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評析台灣低限冷抽藝術的發展,從「低限.冷抽.九人展」談起

評析台灣低限冷抽藝術的發展,從「低限.冷抽.九人展」談起

「低限.冷抽.九人展」,是以台灣1960年代以來帶著「冷抽」傾向的九位藝術家為取樣,包括霍剛、莊普、胡坤榮、曲德義、蔡志榮、劉永仁、耿晧剛、宋曉明、吳東龍等,呈顯台灣在此一路向上的表現,也是台北采泥藝術與台南耘非凡美術館在系列抽象策展中,深具風格特色與學術深度的又一獻禮。
抽象藝術自上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在歐洲形成以來,便有所謂帶著表現性的「熱抽」(Hot Abstract)和偏向理性思考的「冷抽」(Cold Abstract)兩大路向。前者,以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為代表,日後以美國帶著行動特質的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為極致;後者,以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1872-1944)為代表,加上日後的低限主義(Minimalism)、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乃至俄國的絕對主義(Absolutism)等,形成另一脈絡。
抽象藝術在台灣的形成風潮,學者均認同以1957年「五月」與「東方」兩畫會帶動的「現代繪畫運動」為起點;其中,1960年代之後風起雲湧的抽象水墨創作,講究書寫性的筆觸與水渲墨染的趣味,帶著「熱抽」的傾向,被視為台灣抽象藝術最具代表性的風格。然而深入考察,則可發現:至遲在1962年,東方畫會自歐洲引進的「Ponto(龐圖)國際藝術運動」,標舉所謂「靜觀」、「禪思」的東方哲學,類似低限、幾何的「冷抽」創作,已經在台灣扎下根基,霍剛(1932- )正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典範。
左起:莊普、曲德義、劉永仁、蕭瓊瑞、霍剛、蔡志榮、胡坤榮、吳東龍、耿晧剛。(采泥藝術提供)
「低限.冷抽.九人展」,是以台灣1960年代以來帶著「冷抽」傾向的九位藝術家為取樣,包括霍剛、莊普、胡坤榮、曲德義、蔡志榮、劉永仁、耿晧剛、宋曉明、吳東龍等,呈顯台灣在此一路向上的表現,也是台北采泥藝術與台南耘非凡美術館在系列抽象策展中,深具風格特色與學術深度的又一獻禮。
霍剛,原名霍學剛;1932年生於南京,1949年隨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來台。在台北師範學校(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科就讀期間,進入有著「台灣現代藝術導師」之稱的李仲生(1912-1984)畫室學習,也成為「東方畫會」創始會員的「八大響馬」之一,更是台灣戰後「現代藝術運動」代表性的重要藝術家。
霍剛早期的作品,頗富實驗探索的前衛精神,運用一種自由想像的連續性線條,發展出具有潛意識特色的圖像,充滿神秘主義與奇異性,勾引觀者產生一種具夢幻、灰沉的聯想,可視為霍剛的「灰色時期」或「超現實主義時期」。稍後,畫面轉向以帶有墨韻和版拓趣味的黑色為主體,中間夾雜著一些淡紅、淡藍的色彩,猶如雄渾樂曲中的裝飾音,呈顯一種輕靈跳動的感覺。
