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走向世界:北美館響應文協百年,再現日治時期經典畫作

走向世界:北美館響應文協百年,再現日治時期經典畫作

Worldward: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Presents Iconic Japanese Colonial Paintings to Commemorate Taiwan Cultural Association’s 100th Anniversary

臺北市立美術館「走向世界:臺灣新文化運動中的美術翻轉力」一展,依循文協自1920年代以來推動新文化運動的背景,梳理藝術、文化和歷史等多重面向,呈現出與文協活動相關,或日治時期結束前文化改造運動下臺籍與日籍藝術家的經典作品100件。

臺北市立美術館(簡稱北美館)因應臺灣文化協會(簡稱文協)成立100週年,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擴大舉辦「文協百年.時空重現」系列活動,推出「走向世界:臺灣新文化運動中的美術翻轉力」一展,由余思穎擔任策展人,並邀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助理教授邱函妮為顧問,依循文協自1920年代以來推動新文化運動的背景,梳理藝術、文化和歷史等多重面向,呈現出與文協活動相關,或日治時期結束前文化改造運動下臺籍與日籍藝術家的經典作品100件。

「走向世界:臺灣新文化運動中的美術翻轉力」開幕合影,左起為臺北市文化局蔡宗雄局長、臺北市蔡炳坤副市長、柯文哲市長、北美館王俊傑館長、策展人余思穎。(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北美館館長王俊傑在今(1)日開幕記者會致詞時提到,「走向世界」此展對北美館深具意義,5000件北美館館藏中有許多臺灣前輩藝術家的重要作品,當時的藝術家懷抱以藝術改造社會的企圖,反映當時知識分子希望改造社會的理想。除了館藏之外,此檔展覽也從國立臺灣美術館及畫家家屬等私人收藏中借展,包含繪畫、攝影、雕塑等珍貴的作品,藉此探討當時臺灣社會逐步成形的主體意識,引領觀眾思索歷史中的臺灣意象。

「走向世界:臺灣新文化運動中的美術翻轉力」展覽一景。(本刊資料室)

策展人余思穎表示,本次展覽標題「走向世界」意味著當時的臺灣藝術家可望迎接時代變化,與世界趨勢接軌的企圖,由於日治時期臺灣缺乏藝術專業學校與專門的展覽場地,臺灣藝術家負笈日本等地學習現代藝術,開拓視野,並思考如何以西方的藝術語彙呈現出臺灣特色。展覽共分為「在臺日籍藝術家/教育者」、「美術競賽與臺灣藝術家」、「現代性與地方色」、「現代女性形象」與「寫真術興起」等主題,呈現37位臺灣與日本藝術家的作品,包括:日籍藝術家石川欽一郎、鹽月桃甫、木下靜涯、鄉原古統、村上無羅,臺籍畫家倪蔣懷、劉錦堂、陳澄波、呂鐵州、李梅樹、廖繼春、顏水龍、陳植棋、楊啟東、林玉山、陳進、陳慧坤、黃靜山、楊三郎、李石樵、郭雪湖、葉火城、蔡雲巖、張萬傳、林柏壽、林邱金蓮、黃荷華、盧雲生、黃水文、林阿琴、黃早早、林之助,以及雕塑家黃土水、陳夏雨,還有攝影師彭瑞麟、鄧南光、林壽鎰的作品。

倪蔣懷《真人廟》。(本刊資料室)
陳植棋《真人廟》。(本刊資料室)

其中,北美館重要館藏如鄉原古統《臺灣山海屏風》四件、郭雪湖《圓山附近》與《南街殷賑》、陳澄波《嘉義遊園地(嘉義公園)》、廖繼春《有香蕉的院子》,以及文化運動重要根據地之陳植棋與倪蔣懷所繪製的《真人廟》,與臺灣最早彩色攝影作品《靜物之影中影(東京)》等皆在此次展覽中呈現,觀眾可藉此一窺當時社會背景下,藝術家如何藉由作品呈現臺灣的獨特面貌,引領觀眾回顧臺灣文化思潮風起雲湧的時代,賦予今昔之間的對話。

黃土水《釋迦出山》。(本刊資料室)
郭雪湖《南街殷賑》。(本刊資料室)

走向世界:臺灣新文化運動中的美術翻轉力

展期|2021.10.02 – 11.28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三樓3A

ARTouch編輯部( 167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