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線上展覽了嗎?!數位轉譯人施登騰觀點

線上展覽了嗎?!數位轉譯人施登騰觀點

Virtual Exhibition Yet? Digital Translator Shih Deng-Teng’s Perspective

或許必須定義「線上展覽」了。本文定義「線上展覽」就是「以數位網路之虛擬形式,展示物件與資訊的平台」,也就是將「線上展覽」視為「線上」與「展覽」兩個被定義項的複合詞,並提出其個別「定義項」的組合。但若如果採用「列舉定義」,就會是「線上展覽就是以線上形式體驗的展覽活動」;採用「約定定義」,就會是「線上展覽就是具有展覽形式與功能」等等。

一、臉書提問到概念論述

有年輕的高手臉友在線上問道:

「小弟不學無術、品味崩壞,但很認真地想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我做了一份PPT,然後放到網路上,可以說是線上展覽嗎?」

我覺得他是過謙了,但確實直擊了關鍵:「線上展覽了嗎?」本篇是與世新大學曾鈺涓教授,同題分述的新合作嘗試,雖然我們的開題方式不同,且針對此議題關鍵,我倆概念論述分陳,希冀提供不同研究面向的觀察!

延伸閱讀|線上展覽了嗎?!策展人、數位藝術家曾鈺涓觀點

對臉友的提問,我的答案是:「算!」。在《數位轉譯職人誌三刀流》專文平台上,我就曾分享過〈數位轉譯系列:PPT + Google Arts and Culture(GAC)=藝術史互動書〉,介紹數位典藏資料編寫數位藝術史教材與網頁之數位策展運用。甚至於受邀到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國際藝術碩士學位學程(IMCCI)辦理「跨域數位媒介溝通應用工作坊」時,(註1)也在現場透過線上資源之創意應用的介紹,引導多位來台國際學生使用Power Point的物件超連結(hyperlink)功能,無痛地創作互動式多媒體數位出版品(.ppt或.pdf),並經由「FlippingBook.com」這類的免費的線上轉換器,(註2)將pdf文件檔變成具翻頁功能的flipbook(html 5格式),且在發布後生成連結網址,進行線上展示。

筆者於IMCCI「跨域數位媒介溝通應用工作坊」分享數位策展應用之側寫。(施登騰提供)

我的另一個答案仍是:「算!」 「Google Arts and Culture」(簡稱「GAC」)自今月4月起推出「導視」(guided viewing)數位服務,(註3)透過「互動浮點細節放大」(interactive dot to zoom into the details)技術,以動態網頁之切換,引導觀者聚焦於名師畫作的「重要細節特徵」、「敘事內容部位」、「隱藏細部放大」等,不僅優化細節審視的賞析之法,更活用高解析數位圖檔之優勢。就因Power Point的物件超連結都能實現上述功能,我遂測試製作過,甚至還進一步逕用「Europeana Pro」為推廣大眾參與「2021 Digital Storytelling Festival」活動(註4)所推介的html5 網頁編輯器——「Genial.ly」,創作此互動導視資訊。因此在解構GAC線上名作導覽之數位服務技術後,我即循其形式使用布勒哲爾(Pleter Bruegel the elder)所創作的、由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博物館(Royal Museums of Fine Arts of Belgium)所收藏的《伊卡洛斯的墜落》(Landscape with the Fall of Icarus,c. 1560)「數位典藏檔案」(註5),模擬完成如影片節錄的導視設計。如虛擬導覽員般,引導使用者閱讀畫作與導覽細節,即能將這位文藝復興時期巨匠所描繪——希臘神話中嚮往自由的伊卡洛斯(Icarus) 帶著用蠟粘合的翅膀振翅高飛,結果太陽的光熱融化了蠟,羽翼散落,落海喪命——的故事,透過適合的數位服務技術——導視,聚焦於畫作描繪重點與細節,這也正是GAC頻以數位典藏檔作為數位展件之技術與觀點。

GAC與Europeana Pro都不約而同地採用了這類數位技術,且透過引導視覺與聽覺,強化線上展覽的「視窗化媒介」(windowing medium)功能,並與實地展覽有別。雖然二者都是致力於整合全球與歐洲藝文資源,且用心推廣相關知識與通識教育的數位整合平台,卻沒有實體的建築空間與展覽場域,因此前述介紹之案例就非「O&O」(online and offline)的複合共構,而單純就是線上展覽。

