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

由史博館《大千狂塗》(一)看張大千的私房畫與私房話
張大千一共繪製有三套《大千狂塗》冊,其中二套今藏於史博館,另一套為私人收藏。這三套冊頁為1956年張大千首度歐遊期間所繪...
國際水墨名家冰逸 臺中首展「智光之境」亮相臺灣儒考棚
中國藝術家冰逸首度在臺中「臺灣府儒考棚」舉辦個展「智光之境」,於古蹟空間展出近十二年創作歷程,包括《萬物》、《雷法》、《...
東亞藝術中的氣象表現──大和文華館「風起」特別企劃展
「米氏雲山」為描繪山間雲霧氤氳的技法,而「瀟湘八景」的畫題,則呈現出隨著氣候與時間,每秒都在變化的山水勝景。二者皆誕生於...
古人為什麼不說愛?中國畫上的曖昧呢喃
潘翎在《當真愛來到中國(When True Love Came to China, 2016)》一書中,表示「愛(lov...
千萬已是高價,或為進場良機?──2024中國近現代書畫成交金額下修,名家之作高貴不貴
2024年對於許多畫家是一個紀念的年份:齊白石誕辰160週年、傅抱石誕辰120週年、吳昌碩誕辰180週年等,不少拍賣公司...
珍藏真藏,世代典範──專訪清翫三十書畫召集人石允文
清翫雅集是一個收藏團體,而此次展覽同樣名為「收藏展」,展件自然是清翫雅集會員們的藏品。書畫召集人石允文開宗明義地說出此次...
在清朝看見董其昌影響力──黑川古文化研究所「文雅的典範─清朝盛世書畫」
展覽涵蓋了現行繪畫史中所謂「正統派」和書法史中所謂「帖學派」兩個領域範疇。「正統派」是以「四王吳惲」六家(王時敏、王鑑、...
如果文物有履歷──談書畫「著錄」的重要性
今年七月,一批私人藏品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倜儻筆墨.大師與大師的內心世界」展出,其品質參差,頗具爭議性。國史館為國內最高...
「亞洲『書』藝術:現代與當代的交匯」論壇側記
在東亞的歷史發展中,可以觀察到對於「書法」一詞的使用和翻譯,其實透露著各國對於書法的理解與脈絡。韓國古代稱書法為「書」,...
橋本末吉與橋本典藏:東京國立博物館「橋本典藏受贈紀念:明代宮廷繪畫與浙派」
橋本收藏包括從明代至近代的中國繪畫,而2023年捐贈的15件作品,皆為明代宮廷畫家及受其影響的民間職業畫家之作,統稱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