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科學感性的臨場:「生生LIVES:生命、生存、生活」,未來議題的彼此拓延

科學感性的臨場:「生生LIVES:生命、生存、生活」,未來議題的彼此拓延

In the Presence of Scientific Sensibility “LIVES: Life, Survival, Living”, Mutual Continuation of Future Issues

近幾年,台灣當代藝術領域開始有許多跨學科的藝術展呈出現,經常需要的不單只是視覺藝術領域的專業,而是必須和跨學科的專業工作者共同工作,才可能支撐跨學科展覽的實踐。忠泰美術館繼2016年開館展「HOME 2025:想家計畫」,在邁入五週年的時刻,也隆重推出「生生LIVES:生命、生存、生活」。

忠泰美術館繼2016年開館展「HOME 2025:想家計畫」,在邁入五週年的時刻,也隆重推出「生生LIVES:生命、生存、生活」。忠泰美術館總監黃姍姍表示,忠泰美術館一直以來的展覽發展方向,即是聚焦未來議題、城市建築、當代藝術,而「生生LIVES:生命、生存、生活」是忠泰美術館繼「HOME 2025:想家計畫」後,再次明確聚焦於未來議題的展覽策劃。在「HOME 2025:想家計畫」時,美術館團隊聚焦思考10年後的未來,但是這次,希望能將對於未來時間定義的尺度更加拉大。

忠泰美術館「生生LIVES:生命、生存、生活」開幕講座,左起為:忠泰基金會執行長李彥良、策展人蔡宏賢、鄭慧華、策展顧問李明璁、洪廣冀、鄭陸霖、忠泰美術館總監黃姍姍。(© 忠泰美術館)

自2019年開始,美術館團隊就針對未來議題啟動研究準備,召開展覽企劃前置研究會,後來邀請了鄭慧華與蔡宏賢兩位策展人協助策劃五週年大展。另外,相較一般視覺藝術展覽常見的雙策展人制,更沿用「HOME 2025:想家計畫」所具有的策展團隊制度,邀集李明璁、洪廣冀、鄭陸霖擔任策展顧問,主要也因探討「未來議題」的過程中,需要多方領域的對話關係與相互聚焦探討,因此這個有著多元專業的策展團隊,成為初期展覽定錨的重要組成。黃姍姍表示,展題「LIVES」既是名詞也是動詞,是一個具有複合意義的詞彙,也呼應本次展覽從籌備開始就是多面向的對話關係,每一件展出作品也同樣具有多層面的解讀可能。

「生生LIVES:生命、生存、生活」策展人鄭慧華。(©忠泰美術館)

關於宏觀跨度的「明日」

策展人蔡宏賢表示,這此展覽體現美術館對於五周年展的宏觀與企圖,過去長期處理未來議題策展的他,也是首次在有策展顧問團合作下,來實踐策展工作。由於策展顧問專業包括:社會學、人文地理等學科,在過程中都給予兩位策展人許多不同觀點的刺激。鄭慧華則表示,這也是她的策展生涯中,首次參與設有策展顧問團的策展工作,而過程中其實有三方意見的彙整,包括美術館團隊、策展人、策展顧問的三方對話,當中的對話與激盪感是討論會的日常。而策展顧問群雖然是來自各領域的專家學者,未必對策展執行熟悉,但是卻是賦予「生生LIVES:生命、生存、生活」一展,在內容上更多的血肉與灌注,因為這個團隊的組成,也讓展覽題旨得以有更宏觀的跨度。

「生生LIVES:生命、生存、生活」策展人蔡宏賢。(©忠泰美術館)

「生生LIVES:生命、生存、生活」發想的時刻,台灣尚未面臨嚴峻的疫情封鎖狀態,但很巧妙的是,因為疫情的發生,「我們的生命裡從來沒有哪一個時刻,像現下一樣,對於未來有這麼多的不確定感,也讓這次展覽也無形體現當下而且即刻的問題。也許一開始展覽,並非要討論疫情,但現下這個題旨卻恰恰反應了,人們對於未來的焦慮,以及對於明日的無所適從。」鄭慧華表示。