以「Europeana Pro」活動推介之互動網頁編輯器「Genia.ly」所完成之《伊卡洛斯的墜落》測試結果影片截圖。(施登騰提供)

所以在回應臉友的大哉問,亦即在「何謂線上展覽」的論述脈絡中,就必須補上整合線上/下的複合式案例。於此,我推薦:「封閉世界的設定集——吳其育個展」線上展(簡稱「封閉世界的設定集」線上展)。

從幾個方面來看:

(一)公立館舍之線上展覽策略與案例

國立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於推動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就將建置雲端線上「故宮微策展」( NPM Micro-Curation)作為計畫目標。且在其形式與功能上,有幾個重點:

1. 因應數位技術與網路科技之快速發展,將致力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期能持續推動故宮數位資源於雲端平臺釋出;「封閉世界的設定集」線上展已完全掌握相關數位科技與網路技術,且運用於數位展覽上。

2. 107年度已先行辦理雲端架構、後台環璄、平台資安檢測等工作,以利於持續建置安全、充裕、穩固的線上網站介面。未來將彙整故宮數位資源(例如各項主題展),以雲端分享模式,將故宮豐富之數位資料於單一之雲端平台分享予大眾、分享豐富之數位教育資源;「封閉世界的設定集」線上展已掌握必要網頁/資訊版型,所以持續累積,不僅能有系統保存「展覽內容」,透過Matterport形式甚至保存了「展覽空間」。

(二)完整的線上展覽結構與流程

於此,我的答案是:「主題研究(theme research)→內容規劃(content planning)→展示設計(exhibition design)」的「質→形」全竟之體。

McKenna-Cress, P., & Kamien, J. (2013) 說:

「主題和/或觀眾主導了展覽內容的發展以及敘述的方向。」(註6)

此論點的「主導」一詞,就點出在展覽設計上,「觀眾導向」(visitor-oriented)是與「主題策展」(thematic curation)同樣關鍵的。而「封閉世界的設定集」線上展不僅呈現展示的必要內容(基本結構),而且提供多類數位形式(展覽論述與說明、3D 展場、語音訪談、多媒體影片),供讀者/觀眾選擇何種形式、何種程度的理解。基本上,「封閉世界的設定集」線上展已完備了「線上展」本身,也整合了「主題研究→內容規劃→展示設計」的線上展之「質→形」,因此我認為是名符其實的線上展。

「封閉世界的設定集——吳其育個展」線上展網頁截圖,內含多類數位形式。(©立方計劃空間

(三)虛擬空間的介面性

網路平台、網頁視窗、Matterport 3D展場都是廣義的虛擬空間,而無論「封閉世界的設定集」線上展是完成了「實地展覽的必要」或者是「線上展覽的配套」,我認為都是個「虛擬空間介面的完形」。

  1. 實地展覽的必要:這是展覽的基礎形式,透過展佈實務也才能有展覽實體。所以不論是否開放現場參觀,「實地展覽」確有必要。「封閉世界的設定集」也有實體展覽。
  1. 線上展覽的配套:不論是否開放參觀,「實地展覽+線上展覽」都是確定的配套組合。當能在實境現場開放參觀時,「實地展覽+線上展覽」是能兼有虛實體驗的組合;若真因抗疫無法開放參觀,「實地展覽+線上展覽」也是最能模擬參觀體驗的數位服務。此即推薦「封閉世界的設定集」線上展的主因。
「封閉世界的設定集——吳其育個展」實體展覽現場中的《封閉世界設定集:在全球封鎖下環島》三螢幕投影。(©立方計劃空間

