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當「複調」形式成為動詞:「2023穿越新北—複調城市」系列公眾計畫

當「複調」形式成為動詞:「2023穿越新北—複調城市」系列公眾計畫

“Polyphony” as a Verb: Public Participatory Project Series, “2023 New Taipei and Beyond ─ Polyphony City”

如果「複調」是一座城市所宣稱的多元主義樣貌,那我們是否能夠至少曾經感受過它們在空氣中的氣味、腳下泥土的觸感、味蕾中不習慣的嗆辣、課本不會寫的台灣史?如果「複調」也是一座城市的循環系統,我們也必須警覺到今天的認識不足,未來也終將形塑出破碎的印象,回餵給下一代繼續破壞、踐踏與遺忘。「複調」如何不只是形式而能成為動詞,其實只需簡單動作,即是給自己一次接觸它們的機會。

當代藝術無所不包;當過去的前衛性、實驗性高喊態度可以變成形式,如今都已被化約成一個個被複頌的事件,或是學術文獻中的一個欄位。在六都美術館逐漸成形,「大美術館時代」底下的我們還能如何對「邊緣」、「邊陲」這些字眼再次感到振奮?尤其,作為機構的美術館,還能如何帶領大眾重新閱讀這些台灣史與藝術史事件,進而讓僵固、已成過去式的「形式」成為當代的「動詞」?

新北市美術館(以下簡稱「新美館」)籌備處成立的這幾年下來,積極透過各式展演、調研計畫,盤點新北市的藝術和文化資源。此外,即便館所尚未落成,籌備處也主動先「走出去」,發動了大大小小的推廣活動,預告了新美館的能量正在如火如荼醞釀之中。其中,自2021年啟動的「穿越新北」計畫,即以三天六場的講座,梳理了新北「藝術與時代」的對話。或許有感新北的「地方性」是難解的一題,2022年版本則以「文化工場」為題,規劃了共四場講座及地方走讀活動,展開「移動」、「跨域」的探索之餘,也試圖藉此理解在地生活、山河地景、產業經濟等面向如何形塑新北的藝術與文化,甚至是反向的產業生態影響。

今年(2023)再度主辦的「穿越新北」定題為「複調城市」,擬出含講座、導覽、工作坊、走讀活動的六場活動。雖然新北在歷史上或地緣上,確實有著多種層次的「複調」特性,然而這個看似合理的形式宣稱,究竟該如何有效地被指認?又如何透過「穿越新北」計畫思考地方與藝術相互交織交纏的緊密關係中,這種多中心的「城市」藍圖?

今年(2023)再度主辦的「穿越新北」定題為「複調城市」,擬出含講座、導覽、工作坊、走讀活動的六場活動。2023穿越新北複調城市主視覺。(新美館提供)

合拍才能複調:美術館與在地關係的挑戰

新美館籌備處成立初期,就已經開始面臨林林總總的問題。「我們常常被問,到底新北的城市性格究竟是什麼?或是當我們談『新北藝術史』,也常常被質疑這是否存在?要把台北和新北切開,是否是一種假議題?」新美館籌備處展覽推廣組組長黃香凝表示,如何定義出新北市的樣貌,確實是很大的難題。「畢竟,從過去到現在,新北市跟台北市就只是行政區的劃分,但一直以來都是合在一起的,甚至它們在各種層次上的邊界、文化狀態也一直不斷在變動。從過去到現在,幾乎所有的藝術展示都是在台北市發生,不過很多的藝術家工作室或是他們創作的場域,其實都是在新北市。所以藝術的創造、生產的地點,發展的面向,該如何被討論?」

事實上,當新北這座城市豐厚的底蘊孕育出藝術創作,藝術家也會潛移默化、回過頭來形塑城市的文化地景、產業轉型乃至生態景觀。這種細緻但潛藏的餵養和反饋關係,不是那麼容易能一時被發現。以至於所謂多中心、複多性的「複調」,並不只是一種由不同地域、景觀、文化或民情所組裝出的集合體,而更攸關一種生存與生態系統的往返、串接、聯動與循環。

