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重尋原初的心靈與土地:曾志偉與他的威尼斯雙年展作品《臺灣郊遊》

重尋原初的心靈與土地:曾志偉與他的威尼斯雙年展作品《臺灣郊遊》

曾志偉積極回應了雙年展的策展命題「我們如何共同生活?」,認為對於人的主體何在必須再次定位,尤其是選擇放棄此刻的人本中心態度,認真尋求與他者對話及合作的觀念,因而順利在提案競爭中脫穎而出。
「我們生活在一個退化的時代。不過,如果能找到我們土地的原始輪廓,⋯⋯我們就能重拾昔日那種因為歸屬感,所帶來的某些細微感受。」
——蓋瑞.斯奈德(Gary Snyder),《禪定荒野:行於道,醉於野,在青山中修行,與萬物平起平坐》(The Practice of the Wild)(註1)
本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Biennale Architettura)的臺灣館,由年輕的曾志偉帶領自然洋行設計團隊,提出「臺灣郊遊」(Primitive Migration from/to Taiwan),除了回應總策展命題:「我們如何共同生活?」(How will we live together?)同時,也應答其中衍生的三個議題:謙遜地提問 (Ask)、共同合作 (Work Together)、相互影響(Influence Each Other)。
「臺灣郊遊」臺灣館於普里奇歐尼宮展出之概念模擬圖。(© 自然洋行)
自然洋行建築設計團隊總監曾志偉。(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曾志偉在臺灣建築界的崛起,帶著些許的突然驚喜,基本上是始於自然洋行的「少少 – 原始感覺研究室」計畫,得到2014年 ADA新銳建築獎,開始引發各方注意。尤其,在此計畫中以「自然中的學習場域」為題,透過各領域如植物學家、傳統醫療、原住民藝術家、氣候變遷科學家、調香師、靈修者,與瑜珈老師等各方的合作策劃及交流,並將成果分享大眾的實驗基地作法,完全一新建築界對於如何操作建築的既有思維。
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2014年由自然洋行設計打造,位於臺北。(攝影/Jetso Yu,© 自然洋行)
也正是這樣的整體思維方向,積極回應了雙年展的策展命題,對於人的主體何在必須再次定位,尤其是選擇放棄此刻的人本中心態度,認真尋求與他者對話及合作的觀念,因而順利在提案競爭中脫穎而出。同時,曾志偉擺脫臺灣在對外宣傳展覽時,經常落入慣有悲情又自負的國族論述脈絡,回歸到臺灣人作為一個世界公民的角色位置,深刻探討人-自然-宇宙,能否重新建立起流動交織與融合共生,人類未來生命展望的可能路徑。
天然修道院、原始知覺研究室模型於普里奇歐尼宮展出之概念模擬圖。(© 自然洋行)
類生態光學冥想屋,使用春池再生玻璃打造之概念模型。(攝影/自然洋行,© 自然洋行)
其中,曾志偉含蓄地對現代性的此刻狀態,提出直指核心的批判觀點與提問,他寫說:「在效率至上、過度耗損資源、全球化浮現更多環境問題的當代,建築該如何對應多元文化、在地環境?建築之於高度文明與自然之間,能夠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註2)
現代建築的崛起與發展,牢牢緊扣也依附著現代性的發展過程,譬如對科技至上的頌揚、商業資本無限擴張的配合,以及全球化系統對在地文化生態的破壞,都無力提出真正的反省聲音與對策,近乎宿命地成為現代性迅速發展過程的執行分工助力,落入進退思辯的尷尬難堪角色位置。
與策展人黃偉倫共同執行的展場規劃,是一個寧靜而帶有直覺感受的場所。以展品作為展場呈現,提供展品與空間的許多留白,讓普里奇歐尼宮自身的光線及材料質感直接呈現,巨大的作品模型靜置在幽暗的空間中,時間出現了被懸置的獨特可能,一切展品彷彿存在於此許久。