二、從平面編排到空間構組

如前述,我認為:網路平台、網頁視窗、Matterport 3D展場(或任何3D虛擬展場,註7)等都是廣義的具有展覽功能與內容的「展區(虛擬空間)」。但需自承,個人很不愛那些透過3D攝影/掃描/建模等類技術,去模擬現場展佈空間/觀賞方式的「數位硬還原」,更不用說通俗到普通的Google街景形式。因之會推介此類3D虛擬展場技術與案例,除了為介紹進階(且尚能期待)的虛擬線上展覽外,我反倒是看中其作為實體展場之「數位保存」(digital preservation)的價值,因為它保留了更完整且全觀方位的展覽會場眾多細節,且在諸多3D數位展場製作技術中,我比較推薦——也是越來越多博物館與美術館所採用的——Matterport技術/平台。(註8)

我的理由如下:

1. 空間移動:Matterport處理後的虛擬空間,有比較自由的位置選擇,所以能全域移動,符合實境遊戲基本空間移動行為之需求。

2. 視角移動:Matterport提供全景全角度的瀏覽視點,也可以趨近細審(zoom,但解析度因數位捕捉設備而有別),所以符合全方位環境資訊瀏覽之需求。

3. 地點切換:Matterport可以在一個網域中提供單一建築空間的多樓層遊覽(Matterport有dollhouse與floor plan功能可自由選擇位置點),甚至也可以透過超連結,直接完成不同空間的即時移動。

4. 線索提供:Matterport跟其他的3D空間瀏覽平台一樣,都有標籤功能,也就是「mattertag」。這是可以為特定「物件」與「位置」,提供圖片、文字、片影、超連結的「線索標籤」。

也因此,此類技術所建置的3D虛擬展館,不僅有基本的空間還原,也能透過「mattertag」這類的按鈕/標籤之微互動(micro interaction)功能,產生「call to action」的主動性導引,且能即時提供或超連結許多細部解析與深度導覽資料。基本上,能自由移動、能全方位瀏覽、可以切換空間地點、還有可以提供深度資訊,就能符合許多博物館或藝文設施的3D全景虛擬參與與導覽服務需求。

「封閉世界的設定集——吳其育個展」線上展Matterport展場VR截圖,有色圓圈即為提供圖片、文字、片影、超連結的「mattertag」。(©立方計劃空間

但如果像是:UBS Art Collection的線上展「The Art of One’s Own Era」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簡稱「故宮南院」)的「樹:從信仰到抒情」,各位可以在閱讀個人發表於去年5月的〈數位轉譯/數位科技系列:談虛擬技術的空間介面性初探〉,並體驗文中推介的Matterport案例後,再去體驗此二3D虛擬全景展覽,便會明白下述優缺點。

(一)先談「The Art of One’s Own Era」(瀏覽日期:2021年7月7日)

UBS Art Collection的線上展「The Art of One’s Own Era」採用純虛擬方式,也就是在數位3D結構的虛擬展覽空間中,放置參展畫作。我認為的優缺點在於:

1. 優點是:自由度高,可以任選移動方向位置,且操作簡便與熟悉的遊戲介面類似,具有智慧服務功能(可在移動位置接近時,就自動進入近距離賞畫功能)、可非常靠近展品(幾乎在眼前)、與合宜合理的主觀視覺高度等等。

2. 缺點是:近距離賞畫功能為提供zoom-in細節(這會比透過數位足跡移動視點方便),無法相對應提供高解析度圖像;展區空間過於密集不易移動;Dollhouse全景功能不如地圖系統等等。

線上展「The Art of One’s Own Era」自由度高,可以任選移動方向位置,且操作簡便與熟悉的遊戲介面類似。(© UBS Art Collection) 
線上展「The Art of One’s Own Era」近距離賞畫功能為提供Zoom in細節(這會比透過數位足跡移動視點方便),無法相對應提供高解析度圖像。(© UBS Art Collection) 

(二)再談「樹:從信仰到抒情」(瀏覽日期:2021年7月13日)

而故宮的「樹:從信仰到抒情」線上展,比起「The Art of One’s Own Era」或採用Matterport數位展示的展區,又「保留」了更多移動瀏覽限制:

1. 移動功能: 無法自由移動。只能點選「位置圖標」(即全景拍攝點)在空間中移動(地圖系統也可以,待會提),且非即時,因為還得資料運算。

2. 位置定點:拍攝點(即「位置圖標」)基本上就限制了觀賞內容,十足地「重現」在現場看畫的肉眼限制。

3. 欣賞角度:同上,拍攝的水平高度,也就是虛擬線上展觀者的主觀視點水平,這也十足地「重現」在現場看畫的姿勢,不同的是無法踮腳、無法蹲低,所以在欣賞展櫃展品時,有難以克服的角度限制。

