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拾掇碎片的真相再進擊:專訪「第17屆臺北數位藝術節」策展人黃祥昀

拾掇碎片的真相再進擊:專訪「第17屆臺北數位藝術節」策展人黃祥昀

“FAKE IT REAL”: Interview with Huang Hsiang-Yun, 17th Digital Art Festival Taipei Curator

黃祥昀強調這次選擇作品的過程中,每件作品不只對應單一一個議題,而是串連起一個互相交錯指涉的網絡,綜合成一個以多重面向來探討假新聞與全球化跟全球資本主義關係的展覽。也因為真相總是建立在對不同事物的詮釋與理解上,黃祥昀認為並沒有絕對的真相,重要的是要去討論生成的過程,以及其背後所展現的價值觀,而藝術在這種時候,可以搭建起異質性溝通的重要橋樑。

今(2022)年「臺北數位藝術節」(Digital Art Festival Taipei)邀請旅居荷蘭的藝術家兼研究者黃祥昀來擔任第17屆的客座策展人,以「真相碎片」(FAKE IT REAL)為題,邀請國內外相關議題的藝術創作者共同參與。除了主題邀請展之外,本次藝術節更和韓國ARKO藝術中心合作,共同舉辦台韓錄像藝術家交流計畫,作品除於線上平台New Art City展出外,也將於兩地實體展場展出,線上線下串連台北與首爾的科技藝術創作者。另也設置「新秀舞台」,除鼓勵青年創作者投件外,也以與紐約數位科技藝術組織Rhizome合作的「7000×7000計畫」為基礎,於提案中選一組具有發展潛力、符合本屆主題的提案納入藝術節展出。亦在展覽前夕舉辦3場前導講座,展期中另有2場講座以及2場週末演出。

臺北數位藝術節去年以「無邊庇護所」(Borderless Shelter)為題,在臺北數位藝術中心(Digital Art Centre)藝術總監陳湘汶的策劃下,聚焦在「遊戲和電玩形式」的作品,顯現新科技技術所帶來的新型互動機制與對創作思維的影響。而今年「真相碎片」策展人黃祥昀則聚焦在「後真相」(post-truth)的議題,關注現今網路與全球資本主義共謀的時代下,資訊如何透過不同的數位工具及方法被傳播與接收,並試圖思考怎麼打破現有資訊架構與創造新興的傳播模式。

哈布希・阿曼德,《股市天氣》,錄像及空間裝置 ,2020。(Photo/Alain Herzog,臺北數位藝術節提供,©EPFL Pavilions

延伸閱讀|庇護所如何無邊?「2021第十六屆臺北數位藝術節」的文化與世代轉向

數位跟文化互為主體

面對「數位藝術」節的策展,黃祥昀分享她對「數位藝術」的思考過程。同時身為創作者的她,在研究如何以線上形式做展覽的過程中,發現有一種藝術類型叫作網絡藝術(net art)。約在90年代網路剛開始發展時,有一群藝術家把網路當成創作媒材或者展演空間,有些藝術家的創作過程並不以作品化為最終目標,也不服膺於主流美術館的展演機制,而這樣的特性讓某一部分的net art,可能具有一種與美術館機制跟西方霸權互相抗衡可能。

黃祥昀也強調數位時代的網路雖然看起來像是無國界,但其實並非如此,因為利用數位科技及網路資源來做作品的過程,每個地域的發展差異都會影響到藝術家有多少材料跟資源,且雖然我們現在使用網路、使用Google雲端,都會覺得是在虛擬的數據上運行,但最終還是會有實體的機器正在進行運算,網路最終端還是會連結到一個物質條件,也使用到能源。若只以作品的科技技術高低來定義是否為數位藝術時,其源頭可能會與西方文化霸權與父權有關係。

所以,當她開始思考「數位藝術」的定義時,是從net art可能發展出有別於傳統美術館的展呈形式跟反對西方現代主義美學的觀點去接近,她認為數位藝術並不是一定要使用高科技的數位技術來創作,其核心精神是討論跟「數位文化」有關的作品,不限媒材、不限科技高低,都可以是她數位藝術的定義範圍。像這次的策展也是以這個概念來理解數位藝術節,而不是以作品是否使用的數位技術作為選作品的考量,希望藉由這次展覽能拓展大家對於數位藝術的定義,讓數位跟文化互為主體。

