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ART TAIPEI 2022台北藝博VIP看什麼?典藏編輯台精選17件必看作品

ART TAIPEI 2022台北藝博VIP看什麼?典藏編輯台精選17件必看作品

ART TAIPEI 2022 VIP Viewing: ArtCo Editorrial Board’s 17 Must-See Artworks

ART TAIPEI 2022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於20日起在台北世界貿易中心一館盛大開幕,展開為期5日的藝術盛會。在疫情趨緩、國門漸開的時刻,有望為即將到來的活絡交易打開先機,本刊編輯部將為讀者帶來精選第一手必看作品。

ART TAIPEI 2022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於20日起在台北世界貿易中心一館盛大開幕,展開為期5日的藝術盛會。本次ART TAIPEI共有138家與會展商,囊括89家國內畫廊、38家海外畫廊、11家媒合展商,橫跨8個國家地區,為疫情以來規模最大,也適逢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TAGA)成立 30 週年。隨著國門重新開放,國際往來逐漸恢復過去頻率,今年展場面積更擴大到超過三萬平方米,預售票也比去年同期增長50%,熱絡可期。而在多媒體及數位發展持續不斷下,ART TAIPEI 也首開先例,與「聲鮮時采」引進 Podcast 專區「藝術聲鮮放 ART TAIPEI Live Talk」,打造直播錄音間,並由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TAERCentre與亞洲知名的NFT平台akaSwap,推出「加密藝術專區 Cypto Art Zone」,因應加密藝術大趨勢的律動。在疫情趨緩、國門漸開的時刻,有望為即將到來的活絡交易打開先機,本刊編輯部將為讀者帶來精選第一手必看作品。

E01 尊彩藝術中心|朱德群《Le flou des origins》

朱德群作品《Le flou des origins》於尊彩藝術中心現場。(本刊資料室)

尊彩藝術中心本次台北藝博會,帶來朱德群的驚艷之作品。朱德群曾當選為法蘭西藝術院院士,與吳冠中、趙無極合稱為「留法三劍客」,三位巨匠在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時期就讀時結識。1950年代朱德群曾於台灣師範大學教授西洋畫,之後遷居巴黎生活、創作,直至2014年離世都常駐巴黎。

朱德群早期的繪畫風格偏向具象,而後轉而採用具有東方特質的抽象風格,拿捏粗獷的筆觸和率性奔放的色感,將西方抽象直覺的情思,統合東方的形而上哲思。《Le flou des origins》題旨為模糊的起源,畫面中混沌卻有著激昂、光亮的韻律之感,宇宙、世界在碎裂與誕生並置的時刻,於博覽會現場,完整體現朱德群晚期對於西方抽象與東方層次的精神性,達到均勻的合鳴。

E04 安卓藝術|瑪莉娜.克魯斯(Marina Cruz)《玫瑰與鑽石》

瑪莉娜.克魯斯(MarinaCruz)作品《玫瑰與鑽石》於展出現場。(本刊資料室)

安卓藝術展出瑪莉娜.克魯斯最具標誌性的作品,她一系列以「衣物」為創作對象的繪畫,被人所熟識。其作品仔細地描繪布料細緻的花樣、講究的縫工,同時也忠實刻畫布料上那些經過一段時間穿著而產生的老舊與磨損,不僅是具象的模擬,更是情感與歷史深具心靈層次的摹寫。

每件衣物間自然呈現出的褪色的污漬及脫落的線頭,這些不再嶄新也不甚完美的痕跡,卻是家庭成員共同生活的具體存在;瑪莉那繪畫使泛黃的回憶,保有珍貴溫暖色彩。其創作糅雜精美和殘缺的衝突,呼應真實人性美好與缺憾共存的特質。

H14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X采采畫廊|林時植《異域No14》

林時植《異域No14》於台北藝博展出現場。(本刊資料室)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首次與采采畫廊邀集當代工藝創作者集體參與展出。以「在:邊界之外」為策展主題, 重新定義當代工藝與藝術之間。工藝中心期待透過此次參加台北藝博要讓社會大眾了解台灣當代工藝的多元價值,以及工藝也可能是一種觀念實踐、再生成的循環過程,可乘載人文思想、精神價值、生活實踐、美學風格和當代思維。