1964年出國前往義大利,並定居米蘭,是霍剛創作風格決定性轉變的關鍵點。色彩完全脫離灰、黑的主調,轉為紅、藍、紫的構譜,而且都是帶著一些粉調的中間色;而在構成上,也以空靈的、幾何性的趣味,取代了之前筆觸行走、不定形的作風。確切地說:定居於米蘭後,霍剛開始專注於繪畫本質的探究,從繪畫的基本元素:點、線、面與色塊,進而發展到整體構圖的研究,從中發展合乎藝術家體質的抽象表現。作品從「點」的元素出發,進行關乎畫面配置的哲學,生成各自的存在性。畫風從早期的實驗、沉鬱逐漸蛻變成近期的開朗、明快。霍剛的抽象語法以「減法」運行,簡約中也蘊含著詩意,建構出一個更具包容性的抽象世界,也呼應了東方哲理主張萬物相容再生、孕育無限的精神。
從具體的畫面形式考察,在霍剛長達一甲子的創作中,建構了一種殊異、且如詩一般的神秘色彩特質,充分發揮類比色與對比色的配色原理。他經常以一組類比色,作為畫面構成的主要架構;而在這些面積較大的類比色中,可以看見相鄰的兩色,其中一色有著另一色的存在,這是色彩多次疊刷所得到的效果。同時,在這樣的類比色架構中,藝術家再置入一些對比色或黑白的小型元素,或是圓形、或是三角形、或是細線,使得畫面產生一種凸顯、跳躍、提振的視覺感受。小型元素的對比色,往往成為視覺的焦點;但大面積的類比色,則塑成了畫面整體的氛圍。
霍剛正是透過這些純粹的形色組構,營造出一種看似設計,其實充滿人文性與精神性的藝術創作。色彩營構氛圍、形式提供情節;尤其在形式當中,線條的方向、圓的大小,或三角形的排列,都具有高度示意性的功能;充滿了一種似乎有事正在發生、或有話要說的謎樣特質。這種特質既是音樂的、也是詩的特質。(註1)2016年於台北市立美術館(簡稱北美館)舉辦個人大型回顧展「寂弦激韻」;2018年6月則於義大利米蘭舉辦個人大型回顧展「形色之外」,是一位具有國際知名度的傑出藝術家,更是台灣「冷抽」藝術的重要建構者。
曲德義、霍剛的作品於耘非凡美術館展出現場。(采泥藝術提供)
1947年出生於上海的莊普,兩歲時隨家人遷居台北。1969年自復興美工畢業後,於1973年進入馬德里大學(Universidad Complutense de Madrid)藝術學院就讀,1981年,結束在西班牙馬德里藝術學院長達近九年的學習,回到台灣,正逢台灣政治、社會、文化面臨遽變的年代。1983年年底,北美館正式開館,隔年,莊普便以作品獲得該館舉辦的「中國現代繪畫新展望展」首獎;這也是帶著觀念藝術特質的抽象繪畫,在官方展覽中獲得首獎的第一次,正式開啟了台灣當代藝術「美術館時代」的序幕。
1984年,在台北春之藝廊推出的「異度空間——空間的主題、色彩的變奏曲」,和隔年的「超度空間展」,以「空間、色彩、結構——存在與變化」為主題,莊普都扮演了重要參與者與推動者的角色。1985年,他以「邂逅後的誘惑」為題,推出第二次個展,以方格蓋印的手法,成為他在台灣當代畫壇的重要印記;也以這樣的創作,獲得雄獅美術社頒給的「雄獅雙年獎」。之後,莊普陸續參與了SOCA現代藝術工作室和伊通公園等當代藝術空間的創立,也成為台灣抽象藝術的重要代表人物。
莊普的繪畫以方印為基本單元,在立體派或幾何硬邊的構圖方式中,呈現意念的運動和自律性。分格、捺印、排列——莊普的印記繪畫具有點描派技法的特徵,卻不以寫實具象為目的。透過形式語言本身,莊普尋求「以一生萬」的能動性;方印的序列推移、色彩的濃淡差異,皆反映藝術家既自律又嚮往自由的精神景觀。近來,在方印背景上,莊普也引入鋁製品、紙張等日常現成物,表現相互疊合或碰撞的微觀空間。具有不同觸覺感和重量感的現成物,或偏據畫布一方、或各自展開構圖,成為帶動視覺走向的亮點,也在和諧規律中衍異變化。「變化即存在」,如莊普所言,他簡化思維並且同中求異,將日常事物「化為修辭、標點,使之成為一首詩」。
此次展出的《日出之前》、《晴日換雨》、《落日的嘆息》、《地景化》、《喚醒的白》,都具有一種純淨的詩意與哲思。
