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賴瑞.彭斯(Larry Poons)走去工作室途中,紀錄片《萬物有價》(The Price of Everything)海報。(© 紀錄片《萬物有價》)
以「藝術」為主題的紀錄片雖未必精彩,但每當有新片推出還是會在紐約藝文圈造成一陣話題。紀錄片《萬物有價》(The Price of Everything)片名靈感來自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著名的一句話:「Nowadays people know the price of everything and the value of nothing.」(現在的人們熟知一切事物的價格,但卻對價值一無所知),在片中被用來形容現今很多藏家都很擅長估計作品行情,卻對藝術真正可貴之處一無所知,從此,我們也不難看出導演拍攝此片立場為何。
本片於2018年初入圍日舞影展(Sundance Film Festival)後即被HBO購入,於感恩節前夕於美國特定戲院及HBO線上同步發行,並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rten Art,簡稱MoMA)電影院及當地各藝術大學舉辦了多場座談與特映會。導演納森尼爾.康(Nathaniel Kahn)是美國知名建築師路易.康(Louis Kahn)之子,他曾以《我的建築師:尋父之旅》 ((My Architect: A Son's Journey)入圍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萬物有價》一片旨在探討現代藝術及拍賣市場間的運作邏輯,藝術家與拍賣市場間的糾葛關係,昂貴的藝術品是否就是好的藝術品?而最有身價的藝術家是否能與最成功藝術家畫上等號之恆久辯證?
收藏家斯特凡.艾德里斯(Stefan Edlis)及其所收藏烏爾斯.菲舍爾(Urs Fischer)的拼貼作品《Dried》及 蠟雕《無題》(Untitled)。(© 紀錄片《萬物有價》)
蘇富比拍賣行(Sothebys)現任總監艾米.卡佩拉佐(Amy Cappellazzo)正與同事討論拍賣目錄編輯文字。(© 紀錄片《萬物有價》)
一線藝術陣容的訪問名單
導演在顧問的引路下找來賴瑞.彭斯(Larry Poons)、傑夫.昆斯(Jeff Koons)、瑪麗蓮.敏特(Marilyn Minter)、瑪格莉特.李(Margaret Lee)、喬治.康多(George Condo)、葛哈.李希特(Gerhard Richter),以及其中最年輕來自奈及利亞現居洛杉磯的奈德卡.阿庫奈利.克羅斯比(Njideka Akunyili Crosby)等藝術家接受採訪。於其中幾位藝術家的工作室中進行訪談並獲允拍攝其創作現場。關於藏家部分,則採訪不久前將44件私人收藏捐給芝加哥學院美術館(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的斯特凡.艾德里斯(Stefan Edlis)夫婦,至他們位於芝加哥的居所,拍攝家中收藏及管理系統(此批捐贈收藏估值計4億美金,包含安迪.沃荷(Andy Warhol)、李希特與辛蒂.雪曼(Cindy Sherman)等人的作品,為芝加哥學院美術館立館136年來所獲最大贊助) 。針對拍賣界的訪問,導演則找來曾任職於蘇富比拍賣行(Sothebys)的超級拍賣師西蒙.德普雷(Simon de Pury)當時正在籌備艾姆斯夫妻藏品拍賣(The Steven & Ann Ames Collection),以及蘇富比現任總監艾米.卡佩拉佐(Amy Cappellazzo)、富藝斯拍賣行(Phillips)總監愛德華.杜爾曼(EdwardDolman)、藝術史家芭芭拉.蘿絲(Barbara Rose)、藝評家傑瑞.索茲(Jerry Saltz)、畫廊老闆傑佛瑞.德奇(Jeffrey Deitch)、加文.布朗(Gavin Brown)、瑪莉.布恩(Mary Boone),以及前洛杉磯當代藝術博物館(LA MOCA)資深策展人保羅.希摩爾(Paul Schimmel)等業界知名人士,訪問名單匯集一線藝術陣容。
藝術家奈德卡.阿庫奈利.克羅斯比(Njideka Akunyili Crosby)於其洛杉磯工作室內。(© 紀錄片《萬物有價》)
藝術家瑪麗蓮.敏特(Marilyn Minter)於其工作室內創作。(© 紀錄片《萬物有價》)
藝術家喬治.康多(George Condo)於其工作室內創作。(© 紀錄片《萬物有價》)
最佳銷售員傑夫.昆斯(Jeff Koons) VS 不願為藝術市場低頭賴瑞.彭斯(Larry Poons)