4. 深度資訊:數位延伸資料只有基本圖文功能(目前已加入多媒體連結)。因為如果延續上面的欣賞角度與距離限制的議題,那本就會是線上展覽的基本限制,端看有沒有需要、要不要修正而已。當看《清王幼學瑞樹圖》這種高3.39公尺的巨幅長軸時,有一定的角度與距離障礙自然合理,但如果想透過數位典藏資料,提供畫作細節(不僅是資料細節),此展覽只提供很基本的、解析度也不高的數位典藏後設資料。(註9)

5. 地圖系統:確實可以點選地圖系統去跳躍移動,但在許多遊戲UI中,地圖系統基本上是作為「位置標示」,如果提供移動功能就該標示提醒。但此地圖系統也無法隨意點選位置,只有在正好點擊到可移動區塊時,才能跳躍空間去移動。

6. 移距聚焦觀賞:主觀視點與虛擬物件間的距離是恆定的,也就是沒有提供zoom-in功能,即使有,也因為物像解析度不足,而無法太近(或者是原本就不提供此服務)。

「樹:從信仰到抒情」線上展只能點選「位置圖標」(即全景拍攝點)在空間中移動,基本上限制了觀賞內容,十足地「重現」在現場看畫的肉眼限制與姿勢。((©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樹:從信仰到抒情」線上展的主觀視點與虛擬物件間的距離是恆定的,也就是沒有提供zoom-in功能,即使有,也因為物像解析度不足,而無法太近。在欣賞展櫃展品時,也有難以克服的角度限制。(©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總結來說,這些展覽雖移植且復原了基本的現場欣賞展品的實境形式,但在數位形式上,我個人常特別檢視是否善用「數位視野」(微觀、主觀、多螢等)功能與「數位典藏資料」(特別是深度資訊的擴增性)提供更多服務。因此相對地,「樹:從信仰到抒情」特展的官方網頁反而非常接近「封閉世界的設定集」線上展的格式,同樣是透過完整的展覽論述與資訊,以及數位多媒體的輔助,而整合了「主題研究→內容規劃→展示設計」的線上展覽形式。

三、從空間瀏覽到影音導覽

另方面,我也進一步關注「樹:從信仰到抒情」特展「線上展區」在其臉書粉絲團上的「『樹:從信仰到抒情』特展線上導覽直播」,也就是粉絲團小編透過特展的3D全景虛擬展區,逕行「現場導覽」的創意。雖應讚賞其創意運用了「視窗化媒介」功能(主觀視覺導引),但不得不提及它也意外地放大了缺點(FPS常見的暈眩)。不過,創意小編所完成的影片,確實發揮了展覽的專屬「Commentary Tracks」與「Curator’s Corner」——專家導覽與講評的多媒體效果。

前陣子頗具話題的專家導覽影片,就是由王俊傑館長親自出馬錄製的臺北市立美術館 「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館長線上導覽」。我想大家都不否認,任何博物館、美術館得為「展覽」投注多少人力、心力、時間、溝通,所以「策展人/專家講評」(curator/expert commentaries)無論是做為活動紀錄、行銷宣傳、經驗傳授、典藏資源、展場多媒體內容等等用途,都應該被製作,且給予一定品質的要求與基於宣傳效果的推廣。像我在修改此篇初稿時,就正遠距參加故宮南院線上專題講座「自然、生態與帝國:談康熙皇帝與乾隆皇帝對於長白山的調查」,也是「樹:從信仰到抒情」特展邀請中研院賴毓芝副研究員的演講。

故宮南院線上專題講座「自然、生態與帝國:談康熙皇帝與乾隆皇帝對於長白山的調查」,為「樹:從信仰到抒情」特展邀請中研院賴毓芝副研究員的演講。(©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像這類的多媒體影音「線上導覽/對談/講座」,我是將之定位為類似於影集幕後花絮與導演講評的功能,例如:影片DVD的特別收錄(special features)中的評論音軌(commentary tracks)。

