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九月於苗栗縣銅鑼鄉的臺灣客家文化館(以下簡稱客家文化館)開展,一檔名為「臺灣意象—帝國眼中的臺灣風物」(以下簡稱「臺灣意象」)的展覽將持續至今年五月底。與之相關的一條策展脈絡,可謂台灣館博界一次前所未有的突破性館際合作嘗試:參與策展的主要相關機構,就包括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故宮)、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客委會客發中心)、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大人類學博物館)及國立臺灣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博館)等,連同更多主要以提供館藏品或資料形式參與展呈的館舍機構,以「臺灣意象」為名,展開一系列敘事側重各有不同的展覽。在此次客家文化館的展覽之前,有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於2022年春的首展;在其開幕後,則有去年底在故宮南院開展的、區分不同側重主題的子展。幾個展覽之間各有側重、展呈內容不盡相同,卻彼此相通。
這一脈絡上的緣起,與故宮試圖推動故宮成為一個「更為開放的博物館」之願景有關;而「臺灣意象」展從一開始就定調為一方面結合科技展示技術,另一方面結合不同館舍之館藏的大展。人類文化學者、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館長林開世獲邀成為總體上的策展顧問,其紥實的文化人類學研究素養與對台灣多館館藏的熟稔,在策展脈絡與展品選擇上扮演了內容規畫上的重要角色。整個「臺灣意象」展雖大多以複製件為展示材料,但在展呈方法、內容連動上有許多值得探究的創舉。
展示方法與文物詮釋
就內容策畫面而言,「臺灣意象」展雖然所涉及的物件類型和範圍很廣,但整體上有相當明細的脈絡可循,在「臺灣意象」的概念下發展出不同層級或不同類型、但互相交織的故事線,開創歷史文物研究的多元面向。就總體性層級而言,便包含「帝國的凝視」、「在地的動能」這兩條敘事軸線,大略地以不同時期的帝國眼中的台灣和台灣本土視野兩種視角切入。
客家文化館的展覽分為「圖像臺灣」與「物產臺灣」兩個展區,前者從歷史時序,分別對應17世紀的荷蘭殖民者、清政府和日治時期,各時期獨特的政經地理、對台灣這篇土地的認知與統治的基本依託,再依據其特點而先後對應「逐漸清晰的臺灣」(荷蘭殖民者)、「變動的臺灣輪廓」(清帝國)、「地圖臺灣」(日治時期)三部分,一目了然折射出各時期統治者對台灣的治理風格。
「物產臺灣」展區則顧名思義,鋪陳的是台灣的物產分佈。這一主題留存為當下博物館館藏的,大多為文字檔案類歷史資料,例如日治時期的公文書、統計表、產業地圖等等,例如也有原刊於1937年東京出版的《兒童年鑑(昭和12年)》的〈臺灣物產分布圖〉,展覽則更進一步將它們轉化為圖像、影像以及機械式或數位式互動裝置等。值得一提的是,故宮所藏清代檔案之豐富,此次展覽提供了一次將之展現給大眾的難得機會。
故宮南院正展出的該系列展覽之第一部分(同樣名為「帝國眼中的臺灣風物」),則進一步在前述兩個展區單元基礎上增加了「風景臺灣」,包含有陳澄波、廖繼春等日治時期台灣本土畫家描繪在地風景的作品,從整體展覽來看,以台灣在地人觀看自身的視角獲得了凸顯。同期也展出同一系列展覽的第二部分副標題為「變動中的臺灣人」,則更聚焦於人文角度,視覺化呈現群體與文化的交會、對話與雜糅,如何形塑當代台灣多元的文化樣貌與身分。
策展顧問林開世所作之論述與展品規畫,再進一步結合展示策略與技術手段,各館在籌備期間定時召開腳本會議,從而讓整個計畫逐漸成型。讓一個多為複製件展品的展覽具備足夠吸引力,除了凸顯其知識性與教育性外,多元、多重的敘事線索,更輔以具互動性乃至趣味性的展示方式。而來自多館所館藏在主題、視角、類型上的豐富性,也讓整個展覽更具多元趣味。
融入客家文化
在「全球的客家博物館」之概念下建構而成的客家文化館,兼具客家文化復興的使命和願景。在此次系列展覽所呈現的樣貌之中,客家元素的納入一方面為展覽增添新的視角亮點,另一方面則也讓客家文化在當前台灣公眾展示層面更加多元,同時也為同一展覽透過衍生變化而適合不同主題之館所提供了典範。