莊普作品中的詩意本質,原就不純然是視覺上的形色結構,而是帶著行動與思維的內觀特色,在看似不著一語的境況中,卻有諸多和現實間的牽扯與暗示。而這樣的牽扯與暗示,往往披露在那些如詩、如謎,又似無厘頭的作品標題上;事實上,不止標題,莊普的創作,不論平面、立體,始終有其「當下」意義的返照,他的作品也猶如他心靈的日記,每一件作品,都是每一個當下片斷的存在印證。(註2)
評析台灣低限冷抽藝術的發展,從「低限.冷抽.九人展」談起
曲德義(1952-)係1976年自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在學期間,亦拜師台灣現代繪畫導師李仲生。1978年,曲德義赴法留學,同時在法國國立高等美術學院(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Beaux-Arts, 1979-1984)及國立高等設計學院(1981-1983)學習,並以俄國絕對主義藝術家馬勒維奇(Kazimir Severinovich Malevich,1878-935)的研究作為碩士論文的主題;而在他本人的創作上,也走上結合李仲生的心象抽象(熱抽)與馬勒維奇色面構成(冷抽)的主軸風格。
如文前所述,抽象繪畫自其奠基者康丁斯基,即已隱然立下「熱抽」與「冷抽」的兩條路徑:前者,是以即興的手法,憑藉直覺、任由潛意識的流露,進行感性的抒發,畫面成為帶著動力的形、色聚合;後者則是以較知性的手法,將一些變化不定的幾何形,進行預想式的構成,呈現藝術家理念世界的某種秩序與空間關係。而曲德義正是企圖結合這兩條路徑,加上他自「支架(載體 )體張面」(Support-Surface)藝術的吸納,特別強調創作媒材本身的能指性,呈顯出一種媒材/作品、感性/知性、形式/內容、筆觸/色面、 穩定/傾斜、硬邊/肌理,乃至平面/空間、精神/物質等,多元對立又疊合並置的特殊風格。
1988年曲德義返台在台北三原色舉行首次個展,並進入甫剛成立的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任教,以迄2018年屆齡退休;其間,先後擔任校內及校外各種重要的行政職務,展現優異的行政長才。
曲德義的作品,自始就是以冷熱兩種色面的垂直或傾斜並置,造成一種帶著動勢與動能的不安定性;一如樂滿心(Larry D.Lutchmansingh)在1990年代中期所形容的:曲德義個人最明顯的藝術表徵,就是對空間運動的掌握;他可以同時在畫中引發空間運動,並延伸至畫外,有如立體派或拼貼作品中任意漂浮、擺盪的平面,又如那些充滿動力、活躍在二度空間畫面,同時也躍出畫外的各種線條。(註3)
作為華人,卻出生在韓國,來台就讀師大美術系,之後又旅居法國,這種多元的文化背景,充份展現在曲德義的創作行動中;通過潑、刮、塗、抹、流、磨等技法,一再的推疊與減去,見到了飽滿鮮明的色彩交錯融合,猶如頑童般瀟灑恣意地挑戰自我。曲德義對色彩的掌握及材質間衝突的美感呈現,總是有獨到的見解,在畫面的色彩與空間感的塑造層面,不斷提出別於既往的大膽嘗試。畫作多表現出正負空間不斷交錯的平面,創造出視覺空間的跳躍性,色彩間的融合及使用層層乳膠堆疊產生的曖昧地帶,加上藝術家在法國學習到的特殊打磨技法,平和地讓不同圖層在二維空間交錯並置、相互印證,在視覺上掀起一股莫名的騷動。藝術家更試圖在畫布平面中探索空間之外的空間,或許是長時間對形色的研究,看似感性天真的顏色加上嚴謹節制的形式,融合東西文化由內在經驗所激盪出的抽象作品,一次又一次超越色彩與形式的界線。此次展出的《並置H1608》(2016),是162×650公分的巨幅創作,完整呈現上述思維與技法的特色。 .
