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2018台北雙年展開展:北美館歷經九個月閉館後正式全館開放

2018台北雙年展開展:北美館歷經九個月閉館後正式全館開放

「本屆台北雙年展從過去身分認同、政治與全球化金融危機、資訊與科技高度發達等議題,轉而關注與人類切身相關的環境與生存議題。美術館作為台北雙年展的基地,將是展覽的中樞神經系統,透過實驗性操作,成為跨越專業領域多元討論的平台,希望能持續引發及反饋更多的生態反思與迴響。」此次雙年展的四個關鍵字:「後自然」、「後人類」、「後殖民」和「後博物館」,創作者嘗試處理機制與環境的關係與課題。
2018 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主視覺。(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18年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簡稱「後自然」)正式向公眾開放,也是台北市立美術館(簡稱北美館)歷經九個月的閉館整修後,正式的全館開放。將於未來四個月直至明年3月10日展出來自世界各地19個國家及地區共42名參展者與參展團隊的精彩作品。
美術館策展體制的新反省
北美館館長林平也於雙年展開展記者會表示,台北雙年展是美術館正式向公眾開放與重新匯聚的時刻。北美館過去已經針對過去20年的「台北雙年展」進行歷史檔案的重啟與展示,而今年第11屆的台北雙年展,是即將重新去建構雙年展話語與脈絡、定位的重要時刻,「本屆台北雙年展從過去身分認同、政治與全球化金融危機、資訊與科技高度發達等議題,轉而關注與人類切身相關的環境與生存議題。美術館作為台北雙年展的基地,將是展覽的中樞神經系統,透過實驗性操作,成為跨越專業領域多元討論的平台,希望能持續引發及反饋更多的生態反思與迴響。」 美術館將企圖從「人類世」相關的反省,朝向逐漸傾聽「非人類」的聲音,尋求相互共生互利的關係。
她也補充在這次策展的過程,也感受到兩位策展人對於策展體制的反省,藝術家與跨域的共創,形成預見問題的能力,以作品達到創造性與啟示性的實踐,並以開放討論的角度重新觀照自然與生態議題,與美術館場域展開對話,共同尋索過程導向策展機制的可能。
2018年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開幕現場。(攝影/張玉音)
後自然.後人類.後殖民.後博物館
本屆雙年展由吳瑪悧與范切斯科.馬納克達(Francesco Manacorda)共同策展,吳瑪悧表示策展的創造與近年台灣熱切討論的能源使用、環境汙染有相當的關係,而這樣的議題不僅是台灣的課題,更是國際關心的重要議題。
她也提到此次雙年展的四個關鍵字:「後自然」、「後人類」、「後殖民」和「後博物館」,「如我們從後自然來談,當然會涉及到人類和科技的演進,和環境形成的歷史成因,其中美術館已經不同以往我們熟悉的博物館角色,創作者嘗試處理機制與環境的關係與課題。」
吳瑪悧也提及當我們談人和自然與環境的關係,會發現所有的議題皆不停糾纏在一起,雙年展中的作品提出許多問題面向,並試圖提出解決方案,她也以菇類與真菌類的生態方式背後的豐富訊息來譬喻,「真菌類的根部底下其實存在地下蔓延的支持群體,強調彼此連結的概念,面對所有的環境問題也是如此,萬物必須要同心合作,才可能朝向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馬納克達表示能夠擁有這次開放心胸的工作經驗是他的榮幸,他也形容作為藝術家出生的吳瑪悧,將其關心的議題擴大到整個展覽的動能,展覽的核心便是以生態系統作為譬喻,「所有的生物相互依存,生態系統其實提供最寶貴的學習對象,藝術家用不同的創作方式來提案,企圖打破人和非人的界線,藉由非人類的視野更能提出改變的可能。」
這次策展計畫讓美術館有許多機制性的開放,會和社會環境議題有更密切的結合與整合,包括以學校、建築工作坊、生態實驗室等形式,讓展覽如同生態系統般,都是持續成長的,或是能夠形成新的知識累積,「展覽是一個開放系統,開幕後更是展覽的延續,未來是可以共製的。」
兩位策展人表示希望藉由此次雙年展,將各種界線拆除,「真的拆除後我才有可能創造生態系,自然是緊密地存在我們四周的,美術館也不是獨立存在,而是和社會脈絡共同存在的,我們要用這樣的角度思考,對話才可能產生。」
本屆雙年展亮點作品
菌絲網絡社會
菌絲網絡社會(MNS)是一項藝術家集體計畫。菌絲體是真菌細胞線狀網絡的總稱,負責分享和處理訊息,菌絲網絡社會為台北雙年展製作了一個大型菌絲網絡模型,展示其傳遞訊息的能力和與其他植物共生的行為。該裝置以真菌產生的棒麴黴素(Patulin)分子結構為原型,由17個長有靈芝菌絲體的透明壓克力原子和特製的感應器、發射器、接收器所組成。這些電子設備偵測到活體菌絲原子內的物質變化後,透過無線電頻率傳輸訊息;訊息被空間化並轉化為可在裝置中體驗的聲音。
