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故宮博物院的政治與歷史情境(一)

故宮博物院的政治與歷史情境(一)

National Palace Museum’s Politics and Historical Context

2000年,民進黨終結了國民黨在臺灣長達50年的專政;於此之後,該黨執政時期,「故宮博物院」幾乎每隔幾年就會成為話題。

2000年,民進黨終結了國民黨在臺灣長達50年的專政;於此之後,該黨執政時期,「故宮博物院」幾乎每隔幾年就會成為話題。從院長人選的代表性或適切性、該院在政府組織中的位階,甚至名稱是否應該變更等,都被質疑過,而且不只一回。

回顧歷史,從中國大陸遷徙來臺的故宮博物院,自1965年11月12日於臺北外雙溪現址揭牌營運以來,一直隸屬行政院。介於行政院與博物院之間,還有一個「管理委員會」。根據1964年通過的組織規程,博物院的管理委員會由行政院聘任25-30位委員組成,院長人選「由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提經委員會通過後,報請行政院長核聘之。」(「管理委員會」後於1991年更名為「指導委員會」。)從1964年到2000年,國民黨專政時期的主委幾乎只是代行總統意志而已;期間,僅有兩任院長,亦即蔣復璁(在任1965-1983)與秦孝儀(在任1984-2000),分由蔣介石與蔣經國兩位總統欽定。

2000年至2008年,陳水扁政府更迭了三位院長之多,包括杜正勝、石守謙、林曼麗。當時,故宮管委會的主委乃是李遠哲。杜、石二位都是李在位中央研究院長期間,任職於歷史語言研究所的要員。前者曾任所長,是中國上古史與交通史的專家;後者專研中國藝術史,先後擔任故宮副院長與院長,堪稱適得其所。林曼麗也於2001年擔任副院長,後於2006年成為院長。陳水扁在位臺北市長期間,她擔任市立美術館長之職。就學術專長而論,林與故宮較難連結;但她有過北美館的歷練,藝術行政相對嫺熟。

2008年至2016年,國民黨重新執政。馬英九在任時期,啓用兩任故宮院長,分別是周功鑫與馮明珠,都是早年以專業身份進入該院服務的資深同仁。引人物議的是,馬英九當政的故宮指導委員會,改由企業家兼藝術收藏家的林百里擔任召集人。

2016年迄今,民進黨再次翻轉政權。蔡英文政府於2018年裁撤故宮的指導委員會。截至目前,蔡政府已聘任三任故宮院長。第一任的林正儀,長期擔任藝術行政事務官,也做過陳水扁時期文建會(文化部前身)轄下的國立臺灣美術館長;第二任的陳其南,是知名的民族學者,研究範圍以傳統中國與臺灣社會為主,曾任文建會主委。現任的吳密察,則以研究臺灣史著稱。由這三位擔任故宮院長,都曾引起藝壇專業同仁的議論。

從國、民兩黨主政下的故宮院長人事更迭來看,確實充滿了政治意識形態的斧鑿痕跡。尤其是,民進黨執政以後,解構故宮,令其臺灣化的呼聲更是時有所聞。然而,故宮臺灣化的概念與內涵為何?這也是值得辯證的。

畢竟,故宮博物院源自中國,其收藏內容是中華帝制文明史的實體見證。再者,該院歷經民國建立、軍閥割據、中國抗日戰爭、國共兩黨內戰,以及播遷來臺的艱辛與血淚。究其緣起,故宮博物院以清宮建築及收藏為主體,其名稱無可厚非;而且,1925年成立之初,國民政府決定將該院列為直隸中央的機構,雖然是一項政治決定,但也是將故宮轉型為公共文化遺產的正當做法,一如其所仿效的法國羅浮宮博物館與德國皇宮博物館的先例。

入臺後的故宮博物院,國民黨政權長期將其視為表徵中國正統的政治圖騰,窄化了詮釋故宮藏品內涵與意義的多重空間。過度政治化與限制開放的結果,使之變成一個欠缺想像力與研究活潑性的僵化機構。就此而言,故宮博物院當然有許許多多亟需改革之處。

故宮博物院是一個以其固有收藏決定院名的文化機構,存世也將近百年歷史。在我看來,民主化的臺灣社會,主政者應當致力於讓已經來臺的故宮博物院更加國際化、公共化,更開放地建立故宮博物院與當代文化生活的連結。不客氣地說,一昧想要為故宮改名的,恐怕也是另一種政治化的意識形態作祟。臺灣當然可以建立以亞洲或更開闊命名的博物館,但毫無必要強迫一個早有歷史意義與藏品結構的博物館去改姓、改名、改嫁─這種不尊重史實的思路,不但毫無美感,也有法西斯心態的疑慮。

王嘉驥( 1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