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是故事書,也是修行工具書:談大英圖書館藏各國佛教繪本

是故事書,也是修行工具書:談大英圖書館藏各國佛教繪本

兩千多年來,透過手稿和印刷品的製作,佛教義理不僅以物質形態被保存下來,更逐漸向四處傳播。期間,追隨者的語言交流、文字翻譯、書目集結等活動,除了衍生不同教派體系與思想論說,亦不斷擴大原本佛教之哲學、科學與信仰範疇。大英圖書館(British Library)藏有佛教各類稀有珍品,包括卷軸、工藝和橫跨千年的手稿繪本,從中可探討佛教多元傳統如何指導弟子透過聽聞、思考與修行來克服人生苦患,以跨越地域限制的視野,綜覽佛教發展過程中哲學思想和實踐活動顯露的意義和連續性。
另一件明星展品,是一幅超過七公尺長的手繪本,詳細介紹佛陀的早期生活,其源自19世紀緬甸,是館方首次對外展出。觀眾可見畫面中頭戴王冠並手持寶劍的悉達多王子,趁著黑夜時分眾人深睡之際,悄悄掀開簾幕與躺在床上的妻兒告別,然後換裝騎上白色駿馬,準備離開宮廷外出求道,透露其對世俗生活欲樂之堅決的出離心。創作者採用「異時同圖」的構圖表現手法,巧妙融合虛擬化的時空與具體事件,配合圖畫下方的文字敘述,讓讀者一目了然跟隨著故事情節發展。
19世紀緬甸繪本《佛陀生平事蹟》局部。© British Library Board
除了佛陀本行,其本生事蹟也是佛教徒關注的焦點之一。在佛陀尚未成佛之前,以菩薩之姿化現的各類前世度化故事,包括「以身飼虎」、「割肉救鴿」和「九色鹿王」等主題,無不說明佛教教義「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因果業報觀。在一件19世紀緬甸的設色繪本中,佛陀身為巨大金色象王,正在護佑眼前腳邊巢中的一群幼鳥,此前牠們不幸被另一隻邪惡大象擊毀而落地。此處畫旨展現佛陀止惡揚善的行為舉止,鼓勵信眾透過利他之心而累積福德資糧。
19世紀緬甸繪本《佛本生故事集》局部。© British Library Board
佛陀巡迴說法四十餘年後,最終仍示疾涅槃。其火化後留下的牙舍利,被視為是崇高聖物,在佛教信仰圈備受重視。建立於16世紀末斯里蘭卡康提(Kandy)的佛牙寺,便以供奉佛牙舍利聞名,曾被聯合國世界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每年夏季時,當地民眾都會盛大舉辦「佛牙節」,吸引不少觀光客和朝聖者參加,熱鬧程度宛如佛教的嘉年華會。製作於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的繪畫展品,圖中一隻裝扮華麗的領頭象,正背負著黃金佛牙舍利塔龕出巡。四周遊行民眾或擊鼓奏樂,或舉旗舞動,皆於歡欣慶祝之際,彰顯他們對佛陀的熱忱敬仰。
1796至1815年間斯里蘭卡繪本《佛牙節慶典圖》局部。© British Library Board
教義哲學理論
證悟到「深寂離戲光明無為法」後的佛陀,受四方弟子祈請而開始講道傳法,建立佛教基本論述。他一生中曾三轉法輪,初期講述「四聖諦」、「八正道」、「十二緣起」與「三十七道品」等內容,解釋不淨、痛苦、無常及無我概念,強調永離三界生死輪迴之解脫法。二期階段以宣說宏揚般若思想為主,代表經典有《心經》和《金剛經》,關注空性與無相等法理。最後他則廣說如來密藏要義,闡明眾生皆有佛性的真諦,主張自性清淨和明空無二的境界。後來這些關於教義與修證的佛陀開示,便以「法(dharma)」之名義,受到追隨者的尊崇奉行,並集結成冊。
此件外覆鎏金珠寶的佛典,製作於20世紀初泰國,文字以撣語寫成,內容是對「阿毘達磨藏(Abhidhamma PiTaka)」的評著,詮釋無常要義,為館方首次公開陳列。「阿毘達磨藏」即「三藏」中的「論藏」──不同於律藏涉及的戒律規矩及經藏包含的佛陀教言,論藏主要透過系統方式定義和解釋教旨宗義,試圖建構一套形而上的知識體系,是針對佛教教義的高階或特殊釋論。特別在南傳上座部傳統中,信徒對於論藏相當重視,常以「佛經御寶」稱呼,因此出現這種用貴重寶飾裝點經典的崇拜舉動。
1917年泰國《論藏經》護板。© British Library Board