後真相時代的蒞臨

定義數位藝術的概念之後,關於這次展覽「真相碎片」這個命題,黃祥昀則是先從報導者記者劉致昕出版的《真相製造》一書談起。劉致昕橫跨不同國家,潛入各種組織,深入第一現場蒐集各種資料,彙整編篡的一本有關於假訊息如何製造與傳播,以及如何對我們生活造成實質影響案例的書籍。

綜觀台灣近幾年,不論選舉前夕、或是疫情嚴峻時期,伴隨著數位文化與技術的發展,網路上也流傳著各種真假難辨的訊息,每天接收這些過量資訊以及碎片式的訊息,已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都在經驗的體驗,若再加上演算法的層層屏蔽作用,我們時常會被侷限在同溫層中,相信原本就已經認知的事情。

而這個現象黃祥昀認為正標示著我們共同面臨「後真相」(post-truth)的處境,我們很難找到判斷「真相」的客觀標準,尤其是激發主觀感受與個人信念的資訊,比經查證的客觀事實,更容易影響輿論,就像是勾起情感與服務特定意識形態的假新聞,其傳播速度甚至比有事實查核的新聞更快速。且假新聞除了在網路上面發酵外,有許多例子顯示假新聞已直接影響了我們日常的生活。這些種種問題更顯現了現今數位時代不可不審慎思考與面對的議題。

因此,在今年的展覽策劃上,黃祥昀用「後真相」與「假新聞」作為關鍵字來搜尋相關的展覽及藝術家、以及廣泛閱讀與後真相和演算法的哲學與社會學理論,再從這些研究裡面選出今年藝術節的作品,並將這次的策展方向分為從三個主軸。首先是透過感官體驗呈現日常經驗的的作品,包含超載、碎片化、過量的資訊等;第二是具體的社會事件,帶出思考虛擬世界的資訊如何對現實生活產生影響;最後,則是討論是否有另類的可能性與反抗的出路的藝術作品。

沃倫・奈迪奇,《披薩門:從謠言到妄想》,錄像,2019。(Photo/Warren Neidich,臺北數位藝術節提供)

藝術作為異質性的溝通橋樑

本次參展藝術家沃倫・奈迪奇(Warren Neidich)為藝術節製作新作霓虹燈雕塑裝置《從景觀社會到意識工業》(From 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 to the Consciousness Industry,2022)主要是探討消費社會跟大眾媒體對我們的影響;霓虹燈的刺眼光線,也回應在認知資本主義的作戰策略下,資訊往往試圖以更「吸睛」的方式奮力抓住我們的眼球。Warren Neidich的另一錄像作品《披薩門:從謠言到妄想》(Pizzagate: From Rumor to Delusion,2019),和沒問題俠客(The Yes Men)的作品《沒問題俠客修理世界》(The Yes Men Fix the World,2009),則分別討論美國的披薩門事件與印度波帕爾的環境問題,兩者都是因為「假」新聞而對真實社會造成影響的案例。

除此之外,《披薩門:從謠言到妄想》影像上多重屏幕的堆疊與並置,也模擬我們日常被資訊轟炸的瀏覽介面以及陰謀論匿名者Q美學,反思我們接收訊息的模式。紀錄片《沒問題俠客修理世界》黃祥昀則是想藉這件作品提供給觀眾一個歷史路徑,以過去大家仍從電視上接收新聞的年代,對比今日的手機瀏覽模式。有趣的是本片中The Yes Men裝扮成陶氏化學公司(Dow Chemical)的發言人,代表公司發言將賠償在印度受到環境影響的民眾,還一度造成公司股價大跌,似乎某種程度反轉了假新聞較負面意義。 

沒問題俠客,《沒問題俠客修理世界》,錄像及空間裝置,2009。(臺北數位藝術節提供)

荷蘭藝術團體ARK的沉浸式裝置作品《 LAWKI-通道》(2021-至今)是一串線上有聲影片的合輯,該作品運用了AI和機器學習演算法串連影像,也讓影像的呈現根據觀眾的移動產生變化,觀眾在作品裝置四周遊走時,會體驗到無止盡的聲音與影像,回應日常生活時常迷失於全球化之下的過量資訊中。另一藝術家哈布希・阿曼德(Haseed Ahmed)的《股市天氣》(Stock Weather,2020),在展場現場會佈置實際的沙子和風扇,再利用數位技術取得紐約、東京和倫敦證券交易所的即時數據,並控制風扇吹向沙子,討論資本主義跟自然環境的關係。

