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美術館(簡稱北美館)在年末正式宣布明年——2020年度展覽檔期,北美館館長林平也於媒體餐敘回顧成果豐碩的2019年。2020年初,北美館將延續2019冬季檔期的各大展覽,以「董陽孜:行墨」、「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狂中之靜」(簡稱「狂中之靜」)、「小說:雙城計畫」、「2019臺北美術獎」、兒童藝術教育計畫「會動的藝術」等展覽迎來新的一年。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回顧2019年的成果外,也談及2020年美術館將發生的新計畫。(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阿比查邦影像巡迴展最極致呈現,持續破冰青少年美感教育
值得一提,「狂中之靜」國際巡迴展共巡迴了七站,而臺灣是最後一站,導演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對於影像藝術表現的追求與重視,更使他親力親地呈現該個展覽,具現如其影像作品中包覆、有延伸洞穴感的空間,北美館展覽組也就地取材協助阿比查邦克服作品呈現的相關技術問題,阿比查邦本人肯定這次展覽是他巡迴多次中最完美的成果。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煙火(檔案)》,單頻錄像裝置、玻璃,2014。(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而在館中持續舉辦的「會動的藝術」,也讓兒藝中心客群逐步轉向擴大到青少年族群。青少年族群向來都是博物館、美術館最難以親近的客群,這個年紀的青少年不再會由父母帶領來美術館、博物館參觀,過於充滿教育意涵的活動反而讓他們感到無趣,而為了吸引國高中年齡層的藝術觀眾,重新回到美術館。「會動的藝術」特別導入青少年階段該有的設計思維,作為展覽主軸。而目前北美館週六延長館所加開至晚間8:30,也因為展覽「會動的藝術」舉辦「週六夜青年趴工作坊」,延伸適合青少年及成人的活動,帶領年輕觀眾利用簡易的動力馬達裝置等相關媒材,進行「跑趴裝飾」之創作,穿上自己創作的獨特裝飾,在氛圍像是Party的週六夜晚,隨光與音樂起舞,希望逐步向美術館、博物館消逝的客群——青少年世代進行破冰。
兒童藝術教育中心「會動的藝術」教育計畫(空間局部),2019。(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0年度計畫,關鍵字:北雙、典藏策展、行為表演性
2020年展覽規劃,北美館將透過現當代藝壇不同世代藝術實踐,梳理歷史情境與當代社會的再現,包括「江賢二:回顧展」邀請藝評學者王嘉驥擔任客座策展人,梳理藝術家從1960年代至今的抽象創作歷程,包含旅居歐美30年、1999年返臺後於2008年至臺東定居,其遷徙移居的生命經驗所逐步開創風格迥異、往返於具象與抽象之間的系列作品,均將於回顧展中一併呈現。
江賢二《春》,油彩、複合媒材,300×300cm,2019 。(藝術家提供)
「布列松在中國,1948-49|1958」由攝影史學者與策展人米榭勒.費佐(Michel Frizot)和攝影史學者蘇盈龍共同研究策劃,展出著名攝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 1901-1999)在1948至1949年、及1958年二度受《生活》(Life)雜誌委託至中國採訪的紀實攝影,凝視並捕捉上個世紀中國之轉變與遞嬗,亞洲近代歷史的發展線索於攝影畫面中隱然可見,展覽具有綴補臺灣文化脈絡的重要意義。
亨利.卡蒂爾-布列松( Henri Cartier-Bresson),《在南市區的一間肖像畫舖子,作品不是實際寫真就是從相片臨摹。上海,1949年8月》( Portrait painter’s shop in the Nan-Tao district. He works either from life or from a photograph. Shanghai, August 1949),銀鹽相紙,1949。(Courtesy of Fondation Henri Cartier-Bresso)
「行為」、「表演性」與「現場表演」(live performance)是2020年北美館展示的關鍵字之一。奧地利藝術家歐文.沃姆從1980年代後期以來,運用出人意表且令人莞爾的方式呈現作品與日常物件,創造出帶有幽默感並具表演性質的「一分鐘雕塑」。沃姆曾於2000年參與臺北雙年展「無法無天」,本次個展將由當年國際策展人傑宏.尚斯(Jerome Sans)策展。20年前的組合不只再續合作前緣,亦重新演繹今昔的臺灣日常。2019年11月第八屆「Performa雙年展」(Performa Biennial)於紐約舉行,邀請臺灣參與「無牆國家館」計畫,北美館積極響應,由館內策展人蕭淑文與Performa團隊協作,促成藝術家余政達和黃博志極具原創性之計畫參與展出,以城市即展場/舞臺之精神於紐約城中呈現。2020年盛夏將於一樓展間延續本館近幾年與參與國際平臺後的跨域思辨精神,由館方策展人蕭淑文策劃專題展,於美術館中,持續實驗此一新型態之展演創作的可能。
歐文.沃姆( Erwin Wurm)《室內/戶外雕塑》( Indoor and Outdoor Sculpture),2000。( 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北美館「典藏實驗展」由館長擔任總策展人,延續近年以不同專題與形式啟動美術館的「典藏」再詮釋。此次策畫企圖刻意擾動甚少曝光的典藏作品,探索歷史中疏於觸動的冷戰議題與陌生南方,特別邀請日裔臺灣策展人高森信男客座策劃「秘密南方:典藏作品中的冷戰視角及全球南方」。展覽選件從北美館典藏品出發,挖掘深藏其中有關臺灣二戰前後至冷戰時期與「全球南方」交流過程中所產生的藝術作品,藉以討論臺灣與東南亞,乃至非洲、拉丁美洲等國家之間的互動關聯,以呈現過去臺灣於冷戰時期國際局勢下的角色形塑及自我認同。林平指出:「本次邀請高森信男擔綱策展,演繹客座策展人觀點之於典藏再譯的重要價值,希望迸發臺灣中堅世代策展人能量的同時,能夠引起當代學界對於博物館典藏與藝術史策展的重視。」
