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2023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內容亮相,彰顯台灣在地精神

2023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內容亮相,彰顯台灣在地精神

“Diachronic Apparatuses of Taiwan”: Taiwan at the 2023 Venice Biennale of Architecture Highlights Local Spirits of Taiwan

由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所主辦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參展計畫,以「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為名,由東海大學建築系團隊策畫,包括策展人曾瑋,及協同策展人郭聖傑、何炯德、蘇孟宗,串連中原大學、淡江大學、逢甲大學、成功大學等四校建築系,於今(17)日在台中首度亮相,展出一比一試組裝作品。

由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所主辦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參展計畫,以「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為名,由東海大學建築系團隊策畫,包括策展人曾瑋,及協同策展人郭聖傑、何炯德、蘇孟宗,串連中原大學、淡江大學、逢甲大學、成功大學等四校建築系,試圖回到台灣的自然環境,藉由農業地景的調查,發想建築提案,讓建成地景與真實土地之間進行對話。於今(17)日在台中首度亮相,展出一比一試組裝作品。

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策展團隊成員與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廖仁義合影。(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呼應本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大會主題「未來實驗室(The Laboratory of the Future)」,提出對「未來」的見解。此次評審委員,也是15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策展人曾成德提到,1980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首度舉辦,也恰巧回應了80年代重要的時代變化,而自1923年柯比意出版《邁向建築》提出新建築的概念後,現代建築就一直以「未完成」的狀態進行。台灣迥異於歐美先進國家的建築生態,根植於島嶼獨特豐富的氣候與人文,應運而生的建築模式,在今日似乎更接近現代建築的精神。

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一比一試組裝現場。(本刊資料室)

而在策展方式上,本次台灣館首度採取「教學聯盟」共同參與模式,除東海大學建築系為主的策展團隊外,亦與其他四件大學建築系共同參與,擴大展覽實驗與行動的動能。評審委員吳光庭提到,此次台灣館的重心回到台灣的農業地景,師生進行大量的田野調查,挖掘出台灣土地豐富的面向,展現出台灣人與環境互動而產生的在地知識與在地智慧,更反映了台灣建築教育的國際水準。

策展團隊以模型呈現田野調查成果。(本刊資料室)

策展團隊以「剖面」視角聚焦台灣不同氣候所出現的農業地景,並發現其中的「改裝」性格。從嘉義外海的蚵棚、嘉南平原的溫室或梨山上的茶園,人類指認、理解並適應自然後,進一步加以「改裝」的構築性回應。策展團隊提出「協調者」、「二元性」、「義肢」、「內在性」、「中介」、「濾器」六大關鍵字,歸整台灣人如何與環境衝突、妥協進而共榮的人工構造,在團隊的轉譯與設計下,轉換成具現代性的風土建築,提煉出面對台灣建築未來發展的可能方法。

策展人曾瑋(左一)於現場導覽展出內容。(本刊資料室)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所在地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前身為監獄建築,空間狹長,為因應展覽場所的室內空間特色,展示方式以長型的大桌子為主要構成,桌子中央以粗黑線區分邊界,宛如台灣的中央山脈,展示內容則分列兩邊,可分為四個展區:「地景文件」、「擴閾空間」、「影片投影」、「設計提案」,結合聲音與影像,透過不同的感官體驗,感受台灣真實時空的流動感。

ARTouch編輯部( 163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