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在:邊界之外」物性之悟:工藝與藝術的流動邊界

「在:邊界之外」物性之悟:工藝與藝術的流動邊界

"Beyond" and Material Enlightenment: The Fluid Boundary Between Craft and Art

工藝中心首次參加 2022 年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由黎志文策劃「在:邊界之外」的展示,這項決策也象徵工藝中心企圖依產業屬性帶領工藝創作者拓展多元市場。近年許多工藝創作者的作品,不再僅是執著技術的超越,更添入前衛藝術思維,對話當代藝術語境。

手工藝者在素材中傾注了自己的情感,從素材的特性出發,創作出了作品的形態。

─深澤直人(Naoto Fukasawa)

2017 年金澤 21 世紀美術館舉辦了「工藝和設計的界線」展覽,策展人深澤直人於從 2012 年開始,便擔任日本民藝館的館長一職,對於設計和民間藝術一直都有其獨特的見解。深澤直人認為,工藝的特殊性來自其創作的素材,通常取自土地與自然的餽贈,再添加工藝創作者傾注長年的手藝與情感,構成工藝品獨特的特性,而工藝作品的極致,更仰賴工藝創作者技術的熟練程度,與經年累月對於這項媒材的判斷。

台灣工藝的演繹過程與拓展多元市場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工藝中心)張仁吉主任表示台灣工藝過去因應生存、生活需求而製作,也與台灣社會發展有密切的關係。後來因為工業大量生產取代手作工藝,台灣的工藝除了為生活所用外,也逐漸轉向具有美學思想的藝術創作,甚至在現當代更走向社會化的角色。工藝作品一直以來,具有藝術與機能的二元價值,但藝術的價值往往疏於論述與定義,而總以機能價值來定義工藝之美。

工藝中心首次參加 2022 年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由黎志文策劃「在:邊界之外」的展示,這項決策也象徵工藝中心企圖依產業屬性帶領工藝創作者拓展多元市場。雖然台灣早已經有兼具藝術性與工藝實力的創作者,順利在藝術市場立足,如徐永旭的陶藝創作、楊北辰的木雕創作等,但仍屬少數個案。近年許多工藝創作者的作品,不再僅是執著技術的超越,更添入前衛藝術思維,對話當代藝術語境。

與工藝中心合作此次展示的采采畫廊執行長李信東表示,台北藝博是推廣台灣藝術家的重要平台,也是藝術品高消費的指標場所。但台灣工藝領域卻長期在藝術市場缺乏推廣平台,無法被重視或納入展出的範疇,令人遺憾。李信東強調, 工藝不該與藝術切割,工藝同藝術創作具有手工藝的美學,而工藝強調的職人精神、內涵及技法的傳承、論述、美學等,在台灣應該也到了通盤性重新論述的階段。

呼應當代藝術的工藝辯證

「在:邊界之外」展出黎志文、王賢民、沈培澤、彭坤炎、陳啟村、謝嘉亨、梁晊瑋、林時植、董明龍以及廖偉淇,十位來自不同世代且風格迥異藝術家,創作媒材形式橫跨漆藝、陶塑、石刻、木刻到金屬鍛造等多元媒材。幾位工藝創作者的作品中可見包括社會性、文化反思、去中心化、儀式性等當代思維面向。

林時植,《異域no.7》,陶瓷、金屬,40×30×54 cm,2016。(采采畫廊提供)

首先在藝術與社會對話的脈絡上,透過藝術的反思和批判企望社會關注議題。如林時植作品結合了陶藝與金屬廢棄物,兩種媒材呈現極端的對比與衝突對話,是他近期階段企圖呈現的,透過廢料再利用的實際行動表達對環境生態的關懷。沈培澤將自然擬人,以樟木的厚實雕刻出桐葉的柔軟與輕柔,以在地的材料(台灣牛樟)和在地的文化符號(油桐花) 反映他對在地文化的認同和深刻的情感。陳啟村的木雕作品具有靈性的神韻,人體的細微姿態藉由細膩刀法呈現出人情的灑脫與溫暖,他以台灣的宗教民俗、常民文化為文本,呈現題材的精神性與儀式性。謝嘉亨近年的陶藝創作以具象寫實的交通工具為主,承載了台灣的交通史與產業變遷,除了造型,他特別著重陶土材料的釉色表現,其結合陶土與金屬光澤的釉彩─「閃光釉」,更是其作品一大特色,同時表現火車集體記憶的歷史感,回望過去的時光痕跡。

沈培澤,《桐花戀》,樟木,47x18x60 cm,2005。(采采畫廊提供)
謝嘉亨,《以風逐夢》,陶,90×37×54 cm,2019。(采采畫廊提供)

在網路世代與 Web3 思維盛行的此刻,「去中心化」的多元性觀點,也讓工藝藝術的詮釋有了嶄新的開放性。廖偉淇的金工作品, 將平坦的金屬媒材,塑造出立體蜿蜒,體現其鍛敲過程中,傳達形而上、精神層次合一的融合境界,作品的抽象、自由的造型,開放觀者自我詮釋和想像。漆藝藝術家王賢民,強調漆藝創作即是時間的藝術。他透過漆藝不斷層層疊疊的工藝性、行為反覆的儀式性以及靜心的調息過程,作品具有內斂閃爍與華美之感。彭坤炎的「堆漆」創作,亦是經由繁複龐雜如宗教儀式般的過程,每天僅能以一公分的厚度前進, 緩行堆建成形。

廖偉淇,《自在心境》,銀,27×25×35 cm,2017。(采采畫廊提供)
王賢民,《九九之華》,木板、漆,75 x 95 cm,2002。(采采畫廊提供)
彭坤炎,《十和田之秋》,漆,45×36×24 cm,2021。(采采畫廊提供)

「物」與「邊界」

工藝中心透過此次參加台北藝博要讓社會大眾了解台灣當代工藝的多元價值,以及其放在藝術範疇討論的合理性。工藝也可能是一種觀念實踐、再生成的循環過程,可乘載人文思想、精神價值、生活實踐、美學風格和當代思維。它不必然是當代藝術體現的分身,但工藝同樣具有當代藝術打破框架的特質。展覽標題中的「邊界」即是一道思考題,人們定義何謂是與不是,即是劃出了「邊界」, 這是受到遞嬗的文化、意識形態、情感所左右,然而藝術的永恆是在於作品滲入了思想,而非外在虛無條件的堆疊。

無論是藝術與工藝創作,皆是將個人意志,鑄入於木材、石塊、坯土、釉彩、漆料之中,創作者經長年累月與材料反覆的對話雕琢、不斷確認內在流變的感知, 最終形成形式與視覺的美感。材料,始終都呈載著人的意念延伸,無論創作者如何被界定範疇,他們的創作始終明證著創造的存在。

ARTouch編輯部( 167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