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千萬已是高價,或為進場良機?──2024中國近現代書畫成交金額下修,名家之作高貴不貴

千萬已是高價,或為進場良機?──2024中國近現代書畫成交金額下修,名家之作高貴不貴

With Prices Lowering, A Good Time to Enter the Market? Chinese Modern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Being Sold for Less Than Before, Famous Masterpieces Becoming More Affordable

2024年對於許多畫家是一個紀念的年份:齊白石誕辰160週年、傅抱石誕辰120週年、吳昌碩誕辰180週年等,不少拍賣公司也試圖以畫家的專場或是專題上拍,以期萬眾一心,又能將價格推上一波。趁此勢頭,傅抱石以兩件大型布置畫搶占了十大中的一、三名,以〈西岳雄姿〉掄元,張大千位居第二。

對於近現代書畫市場而言,2024並非買氣熱絡的一年。相較2023年全年祭出了四件破億成交,2024年的成交最高價為人民幣8000餘萬元,明顯呈現出市場緊縮的態勢。

2024年對於許多畫家是一個紀念的年份:齊白石誕辰160週年、傅抱石誕辰120週年、吳昌碩誕辰180週年等,不少拍賣公司也試圖以畫家的專場或是專題上拍,以期萬眾一心,又能將價格推上一波。趁此勢頭,傅抱石以兩件大型布置畫搶占了十大中的一、三名,以〈西岳雄姿〉掄元,張大千位居第二。就藝術家個體表現而言,整體均呈現下滑的趨勢,張大千2024年共計上拍630件拍品,總成交額人民幣7.58億元。看似遙遙領先,卻在對比2023年的總成交額人民幣16.7億元時明顯感受到落差,且2024年未能創下億元級別的拍品。但其仍為中國近現代書畫的代表畫家,尤其於2024年香港蘇富比春拍中,三幅作品〈朱衣大士〉、〈喬木芳暉〉及〈荷花屏風仕女〉(成交價1860萬港元,未能入前十),便合計創下了約1.26億港元的成交額,仍是近現代書畫的大贏家。若以拍賣公司論,中國嘉德與香港蘇富比伯仲之間,兩間公司在近現代書畫板塊上的經營與研究上都有良好口碑,各有勝場。

市場不景氣並非是近現代書畫獨有,2024年無論是古代書畫、工藝瓷器等品項皆有著同樣狀況,顯見不是資金流向何方,而是資金願不願意進場。買氣不佳連帶影響賣家釋出藏品的意願,若無意外,藏家願意等待至市場買氣回暖時再釋出藏品。然而,此時並非完全是個壞時機。反過來想想,大買家不願進場,大賣家惜售,正適合新手藏家以及資本中等的藏家入場。過去高不可攀的拍品,現今或許只需八折或更低的價格便可入手。藝市如同股市,最好的時機便是逢低買進,端看客人是否有信心及眼力,判斷自家購入的為後勢看俏的績優作品。

1 傅抱石〈西岳雄姿〉
中國嘉德.人民幣8280萬元

相較於2023年,2024年近現代書畫的拍賣成績並不突出,位列第一者為傅抱石所作〈西岳雄姿〉。1960年傅抱石組織江蘇省中國畫寫生工作團,歷時三個月走訪河南、陝西、四川、湖北、湖南、廣東等六省,為當時中國畫壇的美事。其中,傅抱石對於華山的雄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岳雄姿〉即是以華山為主題的作品,西岳華山,南接秦嶺,北看黃渭,海拔超過2100公尺,山勢峻峭奇險,自古以來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美稱。對於長期生活於江南的山水畫家而言,華山的雄偉壯闊是終生難忘的經驗。

1960年代前後,傅抱石頻繁地進出北京,創作了不少大型空間的布置畫。1963年3月,傅抱石應李一氓之邀請,為釣魚臺國賓館繪製大型布置畫。〈西岳雄姿〉與釣魚臺國賓館18號會議廳所掛的〈華山雄姿〉在尺幅、構圖與意境上非常相似,可能創作於同一時期。畫面中可見大塊重墨與「抱石皴」交替使用,呈現出華山山體的肌理,筆峰狂散,表現出畫家心中對華山的雄渾印象。山腳下的房舍及人群讓畫中的山水不再只是畫家的「心山」,而是人人可居可遊之處。