曲德義、霍剛的作品於耘非凡美術館展出現場。(采泥藝術提供)
胡坤榮,1955年生於台北三重,1977年進入國立台灣藝專美術科,受西班牙留學返國的陳世明(1948-)影響,開始研讀西方現代藝術理論並進行創作探討。作品以具幾何抽象的硬邊創作為主要風格;1982年在美國文化中心舉辦藝專畢業展、1984年再於龍門畫廊個展,受到矚目。與此同時,林壽宇返國帶來的衝擊,更對他造成深刻啟發,既參與幾次的「異度空間」和「超度空間」展外,也以立體創作獲得1985年北美館舉辦的第一屆現代雕塑展優選,並獲典藏。1991年,毅然赴法,客居巴黎十年,雖未正式進入學院學習,但深受法國藝壇氛圍影響,專注於幾何抽象繪畫之創作,2000年返台後,創作不輟。
胡坤榮的幾何抽象,以正方形色面為主,搭配一些斜面的構成;粉系的色調,讓知性的畫面,散發一股輕柔、感性的氛圍。繁複卻具秩序的空間結構,充分展現都會生活的幸福情趣與個人品味。
此次參展的作品《水中倒影》、《荷花池》、《浮世繪》、《蟲鳴》、《秋陽》、《前奏》、《初雪》等,都展現一種含蓄、內斂卻又深具動能的典雅氣質。
胡坤榮的作品於耘非凡美術館展出現場。(采泥藝術提供)
蔡志榮,1957年生於台灣雲林,為台北畫派創始成員之一;是活躍於台灣當代畫壇的藝術家,多次受邀參加國際性展覽,如法國巴黎大皇宮聯合展、德國幕尼黑藝術電影邀請展等。後期也策展國際性展覽,近期在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個展並策展。創作上,無論是透過條碼、QR code為藝術理念架構的創作,或奠基於全球化概念的「環境動力美學」,都構築在人文支架後,潛藏的是藝術家精闢的美學論述和廣闊的全球視野,透過審美形式的媒介,直接而力道地切入時代動脈,面對科技規律的現實世界。此次展出的「符語編碼」系列,正如藝術家所言:是企圖反映出當代性的大時代思維,並建構出跨越時間、空間藩籬的全球性觀念,藉以匯聚成一股穿透國際界限的創作層次空間與展演。
蔡志榮的創作,在多樣化的表現與手法背後,其實總與種族衝突、政治對立、弱勢族群力求爭取平等的社會現象相連結;他不僅僅是一位藝術創作者,更是社會關懷的實踐家。藝術對蔡志榮而言,既是一種手段,一種藉由藝術行為具體實現社會參與的運作;也是人群教育的再造與實現藝術大同理想的展演。
胡坤榮、蔡志榮的作品於耘非凡美術館展出現場。(采泥藝術提供)
1958年生於台灣台東池上的劉永仁,1979年進入文化大學美術系,專攻水墨創作,扎下具有東方精神的藝術思維基礎。求學期間,即曾多次舉辦水墨作品展覽,表現出為東方文化尋根的企圖心。1983年畢業後,繼續專研水墨媒材,試圖從傳統性延伸到現代性;同時任職文建會美術科,並擔任國際版畫雙年展執行秘書。1989年前往巴黎遊學,1990年轉往義大利米蘭,並舉行現代水墨個展。1991年入義大利國立米蘭布雷拉藝術學院(Accademia di belle arti di Brera),創作關懷逐漸由水墨紙本轉向油彩畫布。1995年取得該院碩士學位。期間,曾先後為台灣《典藏》、《雄獅美術》、《藝術家》雜誌撰文,尤其對1990年代的威尼斯雙年展等多所評介,也是一位創作與評論兼擅的藝術家。
1996年返台之後,隨即在致力於推動當代藝術的台北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舉辦名為「深度呼吸之複次方」個展,開始提出「呼吸概念」(concept of breathing)作為藝術創作的核心思想。
