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拍場點評〉吉金閃耀拍賣市場──高古青銅器市場回顧

〈拍場點評〉吉金閃耀拍賣市場──高古青銅器市場回顧

近來全球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最火熱的話題,莫過是佳士得於3月紐約亞洲藝術週推出的「宗器寶繪─藤田美術館藏中國古代…
近來全球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最火熱的話題,莫過是佳士得於3月紐約亞洲藝術週推出的「宗器寶繪─藤田美術館藏中國古代藝術珍品」專場創下亮眼拍賣成績,其中四件青銅重器共拍出1.25億美元,使得青銅器成為市場關注的一大焦點。
青銅器自古以來乃「國之重器」,是權力與地位的象徵,其精湛的鑄造工藝、特殊多樣的器形種類、瑰麗的紋飾風格、豐富的銘文記載,在收藏史上被視為重中之重,宋代和清代為青銅器收藏的兩大高峰期,宋徽宗下令編纂《宣和博古圖》,記錄內府所藏商至唐代青銅器839件,宋代《考古圖》等金石學著作也反映了青銅器收藏風氣之盛。清乾隆皇帝敕令編修《西清古鑑》及《西清續鑑》兩大青銅器收藏譜錄,清代民間更出現許多青銅器收藏大家,如吳大澂、陳介祺、潘祖蔭、端方等。民國以後由於戰亂動盪,大量傳世青銅器外流至歐美與日本各大博物館與私人收藏,海外藏家為之著迷。後來加上政策法規等因素,青銅器交易主要活絡於中國境外,高端精品頻現海外市場,如2001年紐約佳士得春拍〈皿方罍〉器身以924.6萬美元成交;2007年3月荷蘭馬斯特里赫特(Maastricht)歐洲古董博覽會上,倫敦古董商Littleton & Hennessy Asian Art推出的戰國時期〈青銅錯金嵌綠松石貘尊〉,以1200萬美元高價售予中國買家;同年紐約蘇富比「紐約水牛城Albright-Knox藝術博物館舊藏品」專拍中,商代晚期〈青銅帶蓋方斝〉(圖1)以810.4萬美元成交。雖然青銅器未如其他類別文物在拍賣市場上表現活躍熱絡,然而近年隨著收藏群體增加,逐漸升溫,以下精選2010年以後全球拍賣市場上表現出色的青銅器專場與拍品,藉此探索青銅器市場的指標性趨勢。
圖1 商代晚期〈青銅帶蓋方斝〉,2007年紐約蘇富比,成交價810.4萬美元。圖/本刊資料室
2010紐約佳士得秋拍思源堂中國古代青銅器珍藏
2010年9月16日,紐約佳士得推出「思源堂中國古代青銅器珍藏(The Sze Yuan Tang Archaic Bronzes from the Anthony Hardy Collection)」專場拍賣。思源堂主人何安達(Anthony Hardy)自1970年代開始購藏古代青銅器並深入研究,進一步建立自己收藏青銅器的「4P標準」,即銅綠或皮殼(Patination)、銘文(Pictogram),鑄造精湛(Precision)及收藏歷史(Provenance),其珍藏量多質精,來源清晰,在青銅器收藏界非常知名。該場專拍共推出122件拍品,如此大規模的青銅器專拍在當時引起全球藏家的關注,拍賣當天盛況空前,共成交98件,總成交額達2075.1萬美元,成為當時中國青銅器成交額、成交率最高的一場專拍。此次拍賣許多拍品由歐美藏家購得,而來自亞洲藏家的競投也十分踴躍,成交價超過100萬美元的拍品共有五件,其中拔得頭籌者是商晚期〈青銅方彝〉(圖2),成交價為333.05萬美元。彝為古代青銅禮器的通稱,方彝為方形容酒器,具屋頂形蓋和下圈足,此件製作於公元前12至11世紀安陽的青銅酒器,器身與蓋以淺浮雕飾饕餮紋,雷紋襯地,線條刻劃勁利。自蓋至圈足有棱脊,彝身與蓋內的銘文提及若干氏族及祭奠者的身分,經吳大澂於著錄《齋集古圖》發表。何安達在拍前即表示:「此方彝造型獨特且製作精美,是許多收藏家寤寐以求的品種,器內仍保存著殘留的稷酒,其收藏歷史正統,可謂無懈可擊。」本場拍賣創下的佳績將青銅器市場引領至新高度。
