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用生命經驗體驗民俗史的精彩――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算×命:歐洲與臺灣的占卜特展」

用生命經驗體驗民俗史的精彩――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算×命:歐洲與臺灣的占卜特展」

History of Folk Customs Learned Through Life Experiences: “Calculating × Destiny: Divination in Europe and Taiwan” at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

「算×命」特展是台灣歷史博物館自2021年11月升等文化部三級機構以來,首檔與海外博物館的交流策展。與德國紐倫堡「日耳曼國家博物館」(Germanisches Nationalmuseum)合作,共借展47件歐洲算命文化文物展品,並與台灣的算命文物並陳,相互參照算命文化在東西方當中各自生發出何種面貌。

今天我們要來談所謂的「迷阿」,也就是「迷信阿姨」。不然也可以是「穿迷你裙的阿姨」。―陪沈團

大家的生活經驗當中,都有遇過喜歡算命的人吧?甚至,自己就是那個喜歡算命的人。第一次聽到「迷阿」這個字眼,我忍不住失笑。雖然我不算是簡語支持者,不過我積極贊同「迷阿」這個詞組:窺看命運的樂趣如此迷人,而甚至引人入「迷」;況且何必是阿姨,阿伯阿叔、阿哥阿弟,都可以是這個「阿」的主體。台灣歷史博物館現正展出的「算×命:歐洲與臺灣的占卜特展」(簡稱「算×命」),展出台、德算命民俗信仰文化與歷史物件。200餘件展品,內容涵括古今與東西,稱它是為男女老少廣大「迷阿」群眾所策的展覽,當之無愧。

「算×命:歐洲與台灣的占卜特展」展區入口。(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台灣歷史博物館「算×命」特展

「算×命」特展是台灣歷史博物館(簡稱台史博)自2021年11月升等文化部三級機構以來,首檔與海外博物館的交流策展。與德國紐倫堡「日耳曼國家博物館」(Germanisches Nationalmuseum)合作,本次共借展47件歐洲算命文化文物展品,並與台灣的算命文物並陳,相互參照算命文化在東西方當中各自生發出何種面貌。

圖中橫幅為日治時代台中地區命相館「面相圖譜」。(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典藏、提供)

策展人張淑卿在展覽序言中開宗明義:「命運是千百年以來人們好奇、不斷探索的課題。」源自相同的心理需求,算命、占卜、數術普遍存在於世界上各種文化之中,發展出不同的面貌。策展人依據展品特質,將「算×命」展區分成五個部份:以占卜機制的「觀察與推算」、「神靈的預示」、「扭轉運勢」三大主題為核心,並與算命文化衍生而來的「占卜的人們」、「占卜與遊戲」主題組合,試圖運用歷史物件與策展敘事講述台灣與德國的算命文化。在此架構下對照東西方算命文化,更進一步觀察算命在不同文化與社會脈絡當中發展出的歷史面貌。

16世紀活躍於比利時魯汶的星盤製造師阿森紐斯(Gualterus Arsenius)所作星盤。(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算×命」特展向日耳曼國家博物館借展的展品當中,有我們所熟知西洋算命道具,如塔羅牌;也有特殊者,如向來禁止偶像崇拜與異端儀式的基督教,卻發展出可服用的聖母像護身符,其功能及意義和台灣燒化符紙兌水喝的民俗極為相似。遠渡重洋借展而來的展品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西洋占星:展場中的黃銅星盤出自16世紀活躍於比利時魯汶的星盤製造師阿森紐斯(Gualterus Arsenius)之手,金燦晶亮的外觀,彷彿加持了占星預言的權威感、法力值倍增。

可食用的護身符(Schluckbildchen),郵票大小、印有聖母或聖子圖像,多提供給朝聖者、病弱者服用或放在身上,以求治療功效;是在天主教允許下的魔法替代品。(攝影/蔣倪)
曼陀羅是西方文化史著名的魔法植物,其根部形似人形。圖為1485年自然史作家約翰內斯.德.古巴(Johannes de Cuba)出版草藥書Gart der Gesundheit書中將曼陀羅人形化的插圖;該形象也成為《哈利波特》毒參茄(或譯稱魔蘋果)的原型。(攝影/蔣倪)

除了遠渡重洋而來的異國算命文物亮眼,展場中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台史博包羅萬象的豐富展品。包含原住民靈媒占具,道教信仰的籤詩籤筒、神像、道袍、風水厭勝物,卜卦歌謠錄音檔。這些文物雖然有命理學的共同議題關聯,但各自應用相去甚遠,在生活的使用情境中也不相近,且媒材形式更是迥異。這諸多台灣民俗信仰、算命文化的歷史物件,都曾經是用以窺看命運的法器,如今陳設在博物館中展出,距離觀眾的生命經驗,似近又遠。這樣的展品組合讓我好奇,在什麼契機之下讓這些文物在這個展間中聚首?