草字頭國際創始人黃偉倫。(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空間大致由四個場域構成,Zone A:以兩件大型的「原始知覺研究室計劃」及「天然修道院計劃」為核心,包含大尺度模型及研究、田野調查文本。Zone B:以「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計劃」為主軸,包含模型、設計過程文本、真實材料與靈感元素標本,以及生活與工作紀錄影像,描述人、空間與自然並存的狀態。
天然修道院模型展品。(攝影/高靖捷,© 自然洋行)
Zone C、D:則是與秘魯籍導演Mauricio Freyre等人合作,以影像及紀錄短片,在視覺與聽覺中傳達臺灣真實的自然地景、自然元素畫面,以及人與空間的點滴片段。
與導演Mauricio Freyre合作之概念影像作品場景。(影像由Mauricio Freyre提供,© 自然洋行)
與導演Mauricio Freyre合作之概念影像作品場景。(影像由Mauricio Freyre提供,© 自然洋行)
讓我最為意外的亮點,是D展間放映去年剛去世藝術家阿庚的短紀錄片,這是由與他同樣都曾經住過「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所提供藝術家住村據點的日本音樂家Jun,所自行拍攝阿庚日常生活而成的影片。Jun在影片裡稱阿庚是「生活與藝術並無所分的真正藝術家」,這應該也是曾志偉的心目中,可以自在移動於生命本質(Primitive Migration)的真正典範人物吧。
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模型展品。(攝影/高靖捷,© 自然洋行)
當然,曾志偉作品最容易讓人注意的特質,還是他延續現代主義作為核心的構築精神,尤其對於材料與工法的根本重視態度。只是,一反現代建築因與商業的密切結合,顯現在過度強調材料的奇特稀有、構築工法炫耀出奇的展演姿態,反而去認真探索如何能與在地自然材料做結合,並以類同澳洲籍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格蘭・穆卡特(Glenn Murcutt),一貫強調「輕觸大地」(Touch the earth lightly)的構築態度,讓作品展現出明晰理性、詩意自在,也能謙遜優雅的輕盈風格。
這樣顯得落落出俗的作品身姿,同時讓人有些與現實世界連結的斷離感覺,也就是說,這些作品似乎能將我們從日常繁忙的現實時空裡,移置到另一個介於日常現實與自然宇宙間的寧靜時空環境裡。尤其值得深思探討的,曾志偉作品裡特有的悠遠靜謐,可能並不只是空間氣氛的成功營造,更是在於對於時間/空間的積極置換所成。
這種時間/空間的置換,我想以文學裡的自然主義作比喻。相對於高度依賴現實情節作為敘事脈絡的寫實主義,「自然主義文學所要表現的,正是人在其與世界交合的具體『境遇』或『情境』中,所綻放出來的生命感受,而不再是那種經由『情節』,得以向讀者派發的抽象觀念。」(註3)
藉此,空間與時間產生了被移置的可能:「由是,『情境』成了自然主義敘事作品結構中,最具效力的功能元素;自然主義作家正是由此出發,創造性地用『情境性空間』結構模式,置換了傳統敘事中,與『情節』相契合的那種『線性空間』結構模式。」(註4)
勤美學 森大,位於苗栗,2018年由自然洋行設計。(攝影/王耀,© 自然洋行)
而這種對於時空的蓄意斷離與移置,真正的目的又是什麼呢?我覺得這也是曾志偉作品最重要的追求特質所在,就是他獨特所具有、也是當代建築相對少見,對於神性與儀式的崇敬與認真展現態度。即如他所宣稱:「將神性、生活、與旅行融合的場域,會是如何的建築呢?無論是歐洲古老修道院、高原上的藏傳佛教寺院、熱帶森林的神殿、沙漠的清真寺等,建造完成之後,安定、低調而持續的營運,則為建築帶來持續的生命力。消費主義跟虛擬網絡的壯大,人們的日常被高速更新的即時影像、雜音、資訊覆蓋,相對的,能夠冥想、靜思、反映自我的空間需求更加顯著。靈性、神聖性空間不限於宗教,反而在當代取得新的定位—具有創造力、反映自我、省思與澄淨心靈的場所。」(註5)
