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吉祥天母畫像》軸唐卡修復前。(作者提供)
存放位置及畫面解讀
這軸《吉祥天母畫像》(圖1)唐卡創作於清乾隆時期(1747),現掛供於養心殿西暖閣仙樓佛堂的二樓東側(圖2)。吉祥天母是印度教女神Shri Devi在藏傳佛教中的忿怒化身,是印度大多數人信仰的主神濕婆神的妻子——至尊女神摩訶黛維(Mahadevi,大女神,Śrī-mahā-devī,又譯作室利摩訶提毗),藏文稱「班丹拉姆」,是藏傳佛教最重要的女相護法神。吉祥天母是拉薩城和達賴喇嘛的守護神,極受崇奉,其在藏傳佛教中的地位是無法取代的。藏文文獻中最早記錄唐卡起源的《大昭寺目錄》記錄「法王松贊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繪畫了一幅白拉姆女神像。」白拉姆女神即吉祥天母,此一題材內容貫穿著唐卡的起源和發展。
圖2 養心殿西暖閣仙樓佛堂二樓唐卡掛供位置圖。(作者提供)
唐卡中的天母作遊戲姿,騎坐在淡黃色奔跑的騾子身上。天母面部女性特徵減弱,雙乳的刻畫也減弱了,而用健美的肌肉表現。筆者認為,這是為了加強女性護法神形象的威嚴感。其頭戴五骷髏冠,三目圓睜,張開的嘴裡露出白牙,火紅色頭髮向上揚起,呈忿怒相。眉毛似火焰,周身以石青色刻畫皮膚,骨骼和肌肉質感刻畫準確深入,身姿剛硬有力。髮絲及周身綠色花紋飄帶舞動,若有風伴隨身邊,這裡又展現了天母女性的一面。強烈的動態和生動的神情氣勢非凡,有壓迫感,令觀者對畫像產生畏懼之心,是唐卡中的精品。
吉祥天母有五種武器:疾病種子袋(藏文Nad-kyi-rkyal)、紅咒語包(藏文Byad-dmar-gyi-khres-po)、黑白骰子(藏文Sho-rdevu-dkar-nag)、魔線球(藏文mTshon-gyi-gru-gu)、拘鬼牌(藏文bDud-kyi-khram-bam)。這些武器也是伴隨天母身邊許多小精靈的器物。前四種武器掛在吉祥天母裝飾在騾鞍的毒蛇身上,第五種武器拘鬼牌則別在腰部的蛇皮帶上。天母上半身裸露,披著人皮,右手高舉金剛杵,左手持嘎巴拉碗,腹部有一小太陽,掛有人頭花環,圍著白色虎皮裙,身下是人皮鞍,被金棕色的火焰圍繞,展現出的恐怖形象是為了壓制邪惡。
圖3 傳統藏式唐卡裝幀。(作者提供)
組成部分及尺寸
養心殿唐卡的裝幀方式和一般的藏式裝幀相比有很多的不同。藏式裝幀唐卡的基本結構如圖3所示:1為畫心,2為牙子,3為左鑲邊,4為右鑲邊,5為天邊,6為地邊,7為唐門,8為佛簾,9為驚燕,10為楣杆,11為卷(捲)杆,12為軸頭。此外唐卡的背面還會襯一層紡織品,以保護畫心。而唐卡佛簾,除具有保護畫心的功能外,還有防止俗眾窺視的作用。 《吉祥天母畫像》軸唐卡為了服務乾隆皇帝的宗教需求而沒有設計佛簾,天邊、地邊較短且無較大傾斜角度(圖4)。
圖4 《吉祥天母畫像》軸養心殿式唐卡裝幀。(作者提供)
裝幀及畫心材料
《吉祥天母畫像》軸的裝幀天邊及地邊都很窄,右側幅缺失面積較多。畫心為絹本,表面繪製材料為礦物質顏料,和織物染料相結合,礦物質顏料由動物膠作為黏結劑。裝幀織物為紅色纏枝蓮紋織金緞,三條牙子分別為兩層黃色織金緞和一層藍色織金緞,背襯均為平紋結構的黃綢。
病害情況
