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評茶也評人:姚文瀚《畫賣漿圖》考證

評茶也評人:姚文瀚《畫賣漿圖》考證

Critiquing the Tea and also People: Research on “Drink Vendors” by Yao Wen-Han

《畫賣漿圖》左上角為攜雙擔貨郎架賣茶的貨郎及童子,前方有婦女與孩童持茶具。右方則有站立品茶的人群,有持長頸湯壺注水點茶,或以火筴翻動木炭、持盞飲茶等不同姿態。全作設色秀麗,器物及衣服的紋飾描繪精緻。

姚文瀚,號濯亭,工道釋人物。《各作成做活計清檔》(以下簡稱《活計檔》)可見他最早於乾隆8年(1743)擔任如意館畫畫人,《秘殿珠林》曾評其道釋畫「堪與嚴宏滋、丁觀鵬比肩」。乾隆五十年(1785)正月初六舉行千叟宴盛典時,姚文瀚當時為「如意館七品官」,「年七十三」,故可推測他出生於康熙51年(1712)或52年(1713),卒年不明。

姚文瀚,《畫賣漿圖》,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畫賣漿圖》左上角為攜雙擔貨郎架賣茶的貨郎及童子,前方有婦女與孩童持茶具。右方則有站立品茶的人群,有持長頸湯壺注水點茶,或以火筴翻動木炭、持盞飲茶等不同姿態。全作設色秀麗,器物及衣服的紋飾描繪精緻。線條勾勒挺勁,人物開面及物體大部分略施陰影,應有受到西方明暗陰影法的影響。

畫作左下角僅有「臣姚文翰恭繪」題款,另有「石渠寶笈」、「寶笈重編」印,初步僅能判斷定年不晚於《石渠寶笈》續編成書的乾隆58年(1793)。若以作畫技法來看,《畫賣漿圖》的特色是臉部線描並非傳統墨線,也並不是單純在輪廓線外略施灰色陰影,而是以淺灰線、赭紅色線多次重覆勾勒臉部肌肉,如笑肌、眼袋等,使得人臉具有類似西方明暗法的立體感,且人臉側面表現較為成熟,應是晚於該年的作品。查閱《活計檔》,在乾隆21年(1756)九月二十日〈如意館〉有以下記載:「本月十九日太監張良棟來説首領桂元交……姚文瀚《評茶圖》畫一張,傳旨……姚文瀚畫托紙二層,欽此。」這件《評茶圖》在記載上與《畫賣漿圖》的畫題和定年接近,或有可能是同一件作品。

傳劉松年,《茗園賭市》,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姚文瀚《畫賣漿圖》的圖像來源,最早可追溯至故宮藏的傳宋劉松年《茗園賭市》,其他類似圖像尚有傳宋代蘇漢臣(1094-1172)《賣漿圖》,也有僅存「鬥茶」場景的作品。後來「鬥茶」圖像出現在版畫中,使得該畫題傳播更廣。「賣漿」主要指販售飲品,如酒、茶等。宋代賣茶的地點主要在茶館、茶樓或茶棚,類似圖中流動攤販的賣茶人主要出現在夜市,如《夢梁錄》記載夜市中「有車擔設浮鋪點茶湯以便游觀之人」。《東京夢華錄.馬行街鋪席》也有賣夜茶的記載,「至三更,方有提瓶賣茶者,蓋都人公私營幹,夜深方歸也。」

類「賣漿」結合「鬥茶」的圖像,若非描繪實際民間風俗,那可能是為了什麼目的而作呢?根據學界目前的研究,「貨郎圖」的圖像來源,最早可追溯至南宋宮廷畫家李嵩(1190-1230)的《市擔嬰戲(貨郎圖)》,源自於宮廷元宵慶典的雜扮演員。之後明代宮廷所製的大型立軸貨郎圖亦有許多與元宵相關的物品,應是為了元宵節而繪的歲時月令圖,隱含有「市聲」再現於宮廷的鑑戒傳統。

《畫賣漿圖》「八吉祥」的法輪紋、方勝紋與蓮花紋。(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清康熙《豇豆紅釉太白尊》與姚文瀚《畫賣漿圖》對照。(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賣漿鬥茶」圖像有可能是宮廷的歲時月令圖嗎?清代姚文瀚《畫賣漿圖》除了加強畫中的吉祥寓意紋飾之外,也在畫中增添清宮的時尚。畫中設色茶器近似於清宮常見的單色瓷釉,如飲茶的藍衣男子手持的茶杯顏色與創始於康熙朝的「豇豆紅釉」相似,該釉料使用銅鹽,因溫度影響而有不同深淺之銅紅色,近似豇豆色澤,故有此稱呼。右上角老人手持的茶杯,類似於雍正朝所創的「吹綠釉」,特徵是淡綠微泛黃色,是當時的低溫琺瑯綠釉的代表顏色。畫中央手持茶壺注水的男子,另一手拿的「藍釉」茶杯雖是延續宋代磁州窯仿西亞地區(伊朗、伊拉克、埃及等)傳來的釉色,但顏色亦是清宮較常見的藍中帶綠色。除了器具顏色之外,姚文瀚在《畫賣漿圖》中加入了大量的紋飾,展現他善畫衣紋的專長。如右上角老人的衣角出現以12個三角形構成的「朵花錦地紋」,或可能受康熙朝傳入的西洋幾何學影響。

清乾隆《琺瑯彩綠地剔花花竹盤》與《畫賣漿圖》對照。(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以上為節錄內容。完整全文請見:《典藏.古美術》2022年6月號〈評茶也評人─姚文瀚〈畫賣漿圖〉考證〉,作者:蘇雅芬(國立故宮博物館書畫文獻處助理研究員)。

【雜誌購買連結】

https://readmoo.com/book/220231009000101典藏官網
博客來
蝦皮
UDN電子雜誌
讀墨電子雜誌

【更多古美術最新消息】

FaceBook
Instagram

蘇雅芬( 1篇 )

國立故宮博物館書畫文獻處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