2024中國嘉德春拍夜場「傅抱石誕辰120週年紀念專題」中,〈西岳雄姿〉在經過50餘口競價後,以人民幣7200萬元落槌,成交價8280萬元。

2 張大千〈朱衣大士〉
香港蘇富比.7757萬5000港元

張大千於1941至1943年赴敦煌兩年,臨摹學習敦煌壁畫的風格,為其藝術生涯的轉捩點。張大千吸取敦煌壁畫中秀勁的線條以及繽紛古豔的設色,人物改為健美造型,成為日後的個人特色。此幅〈朱衣大士〉,乃大千敦煌時期臨摹作品中最成熟之作。畫中大士一手托物、一手拈楊枝,足踏蓮座,姿態極為優美,線條流利曼妙。畫幅高達188公分,可能與原壁畫同等大小。設色所用的石青、石綠及硃砂等顏料,即使歷經八十載,仍然鮮豔如新。

此幅為臺灣收藏家團體「清翫雅集」前會長「樂山堂」蔡一鳴舊藏。本件更有著蔡一鳴與張大千之間的故事:蔡一鳴於1981年於香港蘇富比以高價購得張大千〈龍女禮佛〉成為話題,竟有人傳出蔡氏購得此件為偽作,蔡氏遂攜畫求畫家本人解惑。張大千拿出〈朱衣大士〉佐證〈龍女禮佛〉確實出自自己之手,並詳細說明畫上顏料來源。蔡氏對〈朱衣大士〉一見傾心,張大千一開始並不捨得割愛,但最終仍被蔡氏的誠意打動,以十萬美元售出。此時,張大千於畫上補題此作仍臨摹敦煌榆林窟第十七窟之「朱衣楊枝」大士像,屬敦煌僅見之一驅。因此畫作雖為壯年所作,但書法屬於張大千晚年風格。近年來蔡氏收藏陸續釋出,引發市場高度關注。本季「樂山堂存珍」上拍68件,成交64件,成交率94.1%,其中成交之冠便是此件〈朱衣大士〉,預估價 2200萬至3000萬港元,成交價7757萬5000港元。

3 傅抱石〈江山如此多嬌〉
北京保利.人民幣6382萬5000元

1959年關山月、傅抱石在人民大會堂完成了巨幅國畫〈江山如此多嬌〉,2024年北京保利上拍了傅抱石事前獨力完成的同名創作稿,以低估價人民幣2650萬元起拍,鏖戰超過半小時後,由現場買家投得。此幅作品雖然說是創作稿,無論由畫風、構圖、色彩及意境上,均相當成熟完整,可說是一件由傅抱石所獨力完成的作品了。

此件作品創作富有故事性:1959年,畫家傅抱石、關山月接到了一項來自北京的任務,要以毛澤東〈沁園春.雪〉詞意為題,為新落成的人民大會堂創作巨幅國畫。據傅抱石親述,他先創作出初稿,再與關山月商量,於分工中保持個人風格,卻維持和諧的調性完成了這件作品。該年9月,〈江山如此多嬌〉正式懸掛於北京人民大會堂。目前已知此幅作品於重要展覽、著錄及出版多達60次,可說是畫家的生涯代表之作。「詩意圖」一直是傅抱石畫業中的重要主題,他的作品具有獨特的文人氣質,能夠精準地捕捉詩意,轉化為紙上丹青。畫面結合了詩文中的景觀描寫:近景是江南的青綠山川,高山蒼松;中景的山巒和江河在皴擦間與遠景雪山銜接;雪山皚皚,湧如浪花,形成浩渺蒼茫之感。右上一輪紅日照耀錦繡山河,整幅畫作氣勢恢弘、波瀾壯闊。此作經歷多次出版與重要展覽,預估價人民幣2650萬至3000萬元,成交價人民幣6382萬5000元。

4 張大千〈水月觀音〉
保利香港.4260萬港元

曹氏默齋是近年來少見書畫類型的單一藏家專場,其收藏理念具有藝術史的系統性,是美國收藏中國書畫的重要藏家之一。保利香港於秋拍推出「別有天地─曹氏默齋藏中國書畫專場」,為該季香港拍賣會唯一拍品全數有著錄,且古書畫均曾於洛杉磯郡立美術館「別有天地─曹氏家族藏17世紀中國繪畫」(2016年8月7日至12月4日)中展出。而最吸引人目光及鼓勵進場一試的另一要件則是:該場「無底價」拍品占有50件。

本場掄元拍品為張大千〈水月觀音〉,作於1943年秋,為張大千敦煌歸來後寓居蘭州時的精品力作。至今所見此類作品共有三件,曹氏默齋所藏為唯一一件於市場流通者,其餘二件已入藏四川博物院及成都寶光寺。本幅寫水月觀音呈現舒適的遊戲坐,畫中除了使用由藏族喇嘛畫師繪製壁畫的傳統方法加工顏料,亦繪於青海唐卡畫僧特製的畫布之上。在絢爛奪目的宗教藝術中表現樸素莊嚴的文人氣質,乃是畫家的成就之一。此件估價2800萬至3000萬港元,由兩方電話委託連線展開競奪,以50萬港元的階梯有序推升,最終歷時近十分鐘,以3550萬港元落槌,成交價4260萬港元。

