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李永得就任滿月,首度談效率紓困、語言政策與美學教育

李永得就任滿月,首度談效率紓困、語言政策與美學教育

新部長李永得在就任訪談中,便謙稱需要時間來通盤理解文化部的事務,才可能給出未來的方向與願景,在上任一個月後,李永得與文化部主動邀請媒體,重啟年初規劃的年度媒體餐敘,也試圖更清晰提及目前他就任滿月後,對於今年度文化部業務的規劃。
原本預計在年初舉辦的文化部媒體餐敘,因為疫情而順延,直到5月20日後新內閣確認就位,前文化部部長鄭麗君確定不留任,新任內閣也宣布將由前客委會主委李永得來接任文化部長一職。根據李永得上任後的訪談,他是在蘇內閣確定留任後才正式接收到諮詢,在還沒有對於文化部內部業務充分掌握下,接手了鄭麗君請辭後未盡的文化事務。
和鄭麗君上任前已以「文化立委」的身分被識別,並對文化部相關法規、職掌都因過去立委職務,上任前有充分的掌握,事實也證明她對文化面向的通盤掌握,以及如何利用政策工具的熟悉度,的確為台灣文化界示範了政策、文化緊密結合的光景與成果。新部長李永得在就任訪談中,便謙稱需要時間來通盤理解文化部的事務,才可能給出未來的方向與願景,在上任一個月後,李永得與文化部主動邀請媒體,重啟年初規劃的年度媒體餐敘,也試圖更清晰提及目前他就任滿月後,對於今年度文化部業務的規劃。
文化部長李永得於媒體餐敘現場。(本刊資料室提供)
穩定文化部人事,通盤理解各產業困境
李永得上任後,就有聲音表示,應該會有一波政務次長階層的人事異動。但一個月後的媒體餐敘,三位鄭麗君時代政次李連權、彭俊亨、蕭宗煌依然留任出席。李永得在餐敘中提到,比起某些政務官一上任做出大幅度的人事調動,或是誓言做出些具體成果,他坦言自己工作經歷豐富,這些表現欲過度的行為,經他多年觀察,多數都是失敗收場。他評估上任的第一年,穩定人事還是首要,另外最密集耗費心力的,還屬通盤了解文化部整體業務與現階段的目標、挑戰。面對文化界對於他上任後施政方向未明的焦慮,他仍緩和提到「不可能一上任就貿然指出方向在哪,我還是需要一項項來了解,才可能知道可以局部修正的地方在哪?」李永得也透露,上任後已主動和各領域、產業的意見領袖會面,積極補課。
注重效率的「紓困」政策
但也有此刻必須馬上上軌道的文化事務,如「紓困」。他認為文化界多數人最關心的,就是何時能拿到紓困款項,因此他在款項提供的效率上費了很多心力,並希望部內業務同仁能配合4天內撥款,有些流程和會計流程同步進行,不同過去流程平均都要跑一至兩個禮拜。他認為紓困即是提供產業的即時雨,流程應該簡易且乾脆。若設定太多繁複的申請規則,反而會造成申請單位為了符合申請條件,產生許多特定為符合條件的文件和數據,他認為這樣的流程意義不大。
而近期文化部繼「三倍券」之後,加碼推出共計200萬份的「藝FUN券」,提供一份600元藝文消費專屬,讓民眾可以搭配「三倍券」,從事包括電影、展覽、表演、買書等文化活動。「藝FUN券」也是李永得上任後最為具體、迅速的政績決策,包括名稱的訂定也是他拍板命名,對於「藝FUN券」的索取,他深具信心。採取限量抽籤的方式,他認為多數民眾會去搶先登記,但到底能不能落實的文化消費,是他覺得後續最為困難的部分,也是文化部與藝文單位最需要加把勁宣傳、爭取民眾文化消費。

持續廣納與建構施政方向與突破口
李永得同時話鋒一轉,持續肯定鄭麗君為後續的文化工程訂定良好基礎外,他認為典範的存在,就是提供後人能有挑戰、超越的可能。「麗君所代表的政績的目的,其實更是希望被超越,成為典範的人也絕對希望後繼有人。典範的存在從來不是阻礙人進步。」而就目前文化部長所象徵的政務官角色,與有公務人員任用保障的事務官不同。他們因政黨輪替、執政而被任命賦予執行政策的任務,因此相較事務官的穩定執行例行業務,政務官因職務年限限制,多數都會密集、清晰的在短期內指出其任內的任務與目標。
而李永得認為目前文化部事務出版、媒體生態,都是他過去比較熟悉的部分,他首度談到媒體在數位化浪潮下,應該思索建立自己獨特品牌的深入報導,傳統紙媒、電視傳媒等都會在下一波閱讀習慣改變的巨浪下,受到嚴重的挑戰。他認為深入的調查報導、清晰的品牌定位將是未來媒體應著力的方向。
最後他也定調對於國家語言政策的執行,將是他未來施政關注的重點,「語言也是台灣文化品牌相當基礎重要的一塊。」再來是他對於美感教育沒有感受到明顯的成果,認為美學與藝術教育在藝術體驗上,如何讓學生能夠愉悅地進入。在放鬆、欣賞的情緒中,美學自然能夠進入心中,「雖然愉悅不是文化唯一的目的,但許多人靠近文化的目的是希望被陶冶、療癒。」李永得期許能著力出對文化更有認同感的藝術與美學教育,讓每個人不再認為藝術、文化高不可攀,都能自信享受繪畫、音樂的身心感動。
相較於鄭麗君在上任前,對於各文化產業的需求有一定的掌握。李永得上任後雖勤奮的參與各項藝文活動、參訪各藝文單位,勤補對於各項文化事務的理解,表達出誠懇理解的心態。但就目前李永得宣示的數項具體的文化政策,除了紓困相關政策外,多數與其過去經驗所及,包括表演藝術領域、語言、媒體政策較有關,如對於紙風車倉庫大火後第一時間送暖,和允諾籌建文化倉儲物流園區等政策方向,以及公共電視設立「國際影音平台」前導計畫等。暫時不見與視覺藝術圈攸關的政策,但從李永得餐敘的談話,能識得他對文化政策持開放廣納建言的態度,未來也樂見包括延續「重建台灣藝術史」的政策、「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後續的定位與硬體建設、文策院的台灣品牌政策、視覺藝術產業銷售營業稅減免等法規革新等,都能在優化台灣藝文發展生態的前提下,持續在李永得未來的施政重點中陸續出現。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

現為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nodate)總監,從藝文網路媒體再度回返紙質與內容生產的實驗。熟悉台灣藝文生態產業結構,並關注跨文化圈的共通困境,致力編輯感官內容的閱讀體驗。近期埋首爬梳台灣刺青產業歷史,企劃主編《刺花 Tshiah-hue》、製作《調皮 The Skin Surfing》卡帶專輯,前中年的興趣是步行、茶道和花藝。
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曾任「典藏ARTouch」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