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gdm爍樂在臺北:畫廊主Kelvin Yang談臺北空間,與畫廊的藝術社群視野

gdm爍樂在臺北:畫廊主Kelvin Yang談臺北空間,與畫廊的藝術社群視野

香港gdm爍樂畫廊的臺北空間,是畫廊首次向海外拓展實體展示據點。除了以吳季璁個展「氰山映月」作爲深具意義的開幕首展之外,畫廊主Kelvin也向我們談起gdm爍樂畫廊對離散藝術的推廣,以及參與臺灣藝術社群的想像與期待。

約莫從兩年前開始,香港gdm爍樂畫廊打算在臺灣設立分點的風聲,早就在畫廊圈內不脛而走。有人期待國際畫廊增添本地藝術場景的活力,有人擔心,多了一個國際級的同業在臺競爭,可能讓本地畫廊相形見絀。

擔心的背後,也意味著對經營者的佩服。爍樂畫廊在國際上代理吳季璁、林東鵬、香港中元畫會、五月畫會等幾位華人現當代藝術家的好成績有目共睹。除此之外,爍樂畫廊也是香港本地藝術市場中的常青樹,歷經了市場的成形、泡沫化、國際化、區域化、多樣化的轉變至今,仍屹立不搖,甚至更在五十週年之際,選擇在臺北成立新空間。

「決定開空間的原因,是受到臺北的藝術創作能量吸引。」

gdm爍樂畫廊的臺北空間(簡稱「gdm 爍樂台北」),是畫廊首次向海外拓展實體展示據點,在畫廊開幕前夕,畫廊主楊永金(Kelvin)馬不停蹄地在接待完藏家後,隨即接受典藏團隊採訪,同時也在與畫廊團隊成員Lisa、Joyce與Asia等三位深具藝術產業經驗的夥伴,商討開幕事宜。

「決定開空間的原因,是受到臺北的藝術創作能量吸引。希望藉著爍樂臺北這個新空間,參與臺北的藝術社群。」

gdm爍樂畫廊的臺北空間(簡稱「gdm 爍樂台北」),是畫廊首次向海外拓展實體展示據點。(攝影/陳晞)

在一些業界人士的心目中,爍樂畫廊是隨著香港本地藝文生態的發展,而有階段性變化的本地畫廊,這些變化不離其宗,都與創辦人對於東西方藝術美學的交互性有關。爍樂畫廊近年來推廣「離散藝術」的價值,是奠基在畫廊經營半世紀的經驗中,在經營者本身、合作藝術家與地緣文化彼此纏繞織就的核心價值。

「離散已經是全世界普遍身處的現象跟經驗,」Kelvin說。香港「處處都是外人」,創辦人蘇法烈(Fred W. Scholle)1970年代從美國來到香港,1974年於中環奧皮利街創辦爍樂畫廊的前身「世界畫廊(Galerie du Monde)」,也是移居到香港的外人。

在七、八〇年代,世界畫廊以引介西方現代藝術大師作品為主,彼時藏家多為歐美客,隨著香港藝術環境的變化,畫廊也開始與兩岸三地的戰後藝術家們合作,包括香港中元畫會、臺灣東方畫會等。在近年來畫廊支持的新銳、中生代和亞裔離散藝術家當中,不只此次爍樂畫廊台北空間開幕首展的吳季璁,林東鵬鄧廣燊江記(江康泉)曾建華,都是在臺灣的藝文展演中並不多見、有非常獨特的創作能量的藝術家。這讓人不禁期待,爍樂畫廊未來會如何向臺灣引介香港當代藝術。

在剛入行時,Kelvin便開始接觸臺灣的戰後藝術,他在臺港戰後藝術作品中看見彼此的共通點。在臺灣的藝術場景中,他則看見當代藝術能量與價值的多樣化。這次以吳季璁新作個展,作為台北空間的開幕首展,除了因為吳季璁是爍樂畫廊與臺灣藝術家合作的經典案例之外,還有另一個故事。

爍樂畫廊近年來推廣「離散藝術」的價值,是奠基在畫廊經營半世紀的經驗中,在經營者本身、合作藝術家與地緣文化彼此纏繞織就的核心價值。圖為gdm 爍樂畫廊主Kelvin Yang。(攝影/陳晞)