「秘密南方:典藏作品中的冷戰視角及全球南方」中呈現石原紫山(Ishihara Shisan)作於1943年的《達魯拉克的難民(比島作戰從軍紀念)》。(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當全球雙年展聚焦「生態議題」,2020臺北雙年展將與臺灣青年策展世代合作
2020年10月,第12屆「臺北雙年展」也將正式登場。本屆雙年展由思想家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和馬汀.圭納(Martin Guinard)共同策展。雙年展命題呼應全球聚焦生態議題進行策劃,企圖轉化議題討論過程中的歧見和衝突為具建設性的對話,透過雙年展將美術館打造成讓不同觀點交會的場域。林平表示拉圖長期都與臺灣中央研究院有所聯繫,對臺灣有一定深刻的理解。而連續兩屆雙年展聚焦生態與環境議題,林平也表示即是運用雙年展集中的資源,來討論議題持續性和深掘議題的可能,讓展覽本身更有積極作用於其中。
第12屆「臺北雙年展」由思想家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右)和馬汀.圭納(Martin Guinard,左)共同策展。(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兩位策展人在2019年9月訪臺進行研究參訪,期間密集拜訪臺灣藝術家以及與地理、生態、海洋等不同領域學者展開對話,並實地踏查臺灣的生態議題現場。策展人表示,因為當代社會所面對的人口、產業、環境資源、地質生態等眾多議題在這座島嶼上密集交會,於此醞釀而生的社會環境,成為藝術家、社會運動者、工程師、科學家和公民展開思辨的最適情境。林平表示在與兩位策展人互動中,兩位都認為臺灣作為一座島嶼,在地緣政治和地理上絕對特殊性,而臺灣做出這樣的展覽思維是有象徵性的意義,林平也表示目前兩位策展人都確定,會與臺灣的本土策展世代展開對話,會與臺灣在地的生態有更深刻的協作,並規劃於2020年3月發布首波參展名單。
「2020臺北雙年展」將呈現張永達2019年的作品《立霧溪河床侵蝕》。(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園區擴建與典藏庫房興建案最新進度
北美館目前有兩個工程案即將進行,包括總經費12.4億的典藏庫房興建案,以及52.3億的北美館擴建案都是正在進行式。目前典藏庫房興建案,正與專案管理的建築規劃者一起處理需求的整理,即將要正式進入統包案發包階段。而經費是典藏庫房將近四倍的北美館擴建案,進行過程同典藏庫房興建案,都需要做考古試掘和環境影響評估的流程,目前預計開發的建築區域,都暫時沒有發覺有意義的考古狀態,林平強調工程期間相關單位都會監看,以防傷害文資遺址的出現,目前擴建案的環境影響評估於今年11月正式通過,進度上預計會比典藏庫房慢一年開始啟動,典藏庫房預計在明年年底、後年初開始動工。
「森林美術館」將作為藝術公園將是北美館擴建案的規劃重點之一。(臺北市文化局、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新擴建的美術館將採覆土式建築施作模式。(臺北市文化局、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擴建案的美術館規畫,強調要把地表留作綠地使用,未來新的擴建部分將成為一個樹林密布的美術館園區,美術館建築體於地下,也將為臺灣美術館歷史寫下新的階段。目前這些工程項目,都讓館內的館員有了重大的責任與挑戰,而臺北市政府也分配新建工程處主責園區擴建案工程;捷運局主責典藏庫房興建案,林平表示兩個單位都是工程案的老手,將協助北美館在未來數年完成這兩項重大的工程計畫。
王湘靈《多重破碎》, 無酸紙輸出,2019。(藝術家提供)
弗拉基米爾.可可利亞( Vladimír Kokolia)《觀視梣樹》( Looking at Ash Tree),油彩畫布,2016。(藝術家提供)
張照堂,《藝術家・黃華成・野柳》, 雷射輸出銀鹽相紙,103×69cm,1978。(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2019年度捐贈典藏」中,楊茂林《封神演義-摩訶婆娑世界的夢幻島》(系列選件),銅、金箔,2006。(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2019年度捐贈典藏」中,蔡雪溪《臺北孔子廟》,膠彩、絹本,69×145cm,1941。(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2019年度捐贈典藏」中,夏陽《周處斬蛟》,水墨、紙本,25×65cm,1965。(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追蹤作者
現為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nodate)總監,從藝文網路媒體再度回返紙質與內容生產的實驗。熟悉台灣藝文生態產業結構,並關注跨文化圈的共通困境,致力編輯感官內容的閱讀體驗。近期埋首爬梳台灣刺青產業歷史,企劃主編《刺花 Tshiah-hue》、製作《調皮 The Skin Surfing》卡帶專輯,前中年的興趣是步行、茶道和花藝。
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曾任「典藏ARTouch」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