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多維度的「地方」複寫:勒法利計畫與C-LAB的「此曾在」

多維度的「地方」複寫:勒法利計畫與C-LAB的「此曾在」

Multidimensional “Place” Duplication - “Project: The Folly” and C-LAB’s “That-has-been”

2021年由C-LAB內部策展人莊偉慈所策劃的「勒法利計畫」,體現空總一直以來「考掘」、「轉化」、「實驗」、「建築」與「城市」的脈絡關鍵字。展覽以「folly」的概念為基點,在展覽策展論述上敘述「folly」從19世紀時代被應用在園林設計當中。

喜歡讓我們的殞落有位置
例如此時、此刻、現在
有時候別人經過
觀望、晃著、交頭接耳
同樣身為旅人
卻在我們之間竄改出一條,又一條
返家的路線
—夏魚,〈那裡這一刻〉,《好燙詩刊:精神/運動》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Taiwan Contemporary Culture Lab,簡稱C-LAB)自2018年8月營運以來從當時內部策展人游崴、高森信男所策劃的「時間另類指南」開始,即針對C-LAB現址的「地方」場域精神地誌學的梳理,尤其針對過去空軍總司令部基地舊址的文化意涵,或基地原生的自然與人文物件,以新的製作去呈現場域的文化意涵。而再到同年由王俊傑策展的「再基地:當實驗成為態度」,也定調了C-LAB營運後的兩條軸線,一是「翻轉」過去軍事的基地的場所精神,以當代文化活動轉化為文化基地的實質意涵,二是探測「文化實驗」的創作方法論,展覽內含的實驗、研發企圖都具有主動的回應動能。從「考掘」對話歷史紋理,到添入歷史進行再「轉化」的創作手勢,以及模糊學科與領域協作的「實驗」方法可能,成為C-LAB兩年來策畫生產核心的施力點與關鍵字。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勒法利計畫」。(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而在體現「實驗」的脈絡下,C-LAB也進行「實驗建築」計畫推動,試圖超越一般建築展示聚焦具體的建築師、建築學派與作品的討論範疇,甚至探討在建築學門實踐實驗與教育的可能。如2018年的「負育群帶聚落」,即聚焦在探討建築主體外,包括建築物的邊界、生態、環境等群帶聚落的實驗想像。2019年的「紅磚未來式」也使用空總拆除邊牆的廢棄紅磚,研發C-LAB特產的循環建材,思考未來城市與建築的可能性。

陳曉朋《新路線》。(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關於「folly」的身世:從歷史到個人

而2021年由C-LAB內部策展人莊偉慈所策劃的「勒法利計畫」,也能體現空總一直以來「考掘」、「轉化」、「實驗」、「建築」與「城市」的脈絡關鍵字。展覽以「folly」的概念為基點,在展覽策展論述上敘述「folly」從19世紀時代被應用在園林設計當中,一開始是指具有裝飾功能而無實用功能的建築,其一反建築通常為特定目的存在的特性,而是將「無功能」作為「功能」,讓空缺的意義填充進嶄新的各種可能。「folly」時至今日,可以指稱建築,也可以指稱雕塑,或是不為特定概念存在的構造物。

阿農.南堯《市集歌劇2》。(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莊偉慈借用了「folly」面對意義時,積極的以空缺意義,容納實驗性的視線,來回望城市的生活狀態,地方與場域的意義可能也不斷的隨著時間、事物的更迭而流變著。她提到這是當人們詢問C-LAB是什麼樣「屬性」與「功能」的空間,最先是場域各種空間功能的歷史回望,到最後浮現的就是一種空白,卻成立各種實驗與可能性的場域。

蕭有志《櫃之家》。(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這種對於場域全方位的感知,是如同試紙般隨著毛細現象,在紙張的纖維中渲染積累出來,策展人也試圖探究「究竟對於一個地域的定義」,是透過何種人為活動與時空交織積累,一種「意義」成立的立體化過程。