林時植作品將陶藝與金屬融合,兩種媒材的並置是極端的,陶土的感性、柔軟,金屬的理性、堅硬,林時植作品結合了陶藝與金屬廢棄物,兩種媒材呈現極端的對比與衝突對話,本次現場展出的「異域」系列利用獨創「金屬陶」技術,傳達對於環境污染的議題擔憂。全系列的時空背景為地球暖化造成人類滅絕後的年代,其中《異域no.14》作品有雙魚體般的巨大眼睛,幫助魚形生物在黑暗的深海優游,以門牌號碼、瓦斯壓力錶映襯後人類時代海底生物之生存空間。反諷遭到人類破壞環境的寓言。作品呈現林時植近期階段企圖呈現的,透過廢料再利用的實際行動表達對環境生態的關懷。

B04 赤粒藝術|林武史(Hayashi Takeshi)《石間─野》

林武史(Hayashi Takeshi),《石間─野》,白御影石,287x287x32 cm,2018。(本刊資料室)

赤粒藝術以不分國界的水墨為畫廊性格,此次藝博會的聯展展位現場,現任東京藝術大學教授的日本藝術家林武史(Hayashi Takeshi)的作品佔據不小的地面空間,他以頗具規模的石雕裝置知名,表現既粗糲又雅緻、大智如愚的張力。此次展出的名為《石間─野》的大型裝置,延續藝術家對日本傳統茶室「四帖半」空間、也即日本式空間尺度的探討,簡約有力地以抽象佈局的石材調動觀者身體感,也宛若水般溫潤的肌膚,激發對於人與物之關係下、自然向生命與環境延伸出的種種想像,細微隆起的凸起製造出陌生感,也朝向更多尺幅層次的經驗開啟。在藝博會的現場,宛若一方靜謐池水,引人駐足深潛。

D03 采泥藝術|霍剛《抽象2019-015》

霍剛,《抽象2019-015》,油彩、畫布,每件200×100 cm,2019。(本刊資料室)

適逢采泥藝術十週年,此次ART TAIPEI展位以「藝.家人」言簡意賅點明主旨,13位代理藝術家聯袂展出。其中最醒目的當屬霍剛兩公尺高的四聯畫《抽象 2019-015》(2019),為這位年過九旬的藝術家近年來在畫作尺幅上的突破之作,色彩對位搭配上的無拘束感,呼喚出霍剛代表性的藍、紅、白,以及其間的多重色階,在畫面佈局中製造出既突兀又協調的悖論效果。四聯畫這樣頗具野心的結構,也讓觀者對畫作或單獨、或整體性的觀看,變得多元而有趣,對於暗夜靜海、日落月升的想像,或是透視、對稱的幾何構圖視角,結合縝密佈局的畫面內外關係,感受到藝術家既嚴謹、又浪漫的精神本質。

F06 東之畫廊|韓旭東《少林》、《輕騎兵》

韓旭東標誌性的「畫素木雕」創作緊密扣合一位雕塑藝術家對數位時代的視覺經驗,已發展十年的這一創作方法,使用小塊的木角料來黏合成為「集成材」,並將之以或規則、或不規則的方式組合交錯,成為其關鍵性的造形元素。這次由東之畫廊在ART TAIPEI展出的作品中,也包括了他的集成材木雕裝置近作《少林》(2020),這件作品為2019年後韓旭東的創作轉向之代表作之一,使用步進馬達控制木雕組件,在寫實雕塑、畫素意象之外,更增添動力元素。同時展出的新作《輕騎兵》使用十種木材,以色彩質感皆不相同的原木集成材建構起動感十足的靜態雕塑。

H08 雷相畫廊|楊依香《玉山/饋》

雷相畫廊展出楊依香一系列新作,其中右上為《玉山/饋》。(本刊資料室)

曾或2013年路易威登評審特別獎的台灣藝術家楊依香,此次於雷相畫廊展位展出近年作品,包括生子前後風格有所演進的畫作,以及最新開始嘗試的寫實而魔幻的立體小雕塑。其中今年新近創作的一系列畫作中,以壓克力、鉛筆為主要媒材的《玉山/饋》(2022)在同一畫面內巧妙結合精細工筆、暈染、潑灑流動等不同風格繪畫性元素,恢宏場景與寫實細部亦相映襯,大面積留白也製造出不同節奏,畫面元素多元卻和諧,塑造哀而不傷、清新淡然的格局氛圍,作品尺度不大,卻愈顯成熟。

F04 耿畫廊|蘇笑柏《煥然一新-3》

蘇笑柏,《煥然一新-3》,油彩、漆、麻、木,200x200x11 cm,2021。(本刊資料室)

蘇笑柏此次展出的作品《煥然一新-3》,是在本次台北藝博裡不可錯過、也極少見出現在台北藝博的千萬級鉅作。作品中清亮的蘋果綠表面之下,依稀可見層層漆料覆蓋、油洗之後呈現的纖細而典雅的裂紋和肌理。胚體微微地因厚度塑形,使銳利的四方形展牆空間浮起一片溫潤。