神像、籤筒、筊杯組。(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在博物館中遇見曾在生活經驗中見過的「法器/文物」,不免會自問該用什麼眼光看待。這個糾結讓我想起台日之間曾經發生的《民俗台灣》論爭。《民俗台灣》由在台日人金關丈夫、池田敏雄主持,台日知識份子協力,1941年7月在日治台灣正式發行。民俗台灣關注台灣的民俗信仰、祭儀與生活等。由於內容豐富,且創刊人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仍然勉力自費經營直至1945年停刊。刊物內容關注台灣的在地文化,在日治時代結束之後,仍被眾多台灣史學者視為日治時期的重要民間文化活動成果。但就在《民俗台灣》的歷史評價幾乎底定的20世紀末,1996年日本史評家川村湊提出了反面的質疑,認為《民俗台灣》作為地方民俗誌的觀察書寫,本質上是「異國情調趣味與殖民主義色彩」的體現。(註1)

在觀看「算×命」展覽過程中,讓人聯想起關於《民俗台灣》這類民俗進入民俗誌與文化史研究的問題:這究竟是文化他者的奇觀,又或是深刻的在的文化觀察?「算×命」展間中,這許多我們聽過卻不盡熟悉的民俗文物,當它們進入到博物館體系時,從原有的使用情境抽離,在博物館展間去脈絡化地展出,它們只能以博物館展品看待了嗎?又或者我們應該看見它帶有生活感的那一面?甚至想問,它身上還帶有足以窺知命運的法力嗎?

東西方算命文化的活性差異

基於以上諸多好奇,我聯繫了「算×命」的策展人,試圖想為我的好奇心釋疑。經過策展人的回應,我的疑竇獲得了解答:

本次展覽,確實是命題先行於展品選件的。本次的跨國合作策展,必須從幾年前說起。德國漢學學者朗宓榭(Michael Lackner)獲頒第10屆科技部杜聰明獎,在來台受獎途中參訪了當時張淑卿策展人所策劃展覽「神界.人間:台史博館藏神像特展」,基於其對台灣民俗信仰的研究興趣,朗宓榭展開與台史博的研究合作計畫。2018年首先於德國舉辦策展研究工作坊,後於德國紐倫堡日耳曼國家博物館策辦「此命當何」(Signs of the Future)特展。本次「算×命」特展延續「此命當何」特展的討論基礎,延伸深入比較東西方算命、數術民俗的相關文化研究。

台史博典藏《卜卦調》、《問卦》等歷史音檔聆聽區。(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在明確的策展主軸之下,策展人從台史博典藏系統當中集結本次的展品組合,並且刻意揀擇能與西方對比參照的物件。關於台史博多元豐富的典藏品,策展人表示「台史博是個樂於接受捐贈典藏的博物館。」作為台灣史的研究機構,接收來自民間捐贈、曾經在生活中被使用過的物件,彰顯了典藏文物過去曾有生活感的那一面。策展人不否認,生活物件進入博物館中,即成為脫離原有脈絡的展示文物。正是為了彌補這個展覽形式上的限制,本次策展的選件與解說,更加強調物件的物質生活意義。

碟仙圖。(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所謂生活感,事實上也是台灣民俗信仰與算命文化的可貴之處。策展人提到,算命文化過去在歐洲,處於基督宗教主導的文化基礎之上,幾乎不見容於教義道德觀,自從啟蒙運動之後始終被視為不科學的神秘崇拜。策展人回憶,在德國參與策展工作坊時方得知,算命文化在現代歐洲社會文化觀點中,更近似於所謂「前現代文化產物」。相較之下,算命文化在台灣仍在有活力地發展著。不光是台灣在地的道教祭儀、漢文化傳承的八字,甚至源自西方的占星都在台灣發揚光大,深入當代社會生活當中。如今人稱的國師,用以推知宇宙運行的占術,不是八字五行的生剋,而是星座周行的軌跡。策展人笑稱,自從展覽開幕以來,已經遇過無數人向她詢問如何使用星盤,「或許我應該好好寫一篇十六世紀星盤使用解說,貼在台史博臉書上跟大家分享。」