菌絲網絡社會(弗朗茲.薩韋爾(Franz Xaver)、太郎(Taro)、馬丁.豪斯(Martin Howse)、鄭淑麗(Shu Lea Cheang)、全球網絡節點(Global Network Nodes))《菌絲網絡社會》,複合媒材、裝置,1000×800×360cm,2018。(© 參展團隊、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顛倒的樹(映射)
設於美術館入口大廳的是亨利克.赫肯森(Henrik Hakansson)持續發展的作品《顛倒的樹(映射)》。一株在地樹木被倒掛、於地板上方停懸,被物化的樹成為一件雕塑;藝術家在此挪用了馬歇爾.杜象(Marcel Duchamp)將非藝術轉移到藝術空間的概念。樹枝在樹冠上方和下方的鏡子中無盡反射,這株單一的樹喻指所有樹種,以及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與對它的剝削。
亨利克.赫肯森(Henrik Hakansson)《顛倒的樹(映射)》,杜英、鋼、玻璃鏡面、不鏽鋼鏡面、鋼索、木板、溼度計、澆灌系統、噴霧系統,尺寸視空間而定,2018。(© Henrik Hakansson,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圓山附近
范欽慧長期以聲音記錄台灣生態環境、致力發展土地之聽音美學﹐並於2013年推動「寂靜山徑」計畫,喚起更多人關注自然聲景保護的價值。於台北雙年展期間,范規劃了圓山徒步導聆,讓參與者循著前輩藝術家郭雪湖1928年的畫作《圓山附近》中的寫生路徑,穿梭於不同的聲景中,經由身體的移動與感知交流,進而理解在此空間的細緻變遷。
北美雲
張懷文與MAS微建築研究室共同打造《北美雲》計畫,將作品設置於北美館外管狀空間立面,從館外與館內皆可視見,並與設置於美術館屋頂的氣象站互動,《北美雲》由白色曲線鋼架與風帆型態的膜構造組成,互動科技的應用使環繞它的水霧與照明系統,能和設置於屋頂的氣象站數據與遠端的空氣品質指標AQI產生互動,以顏色顯示北美館周圍的空氣品質、氣溫等數據,用風帆的擺動、雲霧的變化、雲朵的顏色,呈現出《北美雲》與北美館微氣候的真實互動。
張懷文《北美雲》,鋼構、膜構造、氣象站、水霧系統、LED,400×120×600cm,2018。(© 張懷文、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世界處理器
英果.古騰(Ingo Günther)的《世界處理器》以數量龐大的地球儀裝置展示,力求改善我們情感面與知識驗的遊歷世界驚豔,基本上以一種新聞學的視野,建構在藝術思想與科學調查的重新解構與開放性。
英果.古騰(Ingo Günther)《世界處理器》,發光地球儀,每顆直徑30公分,1988迄今。(© Ingo Günther、佛羅倫斯Nova Rico SpA、東京P3 art and environment、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蕭聖健的作品《歸》回憶記憶中的童年,總有熱鬧的鳥鳴陪伴,如今都市開發、環境破壞,這樣自然不過的場景已經不復存在,作品以懸掛如樹狀的鳥鳴器,在燈光交錯間,製造黃昏樹影的意象
蕭聖健《歸》,機械動力,尺寸視空間而定,2018。(© 蕭聖健、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我們的島─台灣環境變遷紀錄影片
柯金源透過紀錄片形式,以環境史時間軸的比對方式,觀看台灣土地利用型態對環境、生物與人的影響;並透過海陸交界、生物與人的關係、離島樣態、山林聲息、災難等議題,清楚揭露台灣島嶼長時間的變遷歷程。
前方大銀幕為柯金源《前進》,紀錄片,片長108分鐘,2018。其餘為《我們的島─台灣環境變遷紀錄影片》。(© 柯金源、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相關閱讀:
2018台北雙年展搶先問:專訪策展人吳瑪悧、范切斯科.馬納克達

2018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Post-Nature: A Museum as an Ecosystem)

展期:2018.11.17-2019.03.10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

文字女工與一位母親,與科技阿宅腦公的跨域聯姻,對於解析科技、科學與藝術等解疆界議題特別熱衷,並致力催化美感教育相關議題報導,與實踐藝術媒體數位轉型的可能。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並擔任文化部、交通部觀光局指導的「台灣藝術指南」專冊、「台灣藝術指南TAIWAN ART GUIDE」APP研發計畫主持,以及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曾任《典藏.今藝術》企畫編輯、副主編、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理事,現為藝術新媒體「典藏ARTouch」總編輯。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