天然修道院概念圖。(© 自然洋行)
這樣「具有創造力、反映自我、省思與澄淨心靈的場所」,就如同前段敘述的靈性與神聖性空間,應當才是曾志偉念茲在茲的真正追求所在。尤其,在承襲啟蒙運動後理性思維發展的現代建築脈絡裡,其實已經長久不見到對這樣神性/聖性的形而上意義的莊重凝視;同時,對於個體心靈如何自我安定的思考眷顧,也早被炫目的形式與風格取代,建築的本質意義蕩然難尋。曾志偉雖是以新銳者的姿態出現,卻能夠清楚也堅定地對世界展現他的信仰所在,氣息平和、坦率也無懼。
野長城-原始知覺研究室模型展品。(攝影/高靖捷,© 自然洋行)
在此次展覽裡,最能表達這樣特質的作品,應是A展間的「天然修道院計劃」,關於這個散發著濃厚神性/聖性的空間,曾志偉是這樣敘述的:「十多年前,自然洋行在峇里島深處尋覓一處與古老梯田系統交界的山谷基地,這裡存在著被當地人守護的神聖湧泉,在此我們進行著『聖泉與天然修道院』的環境設計探討,以當地虔誠古老、與自然緊密結合的水廟信仰作為出發,一層層的剝除宗教形式後,是發自內心共存於大自然的尊重。『永續』是未來人們追求的重要價值與內在精神,從各個獨特案件的風土、田調觀察中發現,『安定的人心』是與自然環境共存、持續發展而不過度開發的重要先決條件。」(註6)
這個造型獨特也難以明釋的修道院,其實就是曾志偉所嚮往「將神性、生活、與旅行融合的場域」,也暗示著他未來可能將履行的生命狀態。他寫著:「山林有一種自然能量的氣息,可以緩慢而專注的呼吸,可以體會水田和森林奧秘。自然洋行將工作室計畫搭在峇里島烏布某個原始類似秘境的山林中,探索未來自在生活及愛護自然界的建築方式之可能性,也因此以動物原始本能『棲息』於山林的概念,規劃數棟棲息屋形成一微小的村,以分時與不插電概念生活於其中。」(註7)
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模型展品。(攝影/高靖捷,© 自然洋行)
「臺灣郊遊」臺灣館於普里奇歐尼宮展出之概念模擬圖。(© 自然洋行)
於是,我們赫然發覺曾志偉與自然洋行設計團隊,此次所提出《臺灣郊遊》(Primitive Migration from / to Taiwan)參與2020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的內容,並不是一般慣見參展者的自我宣示與目的性展現,也沒有在迎合任何外在期待與檢視的姿態,而更是他本已真實在日日實踐的建築信仰,以及與此深深相扣連的一己生命宇宙觀。
也可以說,這展覽即是曾志偉真實生命的誠懇展現,也是他對此刻文明走向深切的批判與提醒。
 

註1 本文關於此次雙年展作品內容與敘述的引用,皆是出自由自然洋行建築設計團隊+草字頭國際,共同提供《「第17 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展出執行期末報告書》。
註2 同註1。
註3 曾繁亭,《文學自然主義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頁112。
註4 同註3。
註5 同註1。
註6 同註1。
註7 同註1。
阮慶岳( 20篇 )

小說家、建築師、評論家與策展人,為美國及臺灣的執照建築師,現任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教授。著作有文學類《神秘女子》、及建築類《弱建築》等30餘本,曾策展「2006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並獲臺灣文學獎散文首獎及小說推薦獎、巫永福文學獎、台北文學獎等、2009亞洲曼氏文學獎入圍,2012第三屆中國建築傳媒獎建築評論獎,2015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獎。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