過往蘇笑柏多以複合媒材表現如古文物般溫潤而穩重的美學傾向(如展位空間中的旁側牆面作品)來看,該作特別反映著這位現年73歲的資深藝術家,在身歷疫情後嘗試的新階段之作。某種程度上,也可視為畫廊呼應台北藝博三十週年之後迎接的新時代。畫廊團隊表示,年底也更將於畫廊空間帶來大型個展。

H07 非畫廊|李俊陽

ART TAIPEI展場中陳列李俊陽作品。(本刊資料室)

從未進入任何藝術學院,自稱「妙工俊陽」的李俊陽是位自學且多才多藝的創作者。藝術啟蒙來自電影看板畫師的父親與生活環境遇到的各種「工」與「師」。巧手的他靈活把玩著不同的技藝與圖像,但都來自日常生活的民間信仰、流行文化與神話文本等。一系列不同時期繪製的水墨作品,融合了個人的各種喜愛,從「超人力霸王」、布袋戲偶、山海經中的神獸怪物⋯⋯,在彷彿廟宇樑柱門楣的尺度上,妙工俊陽儼然在神聖領域中觀看紅塵俗事的廟公般,記錄笑看著人世的滄海桑田。

A09 宛儒畫廊|余昇叡《月神廳》、《加冕廳》

余昇叡,《月神廳》、《加冕廳》。(本刊資料室)

從2011年開始其「發光研究」的系列作品,余昇叡透過「發光系列」探討平面繪畫如何展現光線,發光對空間、符號觀念形塑之課題,「真實」與「寫實」、「轉譯」和「再釋」,成為其作品不斷討論的概念。在早先的作品中,余昇叡將雕塑或實體空間進行平面轉化,時而藉由玻璃球的反射,將室內空間具體而微地限縮在此一球體空間。此次展出的新作則以一懸浮球體雕塑將被轉化的空間再投射回立體的樣貌。讓「虛幻」與「真實」、光與影的反射,有了再一次的交纏與互相投射。而「懸浮」,則讓巴洛克的透視有了另一層次的幻象。

G03 印象畫廊|胡本.切克勒夫《500元台幣》

胡本.切克勒夫(Houben Tcherkelov),《500元台幣》。(本刊資料室)

出生於保加利亞,胡本.切克勒夫(Houben Tcherkelov,又稱Houben R.T.)的作品探索著政府生產的圖像與國家權力、身份認同與價值之間的關係。他將各種源自於貨幣的圖像解構重組,賦予貨幣之外的意義。對切克勒夫而言:「貨幣是信念的象徵,所有人必須同意一百元的鈔票價值一百元,不然就僅是紙上的墨水,這跟藝術完全一樣。」切克勒夫將錢幣與藝術的價值進行連結,凸顯了藝術市場中供給與需求之外的價值塑造。由是一如其對貨幣的體認:「錢的本質已經不復存在黃金標準,決定權取決於中央銀行,所以我覺得錢的價值是微乎其微的。」

H09 敦煌藝術中心|董小蕙《晨閒─紫色薑蘭》

董小蕙,《晨閒─紫色薑蘭》。(本刊資料室)

近年深受藏家喜愛與追捧的董小蕙,早期研究印象派畫風,後於攻讀碩士學位時期致力於老莊哲學研究,自此提煉與深化個人獨特的繪畫風格。1990年代後期發展出的「黑桌靜物」系列,往往以花卉、簡單的器皿、木質桌椅來組構畫面。在其作品中,總不難看見其對西畫色彩與光影變化的理解,但在看似靜物畫的結構下,有著屬於東方繪畫中特有的空間佈局。

F20 臻品藝術中心|王興道《台灣島風景圖》

王興道,《台灣島風景圖》系列。(本刊資料室)

臻品藝術中心推出王興道個展,展出近年新作。王興道的風景創造分為兩大路線,一個是以現實風景為基礎的《台灣島風景圖》系列,另一個則是以內在的想像中的風景為主的觀景系列。他的園藝景觀背景,使他在創作時能以多元的角度去觀察風景中的動態王興道深受中國水墨影響,使用皴法勾勒山石、樹木的線條,並在畫面中創造遠景、中景及近景的層次感。《台灣島風景圖》系列中,他實地考察當地的風景,並將我們日常熟悉的元素與風景結合,使畫作同時具有水墨的語彙又具有當代的視角。而觀景系列則是他對於內心的探索與靈魂的追求,因為加入想像中的畫面與佈局,使畫作在虛幻的基礎上產生另一種奇異感。無論是實地考察或是想像中的風景,王興道以細筆、壓克力顏料的線條,堆疊出山石的複雜與層次,將風景內化成自身的詮釋。

