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歸陰──臺灣人死後的靈魂之行

歸陰──臺灣人死後的靈魂之行

Back to the Underworld: The Soul's Journey After Death in Taiwan

俗信土地公會來陪伴亡魂走向人生另一個階段,同治年間林豪《東瀛紀事》記述戴潮春事件時,洪第被官軍擊斃,當晚二鼓(19至21時),洪家的家犬狂吠,兄嫂夢到:「身負創,臥地上,望見林大人馳逐軍中,有紅光一簇隨之,熱極不可近,欻有老人以袖拂身,冷如霜雪,頓覺痛苦。俄而身輕如葉,逕至城隍掛號⋯⋯」這篇文獻描寫民間對歸陰的想像:人死,土地公隨即現身,土地公是位耄耋長者,將亡者的靈魂從屍體中帶出,引領亡魂向城隍取得鬼籍,正式成為鬼界一員。
臺灣人稱死亡為「過身」,對生命現象的認知,認為人的身體不只有表面看得見的肉體,還有看不見的三魂七魄,臺灣人繼承了漢文化的魂魄與幽冥觀念,歷經了本土化歷程與時代演進,結合信仰、儀式、習俗、傳說,建構臺灣在地對死後歸宿的的思維及想像,1921年片岡巖在《臺灣風俗誌》提到:「相信人有三魂七魄。死後一在神主,一在墳墓,一在陰間(地獄或西方淨土)。魄和屍體入地下後消失。」說明死後三魂各有所歸。 入殮前...


您已經是會員?
典藏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加入會員


張靖委( 11篇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民俗亂彈」編輯。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