荷蘭藝術團體ARK,《 LAWKI-通道》,沉浸式數位裝置,2021-至今。(臺北數位藝術節提供,©ARK)
哈布希・阿曼德,《股市天氣》,錄像及空間裝置 ,2020。(Photo/Alain Herzog,臺北數位藝術節提供,©EPFL Pavilions

台灣藝術家施懿珊《記憶戰爭》(2022),以網路游擊方式,通過社群平台的訊息推送機制,把由網路社群媒體的串流影像與文字,融合得出一組新的、關於中國與台灣之間的「虛構戰爭記憶」,讓觀眾意識到我們的記憶可能被科技的演算法和技術影響。另一台灣藝術家許哲瑜《事件現場製造》(2022)以歷史事件「江南案」為基底,利用電影場景拍攝,再藉由演員、3D掃描團隊共同重現事件發生經過,藉由回探已成為公眾記憶的歷史事件,思考公眾與私人的記憶是如何透過媒體與敘事被建構。 

施懿珊,《記憶戰爭》,多媒體裝置、自動寫作機器、熱感列印,2022。(臺北數位藝術節提供)
許哲瑜,《事件現場製造》,單頻道錄像,2022。(臺北數位藝術節提供)

黃祥昀帶領我們從上述的作品仔細推敲下來,強調對她來說展覽的作品之間是否能夠有互文的關係非常重要。在這次選擇作品的過程中,每件作品不只對應單一一個議題,而是串連起一個互相交錯指涉的網絡,綜合成一個以多重面向來探討假新聞與全球化跟全球資本主義關係的展覽。這些子主題包含:「數位技術與認知神經科學的關係」、「數位物質主義與循環主義」以及「全球網絡資本主義」。也因為真相總是建立在對不同事物的詮釋與理解上,黃祥昀認為並沒有絕對的真相,重要的是要去討論生成的過程,以及其背後所展現的價值觀,而藝術在這種時候,可以搭建起異質性溝通的重要橋樑。

策展方法的未來式

在策展的過程中,黃祥昀也不斷反省究竟要怎麼再突破自己觀看作品與接收訊息的同溫層,她尤其提到本屆(15)的卡塞爾文件展(Documenta)策展團隊ruangrupa的策展方法,讓她收穫良多。策展團隊ruangrupa以去中心化與群體方式共創,並不斷擴散的方式組織運作,與強調策展人是個人明星、以階層的架構進行策展的方式很不一樣。這個方法某種程度解構了傳統策展的權力結構,找到了更多不同面向的藝術家一起參展,與net art的許多作品、計畫可以互相呼應。雖然本屆卡塞爾文件展爭議不斷,但黃祥昀認為他們示範了一次策展的典範轉移,仍具有不可抹滅的價值。

而這次藝術節的講座規劃,黃祥昀也嘗試邀請藝術領域之外的工作者來進行對談,像是研究認知作戰與假訊息的沈伯洋老師、由公民自主組織的「假新聞清潔劑」深入社區教導長輩破解不實謠言、還包含AI研究團隊與製作「美玉姨」(每遇疑,是通訊軟體line的聊天機器人)工程師等等,希望能從不同切面的角度來談論這個主題,也透過不同性質的公眾活動來跟大家對話,期待不同領域的交會讓大家突破各自的「同溫層」。

如何將碎片化的資訊重新拾掇起來,對真相進行再探討?這個問題也許很難有絕對的答案,但這次的臺北數位藝術節,提供我們一個重新省思數位工具對我們生活影響的機會,在慣性接收與存放的動作中,試圖將演算法的裂隙撥開,創造另一種面對資訊洪流的方法。

荷蘭藝術團體ARK,《 LAWKI-通道》,沉浸式數位裝置,2021-至今。(Photo/Hanneke Wetzer,Edited/Zuza Zgierska,臺北數位藝術節提供)

第17屆臺北數位藝術節「真相碎片」(FAKE IT REAL)

時間|2022年9月30日-10月10日
地點|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臺北數位藝術中心

陳思宇(Sih-Yu Chen)( 60篇 )

藝術報導、研究者。主要關注計畫型藝術創作、表演藝術、電影與當代影像,以及其他任何好玩的事。曾任《藝術觀點ACT》執行主編、《藝術很有事》專案企畫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編輯及Podcast《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E-mail: sihyu0322@gmail.com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