出現於漢傳大乘佛教的《心經》,雖僅兩百餘字,卻濃縮深刻般若思想,成為最廣泛傳布的經典之一,產生不少相關藝術品。一套18至19世紀間的佛經繪本,應出自中國書家畫師之手。左側以泥金書寫於磁青紙上的經文,字跡工整秀麗,筆法婉約細膩。而右邊則是繪製在菩提葉上的觀音法相,祂端坐岸邊竹林白蓮臺座,前面善財童子屈膝合掌禮拜,身旁龍女手持珊瑚如意寶珠在侍,後頭還有一尊威武的護衛天王守候,整體敷彩設色豐富,人物造型表現生動。
還有一部流行於東亞的佛教經典《妙法蓮華經》,採用詩歌、譬喻、象徵等文學修辭讚歎永恆佛陀。其以種種方便而說微妙法,弘揚「三乘歸一」教義,試圖調和大小乘之間的異同論述,主張一切眾生皆能成佛。製作於17世紀日本的精湛作品,便以《妙法蓮華經》為書寫內容。本回陳列該經「五百弟子授記第八品」部分,全篇文字端正嚴謹,筆力峻利穩健。此外,在卷軸起始處還配合經文概要,繪製佛陀向弟子說法圖,構圖細膩,裝飾性強,且畫師特別使用泥金,更讓通篇顯示一股神聖之感。
18至19世紀中國佛經繪本《心經》冊頁。© British Library Board
約1636年日本佛經繪本《妙法蓮華經.五百弟子授記第八品》經卷局部。© British Library Board
傳教宣揚歷程
兩千多年來,透過手稿和印刷品的製作,佛教義理不僅以物質形態被保存下來,更逐漸向四處傳播。期間追隨者的語言交流、文字翻譯、書目集結等活動,除了衍生不同教派體系與思想論說,亦不斷擴大原本佛教之哲學、科學與信仰範疇。完成於12世紀尼泊爾的一套早期貝葉經繪本,為全球現存罕見的珍稀佳作,內容是以梵文抄寫《五護陀羅尼經》,並附相關神祇插圖。此種貝葉裝幀較多流傳於東南亞和南亞諸國,其採用棕櫚科植物之貝葉,經烹煮曬乾後抄刻文字,最後進行打洞孔和組書頁等手續,再增配裝飾紋樣而成。
另一套耀眼奪目的貝葉經,可能出自19世紀的泰國皇室工坊。根據館方研究,這件精品是暹羅王朝的皇后特別訂製,用以捐獻供奉寺院。此套經典共18函,每冊首頁以鎏金點綴,外層用花紋螺鈿漆木為保護封板。整體設計富麗堂皇,彰顯皇家尊榮美感,說明當時王室女性在宣揚佛教中的關鍵角色和作用。此外,本部經論以巴利語寫成,其為結合所有上座部佛教徒的經典語言。從公元前1世紀開始,南傳信眾便使用巴利文書寫記錄,形成現今《巴利大藏經》系統。
1130至1150年間尼泊爾貝葉經繪本《五護陀羅尼經》殘頁。© British Library Board
19世紀泰國《貝葉經》護板及書函。© British Library Board
若將視野延伸至東亞,《百萬塔陀羅尼》堪稱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佛經印刷品實例,確切年代可考訂為8世紀下半葉。當時在位的德稱天皇依據《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下令雕印文內記載的陀羅尼咒,置於百萬座小型三重木塔中,再分送奉納至十大寺院(大安寺、元興寺、法隆寺、東大寺、西大寺、興福寺、藥師寺、四天王寺、川原寺與崇福寺),以祈求鎮護家國安全及懺悔滅除己罪。此處咒紙長約6至7公分,寬約47至60公分,而木塔主要由檜木製成,平均總高約23公分。經與塔完整相配成套,因而得名「百萬塔陀羅尼」。
764至770年間日本《百萬塔陀羅尼》佛塔及經文。© British Library Board
修持實踐法門
佛陀為其追隨者規劃清晰的修行次第,無論是「聞、思、修」或「見、修、行」,皆強調弟子必須親身修持和實踐法教的重要性。以「十波羅蜜多」為例,要求教徒透過修行十種方法和途徑,以達到覺醒證悟的境界,包括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般若、方便、願心、行善及智慧。「波羅蜜多」的意義為「度無極」或「事究竟」,該法注重受持菩薩行,為求一切有情眾生之解脫。由此而聚集起來的僧伽團體(出家眾與在家眾),遂成為守護及傳播法教的重要力量。