展覽每一件作品的提出,事實上都是在回答「明天要往哪裡去?或者明天生命會變成如何?」,並以更挑戰性的方式去提問,與試圖回答關於生命或是生存的狀況。

界/限的尺幅

走進「生生LIVES:生命、生存、生活」展覽,其實有特殊的體驗動線。包括一開始何采柔的作品就試圖模糊觀者對於邊界的身體感知。如作品《搖攔 IV》和《Heads down》,以紅龍與柵欄的設置,將原先都是在限制行為、界定行動的物件,透過何采柔創造的搖擺性,在晃動與推搖裡人們都得以重新思考「界線」的存在與內涵。

何采柔,《Heads Down》,複合媒材,尺寸依場地而定,2022,展出地點:忠泰企業大樓,開放時間:平日10:00-17:00 逢國定假日及例假日不開放。(©忠泰美術館)
何采柔,《搖欄 IV》,不鏽鋼烤漆 ,尺寸依場地而定,2022。(©忠泰美術館)

離開美術館內部展覽空間場域的作品,則是張欣的《一千七百步》,藝術家以聲音計畫的方式,讓觀者透過聲音達到一種公共場域漫步的過程,從中透過都市植物與生態的微型景觀,從身體的介質的內在氣候向外延伸,達到一個重新理解環境與自我的路徑。

從美術館一樓大廳延伸到鄰近的瑠公圳公園中,呈現藝術家張欣全新的聲景創作《一千七百步》。(©忠泰美術館)

生命的「形式」

蔡宏賢表示,自己一直以來的策展主軸,雖然是未來議題,但是姿態總是充滿回望的意涵。展出藝術家鄭波作品《寫生》以寫生再現自然,而再現生命或生命寫生一直在生命科學歷史的脈絡之中不斷被提及。魏廷宇的《生命遊戲》的互動裝置,透過演算法與數學運算,產生動態和電子聲響。作品來自康威(John Hortononway)1970年3月發表了一個優雅的數學模型細胞自動機「生命遊戲」(Game of Life)細胞,是一演算規則的模擬生命,後來也被沿用到許多人工的方式創造生態系統。魏廷宇的《生命遊戲》每一次觀者的參與,都是在干擾,也同時在創造,作品所探討的自然,並非生物系統裡的大自然,而是生命可能是由許多條件與參數所構成,生命本質也有許多複雜的運作。在疫情間,生命可能僅是疫情感染與死亡人數計算中的一個數字,生命可能以如此簡化的形式呈現,也可能因政治體制、科技影響有完全不同的表現形式。

魏廷宇,《生命遊戲》,木頭、氣動機件、電子零件、雙聲道喇叭、電腦,65x65x40cm,2022。(©忠泰美術館)

鄭慧華表示,鄭波因為疫情而回到一種閒在狀態,並得到時間探索一種最質樸人與物間的關係,他創作多年來都是在尋求一種人與不同物種之間的平等關係,人類可以在生存環境中有非中心化的思考。SUPERFLEX的《洪加東加島》,藝術家團體搭上一艘船前往南太平洋的洪加東加島,這座島嶼為2009年因為火山爆發才從海底浮上來的島嶼,以人類的計算方式,這座島嶼僅只有十多年的生命,但其實它在海底存在可能超過億年,人類以為的時間和自然的時間可能有著完全不同的跨度,透過影片讓人們理解自然時間與人類時間的差異,藉此重新看待生命的定義。

SUPERFLEX電影作品《洪加東加島》,以幽默的想像力,透過虛構的人形生物,從海底浮出地表為故事主軸,挑戰人們所認知的時間、空間和物種觀念(©忠泰美術館)

生命的認定

「生生LIVES:生命、生存、生活」展中闡述生命形式的轉譯、傳遞與改造、認同。薩索斯基(Peter Sasowsky)的《天堂+地球+喬.戴維斯》以紀錄片的形式,拍攝的是被譽為生物藝術之父的戴維斯(Joe Davis),在麻省理工學院的實驗室,開創藝術與生物學結合的新領域。他的作品都從基因編碼工程所衍生,藉由他的現身與怪奇的日常,例如他是外星生命的信仰者,也倡議將地球的生命訊號,以轉殖基因的方式來實踐太空探勘。戴維斯經常將基因工程跟訊息融合,本片探討生物藝術創發的起源,也呈現該領域對於生命轉譯的本質詮釋。

