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意象化為藝象——蘇一仲的創作之境

意象化為藝象——蘇一仲的創作之境

對台灣民眾而言,若談及和泰興業董事長的蘇一仲並不會感到陌生,首先聯想到的畫面必然是他親自代言的日系空調廣告而深植人心。談起年過七旬才提筆創作的契機,精神矍鑠、言談風趣的蘇一仲表示,其實從小就對創作極有興趣,在多年打拚事業之後總想多留給自己一些時間,便在朋友的邀約以及調養身體的考量而開始畫畫,也因為有寫書法的習慣而從水墨創作做為開端。
2019年歲末,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藝文中心呈現的「意象.藝象」聯展,展出藝術家蘇一仲、卓秀冬以及李昕之作,攜手譜寫以藝術體會生命歷程的詠嘆。
和泰興業董事長蘇一仲舉辦「意象‧藝象」畫展。(蘇一仲提供)
對台灣民眾而言,若談及和泰興業董事長的蘇一仲並不會感到陌生,首先聯想到的畫面必然是他親自代言的日系空調廣告而深植人心。然而,在企業家的頭銜之外,蘇一仲樂於學習與挑戰新事物的個性早已讓他經常以不同身分與大眾分享自己的才華與心得,再至他所創辦的台北市美好人生協會致力推廣的享受人生、關懷與社會祥和之理念,都鮮明反映出蘇一仲堅持追求正向事物、高品質生活的處世態度。而自2014年拿起畫筆創作,如今,藝術家也成為蘇一仲為人所熟知的另一重面貌。
蘇一仲《讒言》,廣興紙寮五彩紙、壓克力顏料,51×67.5cm,2018。(©蘇一仲)
談起年過七旬才提筆創作的契機,精神矍鑠、言談風趣的蘇一仲表示,其實從小就對創作極有興趣,在多年打拚事業之後總想多留給自己一些時間,便在朋友的邀約以及調養身體的考量而開始畫畫,也因為有寫書法的習慣而從水墨創作做為開端。「要最好,非變不可。」是蘇一仲經營事業的信念,面對創作亦是如此,他坦言自己喜歡追求創新,從「no one」到「someone」,再提升至「number one」最終更要追求成為「only one」的經商理念也同樣適用於繪畫的觀念。因此,在創作起步之際就無意依循既有的習畫步驟,而是積極嘗試各種媒材、技法的效果,並從不斷試驗的過程中,選擇與搭配適宜表現創作主題的不同紙材,也逐漸奠定出獨到的創作風格。
蘇一仲《動靜之間》,廣興紙寮五彩紙、壓克力顏料、水彩、廣告顏料,95×188cm,2017。(©蘇一仲)
「意象.藝象」是蘇一仲舉辦的第二次畫展,作品跨度含括:風景、動物、人物乃至於社會現象等範疇,儘管蘇一仲表示自己並沒有安排固定的創作時間,都是把握日常或工作的空檔進行繪畫,但自律甚高的他在五年以來已累積近兩千件作品,也得以在此次展覽中呈現出形式多元的豐碩面貌。本次展出的一類作品可以看到蘇一仲長年欣賞各大藝術流派的心得,並對中外藝術名家所做的致敬與回應,諸如他對高更(Paul Gauguin)、孟克(Edvard Munch)、馬諦斯(Henri Matisse)、莫迪里亞尼(Amedeo Modigliani),乃至於常玉等人的經典風格之主題、形象、色彩等角度切入再進行新的闡釋。而另一類主題紛呈的畫面之中,則折映出蘇一仲深厚的哲學與人文素養,帶有強烈的個人風采。關於創作的生成,他檢視自己在繪畫過程中則會歷經四個階段:從下筆之前的「茫然」到靈感乍現的「偶然」,並根據過去的生活歷練或當下閃過的想法進行發展就「豁然」而通,再至最終完成的「果然」;每一幅作品都注入蘇一仲細膩品味生活的每一刻,所積累的豐富的人生歷練與見聞以及內心思想,創作題材莊諧並重而能深刻觸動人心,然而,在畫面表象之下亦埋有深層意涵與人生智慧有待觀者發現咀嚼。
蘇一仲《真空妙有》,宣紙、水彩、廣告顏料,76×141cm,2018。(©蘇一仲)
強烈色彩與宏大構圖所洋溢的生氣與熱情,是觀者乍見蘇一仲創作所湧現的第一重觀感,就猶如他爽朗親切的個性。而從入口展牆呈現的《畫家的自畫像》,以及援用畢卡索(Pablo Picasso)所說的引言:「藝術並不是真理。藝術是謊言,然而這種謊言能教育我們去認識真理。」都揭示他透過藝術創作的手法達到觀照、省察自我,乃至於整體社會的積極意圖。雖然興趣廣泛且樂於分享的蘇一仲,早已對外展現他在文學、音樂、戲劇、運動甚至變魔術的諸項才華,但繪畫帶給他的快樂仍是截然不同且難以取代的。蘇一仲指出,所謂的快樂即是六根的享受,從佛家所說的六根「眼耳鼻神身意」,可對應至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均有所感,除了追尋自我滿足之外,他更不吝透過創作與大眾分享生活內容,以及深化其中的人生觀與哲理,透過舉辦畫展和更多人交流與討論意見,而觀畫悟禪則可謂觀者在欣賞作品的額外收穫。
蘇一仲《畫家的自畫像》,瓦楞紙、壓克力顏料,52×78cm,2016。(©蘇一仲)
蘇一仲再進一步從自身的具象創作分析道,正如禪詩推展出「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仍是山,見水仍是水」的三個境界;所有的事物都不會永恆不變,若能透徹瞭解當中的內涵,也就不會因外在發生變化而受到影響。而佛家所言的無常,正如他在《真空妙有》呈現如萬花筒般的璀璨世界,儘管絢麗迷眼卻也像鏡花水月般虛幻,就好比畫面中的貓其存在與否虛實難辨,然而,心境保持澄明則能讓人面對一切皆能以平常心看待。至於《孫中山》一作是展場中唯一懸空吊掛的作品,意在提供觀者能從畫作正反兩面,相互參照紙質與顏料的交會效果,而他更在此作直接揭示孫中山的內心情慾,在推動建國大業之外流連於多位女性的交往,透過紅、藍色的強烈對比建構出革命領袖也與常人無異,受到人類原始本能的牽引。至於擺放在對面的《不動明王》儘管面露憤怒之相,卻是內心慈悲且威力無可撼動的守護神,然而其鼻型則令人聯想為性器,兩相對應的作品玩味著慾念與能力的傾軋,掙扎在人性與神性之間的追隨也是世人最難選擇的執念與課題。
蘇一仲《孫中山》,廣興紙寮五彩紙、壓克力顏料,98×65cm,2019。(©蘇一仲)
蘇一仲《不動明王》,宣紙、壓克力顏料,137×69cm,2018。(©蘇一仲)
拿筆繪畫,起初是想療癒自己的身心,而隨著蘇一仲對創作的投入越發深切,也反映這不僅是出於對美感的嚮往,毋寧說更像是修身養性的一門途徑。以不同角度面對與觀察社會現象、文化議題,再至宗教、歷史層面的思索,蘇一仲將心中生發的意象化為「藝象」而躍然紙上,持續為他已然多姿多采的生活添增更多盡情盡興的鮮麗註腳。
和泰興業董事長蘇一仲舉辦「意象‧藝象」畫展。(蘇一仲提供)

意象.藝象

展期:2019.12.08-12.29
地點: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藝文中心

 

楊椀茹 (Yang, Wan-Ju)( 137篇 )

典藏ARTouch採訪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