5 張大千1948年作〈煙江疊嶂圖〉
中國嘉德.人民幣3450萬元

張大千的仿古青綠山水一直是市場寵兒,如2022年上拍的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圖〉,便為當年的年度成交榜首。中國嘉德於2024年春季「大觀」夜場上拍〈煙江疊嶂圖〉,呈現出張大千盛年風華。與另一名作〈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圖〉曾一同現身於1948年5月上海中國畫苑所舉辦的「張大千近作展」。

此作為張大千創作於年富力強的1940年代晚期,本作雖然自題為「臨梅花道人」吳鎮,但於畫意與用印「瀟湘樓閣」,更可以看出張大千臨仿的對象實為董源,呈現出其平淡天真的畫意。本幅山高水闊,布局疏朗,開合有序,且施加青綠色彩,呈現出與董源、吳鎮作品截然不同的畫面。筆法上多用披麻皴,呈現出豐富層次;點苔蒼鬱,為畫面營造重色重心。敷色淡雅,如玉般溫潤典雅,加之畫面空間煙雲浮動,有如仙境。難得的是繪於絹本之上,青綠更顯出通透流淌之感。作品保存狀態良好,青綠蒼翠蔥籠,畫面氣氛豐潤。本作曾於朵雲軒2012年秋季上海拍賣會「博古齋藏書畫專場」上拍,睽違十多年再次於市場現身。此次上拍中國嘉德,預估價為人民幣2800萬至3200萬元,成交價3450萬元。

6 齊白石1942年作〈金秋蔬果圖〉
北京榮寶.人民幣3220萬元

此件〈金秋蔬果圖〉為齊白石82歲所作,在橫向的手卷畫面中依序布置了柿子、白菜、葫蘆、秋菊、螃蟹、雁來紅、紅蓼及蝴蝶等俱是齊白石擅長的蟲草題材。揮灑自如的筆觸下,洋溢著明媚的秋日田園氣息。畫面中的各種果蔬植物,介於隨性與精準之間,既有精準的物象造型,又有隨性的筆觸。至於蝴蝶,更是以焦墨與飛白的筆觸描繪出了振翅飛舞的樣子。螃蟹的姿態並不對稱,反而突顯出其為活物的生機勃勃。兩隻螃蟹一正一反,無論是正面或是背面的甲殼,都可見到齊白石精細的觀察。

本件為「榮寶齋庫存」,反映出拍賣公司獨特的歷史。公司前身為「榮寶齋」,為老字號經營文房四寶,兼及裝幀裝裱等與書畫相關的行號。「庫存」之名,即是於畫家生前同意寄售或因其他因素,而將畫作交給了榮寶齋。拍前預估價為人民幣2800萬至3000萬元,成交價人民幣3220萬元。

7 齊白石〈松鷹〉
香港蘇富比.3070萬港元

本件為梅潔樓舊藏,高逾八呎,屬畫家傳世松鷹題材畫作中之罕見鉅製。畫面筆觸老辣,墨氣淋漓,三行長題行雲流水,一氣呵成,白石老人興之所至,筆誤未察,華字末豎,縱管直下,恣肆拖曳,率意之極。古詩原屬五代詩人高越所作,詩句點出畫家傲然高遠的志向,畫意揭示無遺。

齊白石畫「松鷹」題材者眾多,古人常以鷹喻鷙鳥不群、英雄獨立,有著特立獨行、傲視塵俗的個性。齊白石初寓北京時,筆下之鷹常為自身寫照,煢煢孑立,眼神冷淡,多為畫家有感而發,抒情勵志,具自勉之志。至1920年代後,松鷹成為齊白石獨樹一幟的風格,更常落筆寫之。畫面多以窄長立幅,或繪古松、或繪怪石,高可參天,一隻雄鷹立於其上,眼神睥睨,有不可一世之氣慨。此類主題,為齊白石得意之筆,常作以饋贈名公鉅卿,如毛澤東、徐悲鴻等,皆有受贈。其中,1928年寫贈徐悲鴻的〈鷹〉,高近九尺,構圖與布局與本件相類。上拍時為高估價拍品,預估價為1500萬港元至3000萬港元,以略高於高預估價的3070萬港元成交。

