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童年的美術館】給未來世代美感教育的幾種可能模樣 國立臺灣美術館兒童藝術基地

【童年的美術館】給未來世代美感教育的幾種可能模樣 國立臺灣美術館兒童藝術基地

【Childhood Art Museums】Aesthetic Education Possibilities for Future Generations Children's Art Cave at National Taiwan Museum of Art

兒藝基地的前身是位於二樓,在2005年時創立的「兒童遊戲室」,也是全臺第一座專為兒童設計的藝術學習體驗空間。2022年,「臺灣兒童藝術基地」正式成立,搬遷至現今的國美館地下一樓。新的空間呈長條型,一眼望去寬敞明亮,大片落地窗外頭則是一片綠茵盎然,開放期間可讓小朋友自由奔跑的草坪。

作為獨立自主個體:以兒童為主導的學習

自2022年正式成立以來,國立臺灣美術館(以下簡稱國美館)「臺灣兒童藝術基地」(以下簡稱兒藝基地)的核心理念,即認為兒童與成人一樣擁有想像與改變世界的能力,並能積極、自由參與文化生活與藝術活動。以「兒童博物館學」(Children’s Museology)作為方法,特別強調兒童參與的自主性,持續在現有體制內,實驗「重視過程、變動無限的兒童參與」,並以「未來教育」(Future Learning)為主軸,藝術作引導,鼓勵兒童跨界探索的過程中,逐漸成為自信、同理和熱情的獨立個體,主導自己的學習。

臺灣兒童藝術基地:兒童自主的互動體驗空間

兒藝基地的前身是位於二樓,在2005年時創立的「兒童遊戲室」,也是全臺第一座專為兒童設計的藝術學習體驗空間。2022年,「臺灣兒童藝術基地」正式成立,搬遷至現今的國美館地下一樓。新的空間呈長條型,一眼望去寬敞明亮,大片落地窗外頭則是一片綠茵盎然,開放期間可讓小朋友自由奔跑的草坪。

在內部空間設計上,國美館教育推廣組副研究員林忠憲表示,概念奠基於早期兒童遊戲室累積的經驗,整體結構採用開放區域設計。在長形通透的空間中,加入環形的小區域,共設有五個探索環節,空間最前端的好奇洞適合0至3歲的兒童自由活動,往後走去則有故事洞、創造洞、變形洞和穿越洞,其中活動各對應不同素養目標,以滿足不同年齡層的認知學習階段需求。

國美館兒藝基地採用開放區域設計。在長形通透空間中,加入環形的小區域,共設有五個探索環節,入口最前端的好奇洞適合0至3歲的兒童自由活動。(攝影/章郡榕)

兒藝基地互動體驗空間的目標觀眾為0至10歲的兒童及其陪伴者,為了讓來此的兒童都能不受年齡、區域限制,自由遊玩獲得樂趣,每個探索洞前也放置了兒童與陪伴者都能閱讀的指引手冊,邀請兒童透過互動遊戲中的藝術引導,以及現場結合簡單機械和數理原理的教具,在自主參與中認識這個世界。

國美館擁有豐富的臺灣美術史典藏作品,從臺灣明清時期至當代美術作品共逾1萬5,000件。因此在兒藝基地成立時也循著此脈絡出發,例如在創造洞內,當期展覽「日月頌—顏水龍與臺灣」中展出的顏水龍《洋房》一作,透過相應引導,帶小朋友們進一步認識城市規劃。而「故事洞」一處,館方每月固定安排「週三下午的表藝課」、「週三下午的美術課」動態活動輪流進行,讓兒童與陪伴者在劇場/美術老師的引導下進行感知身體、探索藝術的活動。然而,雖以「課程」為名,林忠憲表示小朋友的來去其實十分彈性。「因為小朋友的專注力有限,可能只玩20分鐘就想去別的區域,這樣也很好,主要是讓他們可以自由探索,覺得好玩。」

兒藝基地循著國美館的臺美典藏脈絡,在創造洞內以顏水龍《洋房》一作引導小朋友們進一步認識城市規劃。(攝影/章郡榕)

