有許多不同意義。家是避風港,是一種歸屬感。 本次「Hometown Taiwan」展覽藉由不...
全球減速及其潛在迷思,一則待解的展覽生產速度學課題
我們活在一個藝術生命時時在動員,且人的移動力與連結力被視為重要特質的當代世界。但這一切,都因為新型冠狀病毒(COVID-...
【專欄│芬紛聊天】病毒不能阻隔藝術:芬蘭的遠距藝術教育
新冠病毒讓芬蘭關閉了邊境與社會,為了維護學生的學習權益,藝術學校紛紛全面將課程轉為遠距學習,藝術課要怎麼進行遠距學習呢?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