「氰山映月」展現吳季璁創作新格局

此次在gdm 爍樂台北的吳季璁個展「氰山映月」作爲開幕首展,畫廊帶來了數件展現藝術家更高格局的新作。《氰山集之二百三十五》、 《氰山集之二百三十六》、 《氰山集之二百三十七》三件組合在一起,在挑高的畫廊空間中展現了磅礴的氣勢。而《皴法習作:消逝的原件》,則在屏風的裝裱形式上,展現了皴法習作在氰版攝影與宣紙的反覆運用之間,進一步使虛實物象消逝—顯現。

除了知名的《氰山集》以及《皴法習作》之外,藝術家更發表了全新的戶外裝置作品《臥月(Lying Moon)》——這件直徑六米的作品,其表面是吳季璁以棒球數次墜落至沙盒之後、創造出猶如月球表面般的影像。看似乾枯無水的表面,踩踏上去卻感受到裝置如水床搬的柔軟與流動,走動起來的觸感與水聲,則如置身在淺溪中行走,藝術家進一步裝設燈光於底部,讓《臥月》映照出銀灰色的微光。

臥月亦為偽月,一如吳季璁在《氰山集》與《皴法習作》中,以物質的自然變化挑起人們對東方美學的異想,藝術家在這件裝置中,創造視覺、聽覺與觸覺在物質感官與影像語言的差異經驗,玩轉人們對既定物象的感知。

除了知名的《氰山集》以及《皴法習作》之外,藝術家更發表了全新的戶外裝置作品《臥月(Lying Moon)》。圖為吳季璁作品《臥月》(攝影/陳晞)
看似乾枯無水的表面,踩踏上去卻感受到裝置如水床搬的柔軟與流動,走動起來的觸感與水聲,則如置身在淺溪中行走,藝術家進一步裝設燈光於底部,讓《臥月》映照出銀灰色的微光。圖為作品《臥月》(局部)。(攝影/陳晞)

Kelvin與吳季璁作品的相識,一開始是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的「CAFAM 未來展」。幾年後,在策展人的介紹下,他來到吳季璁在臺北「空場」的工作室。他從空場鮮活又實驗的藝術家聚落,感受到臺北藝術場景的活力,也對吳季璁的創作觀念,有更深層的認識。直到吳季璁正式結束其他畫廊的代理關係之後,才開始與世界畫廊談起展覽合作。

「當時季璁說,他想要從既有的創作狀態『take a break』,想要思考下一步。隔幾個月後,我們便合作了一檔沒有太多商業考量的個展『憬』,在香港獲得非常積極的評價。」隔年,世界畫廊在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Art Basel Hong Kong,簡稱「香港巴塞爾藝博」)推出吳季璁個展。又隔一年,他們在臺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期間策劃了令許多人印象深刻的快閃展,不久,尚・凱利畫廊(Sean Kelly)宣布代理這位大放異彩的藝術家。

除了前輩與資深藝術家的展覽策劃之外,爍樂畫廊偶而也會在適當的時機點,讓藝術家在Art Basel這樣的博覽會平台中,發表轉型期的新作,另一個案例,則是香港藝術家林東鵬。在2012年以前,林東鵬多以繪畫創作為主,然而在2013年的香港巴塞爾藝博,爍樂畫廊卻邀請林東鵬製作裝置作品。

「我對東鵬說,我們希望你能做從來沒做過、但卻擁有你藝術語言的作品。」林東鵬於是在「藝術探新(discover)」展區,創作了大型裝置作品《一二世界》,以比例不一的模型、植物、繪畫及投影等元素,在動態影像中,統合成一種有別於繪畫作品的整體性。「這件作品讓他的藝術語言與藝術職涯延伸出的高度,是令我們喜出望外的成果。」Kelvin也透露,2025年的秋天,林東鵬也預計在臺北舉辦個展。

《氰山集之二百三十五》、 《氰山集之二百三十六》、 《氰山集之二百三十七》三件組合在一起,在挑高的畫廊空間中展現了滂薄的氣勢。(攝影/陳晞)
《皴法習作:消逝的原件》在屏風的裝裱形式上,展現了皴法習作在氰版攝影與宣紙的反覆運用之間,進一步使虛實物象消逝—顯現。(攝影/陳晞)
此次在gdm 爍樂台北的吳季璁個展「氰山映月」作爲開幕首展,畫廊帶來了數件展現藝術家更高格局的新作。圖為藝術家吳季璁於個展開幕現場。(攝影/陳晞)