《吉祥天母畫像》軸因長期在養心殿懸掛,受環境因素影響,唐卡材質老化,出現各種病害,主要有蟲蛀、折痕、皺褶、縫線開裂、磨損、污漬、顏料脫落、裝幀斷裂、塵垢、褪色、缺失11種。其病害嚴重程度在仙樓佛堂掛供的38軸唐卡中屬於中度。
病害標準圖例的建立和病害圖的繪製
在唐卡保護和修復中,首先是病害的勘察和確認,就像病人來醫院做檢查的第一步,將文物修復前的情況準確地一一記錄下來。它比文字記錄更加直觀,很多病害,如顏料脫落、裝幀磨損等,都不是肉眼一下可以辨認和確認的。而病害圖繪製完成後,文物醫生則可以非常直觀地對待修文物的損傷、老化情況全面瞭解,將一些隱藏病害看清楚,幫助文物醫生決定待修文物是需要做「大手術」還是「小檢查」,甚至對之後一些病害的發展,修復後文物的陳列方式、保存方式等情況,給予預判和評估。
圖5 《吉祥天母畫像》軸病害圖及病害種類。(作者提供)
唐卡的病害圖示並沒有統一的標準,比如敦煌研究院起草的《古代壁畫病害與圖示(WW/T0001-2007)》,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提出,由全國文物保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89)歸口,介紹了古代壁畫的病害,還加入了圖示。但唐卡文物本身不僅涵蓋紙張、絲織物,還有竹子、木材等做的卷杆,以及金屬軸頭和棉質等不同質地的掛繩,現有的病害圖示標準難以滿足繪製唐卡文物病害圖的需求。所以,北京故宮的文物醫院綜合藝術品組,制定《唐卡文物的病害圖示及其標準》,選定了適合表現唐卡病害的符號標準。繪製方式為:先列印出等比例大小的唐卡圖像,再使用玻璃紙覆蓋在上面,用馬克筆按照美學標準,複製出唐卡畫心內容,根據《唐卡文物的病害圖示及其標準》的圖樣來標注病害。《吉祥天母畫像》軸的病害總共有11種,整體病害和局部病害在圖上直觀地體現出來(圖5),有助於觀者理解畫面內容。
整體病害
《吉祥天母畫像》軸整體存在的病害有塵垢和褪色兩種:
圖6 三維視頻顯微鏡下顯示塵垢中的污染物結晶。(作者提供)
1. 塵垢
因唐卡懸掛了270多年,唐卡整體存在嚴重的塵垢。這些塵垢不僅影響文物的美觀,而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吸收空氣中的污染物,最終沉積變成塵垢結晶體,牢牢地固定在唐卡畫心表面的顏料縫隙和裝幀織物的空隙中,難以去除,致使織物組織結構變脆、變硬(圖6)。
圖7 顏料層褪色。(作者提供)
2. 褪色
褪色不僅存在於顏料上,唐卡的裝幀也會因病害而褪色。(圖7、圖8)光照及紫外線的累積照射對文物的表層影響最大,短時間的強光照射與長時間的弱光照射會產生同樣的損害。光線會直接在文物材料表面引起化學反應,不僅會改變材料的顏色,還會改變材料的強度,褪色正是光照造成的最主要的損害。不同顏料的耐光性也有所不同,大部分顏料褪色後會變透明,但某些顏料如朱砂(硫化汞),褪色會變黑。 文物空隙中的塵垢吸收了具有腐蝕性的空氣污染物後,在畫心表面腐蝕顏料,使其褪色,而溫度、照度的變化也會加速褪色過程。
圖8 三維視頻顯微鏡下顯示裝幀褪色。(作者提供)
局部病害
《吉祥天母畫像》軸局部病害主要有:蟲蛀、折痕、皺褶、縫線開裂、裝幀斷裂、磨損、污漬、顏料脫落、缺失。
1. 蟲蛀