圖2 商代晚期〈青銅方彝〉,2010年紐約佳士得思源堂專拍,成交價333.05萬美元。圖/本刊資料室
2013紐約蘇富比禮器煌煌:朱利思.艾伯哈特收藏重要中國古代青銅禮器
2012年8月蘇富比延攬著名青銅器專家汪濤出任紐約中國藝術品部主管,為其拍賣市場帶來更加濃厚的高古氛圍。隔年紐約秋拍推出「朱利思.艾伯哈特收藏重要中國古代青銅禮器(Magnificent Ritual Bronzes:Property from the Collection of Julius Eberhardt)」專拍,匯聚十件來自歐洲收藏家Julius Eberhardt珍藏的瑰麗商周青銅禮器,十件傳承有緒的重量級拍品吸引力十足,全數售出取得白手套成績,總成交額1678.6萬美元遠高於預估價低標近五倍,其中有五件拍品成交價高於100萬美元,最高價者為公元前11至10世紀西周早期〈作寶彝簋〉(圖3),成交價達666.1萬美元,為預估低標三倍。〈作寶彝簋〉為方座簋,在簋的圈足下方連鑄一個方座,起源於商末周初將青銅禮器置於台座上的習俗,此種形制為西周早期新流行,是地位崇高的盛食器。西周早期最重要的青銅器〈天亡簋〉與〈利簋〉均為方座簋。〈作寶彝簋〉器腹和方座均飾饕餮紋,主體紋飾以雲雷紋襯底,方座上的獸面位於四角,展現出立體的視覺效果,具獨特的藝術表現力;第二高價者公元前10世紀西周早期〈作冊瞏卣〉,以預估低標15倍的307.7萬美元成交,得主為美國私人藏家,此器鑄有35字銘文,具重要的歷史價值;第三高價為公元前11至10世紀西周早期〈母辛尊〉,成交價216.5萬美元,該器鑄工豐富華麗,值得一提的是,〈作冊瞏卣〉與〈母辛尊〉均出自晚清收藏大家潘祖蔭(1830~1890)舊藏,遞藏來源顯赫。此場專拍可說是青銅器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拍賣之一。
圖3 西周早期〈作寶彝簋〉,2013年紐約蘇富比朱利思.艾伯哈特收藏青銅器專拍,成交價666.1萬美元。圖/本刊資料室
與此同時,佳士得紐約推出「著名私人收藏重要中國青銅器」專拍,儘管拍品遞藏資歷無法與朱利思.艾伯哈特的收藏相比,對買家的吸引力仍相當強勁,16件拍品百分百成交,總成交金額達629.9萬美元。商晚期〈青銅饕餮紋方彝〉以成交價236.375萬美元奪冠。此外,佳士得在同年稍早的香港春拍中,一件商晚期〈青銅獸面紋耳丁卣〉(圖4)以3795萬港元(約合491萬美元)成交,卣呈橢圓體,自蓋至圈足有四條突出的棱脊,造型厚重穩健。通體有獸面、夔龍紋等紋飾,以雷紋襯底,器蓋及器內底均鑄銘文,鑄造精細,紋飾飽滿,層次分明,是商代晚期青銅器典型的裝飾紋樣。此卣出身名門,原為日本東京出光美術館1989年前館藏,由Littleton & Hennessy Asian Art競得。
圖4 商代晚期〈青銅獸面紋耳丁卣〉,2013年香港佳士得,成交價3795萬港元(約合491萬美元)。圖/本刊資料室
2014紐約佳士得〈皿方罍〉私洽成功,方罍之王回歸湖南