而綜觀臺灣的兒童美術館或美術館兒童區,因各自不同的空間環境與營運條件,經驗也許無法彼此複製,但仍能從固有基礎下開展嘗試。在互動體驗空間之外,國美館主館地下一樓另有「兒童繪本區」,以及一處正在嘗試各種可能展覽形式的「教育展示空間」,採訪時正展出公共藝術計畫「神奇的洞穴屋—感知在天與地之間」,除去設計、藝術角度,回歸最基礎空間概念「天與地」,讓小朋友能親自動手堆疊、創造空間,藉著自己的「感知」自由探索,體驗「建築」。

美術館中的幼兒園:國內博物館親子友善場域的具體實踐

「好玩」、「自由發揮」是觸發兒童創造力的重要起點之一,在培育「未來世代的美感教育」方面,館方的目標不僅是讓兒童在週末或休假日一次性造訪基地,而是希望提供一個讓「美感」扎根於日常生活的沉浸式藝術教育環境。

與國美館相鄰,同年啟用的「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教保中心),則是這兩年來文化部與國美館,致力打造國內博物館親子友善場域的具體實踐。這座「美術館中的幼兒園」,目標學群為2至5歲的兒童,作為推動「兒童美感教育」的先行嘗試,希望將國美館兒藝基地的豐富資源、自然環境與幼保中心的專業兒童教育連結,打造一個沉浸式的兒童藝術教育空間,讓「美感」向下扎根。

自啟用以來已有約48位學童在此就讀,並在本月迎來了第一批畢業生。在「給未來美感教育的提案—112學年度美感教育計畫」畢業成果展上,由小朋友親自負責現場導覽活動,三位畢業生向陪伴者介紹自己的作品。

這座「美術館中的幼兒園」著重於日常生活的親身參與,培養兒童與周圍的人、事、物互動的能力,從溝通表達、自主思考到解決問題。在課程中,則結合美術館探索與認識藝術家作品,讓兒童能自在地探索生活環境、體驗美感、同時學習社會行為和語言表達。例如,國美館作為一個開放的場域,能夠幫助兒童理解空間和符號的概念,通過製作導覽地圖,也能進一步增強兒童認知環境、敘事的主動性。

在此過程中,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挑戰與複雜性同時存在。教保中心的老師們以嚴謹、專業的教案設計為基礎,而館員則思考如何將豐富的典藏、藝術策展,更好地融入周邊環境和文化中找到連結點,共識是確保美術館的資源結合幼兒教育能有效結合,支持兒童的學習和成長。

給未來世代的美感教育:從「你看!?」到「我記得……」

2022年,兒藝基地正式開幕時推出了一場為期一年三個月的兒童藝術教育展「你看!?LOOK!?」,以「藝術家眼中的大自然」為主題,從國美館豐富的臺美典藏作品中,與孩子們一起討論想法、選件展出,成為近年來臺灣少數「為孩子設計」並與孩子共同設計的案例之一。

今年,兒藝基地延續了「你看!?LOOK!?」展覽,推出了「『我記得……』:關於記憶與想像的拼貼」教育展,由臺灣藝術家吳芊頤、莊普、黃至正以及鹽池(顏鈺恬、吳有容)共同參與展出,專注於當代藝術家如何透過各種「拼貼」創作手法轉化個人記憶,透過現地創作,引導小朋友從他們自己的視角出發,將某個和家人出遊的晴朗下午、撿拾到落葉和樹木種子的形貌,所存下的五感記憶轉變為藝術語言。

而從「你看!?」到「我記得……」、從臺美典藏作品一直到臺灣當代藝術創作,也反映了兒藝基地在推動兒童藝術教育上的思考,透過連結過去與現在、感官與記憶,嘗試塑造一個完整的美感教育過程,核心目標是讓兒童能夠「自主」參與其中。

回顧兒藝基地成立至今,最終仍是希望能培養孩子們對藝術和生活的深厚情感,並長久保持與美術館的聯繫。如館員們所形容:「到訪家庭大多數來自這座城市、附近社區,若從小能對美術館有著特別情感,長大後也會保持這種聯繫。」

章郡榕( 20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