B06 涵藝術|岑龍

岑龍於本次ART TAIPEI展出作品。(本刊資料室)

涵藝術本次展會以岑龍的作品領銜,展出多幅佳作。岑龍充滿個人風格的色彩運用以及對於人物與動物姿態的刻畫,讓無數細膩而動人的情感在岑龍的畫作中渲染開來。邱掇的畫作則是以純粹的抽象中,開展對於抽象藝術語彙的探討,他以自身的感受出發,以明亮鮮豔的色彩營造各種不同的情境,從幾何的組織當中思索生命的道路。

阿根廷藝術家Alberto則在現實與想像之間開創了屬於自己的風格,透過繪畫尋找生命的力量與靈魂的自由。此外涵藝術也特別規劃《不屈的烏克蘭》展出烏俄戰爭的相關繪畫,從中看見戰火的無情與人性的溫暖,畫作中相互倚靠的人們,彷彿在對於未名的戰火的茫然中,期許能保持一點微弱的希望。

F24 琢樸藝術中心|張騰遠

琢樸藝術中心展出張騰遠作品。(本刊資料室)

琢樸藝術中心於本次展會推出張騰遠個展,他將標誌性的鸚鵡人系列再向前推進,以想像未來的生活,並反思當代為主要理念,發展此次的創作。想像鸚鵡人來到末日後的地球,以外星人的角度看到我們此刻的生活。此次作品中一樣可以看到張騰遠對於消費社會的關注與反思,無論是使用這手機,家電用品或是裝扮成麥當勞叔叔的鸚鵡人,都在地球更加的「入世」,卻也因為造型的奇異感,讓觀眾更能反思當代生活中一切理所當然的運作,其背後是否有著層層結構?他作品中既熟悉又陌生的氛圍,在在擾動了此刻的平靜,以幽默諷喻的方式,再次思考生活的厚度。

C07 日升月鴻畫廊|龎均《青山不老》

龎均,《青山不老》。(本刊資料室)

日升月鴻畫廊此次推出藝術家龎均的新作,以大尺幅作品《青山不老》為主題,在龎均充滿力量與細節的筆觸、顏料的堆疊當中,肌理成為展現他的創造精神及能量的所在,大山大水的壯闊被表現的淋漓盡致。灰色是龎均慣用的色彩,在他的作品中經常可見具有層次的灰色,在精準的色彩控制中,他成功地營造出山水畫的朦朧氛圍。

例如《千里江山萬戶百姓》中潔淨淡雅的色調,輔以俯視觀察的視角,讓小鎮風光增添寧靜之感。龎均深厚的繪畫功底,精準地利用油彩創造出具有水墨美學語彙,同時具有當代對生活的豐富觀察。已年過八十的龎均,時時保持著創作的動能,讓精彩的人生閱歷化為養分。

A04 大觀藝術空間|羅展鵬《靈魂》

羅展鵬,《靈魂》,透明壓克力、油彩,100×60 cm,2022。(本刊資料室)

大觀藝術空間在今年的展覽概念以「小徑分岔的花園」為主題,這部法國小說觸及時間與選擇的議題,透討人生因不同決定而發展出不同的走向。而向來以寫實技法見長的羅展鵬,在本次呈現四件女性肖像作品,投射出他對於社會時勢的宗教、戰亂與文化紛擾的凝縮以及反思。

其中《靈魂》一作為藝術家首度嘗試在異於畫布之外的壓克力板上繪製,媒材的轉換仍維持他風格獨到的細膩描繪,其透明質感亦高度扣合靈魂的飄渺概念,豎立展示的作品也提供自背面觀看的視角,於技法和概念都是更近一步地挑戰。人物若有所思的傷感神情引發觀者多方揣想,也得以從觀察外物表象的過程中反觀自我內在的省察。

更多關於「ART TAIPEI 2022台北藝博」的文章,詳見:

ART TAIPEI 2022台北藝博作為創造議論的藝術場:看「人工、演化與永續未來」

藝術博覽會Web3.0的實體佈局:ART TAIPEI 2022是否撬開畫廊對於NFT的真實見解?

解封之後的國際藝術力:2022台北藝博中的國際畫廊,如何與台灣藝術市場重新連線?

潛力股與新世代:ART TAIPEI 2022台北藝博出現哪些年輕面孔?

ART TAIPEI 2022台北藝博VIP看什麼?典藏編輯台精選17件必看作品

ARTouch編輯部( 1536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