然而,要稱新北為「多中心」的複調城市,縱使是身在新北市的新美館依然會遭遇到諸多挑戰,其中包含價值合拍與否的問題。「當我們要開始鬆動『新北藝術史』不會只是單一的視覺藝術路徑,而是要考量更大程度地去納入更廣泛的文化產業時,就必然要面對彼此間對共同立足點的磨合與對差異的認知。」黃組長坦言,「當你真的要成為多中心的時候,這些不同的『中心』必須也要願意來跟你合作才能促成,亦常碰到不少需要溝通的地方。例如想跟其他單位合作,如果只是一次性的活動當然不難,但他們畢竟不是藝術單位,新美館該如何跟他們維繫一種長期性的關係,讓不同中心與點對點的對話可以持續推進,這對我們而言極具考驗。該怎麼找到雙方的共同價值,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大前提。」

今年「穿越新北」的系列活動地點涵蓋六個區域,由室內到戶外、從自然生態地景到工業區等不同性質的空間中,各場主題都回應各地獨到的發展樣態。雖然公眾計畫無非是透過更生動、更動態的方式讓民眾深入各個在地人文景觀,但對作為機構的新美館而言,不得不推動公眾計畫的必要性為何?黃組長對此說道:「首先肯定是我們怎麼接觸民眾的問題。該如何不是在談一些高深莫測的學問,而是怎麼用讓大家對他人、土地、生活更有感的方式,實實在在地去跟民眾產生真正的連結。另一部分,就是剛剛提及的,關於藝術形式拓展的方式,或說是我們與大眾該怎麼共同去認知所謂『藝術』的可能性。此外,如果要用更大的命題來討論『藝術史』,新北其實迴避不了其作為藝術生產鏈的一環。如果藝術展示的中心都在台北的話,那新北作為藝術與文化的發聲地跟創造地這件事,我們又該以何種方式將其給呈現並展示給大家看到?」公眾計畫很大程度上也因應這些需求,勢必離開較為靜態的知識傳遞,從而要求館方與大眾更主動地走入實地實景、面對實人實物,建立知識與互動的立體關係。

延伸閱讀|KICK OFF!新北市美術館階段性開放園區,邀民眾來共創、參與

六次穿越六種新北:城市何以複調?

「2023穿越新北—複調城市」的首場活動「煤礦、畫筆與膠卷——礦業時代的電影片廠與繪畫支持」於四月底在府中15放映院率先展開。日殖時期畫家倪蔣懷將瑞芳礦產經營所得開辦「臺灣繪畫研究所」培育在地美術人才,成為台灣美術史上重要進程之一。其受惠者洪瑞麟亦在赴日習畫歸來後,回到其礦坑回饋心力,並持續生產以礦坑生活為題的畫作,成就了台灣美術史上一道獨特的題材光景。身為大豹煤礦富二代的台語片導演林摶秋,留日歸國後,1958年在鶯歌成立台灣當時最大的電影片廠「湖山製片廠」,不僅提供許多影業人員的就業機會,也積極培養新演員,大大帶動了台語片當時的發展。因礦業是別於都市台北的新北郊區地方產業,曾投身於礦業興衰的他們,以此支撐在藝術創作上的經濟條件,並在期間分別開展新北藝術史中最重要的事蹟。本場講座邀請到台灣美術史研究者、策展人白雪蘭分享礦業支持系統下的畫家群像,並由戰後台灣史研究者蘇致亨訴說林摶秋從興起到沒落的築夢歷程。

林摶秋1958年在鶯歌成立台灣當時最大的電影片廠「湖山製片廠」,不僅提供許多影業人員的就業機會,也積極培養新演員,大大帶動了台語片當時的發展。圖為玉峯影業及湖山製片廠舊照。典藏者: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發佈於《開放博物館》(CC BY-NC-ND 3.0 TW)