彼得.薩索斯基(Peter Sasowsky),《天堂+地球+喬.戴維斯》(Heaven + Earth + Joe Davis)
,紀錄片,1:27’40,2014。(©忠泰美術館)

蔡宏賢認為最基本的賽博格(Cyborg),其實即是整容。赫什曼.李森(Lynn Hershman Leeson)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媒體藝術家,不斷反思人類與機器與科技和各種影像間的辯證關係,更經常以身體改造來形塑議題的討論。《無限引擎》以空間裝置的形式,和多名科學家共同合作,呈現正在進行基因改造、混種實驗的生物研究,可能包括器官製造、皮層的列印等先進實驗,但也從這些大量人為的實驗圖像中,思索基因工程中哲學與形而上的複雜課題。

琳恩・赫什曼・李森(Lynn Hershman Leeson)《無限引擎》(The Infinity Engine),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2014。(忠泰美術館提供)

長期以動畫做為創作主體的阿特金斯(Ed Atkins),本次展覽展出其早期動畫《溫暖、溫暖、溫暖的泉口》。阿特金斯的創作手法其實是長期以擬真的動畫技巧做為表現,十年前的作品就展現極為細緻的動畫質地,他細膩描繪每一個在動畫過場間出現的毛髮,動畫中的臉孔則都是藝術家自身的臉孔,他以影像擷取的方式,在作品中創造自己的數位化身(digital avatar),也挪移著觀者對於身分認定的界線,阿特金斯以其詩意與獨特的哀傷感,添加他喃喃自語的自白中,展現了在獨特時空中冷冽、細緻情感的流動存在。

Ed Atkins《溫暖、溫暖、溫暖的泉口》作品截圖,以自己的臉為原型創造了一個「數位化身」,這個角色既是阿特金斯本人,也是虛擬空間中無數意識的「漂流」的可視化 。(© Ed Atkins)

繁衍.性別

面對未來,性別的未來又為何?展覽也探討各種性別與性取向,未來如何在社會中共存,「性別」一直是未來議題裡的重要命題,也是個性感的議題。賈維斯(Charlotte Jarvis)的作品《可能》以女性的身體培育出精漿,以女性的精漿在女性體內進行生殖,企圖顛覆傳統二元性別的繁衍概念,作品影片也呈現一位女性懷孕、分娩的過程,完整呈現藝術家對於性別生殖權利的表態,更呈現作品在科學、倫理和創造性上,獨特的突破視野。台灣生物藝術代表藝術家之一的顧廣毅,此次於展覽呈現全新計畫《酷兒白蟻計畫》,與專研社會性昆蟲「白蟻」的科學家關貫之合作,關貫之是極具創造性的研究者,他以筆名「蟻客狂潮」撰寫了以白蟻群體為主角,具有科學根基的硬科幻小說,人類最終如同寵物般被豢養在白蟻如太空梭的巢穴中,回應其對於跨物種共生社會的嶄新想像,人與非人之間是否能共創與共享獨特的生態體系。《酷兒白蟻計畫》也展現未來對於性別與跨物種更寬容的認知狀態。

賈維斯(Charlotte Jarvis)作品《可能》由藝術家與蘇珊娜(Susana-Chuva-de-Sousal-Lopes)教授共同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批「女性」精漿。(©忠泰美術館)
顧廣毅,《酷兒白蟻計畫》,複合媒材,尺寸依場地而定,2022。(©忠泰美術館)

離開的字與綠意的窗

具有即興音樂創作背景的藝術家布斯曼(Nicholas Bussmann),作品經常討論音樂與社會、歷史的緊密連結,他多數的作品通常都是協同音樂家與科學家共同創作。展出作品《未來逝者的口述檔案》,以直觀的方式面對生命「存在」的課題,作品外在如管線般纏繞出一朵漂浮的雲,但這個聲音裝置錄製了許多呼吸的聲音,從雲裡發出呼吸的聲音,當人圍繞作品時會聽到他人的呼吸與自身的呼吸聲,成為一種內外在思考生命狀態的對話關係,也以幽微的方式涉及到觀眾的身體參與。

