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以博愛精神護持傳統藝術:專訪國父紀念館館長林國章(下)

以博愛精神護持傳統藝術:專訪國父紀念館館長林國章(下)

國父紀念館受惠於文化部對於文化設施的用心與支持,2016年獲得「跨域加值」專案的補助,得以進行全館設施的改善,設施改善分成三個部分,第一是館的結構性補強與展場更新,第二是園區的改善,第三是大會堂設施的改善。
國立國父紀念館館長林國章。(攝影/鄭又嘉,國立國父紀念館提供)
「跨域加值」專案,進行全館設施改善
國父紀念館受惠於文化部對於文化設施的用心與支持,2016年獲得「跨域加值」專案的補助,得以進行全館設施的改善,設施改善分成三個部分,第一是館的結構性補強與展場更新,第二是園區的改善,第三是大會堂設施的改善。第一個階段館的主體設施包括展場的更新,首先是把館長室、接待室從一樓搬到二樓,將一樓行政空間讓出來,開闢成比較大的「博愛藝廊」,博愛藝廊原為館長室及行政辦公空間,改成博愛藝廊要讓一樓最精華的空間作最有效的使用,兩邊的門可以互通,對藝術界的服務是非常正向的,一進門就可以看到展場,受到藝術界的喜愛;其次是全館結構補強,各樓層都有,二樓有個文華軒,也是新開闢出來的,早期該處是餐廳。林國章表示,要調整幾十年前規畫的空間動線,將之重新組織,導向適合博物館、美術館使用的格局、規劃設計及施工特別謹慎,但非常有意義。
備受藝術界喜愛、新開闢出來的博愛藝廊。(國立國父紀念館提供)
園區設施改善方面則正在經歷都市設計使用開發審議的階段,由於園區頻繁舉辦公務活動,包括已經老舊破損的廣場水泥鋪面以及樹蔭底下的人行步道都要改善。國父紀念館正門有一個噴水池,但從廣場平面看不到水池,只看得到四周的圍籬。基於現在親水便民的觀念,更想具體呈現建築環境映入水面的美景,這次改善要讓水面能夠呈現出來,讓民眾在休閒時就能看到館景在水面的影像;並且增加喬木植栽遮陽,就是要創造綠廊道,增加綠覆率等,針對老舊設施選擇重點改善。林國章表示:「廣場從早到晚不停有不同族群在使用,金馬獎、金鐘獎等重要慶典及許多公益活動都會使用到廣場,地理位置和台北市政府前的廣場一起連動,跨年也會在這裡,所以這個廣場的使用率是很頻繁的,都是公益性的正向活動,這是紀念性場館兼具文化藝術及休憩觀光的原始功能,而我們要讓這種原始功能保存下去。這個館雖是歷史名人紀念館,但是它所展現的功能是非常多元的,很便民,充分展現博愛的情懷,那個氛圍是珍貴的。」
文華軒為新增展出空間。(國立國父紀念館提供)
林國章繼續指出:「現在也在思考四周圍籬的問題,開過專家學者里民的會議,希望找到平衡點,當年的設計穿透性是很夠的,可是畢竟是老舊了,欄杆都鏽蝕了,所以必須要改善。現代人有去除圍籬的觀念,但需要平衡思考,歷史意象值得傳承,就功能性來講,園區管理也是很重要,還有就現實環境來講,有的會用假山或植栽去改善,可是這裡四周緊臨馬路,整個綠色空間不太容許再去做假山,所以折衷的考量可能是採取改良,現在欄杆鏽蝕且有箭頭,可能會選擇把欄杆往下降,高度從130公分降到100公分,會產生很好的扶手功能,把扶手圓潤的感覺做出來。其實園區周邊的仁愛路、逸仙路、光復南路、忠孝東路都滿長且筆直,有其線條之美,加上旁邊遮蔭的綠蔭,是一種很美的環境,這裡的欄杆有其歷史的意象,且穿透性很夠,沒有高牆阻隔的感覺,只要讓功能性提升,降低高度,增加入口,加設坐墩,讓大家走累了可以休息,或許是值得維持,但這方面要綜合專家學者及許多不同意見才會確定。」
生活美學教育推廣,一年學員近8,000人次
國父紀念館隸屬教育部時期於2012年組織改造階段,已經朝作業基金轉型,林國章說明其經費來源及運作情況:「我們的預算制度是作業基金的規模,公務預算是按年度編列,結餘繳庫。我們現在是成立文化作業基金,年度的創收可以存到基金裡頭,所有的管銷都是按照政府的規範,唯一差別是年度有結餘的時候,可以存在文化基金裡。當業務需求有正規用途時,可以提出來,也就是盈餘可以累積,急需可以支應,以緩解政府財務壓力,有這個方便性,文化藝術活動的營運,因為有基金,運作上比較靈活。這是博物館發展滿好的途徑,民國100到102年之間當時教育部有幾個館就已經開始實施作業基金的制度,其實就是比照大學的校務基金,博物館不是絕對賺錢的地方,但就常態性的營運來講,作業基金還是可以應急,幾年下來運作的情況都算順暢。」