藝術家認為:所有的感受都具有某種程度的空間擴張性。他著迷的形,通常是融化表象之後浮現的異形,那是表形之內真正的內在形,也是拆卸知性功能之後,進入潛意識之內的形,重新認識這些形象是令人愉悅的。在形與形、色與色相互妥協卡位之後,形成新的秩序和樂章,一切都像呼吸一樣自然而然地發生。它們是似乎宇宙開境以來就存在,原來就有秩序的挪動,自有其倫理和引力、斥力。在藝術本質與轉化之間,就像他的呼吸之門,它在千錘百鍊之中昂然存在,在看似隨機與偶遇的空間中構成,卻隱然存在於協調與非協調之必然。
歷經「呼吸深度」(2002-2010)、「呼吸形跡」(2010)、「呼吸滲透」(2011)、「呼吸.取境」(2013)等系列,2015年之後,逐漸轉向「抽象之弧」的探索。在這些帶著潛意識特色的作品中,劉永仁浸淫於形與形、色與色之間的對應、卡位,而形成深具張力與平衡的新秩序與新樂章;拆卸知性思維的邏輯架構,創作的過程就猶如平素生活的「呼吸」之間,那樣的自然、舒緩,而平順。
劉永仁任職北美館展覽組期間,策劃諸多和抽象藝術相關的重要個展與特展,並撰著相關評介,頗受肯定。「低限.冷抽.九人展」是他退休後參與的第一個大型展出,也是個人生涯全力投入創作後的一個全新開始;後續發展,深值期待。
劉永仁的作品於耘非凡美術館展出現場。(采泥藝術提供)
宋曉明1967年生於花蓮,1994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後,赴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城市學院(City College)完成藝術創作碩士;之後又於英國蘭卡斯特大學蘭卡斯特當代藝術學院(LICA)取得視覺藝術博士。 宋曉明的作品,經常在抽象的背景前,呈現一種虛構的影像,如:幾可欺騙觀眾眼睛的膠帶;它們勾勒出畫面所呈現的幾個顯著特徵,比如光與影的交互影響與變化;這些栩栩如生的觸感,在在吸引觀者進入一個視覺上的實體世界。然而當那些對畫面中透過繪畫與原始媒材交互作用而產生的「真實感」,被「觀察」的理解所挑戰之後,觀者將發現:這些影像都只存在於二度空間,一切都是視覺上的幻覺,我們眼睛所見的現實並不全然真實。總之,宋曉明以看似極其逼真的影像,挑戰觀眾的視覺,也傳達了某些抽象的思維。在「真實」與「虛構」之間、在「認知」與「想像」之間,宋曉明的作品令人重新反思:視覺幻象的產生,是否正好揭示了人們對於事物表象的執著與慣性?
宋曉明的每一件作品,都傳達了他生活上的感受和幻想;那些想像與感受就如夢境般地無法捉摸與把握。但是,透過畫中強烈的質感刻畫與深沉的圖像隱喻,那些不能觸及的抽象境地卻又實際連結起觀者不同的想像與記憶。
宋曉明的作品於耘非凡美術館展出現場。(采泥藝術提供)
和劉永仁同樣留學米蘭布雷拉藝術學院的耿晧剛,1969年生於台北,1993年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系,1997-2002年就讀於義大利米蘭布雷拉藝術學院跟隨迪亞哥.埃斯坡瑟鐸(Diego Esposito)教授,主修繪畫與裝置,開啟了觀念藝術的思考。
耿晧剛初期的作品,創作靈感來自對義大利特殊人文環境的強烈刺激;不過,他對這些外在視覺美感的吸納與運用,並不是納入一種理性的掌握或歸納,也不是抒發成一種感性的情緒或發洩;毋寧說,他更像是一個行吟的詩人,以開敞、流動、適意的心靈,讓這些色彩、形式,乃至衝突、拉拒的語彙,依他們自有的溫度、個性,同時呈現在畫面之中;有時,你會窺見某個建築古老的馬賽克拼貼圖案;有時,你會發現猶如方格玻璃櫥窗後繽紛的色彩;耿晧剛的作品,充分反映一個多所關懷、凡事入心、凡物入眼的熱情藝術家的生命本質。