片中對完全擁抱市場操作,常被稱為「最成功藝術家」的昆斯有不少描繪,除了拍攝他的工作室及訪問他現在委製新作行情,並透過曾與其合作畫廊主訪談,試圖還原其成名的軌跡。紐約資深畫廊主瑪莉.布恩(Mary Boone)指出她在1978年拜訪昆斯當時位於百貨公司樓上工作室時,裡面佈各式各樣的充氣玩具與鏡面裝置,那時的昆斯就深諳話題性及作品新鮮度對藝術家事業之重要性,強調藝術家須將自己打造成品牌,並不時推出新作以維持市場熱度,是渾然天成行銷專家。布恩第一件賣出的昆斯作品是以700元美金賣給盧貝爾(Rubell)家族(註1)。而後,許多她所經手之作品都在買家轉賣後價格飆升。紐約畫廊經理人暨策展人德奇則指出,昆斯做藝術家前曾在華爾街證券行擔任交易員,當時所有業界翹楚都說沒有昆斯一通電話搞不定的交易,他將自己優異的美式推銷員技巧(Natural American Salesmanship)貫徹在日常生活與藝術創作中。現任富藝斯拍賣公司總監杜爾曼則說,昆斯是他於業界首次聽聞作品有版數跟顏色限定的製作,但作品價格卻不降反升之藝術家(透過此舉,藏家反而能擇其所好,更加刺激收集慾),也從他身上看到藝術品預售市場的潛力,因為,昆斯最高明之處是,連他沒做出來的作品都能夠賣出去。
藝術家傑夫.昆斯(Jeff Koons)於其「凝視球」(Gazing Ball)系列作品前。(© 紀錄片《萬物有價》)
與昆斯創作路線完全不同,片中最動人的人物則非賴瑞.彭斯(Larry Poons)莫屬。彭斯在30歲前即被當時傳奇畫廊主里奧.卡斯特里(Leo Castelli)代理展覽,以極簡低限風格繪畫一戰成名,達到事業高峰。而後,彭斯卻毅然決然改變畫風,將工作室搬到紐約上州山,過著低調的生活。片中彭斯說明此決定來自於某次跟畫廊一起討論下次展覽內容時,對方指出沒什麼好擔心的,不論他畫什麼都會賣的,這說法而使彭斯覺悟。因爲,他自詡成為像路德維希.范.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那樣的藝術家,永遠不知道自己的下一件作品長什麼樣子,他不願成為被市場左右創作的印鈔機,並表示當時若持續創作那些保證賣座的作品,或許自己不會活到現在(影片上映的2018年,他81歲)。片中有一段他受邀到蘇富比拍賣公司對自己早年作品進行勘查及修復評估的工作,負責接洽的拍賣師於會後像彭斯表示,自己喜歡他早期的作品,並希望能與心中的藝術英雄合影。藉此,我們或能從中看出彭斯之所以在藝術市場領域中被稱為英雄,除了其早年的佳作之外,更是他毅然放下商業包袱的創作態度、忠於自己的創作這件事,這些選擇讓他在業界是傳奇,同時也令人尊敬。藝評家傑瑞.索茲(Jerry Saltz)也在影片訪談中指出,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在其滴畫系列獲得巨大成功後一共只活了48個月就因車禍去世,假使他還活著,他能否在怎麼畫都大賣的前提下突破自我,我們永不得而知,但綜觀來看,又有多少藝術家都是在一嚐到商業成功的甜頭後,就停滯在同一風格中以保障銷售穩定?在紀錄片《萬物有價》中,透過不同角度,對於不同藝術家的側寫,試圖就「何謂真正藝術家?」進行討論。
藝術家賴瑞.彭斯(Larry Poons)及其妻寶拉.彭斯(Paula Poons)於其紐約上州山中的工作室。(© 紀錄片《萬物有價》)
導演表示,他一開始透過各顧問牽線訪問到許多核心人物, 但總覺得本片少了些靈魂,直到拍攝中途有人建議他去紐約上州拜訪彭斯。他花很多時間才讓彭斯卸下心房,同意參與拍攝, 這跟其曾看過《我的建築師:尋父之旅》有關,除了從片中了解導演的出身背景外,也理解其拍攝此片是為了尋找答案。熟悉導演的父親路易.康生平的人會知道,路易.康一生所累積的作品不多,不如同期建築師般多產,其追求完美不與業主妥協的個性使很多建案最終無法實現,但他卻在同業間享有極高聲譽。就連建築師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都說路易.康是真正的藝術家,跟他比起來他頂多是個商業建築師而已。導演表示在彭斯身上看到很多父親實踐自身藝術時,常須面臨忠於創作與商業考量間的抉擇難題,對他來說訪問到彭斯十分關鍵,這也對他最初想要討論的主題更有信心。
左起:藝術家詹姆斯·羅森奎斯特(James Rosenquist)、喬治·席格(George Segal)、安迪.沃荷( Andy Warhol),與藏家羅伯特.斯卡爾(Robert Scull)及其夫人埃塞兒.斯卡爾(Ethel Scull)於其宅合影。(© Jack Mitchell/蓋提資料庫)
珍貴史料:史上首次在世藝術家的作品買賣經驗
紀錄片《萬物有價》中尚包含被視為今日當代藝術拍賣炒作源頭之紐約蘇富比的斯卡爾拍賣會(Scull Auction)的珍貴畫面(註2)。1973年時,計程車行大亨羅伯特.斯卡爾(Robert Scull)將其收藏之戰後抽象表現主義及普普藝術等50件作品在後來的蘇富比公司拍賣,成功賺入巨大差額,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售出作品的藝術家都還在世。拍賣會後藝術家羅伯特.勞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上前跟斯卡爾說,我工作得要死要活難道就是為了讓你轉賣賺取暴利嗎?(斯卡爾於1958年以900元美金購入勞森伯格的作品,此作品於拍賣會中以85,000元美金拍出),斯卡爾不疾不徐地回覆道,那麼你的那些庫存呢?你現在也可以以用這種價格出售作品了,我這也是幫你的忙,我們本來就是在互相幫忙。這段史料也被收錄在紀錄片中,而這或許也是最簡單說明藝術家與投機藏家,跟拍賣市場間的關係,藝術史學家芭芭拉.蘿絲(Barbara Rose)說,這是史上人們第一次發現,你可以就在世藝術家作品買低賣高(當時這些藝術家皆正值壯年,尚未進入藝術史),賺取差價,而藝術家雖一毛都分不到,卻也永遠改變了他們作品行情。