這幅唐卡的背襯是蟲蛀發生最多的區域。背襯為黃綢,是一種有機材質,極易發生蟲害,而且往往不可逆。當細微的蟲蛀增多,形成大面積蛀洞的時候,背襯就有大面積脫落甚至斷裂的危險。
圖9 蟲蛀造成的蛀洞群。(作者提供)
此幅唐卡的背襯上約有185個蛀洞,其中有12個較為嚴重的蛀洞群(圖9),有的蛀洞長度大於10公分(圖10),形成較大的蟲蛀面積,影響背襯的彈性、承重力和抗撕裂度。
圖10 長度大於10公分的蛀洞。(作者提供)
圖11 唐卡上的折痕。(作者提供)
2. 折痕和皺褶
由圖5病害圖可見,整幅唐卡佈滿約100處折痕(圖11),多為細短的小折痕。有縱向和橫向的折痕,也有交錯的鋸齒狀折痕,還有尖頭狀排列的折痕。這些折痕是因外界溫濕度變化及在外力的相互作用下產生的。
圖12 原狀懸掛中的唐卡,可見明顯皺褶。(作者提供)
由於唐卡不同組織結構的材料不同,導致其受外力影響不同,且其各個部分的重量與老化程度也不同。唐卡在重力等作用力下發生扭皺、變形,出現難以平整的皺褶(圖12)。
圖13 縫線開裂。(作者提供)
3. 縫線開裂
唐卡裝幀的上幅與畫心間由棉線連接,裝幀和牙子間亦為棉線。空氣中含有二氧化硫等酸性氣體,和空氣中的水會形成酸性溶液腐蝕棉線。且棉纖維本身的斷裂伸長率為3%至7%,彈性較差,在環境和重力影響下,棉線酥粉、老化,承重力減弱,甚至開裂,造成部分裝幀脫落(圖13)。開裂的縫線使得唐卡各個部分間的封閉性變差,灰塵和空氣中的污染物等更容易進入唐卡內部,加速唐卡的老化。
圖14 裝幀斷裂。(作者提供)
圖15 三維視頻顯微鏡下斷裂的裝幀。(作者提供)
4. 裝幀斷裂
裝幀的組織結構為織金緞,其中經線為撚金線和特結經(絲),緯線為紅色線(絲)。金線由多種材質組成,不同材質老化程度不同,且受環境影響的作用力也不同,在重力、溫濕度變化、空氣污染物和外力等多重影響下造成了裝幀的斷裂(圖14、圖15)。
圖16 裝幀磨損。(作者提供)
5. 磨損
裝幀不僅有裝飾和宗教意義,一定程度上也保護著畫心不受磨損。從病害圖上可以清晰看出,磨損的位置集中在每塊裝幀的外輪廓,這些部位的裝幀因要折回縫住,所以是裝幀最厚的部位。磨損後的裝幀露出了纖維組織結構(圖16),不僅影響織物的外觀,也讓織物組織變薄,令裝幀的承重力減弱,讓織物的內部更多地暴露在空氣和光照中,也讓灰塵更容易鑽入。
圖17 沾染污漬的蟲蛀部分酥粉嚴重,灰塵難以去除。(作者提供)
6. 污漬
唐卡懸掛在佛堂,氣候變化影響著佛堂建築內外。唐卡的水漬有很大可能是佛堂內部漏雨所致。佛堂內是否點過酥油燈?這些汙漬是否含有油燈燃燒後產生的髒汙?現在無法全部考證,但汙漬與文物結合牢固,與部分病害重疊後變得更為嚴重(圖17)。
圖18 顏料脫落。(作者提供)
7. 顏料脫落
唐卡的畫心分為顏料層和基底。基底為絹,絹是天然纖維,會老化、降解,同時受外界環境影響變脆甚至粉化。唐卡上的顏料由礦物質色粉和膠結材料結合繪製在基底上。膠為動物膠,易老化而失去黏性。失去黏性保護的礦物質顏料更易脫落(圖18)。
圖19 裝幀缺失。(作者提供)
8. 裝幀缺失
唐卡裝幀縫線的開裂導致部分裝幀和畫心分離,經過了270多年,有部分裝幀已經缺失(圖19),後期修復過程中將按照原工藝補配這些缺失的織金緞。
病害評估與分析
《吉祥天母畫像》軸唐卡產生病害的原因,除了內在因素唐卡本身材料老化與降解的自然過程;亦有外在因素如環境影響、重力影響、蟲害及微生物影響等。