尼古拉斯.布斯曼(Nicholas Bussmann)《未來逝者的口述檔案》( The Oral Archive of the Future Dead),聲音裝置,直徑140 cm,2022。(©忠泰美術館)

dividual.inc作品《遺書/輸入的痕跡》,觀者可以掃描網址書寫自己的遺書,而在展覽現場則展示收集來的遺書,桌上的鍵盤就如同有人在打字般會敲動,銀幕上的字藉由特殊軟體的紀錄,會包含打字停頓、刪除等,呈現敘事的情緒面向,也凸顯一種對象思緒主體的立體性,也更真實面對自己在必須告別的時刻,真實的獨白。

dividual inc. 《遺書/輸入的痕跡》。(©忠泰美術館)

而在展覽的最末處,安排了鄭波的《寫生》,作品在充滿綠意的窗前,觀者可以席地而坐欣賞鄭波質樸的植物寫生。原先鄭慧華希望他可以藉由這次展覽完成其《蕨戀》系列的最新拍攝。雖因為疫情無法施行,但鄭波也因此換來獲得一整年能待在香港的時間,他居住在香港的大嶼山附近,藉此每天到森林裡描繪植物,繪製了366張素描,因為疫情,他停下了因為展務各國奔波的旅程,而是終於獲得閒暇走進居住地的自然,並以創作者最直觀的生產—寫生,讓自身與自然群體透過素描得以共存。

鄭波,《寫生》,紙本素描,共366幅,每幅21×29.7cm,2020-2021。(©忠泰美術館)

從「彼此拓展」到「知識拓展」

近幾年,台灣當代藝術領域開始有許多跨學科的藝術展呈出現,經常需要的不單只是視覺藝術領域的專業,而是必須和跨學科的專業工作者共同工作,才可能支撐跨學科展覽的實踐。蔡宏賢表示,過去視覺藝術圈許多創作可能僅是停留在藝術家的臆想,但跨學科的展示,更強調「硬科幻」(Hard Science Fiction),創作者會建立在真實的科學工程上,提出他們的創作計畫,那麼創作者的感性經驗,會落實在有科學根據的科幻原型中,蔡宏賢認為這樣的創作,它與現實的銜接感將變得非常真實與強烈,這是跨學科創作所創造的臨場感。

鄭慧華則認為策展實踐的這種「跨」,也呼應展覽許多作品試圖打破界線與挑戰界線的意涵。而在這次跨學科的策展團隊中,也讓她思考如果展覽作為一種知識生產的載體,那麼策展人是要提供什麼樣的知識內容?而當策展生產的源頭,引介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其實是可以打開這個知識生產的可能性與豐富度。而對專業學者而言,學術生涯裡也少有如此靠近藝術展覽生產源頭的時刻。不同領域也在對話關係中模糊彼此的界線,而新的知識領域反而會被打開,策展團隊的每個工作者不會再慣性的被原本的學科領域所限制,這樣的合作創造了「彼此拓展」與「知識拓展」的可能。

此次展覽,策展顧問就如同第三位策展人,讓藝術、科技、地理、社會學等領域在當中不斷的拉扯,然而達到跨學科,與破除疆界一直是忠泰美術館所期待的信念,例如持續試圖打破建築與當代藝術的界線,美術館一直在破除專業領域藩籬的這條路上邁進,也為新興的策展模式提供扎實知識拓延的實踐方法論。

「生生LIVES:生命、生存、生活」忠泰美術館館方代表、策展人、顧問、藝術家與歌德學院代表合照。(©忠泰美術館)

相關閱讀|危機時代「生」的複層解讀:忠泰美術館五週年大展「生生LIVES:生命、生存、生活」,邀集蔡宏賢、鄭慧華共同策展,探詢人類未來


忠泰美術館五週年展「生生LIVES:生命、生存、生活」

展期|2022.03.19-07.31
地點|忠泰美術館(臺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三段178號)及周邊公園戶外區域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

現為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nodate)總監,從藝文網路媒體再度回返紙質與內容生產的實驗。熟悉台灣藝文生態產業結構,並關注跨文化圈的共通困境,致力編輯感官內容的閱讀體驗。近期埋首爬梳台灣刺青產業歷史,前中年的興趣是步行、茶道和花藝。
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曾任「典藏ARTouch」總編輯、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