1973年紐約蘇富比的斯卡爾拍賣會(Scull Auction)後藝術家羅伯特.勞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左)上前與羅伯特.斯卡爾(Robert Scull,右)對質。(© 紀錄片《萬物有價》)
業界隱憂及評價
對於這些在拍賣場中出價無上限的瘋狂現象,畫廊主加文.布朗(Gavin Brown)說他自己也忙著在這其中獲利以維持畫廊營運,但業界大家都知道這一切瘋狂終將駛向終點(註3)。紐約知名藝評家傑瑞.索茲(Jerry Saltz)則指出,一旦作品進入私人收藏,將於大眾眼前消失直到多年後轉賣才有機會再次被看見,而現今的美術館在財力上並無法與私人買家競價購置作品進入館藏,種種現象都使藝術作品逐漸消失在大眾眼前,如何在這環境下將好作品讓更多人看到,作為下一代藝術教育使用,以及藝術存在真正的目的為何?也是相關藝術從業人員需深刻思考之議題。
此片一出評價兩極,關鍵在於觀者本身與業界距離,部分業界人士認為,導演浪費了珍貴受訪資源,並未真正深入去瞭解現況成因及拍攝對象,而是片面調研後即將各採訪對象置入本就擬定的框架之中加以詮釋,應證所有外界(包含他本身)對藝術圈的典型想像。然而,也有部份影評認為此片為導演一貫面面俱到風格,片中不分立場每個人都很立體,如本來滿口生意經跟如何行銷拍賣物件的蘇富比總監艾米.卡佩拉佐在回答導演關於生平第一件喜愛藝術品時的興奮之情,或以自己藝術投資眼光神準為傲的斯特凡.艾德里斯夫婦最後拜訪芝加哥學院美術館,觀賞其所捐贈館藏時的感動。無論如何,《萬物有價》都提供不少藝術產業業界中的獨家專訪以及珍貴藝術家特寫予愛好藝術的觀眾。這亦是對現代藝術及今日藝術拍賣市場樣貌感到好奇者不錯之參考資料,也是一部使人深刻思考為什麼我們仍需要藝術(家)的紀錄片。
註1:盧貝爾(Rubell)家族此指位於邁阿密的盧貝爾家族收藏(Rubell Family Collection),其家族收藏為北美最大私人收藏之一。
註2:此拍賣總共賣出220萬元美金,相當於今日1,200萬美金,其中一幅藝術家賽·托姆布雷(Cy Twombly)的作品以4萬元美金售出,羅伯特.斯卡爾(Robert Scull)以750元美金購入,賈斯培·瓊斯(Jasper Johns)的作品《雙重白地圖》(Double White Map)以24萬元美金售出,羅伯特.斯卡爾(Robert Scull)以1萬200元美金購入。破了當時在世藝術家行情紀錄。
註3:片中訪談原文:
加文.布朗(Gavin Brown): I started sometime ago, and the world of art and commerce was not nearly so complex as it is now.(我進這行蠻久了,而我必須說當時的環境,藝術與交易並不像現在這麼複雜。)
納森尼爾.康(Nathaniel Kahn,導演): How has it changed?(有什麼改變?)
加文.布朗(Gavin Brown): Well they are like Siamese Twins, money and art right now, you can’s separate them. So the purpose of art has morphed, become perverted or mutated. And I think art itself is having a hard time finding its way out of this situation. Listen, I am in the middle of it and I am busy making money myself. So I am not criticizing just observing my own environment. Without doubt, everybody knows it, we are careening toward some edge or some end.(金錢與藝術現在就像是連體嬰,你無法將他們分開,所以今日藝術的目的已扭曲變質,但我覺得藝術本身也不知怎麼從這種狀態下脫身。我自己也身在其中忙著賺錢,所以我並不是在批評,只是針對我周遭環境做觀察。但是毫無疑問,每個人都知道的是,我們正全力邁向某種終點。)
Tags
黃彥榕(Debbie)( 5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