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結果: "八〇年代"

臺灣八〇年代藝文發展史——他們因創作而不平凡的人生,拼湊出的是台灣半個世紀以來的文化風景與時代輪廓!
推薦選書:《凝視的身影:37位台灣當代藝術家的生命歷程與藝術創作》​。他們成長、藝術養成以及創作活躍的1980年代至今,...
【表演策展論】皇冠小劇場的「策展」實驗與啟示
臺灣現今對於「表演策展」概念的討論日益熱絡,並開始深入研究藝術總監、策展人、劇場導演、戲劇顧問與製作人之間的差異與分工,...
臺灣風景觀的變遷:以清領時期到戰後的長卷畫為例
長卷作為東方獨特的藝術形式,自右而左的觀看順序具有固定方向,適合製作者(或訂製者)經過巧妙設計,向觀者傳遞特定的風景觀,...
KINJO繪畫中的Vintage表現主義——「KOVER:KINJO SOLO EXHIBITION」
日本藝術家KINJO在最新個展「Kover」中看待圖像的方式,有著與我們在街頭藝術創作中難得看見的一股溫柔,一種對於物的...
故宮獲外交部捐贈商代青銅器、明代青花瓷、黃君璧水墨等12件文物
今日(8/29)國立故宮博物院舉行「外交部文物捐贈儀式」,中華民國外交部部長林佳龍代表捐贈故宮12件文物,包含4件銅器、...
【表演策展論】為何而動?——「表演策展學」隨想
發生在八〇年代具有「策動性」的展演,不若《偶發戲劇》是對古典戲劇的的生產結構的批判,一如行為藝術在西方的起源是對布爾喬亞...
玩一場沒有輸贏,只有相遇的遊戲:關於尹子潔個展「How Do You Do」
尹子潔的「How Do You Do」一方面嘗試從這一諧音(好賭又賭)的滑移中,打開對於賭、偶然性、機運、遊戲的可能思考...
張立人「戰鬥之城:終」在北師美術館作夢計畫迎來14年系列創作大集結
在2014年起,藝術家離開城市,並將工作室搬遷至臺南學甲。「離開城市之後,我才有機會把自己的城市(戰鬥之城)建立起來,」...
「陳松志:物外」於香港巴塞爾藝術展(3D22):別境是眺望遠方、卻又告別此地
陳松志在空間裝置藝術創作中,有一種對於物件時間性的觀念,使他並不侷限於台灣早期空間裝置的美學觀,亦啟發了不少年輕藝術家的...
伊日十年,前中後調:專訪伊日藝術計劃總監黃禹銘
回想起來,對伊日從認識、注意、引發興趣到期待,大致上有四個節點:高雄伊日、「The Shining」、王煜松個展「兩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