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博物館如何回應精靈寶可夢的抓寶熱潮

博物館如何回應精靈寶可夢的抓寶熱潮

高美館結合《精靈寶可夢》遊戲推出高美館周邊藝術作品教育推廣活動。 隨著精靈寶可夢(Pokémon…
高美館結合《精靈寶可夢》遊戲推出高美館周邊藝術作品教育推廣活動。
隨著精靈寶可夢(Pokémon Go)正式在台開放,台灣藝文機構對此風潮的反應兩極,故宮博物院、奇美博物館等在開放當天立即發出公告,表示考量展品安全及參觀品質,禁止民眾在館內抓寶;也有如史前博物館持開放歡迎態度。日前國立歷史博物館更召集多位博物館專家、虛擬科技業界代表及玩家,共同討論寶可夢與博物館的關聯。會中博物館代表普遍共識為不可在展廳內玩,持開放態度的史前博物館館長張善楠則認為應就各館舍自身的規模大小,寶可夢的設置地點,以及博物館本身的配套措施,考量是否開放民眾在館內或周圍抓寶。高雄市立美術館館員則指出,寶可夢熱潮對於博物館的影響,更在於如何面對及吸引這群「非觀眾」對博物館的興趣。
持保留態度的鶯歌陶瓷博物館館長陳春蘭,指出從寶可夢開放台灣下載以來,入館人數及周邊人潮並未因此增加,也擔心抓寶行為可能影響博物館的參觀品質,且更為重要的是,應思考寶可夢遊戲與博物館核心價值的關聯為何,而非透過寶可夢打造博物館的專業形象。
大葉大學多媒體數位內容學位學程助理教授吳旻書認為寶可夢蔚為風潮的主因之一,在於神奇寶貝是玩家的集體記憶,因此博物館面對寶可夢熱潮時,應思考如何將館內文物歷史與此技術連結,藉此對文物產生認同,才能達到真正的教育性質,進而推廣台灣文化。
今藝術編輯部( 244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