2014年中國藝術品中最受矚目的焦點,無疑是被譽為方罍之王的〈皿方罍〉。(圖5)器身與器蓋分離近一世紀的〈皿方罍〉,經多方努力終於「身首合一,完罍歸湘」。
圖5 〈皿方罍〉全器,湖南省博物館藏。圖/本刊資料室
1922年〈皿方罍〉於湖南桃源縣漆家河出土後器身和罍蓋分離,幾經輾轉流散到不同藏家手中,罍蓋在1952年收歸國有後移交湖南省博物館,器身則流落海外,經盧芹齋、姚昌復、包爾祿、淺野梅吉等多位20世紀初重要古董商及藏家之手,1950年代後為日本藏家新田棟一收藏,直至2001年交付紐約佳士得進行拍賣,當時上海博物館、台灣知名藏家曹興誠與其他外國藏家參與競投,最後由法國買家以924.6萬美元競得,創下中國青銅器的拍賣紀錄,被稱為「青銅器之王」。2013年〈皿方罍〉即將再次現身拍場的消息引發各界關注,來自湖南的收藏家群體與博物館合作,向佳士得正式提出聯合洽購,在多方支持與努力下,於拍賣前一天達成協議洽購成功,成交價據傳約2000餘萬美元。特別的是,由於器身與蓋分離近百年,為仔細比對,協商過程中,湖南省博物館將館藏〈皿方罍〉蓋用3D掃描列印出石膏模型並帶至紐約,與器身相合,完全密合。洽購成功後,器身於當年6月下旬回到湖南並舉辦蓋身合體儀式。〈皿方罍〉是目前所知方罍中體型最大的一件,全身漆黑發亮,紋飾精美,器、蓋均有銘文,氣勢雄渾莊嚴,由湖南省博物館永久收藏。
2014紐約蘇富比金石斯文:重要中國古代青銅器暨吳大澂〈吉金圖〉專場
佳士得〈皿方罍〉出售高潮迭起的戲劇化發展,帶動了商周青銅器的整體買氣。蘇富比推出「金石斯文:重要中國古代青銅器暨吳大澂〈吉金圖〉」專場,12件拍品僅一件流拍,總成交金額349萬1250美元。絕大多數的拍品以高於預估價數倍成交,最高價者為公元前13~11世紀商晚期〈己祖乙尊〉(圖6),以高於低估價的四倍126.5萬美元由亞洲私人藏家競得。該器器形雄奇,紋飾瑰麗,是商代觚形尊中之傑作,出自晚清收藏大家吳大澂舊藏,載於《齋藏器目》,其銘文後又經羅振玉《殷文存》和《三代吉金文存》著錄,傳承有緒。此外,此青銅尊的圖像被吳大澂以全形拓方式記錄下來,出現在同場拍賣的拍品〈齋所藏吉金圖拓本〉中,並附有銘文拓片。第二高價的即是前述清19世紀末〈齋所藏吉金圖拓本〉,該卷收錄吳大澂所藏21件商周青銅器的全形拓片,由尹伯圜手拓,吳大澂題跋。該拍品最終以高於低估價六倍的60.5萬美元成交。〈己祖乙尊〉本尊與吳大澂〈吉金圖〉全形拓本現身同一拍場且拍賣結果分居第一、第二高價,為拍賣市場上譜出一段「金石奇緣」。
圖6 商代晚期〈己祖乙尊〉,2014年紐約蘇富比青銅器專拍,成交價126.5萬美元。圖/本刊資料室
2014西泠印社秋拍中國首屆青銅禮器專場
青銅器在中國大陸境內受到國家文物單位的保護,在未經許可下,禁止在市場交易或拍賣,對於青銅器拍賣有嚴格的規定,只有在1949年以前出土,並且具備明確收藏著錄的青銅器才可以上拍。受到國家政策及法規的限制下,上拍的青銅器數量相較於海外拍賣明顯稀少。近幾年流散海外的青銅重器逐漸回流,隨著高古青銅器市場升溫,中國境內拍賣公司也開始創新突破,西泠印社拍賣在其十週年慶典推出「中國首屆青銅禮器專場」,得到國家文物部門許可,甄選16件流傳有緒、來源清晰的商周青銅器,以文人好古的精神內涵,賦予收藏活動更多人文與美學價值,吸引許多買家參與,取得百分百成交佳績,總成交額達人民幣3900.8萬元,第一高價者為盧芹齋舊藏、經多次出版著錄的商晚期〈青銅獸面紋斝〉,成交價為人民幣954.5萬元,此場專拍的成功反映了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改變,成為中國境內青銅器拍賣市場的標竿。