以數位投影來展示的故宮典藏之《乾隆臺灣輿圖》為例,在客家文化館則特別更換了互動影像中的焦點,並結合客家研究學者吳學明教授協助,透過桃園至雲林的25個點位探索台灣及客庄早期風貌,使之呼應客家視角下的台灣人文歷史。與此同時,此次於客家文化館的「臺灣意象」展覽中,許多融入這一台灣敘事的客家視角,都超越花布、桐花等當代常見的代表性客家文化元素,更為具體地展現客家社群、文化在台灣近代史中鮮為人知的凸顯。例如客委會客發中心與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合作,將後者所典藏之《淡新檔案》中如出磺坑地區古地圖,轉化為對全台灣最古老的油井、位於苗栗後龍溪畔的出磺坑礦場第一號井相關檔案的聚焦;以及來自客委會客發中心、國立臺灣圖書館、臺大人類學博物館等機構典藏,有關日治時期製樟、製茶等產業的珍貴照片。就此,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這樣在「臺灣意象」之大主題下有關客家地區與文化的延伸與聚焦,在客家文化館展示就尤具貼近性,也進一步啟發對多元族群關係的省思,以及尋找新的多元連結可能。
據了解,增添了客家視角的「臺灣意象」展也將在下半年移至屏東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以下簡稱六堆),以「生態博物館」為思路建構的六堆為區域式、不受限於單一建築體的園區,著重與在地文化風俗、在地社區有機結合。這次展覽本身也期待進一步將六堆的歷史與社區文化作一爬梳,完善針對客家文化與台灣意象的整合。
結合數位化創新科技的博物館展示
博物館展示與科技的結合在國際間已是顯學,也成為此次「臺灣意象」系列展得以開啟的重要緣起。林開世強調「技術結合想像力」在其中的重要性,且這種技術也非紙上談兵,而期待能在歷經實踐後不斷磨練得更加細膩、更加到位。
據負責此次系列展中數位呈現之規畫的國立故宮博物院數位資訊室吳紹群科長介紹,此次的突破在於將不同館舍提供的館藏和資料,在策展內容框架下,細緻結合數位化展示科技中的不同媒材特質。目前客家文化館與故宮南院的展呈,因館舍特性、空間條件等各有不同而展現出某種互補關係,而開展的先後時間差也讓團隊得以互通經驗、不斷改進展示方式,不斷更新的數位化創新科技有助於以特殊角度展示內容、提供新的觀看視角,例如一系列的物產主題故宮典藏文物3D模型,在客家文化館中以陀螺儀感測器來操控文物的3D互動展示,到南院展覽中則以更加直觀的轉向盒來操控。故宮南院展出的展覽第二部分「變動中的臺灣人」,則藉助文資保存的典型技術之一「3D點雲」技術來表現朝天宮建築景觀中的混合了在地與外來之文化的現象,作為混合性台灣文化身分的一個縮影,吳紹群科長表示這也是故宮數位團隊首次使用這一技術,技術表現上的多元,也有助於博物館展示中既具體地接觸觀眾、也抽象化地展示策展概念。
一種新形態多元整合的館際合作、對話模式
「臺灣意象」展可被視為一次多重的突破之舉,在克服行政結構的情況下,甚至發展出某種可持續延伸變化的「展覽母體」的觀念。首先在於多館館藏資料整合與敘事編織,各館可發揮館藏特色,如臺大人類學博物館因沿襲自臺北帝國大學的歷史脈絡,日治時期在台灣各地進行早期田野調查的日本學者的研究累積豐富了其1900年以前的獨特館藏。此次系列展覽也展現如何以多元混合的台灣文化為觀念性的核心,發展出一個適宜橫向連結的、意象式的主題,足以串聯不同館舍機構之所長。本次系列展覽的策展顧問林開世以學者身分推動文化人類學走出象牙塔、從研究到對普羅大眾的展示,也表現出學術研究在資源整合中大有可為之態。
再者,在「展覽母體」之內容脈絡下,根據各館不同屬性與側重,可在一定的巡展式合作架構內持續延伸出新展。這其中也可應用與發揮各館自身研究重心與合作內容,進而也提供了多元的展示契機,凸顯各機構的日常工作亮點。據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介紹,客家文化館與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傳藝中心的臺灣音樂館、臺灣文學館保持多年合作、建立連結,針對各館所藏的客家文物進行盤點爬梳,旨在建立一個客家文物的經典目錄,目的在於「互相分享、互相架構」進而「資源互補、互相補強」。目前客家文化館共登錄有約900件典藏品、以及約15000件館藏品,將來可期在博物館的展示運用上產生各種連結。如前所述,與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在《淡新檔案》上的研究合作已在本次展覽中有所呈現;而客發中心此外也與彰化師大等學術機構合作,更嘗試與日本大阪的民族博物館、東京都國立大學的學者合作客家議題。各館舍機構在內外部資源分享與合作方面的日常工作,也為「臺灣意象」這樣的超大型專案提供了基礎。
最後,經由巡迴展覽而累積技術實踐經驗,讓展示方法本身在技術與多元想像之間獲得更加有機的融合和發展,也是本次系列展覽的重要經驗,以期推動展示科技的更新與永續,以及與敘事內容更為有機地結合。「臺灣意象」展在這樣一些特色的綜合作用下,針對博物館展覽如何為「多元文化」打開新認知與新想像的空間,提供了全新的館際合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