新北市腹地大,各式工業區座落於市區近郊;台灣紙業所需的空間量體,也是需求者之一。位於新店區、經營近半世紀的恆成紙業,不安於謹守紙材只作為被動的需求品,近年開始思索如何與設計師、藝術家共同打造作品書,並策動跨界展演,藉此尋求傳統產業在當代的轉型與突圍,更是材質應用意義的擴寫行動。2021年,恆成紙業邀請藝術家、設計師林冠名一同打造展覽「散落物 memento」,透過探究數位影像及紙材物件的互為關係,讓「工業區裡的展覽」成為可能。第二場講座「紙廠裡誕生的平面展演場——當代藝術與傳統紙業的新合相」邀請民眾來到新店工業區的恆成紙業,聽聽紙業負責人鄭宗杰,與林冠名對談紙材與藝術在生產關係外的新可能,也將一併為來訪參與者獻上實體作品書的展覽,讓大家親睹影像在媒介與材質載體上的嶄新創造性。

延伸閱讀|晨紙,黑的簡史:物的日夢-《物起源於黑 源於虛無》

雍和藝術工廠,外牆塗鴉為日本藝術家Aruta Soup作品《Paint Bunny》。雍和藝術教育基金會提供

當台北市往外擴展,工業區也一直往新北區外延。如果說工業區見證了台灣經濟發展,那麼對活過這段起飛又泡沫的中生代會有什麼影響?身在工業區中創作的藝術家,是否又會因此與周遭環境產生或多或少的對話?第三場講座「工業區冶煉出當代藝術——滋養創作的現代性邊陲交界地」把參與者帶到汐止社后工業區的雍和藝術工廠,聆聽生活或創作於工業區的藝術家李勇志、劉文瑄與建築學、城鄉研究者蕭有志的對談,一同回溯新北工業區的發展變化、周圍環境與個人創作的連動與觀察。難得來到這個藝術工廠替代空間,藝術家也將進行開放工作室的導覽,讓大眾感受工業區中的第一創作前線。

縱使有山、有河、有海,這些看似淡水區難能可貴的自然生態,其實土地早已被各種人工、污染、水泥化給掩埋、隔絕、搗碎。十年前,策展人、藝術家吳瑪悧發動了一項龐大的「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跨域計畫,聯合多個單位長年累月跟在地居民溝通、協商、對話,喚醒大眾對樹梅坑溪的關注。當年被寫入藝術史的一個環境藝術行動事件,在歷經十年以後,藝術與環境的關係,還能帶給我們什麼當代的啟示?我們該如何重新看待「藝術史之後」的當前境況?事實上,當年的藝術行動也確實引起了不少人重新思索與這片土地的關係,位處溪流中上游的「快樂農場」也因此積極加入守護生態的行列,持續推動環境意識至今。第四場活動「共煮一壺樹梅坑溪生態茶——採集走讀原生及入侵物種」,將由藝術家吳瑪悧、當代採集藝術團體「雜草稍慢」親領大家沿著樹梅坑溪中上游走讀,一面聆聽生態導覽,一面沿路採集行經的團簇野草,最後抵達「快樂農場」參訪,與參與者共沏一壺生態雜草茶。

當年的藝術行動也確實引起了不少人重新思索與這片土地的關係,位處溪流中上游的「快樂農場」也因此積極加入守護生態的行列,持續推動環境意識至今。圖為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紀錄照(圖片提供:吳瑪悧)

地景的變動繁複,但一座城市的複調更關乎人與人的交流。自1960年代聚成的中和緬甸街,大量移民與移工在此聚集,是一道味蕾文化衝擊的新北人文風景。第五場辦在好學市集的「身.土.移動的離散與(再)在地——盛南洋的食材,拼一盤混種沙拉」,邀請到《鳴個喇叭!緬甸街》共同創辦人、緬甸移民二代楊萬利,與大家來一場別緻的食物工作坊。混雜著那些我們叫不出名字的緬甸食材,任由參與者自行組裝。與此同時,長期與移工合作拍攝的影像創作團隊「你哥影視社」也將現場放映如同混搭沙拉的影像,提供參與者異文化風味的味覺及視聽經驗。