7 張大千1947年作〈喬木芳暉〉
香港蘇富比.3070萬港元

本件最早亮相於1947年5月中國畫苑的展覽中,當時本作以800萬元的高價被列為頭號展品。展出後由「紡織大王」劉國鈞的長子劉漢堃(1912-1958)入藏,珍藏逾七十年未有示人。2024年春季香港蘇富比便以劉漢堃歷年所集,舉辦「清氣娛懷—劉漢堃家族珍藏書畫」專場拍賣,首次公開劉漢堃家族所藏,且拍賣所得款項,將全數撥充慈善用途。

本件為張大千1947年所作,是他著力於董源最勤之時。這件畫高近八尺的宏偉巨作,以墨混合青綠彩描繪而成。前景十餘株參天松木,以各異的姿態,豎立於近半幅畫面之中,氣勢雄強。幾棵白枝青葉的奇木穿插於松林之中,襯托著一位閒倚樹下的白衣高士。前景低緩的坡石以及靜謐的溪流,與遠山遙相呼應。細緻的筆墨,更顯出畫家重視此作的心情。本件預估價2500萬至4000萬港元,成交價3070萬港元。

8 溥儒〈江山無盡〉
中國嘉德.人民幣2668萬元

此卷曾於2004年現身香港蘇富比,後入藏梅潔樓。作為溥儒生涯中少見的高頭大馬長卷,與同為香港梅潔樓舊藏的巨軸〈松岩訪友〉,屬於溥儒渡海之後罕見的大件作品。畫卷看似將各個景點碎片化,但又隨著手卷獨特的觀看方式而形成連續的畫面。畫面節奏隨著山勢的高低起伏有著快慢緊鬆的層次,大型山體上可見溥儒熟練的斧劈皴,呈現出嫻熟的作畫技巧。遠方以淡墨暈染出的山形是山石主體的絕美伴奏,畫家純以墨色表現,加上充滿水氣、氤氳朦朧中以披麻皴、雨點皴寫成的矮樹、小橋,以及若隱若現的草屋等,與清晰的山石主體不僅形成虛實相應的景致,也是南宗、北宗筆法的融會貫通。本卷卷末有陳定山、臺靜農、李猷三家於辛酉年(1981)的題記,加上李猷跋中所言「二十年後展讀此卷」,推測此卷成於1961年前後。

9 齊白石1920年作《借山圖冊》
中國嘉德.人民幣1955萬元

1910年,齊白石將自己過去遊歷中國所見的山光水色重新凝煉,繪製成《借山圖冊》五十二幅。其中三十幅被友人借去未還,餘下的二十二幅則藏於北京畫院。「借山」之名,原為畫家意指自己向自然借取山光水色成畫,現今再看畫作流傳故事,還多了友人借畫未還的揶揄之意。

此次上拍的《借山圖冊》,為齊白石依據1910年所作者再次創作而成。巧合的是,此套《借山圖冊》亦有著散佚的命運:除了本次首次釋出的八開冊頁,〈餘霞峰〉一開曾於中國嘉德2023年秋拍「繽紛集」專場上拍,且為封面作品,以人民幣253萬元成交,〈竹霞洞〉一開亦曾於十多年前現身市場。齊白石山水冊頁若現身拍場,本就極為引人矚目。此次《借山圖冊》以人民幣600萬元起拍後,立即引來各方買家的競投,經過43次叫價後,最終以人民幣1955萬元成交。

10 黃賓虹1948年作〈溪山論道〉
中國嘉德.人民幣1840萬元

黃賓虹初得此紙時,曾乘興點染,而後擱置身旁,隨他一路由北京至上海、杭州,直至1948年,才又拿出來補全,並題記贈予劉作籌。畫中山石緊密,畫意連貫,甚難看出創作過程曾經中斷。劉作籌為「虛白齋」主人,為近代知名書畫藏家。他就讀暨南大學期間,曾隨黃賓虹習畫。畢業後,於1945年起便與黃賓虹有著書信來往,並且曾在香港多次主導舉辦黃賓虹紀念展。1946年至1947年間,黃賓虹曾多次與友人去信表示「故都舊佳楮不易得」、「宣紙近日最為缺乏」。由於戰亂和通貨膨脹,讓物價飛漲,適合作畫的舊紙難尋。本作反映出了1946至1948年畫家創作時的時代背景,以及與後進的交遊往來。

本作估價人民幣280萬至380萬元,由於為市場生貨,加之有大藏家之名加持,最終以人民幣1840萬元成交,為本次前十大拍品中,大幅超越估價區間。


(本文出自《典藏.古美術》390期〈千萬已是高價,或為進場良機?──2024中國近現代書畫成交金額下修,名家之作高貴不貴〉,作者:李思潔。)

【雜誌購買連結】

典藏官網
蝦皮

【更多古美術最新消息】

FaceBook
Instagram

李思潔( 16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