William Burgwinkle, Nicholas Hammond, Emma Wilson (2011)是這樣定義的:

「導演、演員或劇組人員的隨片評論會將所謂的輔助材料帶入到電影本身的空間中,當評論覆蓋在聲軌上時,也將影軌帶入有著幕後製作與創作者之轉譯與觀點的直接對話裡。」(註10)

雖然沒聽過或沒使用過DVD產品中所特別收錄的音軌功能者,應該不會知道上面那段話的重點;若不然,則會對其中的描述立即有些「畫面」,且這「畫面」仍會是影片內容,卻搭配著導講評的聲音。個人就很愛DVD選單中這些列於「特別收錄」項下的「幕後花絮」(the making of)與「隨片講評軌」(audio commentary tracks)等功能,特別是後者在影片音軌中,除了原音與其他語言配音的「主要音軌」(main soundtrack)之外,由導演(或是演員與工作人員)講評的錄音檔。由此聲源提供影片畫面與情節的註解、觀點、設計、技術、花絮等等能,更了解該影片的說明。導演與演員們在錄製這些「隨片講評」時都是很隨性的,他們邊看影片邊講解(或分享),有些弦外之音、關鍵設計,可能就在講解中被提示出來。

個人相當喜歡隨片講評的功能,也因此心儀能這樣進入「後台」去聆聽導演/策展人/設計者的想法,就如上面引述William Shakespeare & H. R. Woudhuysen (1998) 的觀點,介紹與評論使「劇目」成了文本,因為是文本就可讀,且也不限於「劇目」應也有一樣的功能。如果是策展人、主辦方、創作者能透過這樣的多媒體形式,豐富線上展覽的功能性與效果,對於線上/線下展覽的互相補充,是絕對有幫助的。

因此,有篇介紹英國V&A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Kimono: Kyoto to Catwalk」(和服:京都到伸展台)特展資訊的報導,就推介了該特展的策展人Anna Jackson與其他專家所攝製的「Exhibition-Kimono: Kyoto to Catwalk/ Curator Tour」系列影片,透過專家導覽,讓觀眾還未進館(或無法進館)仍能品味和服工藝之美。這些6–8分鐘長度不等的專家講評也是展覽資訊的重要組成。

類似「策展人導覽」(Curator Tour)系列影片的例子很多,但我舉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的「Curator’s Corner」為例。這是從2016年就攝製,目前已有54集的館內專家導覽、介紹、評析影片。喜歡陶瓷的我自然是看了知名陶瓷史學者Jessica Harrison-Hall的「An introduction to Ming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這部近14分鐘長、有精彩明代青花精品與專家說明的影片;故宮的官方臉書粉絲團目前也已有12部影片的「策展人導覽」單元。此單元最早的影片是在3年前錄製的「秦•俑—秦文化與兵馬俑特展」,由策展人、器物處蔡慶良助理研究員介紹展覽內容。

在進行結論前,我想多談談深度內容的數位轉譯。以實體參觀形式來說,參觀展覽是必然有知識落差的,展覽相關人員也都不該天真地認為此「素養差距」(literacy gap)是不存在的。對於藝術展演/展覽的體驗與感受或許是主觀的,但知識型展覽就是訴諸資訊的傳遞與交流,這是追求間節靜態物件展覽較難克服的部分,所以展覽資訊就必須透過現場設計、展覽手冊、語音導覽、多媒體形式去提供,也因此「閱讀」、「聆聽」、「互動」跟「瀏覽」共起作用。

David J. Flinders, Stephen J. Thornton (2004)對此類深度溝通有很精闢的見解:

「那些是自所見之材料去轉譯和構組意涵的過程;閱讀文本並不僅是解碼的過程,它同時也是編碼的過程。因之,我們理解所讀的內容。」(註11)

畢竟看展覽也是如此,同時是編碼與解碼的過程,參與創作與欣賞創作都是其魅力所在。也因此,個人對於展覽內容的理解,是包含展覽文件的。延伸到線上展覽,也從深度知識與理解的需求,而不愛硬還原的3D全景虛擬展區,而偏好與推廣像「封閉世界的設定集」這類已完備了「線上展」本身,也整合了「主題研究→內容規劃→展示設計」的線上展之「質→形」,且是名符其實的線上展。