中山國家畫廊。(國立國父紀念館提供)
此外,國父紀念館營運的優勢,來自於設施開放及做為社會終身學習和文化活動基地的意向,林國章指出:「大家喜歡,使用率很高,所以展場和表演廳場地規費的收入算是一個重點,另外有在經營生活美學的教育推廣,課程分三期,一年學員數有7500至8000人次左右,是滿重要的業務推廣項目,也是自償率/自創營收很高的一個來源;兩者皆會挹注到文化作業基金裡面。」
「地點便利、老師好,書畫藝術課程占大宗,其有多重的意義,本館敦聘優秀藝術家,讓老師有發揮的空間,更重要的是網羅學習的人口。許多人到一個階段之後,會想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學習文化性的活動,其實是很好、很美的,我們覺得很有意義。美學生活教育的推廣課程從我在當文教組主任時就已經開始了,在民國86年的時候就已經開辦了,班別從一年十幾個到現在接近300個班,傳承藝術與樂齡學習的效果非常好。」
談及國父紀念館的觀眾結構,林國章指出,未便區分參觀傳統書畫/東方水墨的具體人數和情況,因為此館是個多元開放式的空間,所做的觀眾滿意度調查,針對的是全館性的。館內有歷史性的史料展,也有藝術創作展,而建築之美與園區整體的休憩觀光功能,是吸引旅客來訪的重點。故宮、國父紀念館、台北101是來台觀光客必到的地方。
台灣文化生態與變遷
對台灣文化生態與變遷的觀察,林國章表示,見仁見智,每個人有不同的評量觀點,他以站在博物館經營的第一線立場說道:「每個世代都一定不斷在創新,就跟台灣文化發展歷程的調性,幾乎可以說是一樣的,早期強調傳統中華文化的復興,民國50、60年的時候,其實現代化的風潮已經進來了,到民國70、80年的時候,解構、文化多元、自由化和開放性的風潮又進來,之後幾年全球化的觀念其實在台灣已經又是翻天覆地了。傳統的東西必然會跟隨這樣的大潮流不斷有創新的東西,創新是沒有止盡的,文化裡任何值得人們去重視的東西,一定有它的根源,還是站在博物館經營的工作者的立場,會對藝術界的朋友們提出這樣的看法,美學呈現的民族性的回顧,是一個本質性的東西,那跟創新是沒有牴觸的,那個本質性的東西會來自於文化的根源,還有來自於土地、人民生活和學習的歷程。文化的本質就是這個樣子,文化有人跟人、人跟自然,甚至人跟不可見的天的那種神性的關係,一定有它的根源性,是很重要的,如果這個根源性不去重視它,在不斷翻新的過程裡,其實難說你是代表誰。視覺藝術以筆墨表現的中華文化經典延續數千年,與西方油畫的傳統相對應。而台灣是華人社群裡頭對於原有以東方水墨為基礎的藝術傳承保有優勢的地方,淵遠流長,很值得珍惜。」
史蹟東室。(國立國父紀念館提供)
他繼續指出傳統是不斷在創新:「例如杜忠誥教授的書法(館內藏品),不但各種書法體例都非常專精到位、皆澈底發揮,線條之美是在律動的,但最根源的還是來自於文字之美意象的掌握,那是技術與文化的理解,價值的傳承。也許有人會問美的依據在哪裡?有人說文字或畫用線條來呈現,有各說各話的美。美這種東西除了第一印象去打動人,美的背後能夠讓人去理解,可能是更重要。如何能夠理解呢?唯有共同的生活經驗、共同的對美的認識的脈絡才可能去理解它,漢字之美就是這個樣子。否則光從線條去解釋,怎麼講怎麼對,但是文字之美,理解到文字的來龍去脈,那個感應性是不一樣的。」
儘管現在這個多元化時代的生活經驗上,要追求共鳴有時候並不容易,林國章表示:「還是要有人去做,所以我們這裡的美學教育班,基本上都還是著重傳統書畫的基礎加上西畫的基礎課程。展場的檔期布置基本上的呈現也都還是這樣的一個脈絡,後現代裝置藝術的作品,館內展現的比例就很小,國父紀念館也成為海峽兩岸及許多華人藝術家爭取展出的地方。」
文化的業務在國內的發展,文化活動跟著經濟成長、社會變遷有許多互動的連帶性,國內這些年來文化政策在歷任的政府或是首長,都有很明確關懷土地的性格,本館也是關懷在地之外,還有個持續不斷的心情就是:不要失了文化傳承,就是承先啟後的使命與任務,林國章小結道。
書法藝術園區。(國立國父紀念館提供)
關懷在地,鼓勵年輕世代