相較於德國用前現代史角度理解算命與相關文物,算命在台灣的文化表現不僅多元,且更具生命力,至今仍在發展出新的面貌。策展人以台灣許多知名宮廟推出了線上求籤服務的現象為例,算命作為深入台灣生活的文化,其活力來自與常民生活共存,並與社會時代俱進。策展團隊為此在展場中設計了許多互動裝置,也佈設了數個知名宮廟線上求籤的QR Code,讓觀眾在觀看展覽之餘也能親身參與。一如算命,再神奇的算命仙也需要來自問卦者的線索,方能解惑;算命主題展覽的生活感,需要群眾的互動與體驗,才算真正成立。

「算 × 命:歐洲與台灣的占卜特展」線上求籤互動區。(攝影/蔣倪)

1944年金關丈夫在《民俗台灣》九月號提到,「有一些資料現在不記錄,便會永遠消失了。尤其像現在所謂皇民化成功的時候,在這種『同化主義』不斷發揮的時代,令人很是憂心。將之記錄留給後世的學者,是現在臺灣在住者的一種義務。」(註2)相較於當時,台灣民俗在文化保存的危機感之下被寫入民俗誌與文化史,如今「算×命」特展呈現鮮活且持續存活、生活的民俗文化,讓人感受到本土文化的活力。

後記

第一次聽到「迷阿」aka.「迷信阿姨」的簡語,我總覺得這個名詞的指涉,雖然不應該像是在說我,卻獲得我強烈的認同感又特別適合我;這個字眼與我的生命經驗串起深刻的連結。身為一位生理男,我並不排斥「迷阿」這個稱呼。此處簡語的「阿」化解了「阿姨」的女性意味;更進一步說,熱衷算命的人哪有在分男女的呢?窺看宇宙運行之奧秘,本就迷人。我想,迷阿就迷阿吧!我平日並不算是個簡語運動支持者,但我認為此處稱之「迷阿」有其積極意義,開放地指涉了所有熱愛算命的你、我、她/他/它。

談到生活感,策展人與我聊起彼此與這檔展覽的經驗連結,策展人分享自己成長在一個小孩出生父母就會拿著八字去排命盤的年代。對談過程中,話題幾數度在起飛超展開的邊緣,她問道,「我不知道你們現在年輕人小時候,是不是爸媽也有拿你們的生辰八字去排命盤?」實不相瞞,我小時候也獲得了一紙「八字貴造細評」。而今回望,我是出生時命盤中說「日元雖弱,卻喜印綬生扶」的我,同時也是長大自己查了星盤才自知太陽、水星、火星都在九宮那個難搞的我。

道袍與十二生肖替身紙紮人。(攝影/蔣倪)
台南開基玉皇宮十二生肖替身紙符。(攝影/蔣倪)

算命文化的生活感,對於台灣民眾來說,極其容易能在生命中尋得印證;對我來說,「算×命」特展的精彩,七成在於展間內豐富的展品,三成更在展間外的生命經驗。比如在展間中,我看見十二生肖替身紙紮人,乍與童年的法事記憶重逢:這些物件既是博物館中的文物,也是宗教現場的法器,同時更是具有相關宗教經驗者的生命記憶。


註釋

註1 吳密察〈《民俗台灣》發刊的時代背景及其性質〉,《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台灣文化狀況》,台北:播種者,2008,頁49-81。關於《民俗台灣》這樣的民俗誌書寫,究竟是殖民者主觀下的「他者奇觀」,或是出於對記錄民俗的文化使命感,又或者背後負有殖民政治協力者角色,吳密察(現任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撰寫〈《民俗台灣》發刊的時代背景及其性質〉一文進行討論。

註2 同上註。

算×命:歐洲與臺灣的占卜特展

展期|2021.12.22-2022.05.29
地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2特展室

蔣倪( 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