2015香港翰海青銅時代
2015年香港翰海舉辦首場拍賣,推出「青銅時代」專場,以22件珍貴青銅器營造商周文化的語境,吸引眾多國際藏家、古董商與學者到場,件數成交率達95%,第一高價者為西周〈亞矣母癸卣〉,以2300萬港元(約合人民幣1886.46萬元)成交。延續2015年的亮眼表現,2016年推出的「青銅時代II」專場,亦有數件博物館等級的商周青銅重器,出自西周時期河南應國的家國重器──〈應方彝〉(圖7),整器銅質精良,端莊雍貴,繁層紋飾綺麗,以3699萬港元成交。同場的西周中期〈應方尊〉與商晚期〈卣〉分別以2819萬港元和2434萬港元成交,三件拍品占據2016年度青銅器拍賣高價排行榜前三名,香港翰海連續兩年的「青銅時代」專拍,開創了青銅器市場的新局面。
圖7 西周中期〈應方彝〉,2016年香港翰海,成交價3699萬港元。圖/本刊資料室
2017紐約佳士得「宗器寶繪─藤田美術館藏中國古代藝術珍品」專場
31件拍品共創下逾2.6億美元的成交總額,件數成交率94%、金額成交率99%,刷新拍賣史上的亞洲藝術週系列紀錄,佳士得用「盛況空前的一夜」來形容「宗器寶繪─藤田美術館藏中國古代藝術珍品」夜場專拍。日本藤田美術館收藏專拍的消息在去年(2016)開始宣傳後受到廣大矚目。作為日本重要的文博機構之一,藤田美術館的收藏由實業收藏家藤田傳三郎(1841~1912)於19世紀下半葉開始建立,其收藏興趣主要為中日藝術,藤田家族長期委託山中商會專為其購藏中國藝術品,家族庋藏在巔峰時期高達近萬件,包括九件國寶、52件重要文化財。
此次上拍拍品包含商周青銅禮器、中國古代繪畫、佛教石雕造像及文房用具,其中四件出自商代晚期青銅重器的成交價均超過2500萬美元,遠高於拍前每件數百萬美元的預估價,拍賣時競價激烈,在場參與見證這場商周青銅器盛宴的人無不激動萬分。率先亮相的〈青銅饕餮紋方尊〉(圖8),成交價為3720.75萬美元(預估價600萬~800萬美元),創下高古青銅器的世界拍賣紀錄;緊接登場的〈青銅饕餮紋方罍〉以3384.75萬美元成交(預估價500萬~800萬美元);然後是〈青銅饕餮紋瓿〉,成交價為2712.75萬美元(預估價400萬~600萬美元);壓軸的〈青銅羊觥〉(圖9)以2712.75萬美元成交(預估價600萬~800萬美元)。方尊、方罍和瓿均屬青銅器製作巔峰的殷墟時期,具典型殷墟早期風格和工藝特徵,且體量較大,鑄造精湛,其精美程度代表此時期最高的青銅工藝水平。而羊觥可能鑄於南方,代表商代長江流域的審美取向,極為珍罕。
圖8 商代晚期〈青銅饕餮紋方尊〉,2017年紐約佳士得藤田美術館藏中國古代藝術珍品專拍,成交價3720.75萬美元。圖╱佳士得。
圖9 商代晚期〈青銅羊觥〉,2017年紐約佳士得藤田美術館藏中國古代藝術珍品專拍,成交價2712.75萬美元。圖╱佳士得。
四件世界級青銅重器高價拍出刷新紀錄,成為青銅器拍賣歷史上價格最高的四件作品,業界人士認為如此舉世無雙的國寶級稀珍拍得天價可謂實至名歸,也再次證明了傳世稀少的頂級精品,在市場上確實具有無可抵擋的魅力。此次專拍促進提升商周青銅器在中國藝術品市場的關注度,顯示高端精品依舊受到追捧,然而是否能帶動後續整體青銅器市場的大熱,有待持續觀察。
陳若姍( 6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