「上青」項目——呼應爍樂畫廊的藝術社群視野

自己合作的藝術家與更大的畫廊簽約合作,不會有相對剝奪感嗎?「不會呀,Sean Kelly把季璁推向了更高的位置,幫藝術家打開一個我們去不到的地方,這才能讓藝術社群在更多層面上取得成功。季璁在那幾年也卯足了勁,才能得到社群的支持。」在一片資深畫廊的經營者之中,Kelvin屬於特別重視社群力量的那一類人。

「我們離不開社群。因為無論是機構,或是藝術工作者,你我的社群都是由一個生態系統構成的。」對他來說,畫廊身處的社群不只是「藝術市場圈」。就像他會去空場參訪藝術家工作室那樣,在香港,他們除了與畫廊同業交好,也和藝術機構、替代空間、策展人等有日常的往來。「在我們參與推廣的東方美學新實驗性當中,它是需要從藝術家到研究者、媒體,一起支持的。一個藝術家的成功不只是因為我們。」

藝術家做出創作、觀眾受其吸引、媒體推廣、評論與研究進一步深化、與機構合作,乃至基金會典藏作品,藝術的成功不是英雄式的個人成敗,而是關於一個社群網絡的價值,其效用是否能被彼此認同、彰顯。「我們來這裡,希望能融入臺灣的藝術社群,跟畫廊同行學習,跟非營利機構學習。」

也因此,gdm爍樂台北的其中一個重要目的,是參與臺灣本地藝術社群,而它的試金石則是畫廊為此地推出的「上青」項目。

gdm爍樂台北其中一個重要目的,是參與臺灣本地藝術社群,而它的試金石則是畫廊為此地推出的「上青」項目。圖為gdm 爍樂台北的吳季璁個展「氰山映月」展場。(攝影/陳晞)

「上青」與台語的尚青(siōng tshinn)同音,也意味著向未被代理、未被支持的藝術家遞出橄欖枝。「『上青』項目是特別為臺灣藝術社群發佈的項目,這在我們為畫廊進行空間設計的過程中,就先安排好的想法。」gdm 爍樂台北在門面的展牆空間中,多設計了一個櫥窗空間,讓經過的人可以輕易注意到作品。據團隊表示,上青項目的作品展售的大部分經費,會用來扶持年輕藝術家。

Kelvin謙稱,跟其他優秀的本地畫廊相比,爍樂台北空間並不大,這個支持的項目也很小,「畫廊畢竟都需在能力範圍內,思考如何從零做起。」

我頓時想起了國外藝術家與歐美畫廊對臺灣環境的想像,不禁問起Kelvin:有些歐美藝術家覺得臺灣的政治處境很危險,隨時都可能會戰爭,gdm又會怎麼回應這樣的擔憂呢?「我們自己都跑來這裡開實體空間了,經營一個實體空間所需長期投注的成本,我想這就是最好的證明與回應。」

後記

採訪結束後,我隨即趕往其他行程,回程路上也好奇gdm 爍樂台北當晚的開幕晚會。現場果不其然擠滿了許多國內外的業界人士想一睹風采,如此的熱鬧光景,在濕冷的臺北十二月夜晚並不多見於藝術圈。這或許會讓其他國際畫廊的在臺駐點人員,也開始想像新空間的計劃,臺灣藝術場景的國際在地化,在未來或許也將有更多樣的光景。

gdm 爍樂台北當晚的開幕晚會,其熱鬧光景在濕冷的臺北十二月夜晚並不多見於藝術圈。圖為gdm 爍樂台北的吳季璁個展「氰山映月」開幕晚會現場。(攝影/陳晞)

陳晞(Sid Chen)( 131篇 )

藝評書寫與研究者,現為典藏雜誌社(《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社群暨企劃主編、國際藝評人協會台灣分會(AICA Taiwan)理事。目前關注異質性的創作與勞動,長期研究繪畫性與敘事性等命題,對於另類文化和視覺語言的迷因混種亦深感興趣。文章散見於《典藏ARTouch》、《CLABO實驗波》、《端傳媒》、《非池中藝術網》、《Fliper》、《ARTSPIRE》、《500輯》、《藝術認證》、《歷史文物》、《新北美誌》等。

sid@artouch.com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