「封閉世界的設定集——吳其育個展」這類已完備了「線上展」本身,整合了「主題研究→內容規劃→展示設計」的線上展之「質→形」,且是名符其實的線上展。圖為該展線上展Matterport展場VR之場景屋觀看視角截圖。(©立方計劃空間

上面所推薦與評論的各式線上展覽形式,其實都不簡單。任何輕鬆、適讀、易看的經典影片與耐讀充實好看的展覽,其實所立基的都是深厚的知識、龐大的資料、專業的論述、紮實的研究、精彩的展布,是具有創作性質的呈現形式。其技術與過程就包括:收集(collecting)、取樣(sampling)、編撰(compostiting)、傳輸(transmitting)、溝通(communicating)。如果可以,博物館人⋯⋯,請多給問,多拍些片。此次因疫情而閉館的情況,不啻是「數位化」(digitised)、「虛擬」(virtual)、「線上」(online)、「多媒體」(multimedia)之過往經營成果的檢視,簡單地說,0101不僅是數位的格式,0101更是有無的差異。之前介紹的GAC推出的「Art for two」,(註12)由數位策展人(digital curator) 透過遠端視訊,與人在館內的館長帶領深入博物館探秘,並與館長對談。我對此活動的評論聚焦在「遠距視訊」、「空蕩蕩博物館」、「館長導覽」、「專業對話」等四個重點,但後面兩個最為重要,原因就如此篇介紹的「commentary」與「expert/curator」,不論是作為「專家/館長給問」的宣傳,或者是像「Art for two」所設計的策展人與館長的對話,都實際具有另類博物館展覽/導覽的數位形式意涵。

「樹:從信仰到抒情」線上展中展示之高3.39公尺的巨幅長軸《清王幼學瑞樹圖》;右下角則為其地圖系統。(©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四、總結

或許必須定義「線上展覽」了。

這問題分幾個層面,既然「定義」是以簡要文字符號去針對一個事件、物件、概念(notion)的基本屬性而描述、規範、或限定其意義,(註13)並且其描述的基本結構就是:「被定義項」(definiendum,Ds;就是被解釋說明者)與「定義項」(definiens,Dp ;就是用以解釋說明者)的「定義聯項」(copula;就是連結前兩者的詞項)。也就是說:「定義」描述的基本結構即為「Ds就是Dp」。因此,本文定義「線上展覽」就是「以數位網路之虛擬形式,展示物件與資訊的平台」,也就是將「線上展覽」視為「線上」與「展覽」兩個被定義項的複合詞,並提出其個別「定義項」的組合。但若如果採用「列舉定義」,就會是「線上展覽就是以線上形式體驗的展覽活動」;採用「約定定義」,就會是「線上展覽就是具有展覽形式與功能」等等。

「The Art of One’s Own Era」線上展Dollhouse全景觀看視角截圖。(© UBS Art Collection) 

基本上,即使討論ppt被po上網是否就是「線上展覽」議題,我仍是從「展件」(objects)、「參與」(engagements)、「轉譯」(interpretation)等三方面應用試圖去完備它的「虛擬展示」的實用價值;即使是改以革新與創新觀點來看,例如:「無所不在的展覽」(ubiquitous exhibit)、「擴增替代商品」(augmented product alternation)、「實境虛擬商品」(virtual product in the real scene)、「擴增資訊服務」(augmented Information service)、「虛實複合展」(two-fold composite exhibit)等等;甚至參照「線上商城」的商業形勢來看,無論是「展場/商場」都是還是得有「揀選展品/商品資料批次合成展品/商品圖錄」、「揀選展品/商品資料批次合成展品/商品展示台」、「揀選展品/商品資料批次合成3D瀏覽內容」等等數位轉譯的流程與業務。所以,如果根據前述基本定義,但放寬其可能性,既然你不會意外在許多新媒體互動展示場域中看到實證案例,那麼也不會太過意外能在「博物館科技+數位典藏資料」的飛快發展後,看到展館場域與數位展示也轉向創造「線上展覽」的無限可能。

目前巴塞爾藝術博覽會(Art Basel)導入「Online View Room」(OVM),博物館藝文機構也開始提出線上展覽的對應形式與應用了。若個人透過數位典藏資訊去提出自己的策展內容,即使是只能將ppt上網分享,也能是展覽!