「園區」與「地方」

「勒法利計畫」以兩條軸線面對「空總園區」與「地方」意義,並將「folly」的空缺意義投射到C-LAB和展覽現場的美援大樓。從陳萬仁《冗餘物語》以行進中建造城市工人形象的光影,結合美援大樓展間現地的風景,提出一種對於C-LAB現況,無論軟、硬體的建設仍在過程中,並且疊合過去軍事建築的多重意義,成為一個從展覽本身到場域意義最為完整的註解。戴翰泓《從一個角落到另一個角落》,藝術家自述裡的一段「它沒有消失,只是失去一個維度。」,令人觸動。透過屬於C-LAB特有的拾得物:松柏樹幹、樹枝、衣架、線材構成一懸絲的家屋造型,線材透過拾得物構成的結構,讓原本散落、毫無關聯的物件,透過如敘事般的實體線材串連,成為挺立可辨識的形象。

陳萬仁《冗餘物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戴翰泓《從一個角落到另一個角落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透別關注「時間」在物件運作「詩性」變化的邱承宏,以《花架05》面對空總歷史轉譯為造型化變體的拉扯。在美援大樓2樓也設置廖建忠的《空巴克》,藝術家精巧的在偽裝、仿真物件的表面,其實暗藏了現象、處境甚為尖銳的體察。在其「表面工程學」的脈絡下,於C-LAB打造一間缺乏功能的咖啡店,嘗試探問民眾對於一個文化園區的想像,是否除了文化消費外,無法再容納其他的想像。

邱承宏《花架05》《採光08》。(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廖建忠《空巴克》。(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而在思索「地方」意義,凌天的《台中計畫》,利用客觀的系統分類,包括街區、水系、地景等構成地方地理的要素,理解一處地方空間系統構成的多重特質。相對於凌天以資訊工程、數據蒐集來構成解讀「地方」的詮釋。陳曉朋「我的路線」系列,則回到一位在城市生活的藝術家,透過何種在城市定點的移動來維繫職業與生活的持續性,她以台北的棋盤街廓為基底,但是每條抽象與幾何線條、圓點都是藝術家支撐其信念的座標,藝術世界、藝術現象在都市圖譜地點化的呈現,一種個人化卻也有普遍性的經驗踏查。而唯一設置在展覽場所之外蕭有志的《櫃之家》,則如同提供觀者在穿梭完美援大樓各個藝術家獨特的詮釋視線後,一條回返個人對話與居所思考的路徑。

凌天《台中計畫》。(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等待「地方」的顯影

「勒法利計畫」策展人莊偉慈,有長期於藝文媒體實作的編輯經驗,面對概念的立體化,相對策展技術的表現性,其平穩有機的鋪排作品與作品間的動線和對話,無形中也體現一種如同編輯般,關照觀者閱讀與進入途徑的順暢性,一種知識理解誠懇的安適感,以及對等把開放性提供給觀賞者的姿態。而數年下來雖然C-LAB的自製的展示,有其有形無形回應的場域精神脈絡,但動人的是其相對其他文化場館的展示,總是迴避對自己機構有損害的作品,害怕輿論攻擊的反噬,C-LAB對於藝術家作品提出場域的尖銳質疑、議題操作,展現出台灣藝文生態少有較為寬容的包容性。包括在姚瑞中的《1989》、崔廣宇的《超級進化:台北超級雙峰生態文化園區開發案》、廖建忠的《空巴克》等,這類「容錯」的特質卻在每個年度展示間被傳承下來。

如同面對C-LAB未明的未來,想以邱承宏的《採光08》做為結語,這件作品乍看塊體上蒼白薄弱的粉塵似乎徒勞無功,但每個薄層堆起的痕跡與粉塵間,會逐步串聯出一清晰的影像。而我們又願意以何種時間的尺幅,來評價一個場所的價值?

莊普《臨界的居所》。(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吳燦政《公園》。(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廣告)

勒法利計畫

展期:2021.05.15- 08.29,11:00-18:00(每週一公休)
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美援大樓展演空間、榕樹廣場(臺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預約觀展:https://bit.ly/37gIFfa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

現為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nodate)總監,從藝文網路媒體再度回返紙質與內容生產的實驗。熟悉台灣藝文生態產業結構,並關注跨文化圈的共通困境,致力編輯感官內容的閱讀體驗。近期埋首爬梳台灣刺青產業歷史,前中年的興趣是步行、茶道和花藝。
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曾任「典藏ARTouch」總編輯、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