長期與移工合作拍攝的影像創作團隊「你哥影視社」也將現場放映如同混搭沙拉的影像,提供參與者異文化風味的味覺及視聽經驗。圖為你哥影視社影像創作流程圖。(圖片提供:你哥影視社)
你哥影視社團隊與翻譯在公園中與移工進行討論。(圖片提供:你哥影視社)
你哥影視社《工寮》角色設定討論。(圖片提供:你哥影視社)

土地的丈量及其邊界跟權力的行使有關,棲居和安定感卻跟寬容與正義的尺度拿捏有關。新美館建築本體所在的基地,是由陶瓷廢土及經城市公共建設(雙和醫院)過程後,剷除土方、移動填補而成的新生地。眺望對岸的大漢溪河床地,曾經是三鶯部落都市原住民的居所。當都市化發展帶來各種嶄新建設,也意味著舊有的記憶將被替代。最後一站活動「在邊陲處打造藝術生活的基地——三鶯河灘地的棲居與文化景觀」將回到鶯歌新美館園區的「藝術街坊」舉辦,由都市計畫研究者黃瑞茂分享如何透過變遷與變貌歷程,追溯一座城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搭配影像導演陳芯宜《阿霞的掛鐘》短片作品放映與對談,片中有關老社區拆遷與老年人記憶衰退的對照隱喻關係,或許也能與今日的鶯歌境況作出相互映照。

一座城市中,那些昔日輝煌如今被叢林掩蓋的老建屋和遺址、平常不會走入但支撐著台灣經濟發展的生產空間、一條被我們共同消耗破壞的自然流水、一群看得見也一起生活多年卻絲毫不了解的臉孔、一塊曾有平房瓦舍與推土機先後到此一遊的土地……如果「複調」是一座城市所宣稱的多元主義樣貌,那我們是否能夠至少曾經感受過它們在空氣中的氣味、腳下泥土的觸感、味蕾中不習慣的嗆辣、課本不會寫的台灣史?如果「複調」也是一座城市的循環系統,我們也必須警覺到今天的認識不足,未來也終將形塑出破碎的印象,回餵給下一代繼續破壞、踐踏與遺忘。「複調」如何不只是形式而能成為動詞,其實只需簡單動作,即是給自己一次接觸它們的機會。

延伸閱讀|擬仿、共製與記憶詮釋:談新美館「XOXO我們與自然的距離」還能怎麼樣測量?

「複調」如何不只是形式而能成為動詞,其實只需簡單動作,即是給自己一次接觸它們的機會。圖為新北市美術館建築。(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

「2023穿越新北─複調城市」系列活動,詳情請見報名頁面

煤礦、畫筆與膠卷──礦業時代的電影片廠與繪畫支持

時間|4.30(日)13:30-15:30
與談人|白雪蘭、蘇致亨
地 點|府中15(B1放映院)

紙廠裡誕生的平面展演場──當代藝術與傳統紙業的新合相

時間|5.06(六)14:00-16:00
與談人|林冠名、鄭宗杰
地 點|恆成紙業

工業區冶煉出當代藝術──滋養創作的現代性邊陲交界地

時間|5.07(日)14:00-17:00
與談人|李勇志、劉文瑄、蕭有志
地 點|雍和藝術工廠

共煮一壺樹梅坑溪生態茶──採集走讀原生及入侵物種

時間|5.13(六)13:30-16:30
走讀導覽人|吳瑪悧、雜草稍慢
集合地點|妙覺寺

身.土.移動的離散與(再)在地──盛南洋的食材,拼一盤混種沙拉

時間|5.20(六)14:00-16:00
工作坊講師|你哥影視社、楊萬利
地 點|好學市集

在邊陲處打造藝術生活的基地──三鶯河灘地的棲居與文化景觀

時間|5.27(六)14:00-16:00
與談人|陳芯宜、黃瑞茂
地 點|新北市美術館

謝鎮逸( 9篇 )
旅台馬來西亞人,表演藝術、視覺藝術、電影、文字工作者;亦為跨領域自由評論人。畢業於馬來西亞新紀元學院戲劇與影像系、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現就讀於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 E-mail: yizaiseah@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