談起國父紀念館展覽的屬性和演變,林國章指出:「早年有辦理過很多國際交流展,後來是基於市場的區隔,覺得每個館有它操作的規模,它有其設館宗旨和承載能量的問題,其他博物館、美術館人力結構以研究員占絕大部分,國父紀念館是屬於綜合型的館舍,事務人員比較多;還有一個和其他館不一樣的就是,視覺藝術只是其中之一,其他還有表演藝術和歷史文物展。有關引進國際美展的部分,基於館務特性,國際美展大都是由其他博物館舉辦,本館的考量是,如果也辦國際美展,一般會占掉其他展覽三到四個月的檔期。如果維持常態性的運作,一個國際展的檔期和場地的使用可以提供十幾、20個台灣在地藝術家不同的展覽,那也是我們關心的,一種關懷在地,博愛心傳的情懷。」
林國章認為關懷在地藝術家的展出機會與國際大展同樣重要,因為現在年輕人真的需要鼓勵,他說:「我非常在乎的就是對年輕藝術家的關懷和協助,我們政府能夠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從古到今國家級的展館偏重的都是那些成名藝術家,成名藝術家本來就已經是優遊四海,他的地位不用你再來多一句少一句,可是新一代的年輕藝術家他們的機會在哪裡,我關心的是這一點。民國105年國父紀念館開始舉辦『中山青年藝術獎』,也是出於這樣的心情,希望給年輕人多一些機會。中山青年藝術獎分成水墨、西畫、書法。對年輕人、在地的關懷,那是國家應該要重視的。許多博物館、美術館往往偏重對名家的推崇,可是青年世代相對的機會不是那麼多。國父紀念館有場地較多的優勢,所以能夠提供年輕藝術家一些機會,那是他資歷累積很重要的一部分。」
民國文物及文化資源,值得重視
最後林國章提出,作為台灣的文化資產,民國學術文化值得重視,他表示:「國內對於民國文物或是民國以來文化發展的資源,應該是要重視的,1911年武昌起義,1912年在南京成立了中華民國,那個年代台灣是在日本殖民社會,純粹用國際法的觀點來看,當時台灣和中國大陸其實是分開的,因為台灣是在日本殖民社會裡頭。可是文化和歷史的傳承又是很奇妙的,有關台灣在地的社會文化運動的很多的文化理解,像是那時候的蔣渭水、杜聰明、林獻堂……等台灣早期的知識菁英,當年對民國建立其實都是抱持著非常正向的嚮往,是一種文化性的連結,這種連結即便是在殖民社會底下都沒有中斷過。
正廳之一。(國立國父紀念館提供)
此外,談到民國傳承的時候,不得不去強調戰後大批來自中國大陸各地的移民,他們是因為戰亂的因素來到台灣,而後落地生根,文化活動那是一種傳承,這個過程是人類移民史上百萬軍民大規模生離死別的一種過程。相對的也在戰後,對台灣社會的發展是一種共同的投入與融合,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延續著,從辛苦到開發,然後到多元,到現在標榜自由的一個大環境,這樣一個民國系列文化傳承的因素,除了渡台三家的藝術名流,有太多庶民性的、文學的、藝術的、哲學的屬於文化根源性的東西,其實點點滴滴我們都應該去重視,即便日本在台灣的那個階段,漢學的傳承是沒有中斷的。
從史料上看起來,台灣早期漢學的傳承是透過私塾、詩社進行,日本到台灣建立新式教育機構,開始有公學校、國民學校的設置,當然日本在台灣實施的現代化教育,有其成功的一段過程,可是國學的那個部分並沒有中斷,包括書法藝術的傳承,例如台北澹盧書社、曹容等的努力與成就備受推崇。漢學詩社也是一樣。屬於這種國學的傳承,點點滴滴,儘管大社會在改變,但是那個精神還是很經典的,文化藝術闡揚人生哲理是原始的一種文化的傳承,包括早期的戲劇也都是這個樣子。比較可惜的是在現代化的過程裡,後來傳統的東西逐項被改造,或者沒落了,可是不可否認傳承,其實真的還是滿重要的。
在文化傳承的脈絡裡,時代再怎麼改變,對文化傳承的東西,點點滴滴都要珍惜。民國不是一個黨的屬性而是一個大融合,戰後來自中國大陸各地方的元素都到台灣匯集到一起,匯納百川,文化藝術發展要多元。」
儘管為歷史名人紀念館,但基於特殊的歷史因由與時空背景,國父紀念館反而成為傳統藝術/東方水墨和生活美學的重要推手,更是願意給在地和年輕藝術家機會的重要展出平台,期盼在環境日益嚴峻的台灣,傳統藝術文化因為國父紀念館長年不輟的護持,而能夠令薪火相傳、血脈不斷。

延神閱讀
〈以博愛精神護持傳統藝術:專訪國父紀念館館長林國章(上)〉
鄭又嘉( 5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