首先,唐卡中出現的繪製技法包含平塗、渲染、點染、梳染、層層積染、濕染、乾染、三重色並置平塗等,不同的繪製技法敷色的遍數、力度都不一樣,影響畫面顏料層的厚度、牢固度等,進而出現如龜裂、顏料脫落、折痕等病害。
唐卡作畫方式會使顏料堆積較厚,一些特殊繪畫技法也對畫心病害有間接的影響,比如繪製過程中是否使用瑪瑙石進行拋光,以及打磨力度的大小等。清乾隆時期用於繪製唐卡的紡織品大多由天然纖維(植物纖維或動物纖維)構成,270多間,纖維隨著時間的推移老化、變色、變脆,甚至酥粉,容易引起各種病害。相對於紡織品,礦物顏料屬於無機質,相對穩定。但是要在畫布上繪製唐卡,過程中需要使用膠結材料。據文獻記載與科學分析檢測,用於唐卡中的膠,多為皮膠或骨膠等動物膠,也屬於有機質,容易老化,失去黏性。
圖20 佛堂的光照情況。(作者提供)
光照是影響唐卡的一大重要因素(圖20)。圖2中,吉祥天母的位置為紅色方框,藍色區域為窗戶。唐卡的左側幅靠近走廊,受光照影響最大。對照圖12可看出,唐卡的左側幅裝幀織物損壞程度最嚴重。 光照會使顏料及紡織品變色並損害材料,唐卡表面的裝幀和畫心都是有機材質,光照使它們的顏色和強度發生改變。除此之外,繪畫中所使用的膠也一樣受影響,光照中的紫外線造成褪色,或導致紡織品裂化,並間接產生其他的病害,如縫線開裂、裝幀斷裂等。
溫濕度的變化也容易造成唐卡老化。雖然養心殿佛堂的外牆可以防風、阻隔太陽和降水,但是室內的溫濕度變化還是不可避免的。在乾燥的環境下紡織品會脫水、收縮,使裝幀的纖維出現開裂、斷裂等病害;在濕潤的環境下,紡織品吸收水氣,又適合黴菌和蟲子生長,而產生蛀洞,甚至形成新的斷裂。
大氣中的污染物也會使唐卡產生病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會溶解於材料吸附的水汽中,形成硫酸和硝酸,腐蝕材料。 此外還有蟲黴現象,在適當的溫濕度條件下,紡織品會成為細菌生長和繁殖的培養基,唐卡上發現許多蟲蛀孔洞,同時發現一些蟲體,可以發現皮蠹、粉蠹、書虱等害蟲危害的痕跡。
《吉祥天母畫像》軸唐卡畫心(作者提供)
修復方法與保護措施建議
以「不改變原狀」「最小干預」「可修可不修的以不修為宜,可大修可小修以小修為主」及「可逆性、可識別」的修復原則,經過前期的病害調查、圖像學、宗教學及藝術價值等方面的研究,擬對這軸唐卡使用除塵、清潔、加固等保護修復方法,同時補配缺失的部位。
主要保護修復步驟:
(1)整體除塵:1. 用博物館級吸塵器對唐卡的正面裝幀與畫心進行除塵;2. 分離裝幀與畫心。
(2)裝幀(正面裝幀及背襯):1. 除塵:吸塵器、化學海綿、超細纖維毛巾試驗,2. 褪色試驗。
(3)根據褪色試驗決定是否進行清洗:1. 回潮試驗;2. 如果不褪色,則使用蒸餾水進行清洗;3. 晾乾,以膠膜法與針線法加固。
(4)畫心:1. 除塵;2. 對畫面顏料進行加固;3. 對畫面顏料進行補筆。
(5)卷杆、楣杆:1. 除塵;2. 缺失掛繩補配。
(6)縫合。
(7)製作保存盒。
結論
本文介紹了《吉祥天母畫像》軸唐卡的保存現狀和病害情況,對病害的成因進行了梳理,對唐卡所處的原狀陳列環境做了系統的調查和資料的採集、整理,分析這幅唐卡的病害成因,研究和發現它的病害機理,可為後期的修復和保管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