隨著生活與工作環境的變遷,耿晧剛嘗試多種可能的表現手法和技巧;但他總能成功地將許多不同的事事物物,安置、集中在有限的畫面中,而顯現出一定的意義或美感。明顯地,耿晧剛正是將這些原本獨立、片斷的物象或語彙,從自身的語彙脈絡中抽離出來,又併置、拼貼到另一個脈絡或文本中,形成新的意義或語境,增加了觀眾觀看、理解的空間,甚至不同的詮釋或感動。(註4)
耿晧剛的作品於耘非凡美術館展出現場。(采泥藝術提供)
1976年出生於台北的吳東龍,1998年自國立台灣藝專改制後的台灣藝術學院美術系畢業。2004年再於國立台南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南藝術大學 )造形藝術研究所畢業。在當年同儕多投入多媒材、裝置、數位,或新寫實繪畫的時潮中,吳東龍則堅持抽象形式的繪畫創作。
他在極簡的抽象繪畫,以低限、簡約、理性的訴求建立起屬於個人的繪畫風格。作品當中以大器的畫面結構與細膩優雅的色彩層次共同構成,傳遞強而有力的視覺張力並賦予隱靜的低溫情感,試圖探索符號精神、圖像空間、造形心理與色彩美學等層面。作品同時具有古典繪畫的隱靜沉穩,與當代藝術的創新思維,以大器的表現手法加上獨特的畫面肌理,建立起個人鮮明的繪畫風格。
在看似單純、低限的圖形畫面中,其實蘊含了吳東龍來自現實生活環境中的種種細緻觀察與體驗;那可能是空氣的濕潤或乾冷,也可能是腳下泥土的鬆軟或枯乾,或是嗅覺的味道:木頭的香味,混合著大麥發酵的香氣,和不知名雜草的芬芳……。吳東龍畫面中的那些色彩、圖形,都是來自這些感官、觸覺、嗅覺的凝煉與統合。此次展出的三個系列:「Blocks and Lines」、「Color Triangles」,以及「Symbol」,在看似不同的形式構成中,透露著藝術家一貫的思維與美學。
吳東龍的作品於耘非凡美術館展出現場。(采泥藝術提供)
「低限.冷抽.九人展」,是帶著理性傾向的抽象繪畫創作在戰後台灣發展的一次抽樣展。九位藝術家的年齡,橫跨近半個世紀,他們出生的時代、成長的背景,乃至對抽象藝術的學習、切入的路徑,或許各有不同;但以一種純粹形式的思考,表達對生命、自然、社會、文化等等層面的感受與思維,帶著高度的精神性,則是一致的傾向。
台灣是一個多元文化聚集、多樣思維衝撞、激盪的地方,但在理性思維的調和、對話下,和諧並存的共榮,正如這個展覽帶給觀眾最鮮明、深刻的印象。
*本文由采泥藝術提供。

註1 詳參蕭瓊瑞〈幾何的詩情──霍剛2015新作選〉,《原點.解析——霍剛的東方抽象語法》,台北:采泥藝術,2016。
註2  詳參蕭瓊瑞〈我不告訴你我告訴你——莊普的詩意本質與隱性批判〉,《藝術家》第475期,頁274-277,台北:藝術家雜誌社,2014.12。
註3 詳參蕭瓊瑞〈抽象雙極.動能對話——曲德義、薛保瑕雙個展〉,《今藝術》第254期,頁140-143,台北:典藏今藝術,2013.11。
註4 詳參蕭瓊瑞〈吟詠第三自然──耿晧剛的時尚詩情〉,《藝術家》第495期,頁184-187,台北:藝術家雜誌社,2016.8。

低限.冷抽.九人展
展期|2018.07.28-09.09
地點|台北采泥藝術(台北市中山區敬業一路128巷48號) 展期|2018.07.14-09.30
地點|台南耘非凡美術館(台南市東區林森路一段370號)

延伸閱讀
〈形色之外,創作者的半世紀幾何戰爭 從「幾何原本」與「無限小」新解霍剛的幾何抽象〉
蕭瓊瑞( 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