一件完成於9至10世紀間敦煌的《觀音經》,以「上圖下文」的設計構思,描繪觀音普度眾生的功驗事蹟。《觀音經》原名《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屬於經文中的第二十五品。因為觀音信仰在中土日益盛行,此文遂另與《華嚴經.觀自在菩薩章》和《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各自成為單行經品本,合稱「觀音三經」。此處右頁描繪一對男女信眾,正虔誠合掌跪坐菩薩之前進行祈請,而左邊則表現女子在侍從的陪伴下順利產嬰,完全符合下方「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得」之文義。
9至10世紀敦煌佛經繪本《觀音經》冊頁。© British Library Board
館藏有一件殘缺手稿,是18世紀上座部傳統的禪修手冊。這部書籍以巴利文書寫,詳細列出超過百種以上的類別之外,亦闡明修練階段個人心識的當下狀態。透過插畫圖繪的輔助,修行者能夠進行練習與觀想,克服受到心識局限的負面感受如恐懼或厭惡等。相傳這本手冊出現的每種修行要道,佛陀都曾一一親身實踐體驗,成為吸引十方信眾的宣傳點。策展團隊還指出,此時期的同類修行工具書大多已佚散,更顯本書難得可貴的歷史價值。
18世紀泰國或柬埔寨《禪修手冊》。© British Library Board
最後,當《西藏度亡經》自1920年代現身西方世界後,就不斷地引起各界讀者的迴響討論。大英圖書館展出一件經書版本,屬於18世紀之作,採用依據印度傳統的函裝形式。《西藏度亡經》又名《中陰聞教大解脫(Bardo Thotrol)》,作者是被雪域人民尊稱為「第二佛」的蓮華生大士,屬於六解脫教授之聞解脫,主要指導亡者如何安然度過中陰階段。此部冊頁中間書寫著指導教言,左右兩側繪製不同神祇,包括42位寂靜尊和58位憤怒尊,據說祂們都會出現於中陰過程裡,只要透過熟習法教與精進修持,亡者都能得以解脫,而出離輪迴之苦。
18世紀西藏佛經繪本《西藏度亡經》。© British Library Board
本文摘錄自《典藏古美術》329期(2020年2月號),原篇名〈佛法無邊,無遠弗屆-大英圖書館 「佛教」特展報導 〉。
更多精彩古典藝術內容,請追蹤:典藏古美術Facebook
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現今具有超過5億追隨者,蹤跡遍布全球各大洲。這個龐大的信仰社群,全都起源於公元前6世紀北印度的一位精神導師──釋迦牟尼佛(Shakyamuni Buddha)。大英圖書館(British Library)日前舉辦「佛教(Buddhism)」特展(2019.10.25-2020.02.23),展示館藏各類稀有珍品,包括卷軸、工藝和橫跨千年的手稿繪本,由「三寶」(佛、法、僧)的概念架構,希望藉此探討佛教多元傳統是如何指導弟子透過聽聞、思考與修行來克服人生苦患,亦期待能夠以跨越地域限制的視野,綜覽佛教發展過程中,其哲學思想和實踐活動顯露的意義和連續性。
佛陀生平事蹟
佛陀本義為證悟者。此處提及的釋迦牟尼佛,也就是大眾概念中的佛教教主,一般被認為是歷史上的佛陀,原名悉達多.喬達摩(Siddhartha Gautama),公元前6世紀時出身於今日印度和尼泊爾邊界之蘭毗尼(Lumbini)地區的釋迦(Sakya)王族。後來因體驗到人之生老病死等苦難,遂捨棄世俗宮廷生活,決心探尋宇宙真理實相。透過寂止和勝觀等方式,最後證悟而成為修道行者與精神領袖。在佛教傳統內,佛陀生平事蹟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衍生出許多節慶活動與聖蹟崇拜,讓信徒能夠從中憶念佛陀之德行與教法。
《釋迦如來應化事蹟》製作於19世紀初中國,是一套富麗多彩的木刻版畫作品。此兩幅單頁分別講述「佛陀誕生」及「示眾說法」主題。畫中佛陀通體呈現金色,頭頂圓光,凸顯其尊榮不凡之身。全冊鐫刻精美,賦彩製形,頗具新意。在流傳的佛陀本行故事集當中,通常以其生平四大事件:降生、成道、說法及涅槃為基本敘述。後來依據不同的傳承法脈,內容略有區別,增添至八相、十二相、三十二相或百廿相等,將佛陀一生的精要階段記錄下來。
1808年中國木刻版畫《釋迦如來應化事蹟.佛陀誕生》。© British Library Board
1808年中國木刻版畫《釋迦如來應化事蹟.示眾說法》。© British Library Board
林逸欣( 72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