延伸閱讀|施登騰專欄

本文定義「『線上展覽』就是『以數位網路之虛擬形式展示物件與資訊的平台』」,也就是將「線上展覽」視為「線上」與「展覽」兩個被定義項的複合詞,並提出其個別「定義項」的組合。圖為「The Art of One’s Own Era」線上展截圖。(© UBS Art Collection) 

參考資料

  • Burgwinkle, W., Hammond, N., & Wilson, E. (Eds.). (2011).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French Litera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Dudley, S. (Ed.). (2013). Museum Materialities: Objects, Engagements, Interpretations. Routledge.
  • Flinders, D. J., & Thornton, S. J. (2004). The Curriculum Studies Reader. Psychology Press.
  • McKenna-Cress, Polly, and Janet Kamien. Creating Exhibitions: Collaboration in the Planning, Development, and Design of Innovative Experiences. John Wiley & Sons, 2013.

註釋

註1 此為IMCCI的Art Marketing Strategies系列演講活動之一,活動照片與詳細資料見官網。 (瀏覽日期:2021/3/10)

註2 相當推薦的線上pdf轉檔與翻頁功能的轉換器,能使平面設計頁面具有「閱讀感」。

註3 「導視」在教學上,也用作幫助教師和輔導員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和自我理解的工具與技術。參考:Leijen, Ä., Allas, R., Toom, A., Husu, J., Marcos, J. J. M., Meijer, P., … & Krull, E. (2014). Guided Reflection for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12, 314-322;且在此定義「導視」主要是在「引導觀看」的概念,透過動態網頁切換,引導觀看者聚焦「重要的細節特徵」、「有敘事內容的部位」、「需放大檢視的隱藏細部」……。以單一數位典藏作品為主,但也有在單一敘事內容架構中的多件數位典藏作品組合。共有的特色在於尺寸、部位、特徵的觀念與視覺聯繫,且經常搭配以文字說明(也比較適合),在數位互動上可以透過網頁上「微互動選項」的主動點擊或網頁之間的頁次切換,而完成「導視」的重點聚焦功能。

註4 Europeana聚集了歐洲的美術館、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影音館藏的數位內容.以歐洲豐富的文化遺產為基礎,旨讓公眾輕易接觸、使用文化資源。參見:陳亭彣,〈用文化改變世界! Europeana歐洲數位圖書館〉,《教育部智慧博物館》,2017年8月22日。(瀏覽日期:2021年7月11日)

註5 特別標註「數位典藏檔案」一詞,以明在推廣運用與研究論述上,都是與原作有所區別。

註6 The subject matter and/or visitor advocates lead the development of exhibition content and the direction from which the narrative will flow. 

註7  例如:Google Art Project(博物館街景車)、Walkinto(Google 街景式虛擬導空間)、Cultural Japan IIIF(日本海外遺珍虛擬展館計畫)、ARTSteps (虛擬博物館產收生器)、以及目前最夯且效果相對實用的Matterport(Google 街景式虛擬導空間)。

註8 在此就不贅述,詳見拙文:〈數位轉譯/數位科技系列:談虛擬技術的空間介面性初探〉,《數位轉譯職人誌三刀流》,2020年5月29日。

註9 所見到的圖像資料有許多是來自「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典藏資料檢索系統」,這是在台灣數位典藏計畫下所建置的資料庫,也提供公開查詢。

註10 Audio commentaries by the director, cast, or crew of the film bring such supposedly ancillary material into the space of the film itself, as voices overlay the soundtrack, bringing the image track into a direct dialogue with anecdotes surrounding the making of the film or the interpretations and opinions of its makers. 

施登騰( 7篇 )

一位大學教員,同步寫數位轉譯論述與中國文物鑑定。長期研究與分享「Connoisseur系列」、「博物館科技系列」、「數位轉譯系列」、「數位科技系列」等領域之資訊與知識於個人專文平台。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