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台灣現代雕塑的鳳凰涅槃

台灣現代雕塑的鳳凰涅槃

4月6日,傳出藝術家楊奉琛因病逝世的不幸消息,享年60歲。與父親楊英風一樣,楊奉琛畢生奉獻於雕塑創作;綜觀台灣…
4月6日,傳出藝術家楊奉琛因病逝世的不幸消息,享年60歲。與父親楊英風一樣,楊奉琛畢生奉獻於雕塑創作;綜觀台灣雕塑史進程,無疑在楊氏父子的鳳凰展翼、飛龍升天帶領之下,登峰造極。作為台灣現代雕塑先鋒的楊英風,以其溫潤細膩的獨到眼光,不斷自傳統文化、宗教思想與大自然裡汲取靈感、求新求變,在台灣雕塑的進程中闢出一條康莊大道,而楊奉琛亦追隨其父師法自然,並以雷射藝術創作的技術和質量,獨步全台。
凌霄.開創新局
楊英風曾多次表示魏晉時期的石窟佛教藝術美學與觀念,對於他在創作有極為重大的影響,觀者從作品中亦能充分感受到他崇敬宇宙與尊重萬物的思維,這種敦和安適之氣也同樣能自楊奉琛的作品中察覺。從舉目可見的壯闊山水到既存於心的文化思維,無不皆被由繁化簡,從容自得卻曖曖內含光。
自1950年代起,楊英風便屢獲國內各項美術展覽獎項、推展相關活動或組織的運作,並多次赴國外參展且驚豔異邦。楊英風於1953年獲得台陽獎雕塑部第一名的的寫實佳作《驟雨》,形神俱佳地精確掌握到身材結實的農人急忙披起簑衣遮雨的一瞬間,也反映出早期農村社會的樸實可親。感於藝術不應只是追求形似,必須直視到真實的內在才能真正觸動人心,在創作昇華的過程裡楊英風開始「丟」,捨其形而取其神,於1968年拜其門下的朱銘也受此一觀念影響,擺脫原有的嫻熟寫實技法而建立起強烈的自我風格。1955年出生的楊奉琛,也同樣在濃厚的藝術氛圍之中成長並走上雕塑家之路。
楊英風的《鳳凰來儀》原件儘管已隨1970年的大阪世界博覽會閉幕而匿跡,幸在1993年受台北銀行所託而重新製做一座高達11公尺、不銹鋼製的《鳳凰來儀》,與當初設計概念更為相近且矗立至今。(攝影/楊椀茹)
1967年,楊英風至花蓮大理石廠擔任顧問,受到太魯閣奇麗景觀的啟發並出於對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謳歌,開創出大寫意般淋漓暢快的劈削風格;山水系列之中,無論是切面蒼勁的微縮景觀抑或線條秀雅的翩翩水袖,都能看出以自然為師的深刻所得,作品具體而微地承載大山大水的深遠與力道。爾後,在1970年日本大阪萬國博覽會,臨危受命為貝聿銘設計的中華民國館所創作的鋼鐵著彩雕塑《鳳凰來儀》最為人稱道,這也幾乎等同於他藝術成就的代表標誌;鳳凰的昂然現身更奠定楊英風在國際藝壇的高度與地位。
早在1963年,楊英風首度採以不銹鋼作為雕塑的媒材,便對不鏽鋼極具現代感的俐落、簡約特性難以忘懷,並為當時的雕塑創作開創另一種「可觀」的新局面。不銹鋼純淨如鏡的特殊質感,可吸納、反射周遭景物而產生相輔相成的密切關係,極為符合他所認為雕塑係應環境所生的前瞻觀念。這也在1973年設計置於紐約華爾街東方海運大廈廣場的《東西門》(Q.E.Gate)達到最高體現,楊英風取中國傳統造園當中的月門概念出發,以方圓形體排置、虛實影像交疊,營造出饒富多重視覺意趣的觀看效果,同時也將深厚的東方哲學巧妙地以西方抽象的簡練手法呈現,正氣與圓融兼蓄的氣度一表無遺。
楊奉琛為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量身打造的《海天一色逍遙魷》呈現出大王魷魚於海中暢游的靈巧姿態,在白天與夜晚各有不同風采。
淬鍊.觀想於心
1978年,楊英風引進了雷射技術並大力推廣,其子楊奉琛克紹箕裘,投注一生心力鑽研雷射雕刻與光效藝術更為精進的技術與表現,接續以奇幻奪目的雷射光束再度於台灣雕塑史鐫刻下光燦的一頁。自1980年起,便開始聯合展出以雷射創作的藝術品,更多次於元宵燈會擔綱主燈設計之重責。在貫徹實體雕塑「天人合一」的脈絡之下,從破形轉化到無形,始終不變的是劃破幽黑天際的那道謙沖之光。
1973年,楊英風受知名建築師貝聿銘之邀為紐約華爾街東方海運大廈廣場所作的《東西門》(Q.E. Gate),以虛實的空間與影像交錯,帶出深厚的中國哲學。
回顧兩人攜手在雕塑領域耕耘逾一甲子的時光與作品,可以看出他們並不只追求雕塑品本身的完美呈現,而是宏觀地將空間的特色、條件納入思考,設置因地制宜的景觀雕塑達到與環境乃至於心境皆能相處相容的和諧一致。致力於科技發展與人文訴求的齊頭並進、內外觀照,除了契合終其一生追求的順循自然,更使建置公共藝術的概念蔚然成風。楊英風一生創作質量豐美、理念深厚,他在1997年逝世前,已於1992年成立楊英風美術館、1993年成立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典藏、展覽與推廣其創作內涵,而後基金會更在2000年於交通大學進駐楊英風藝術研究中心。楊奉琛除了投身創作之外,還擔任楊英風美術館館長、台灣雕塑學會理事長等要職,而他對於公共藝術的執行觀念與豐富實務經驗亦深獲各界倚重,作品遍布全台。
楊奉琛為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量身打造的《海天一色逍遙魷》呈現出大王魷魚於海中暢游的靈巧姿態,在白天與夜晚各有不同風采。
生活在日漸複雜的環境中,純粹,亦發顯得難能可貴。他們的作品造型簡練而意涵不減,型塑出外顯的生命光明面與內化的曠達價值觀,收放自若地呈現出時而婉轉時而雄渾的多元風貌,然而卻不曾脫離根植於文化底蘊的悠遠意象與哲思,因此總能讓大眾觀之便能咀嚼其意並產生共鳴。「父親的創作觀是天、地、人,而我是反過來從人到地再回到天。」楊奉琛曾如此表示。
如今楊氏父子相繼遠颺,鳳凰嬉遊的翩影雖成追憶,但靈光未滅。
楊英風(左一)與其子楊奉琛(左二)於1987年攝於大漢雷射科藝研究室。
楊椀茹 (Yang, Wan-Ju)( 151篇 )

典藏ARTouch資深採訪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