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成功擠進清代公務員國考指南

成功擠進清代公務員國考指南

許多考生「活到老考到老」,乾隆元年(1736)起,賞老年應試者官銜,乾隆十七年(1752)後,甚至出現規定,賞賜80歲舉人考生翰林院檢討銜,70歲以上舉人賞國子監學政銜。
近年來,小說、電視劇中的「穿越」橋段愈來愈頻繁,舉凡車禍、跌進人孔蓋、落海、開著電腦觸電、睡一覺……穿越方式可說是愈來愈多元化,諸多原因都可能打通次元壁裂縫,穿越過去!

然而,一旦穿越過去,便無法依循我們所熟知的常識、知識,假如一不小心穿越到了大清帝國,要如何快速獲取謀生方式呢?種田、經商、科舉?對於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現代都市人來說,考試,或許是最為拿手而穩妥的求職之道。

清代公務員的考試之路!
參與清代公務員考試,穿越者首先必須釐清自己身分,凡娼(妓女)、優(演員)、隸(官府中供官員使喚之雜役)、皂(軍隊中執役者)、捕快、禁卒、轎夫、車夫、長隨(官吏身邊的僕從)等身分皆不能參與科舉,如果不小心穿越成女性,很抱歉,在性別不平權的時代,女性也沒有參加科舉的資格。其次,需按自身的專長報考文科或武科,如果穿越成八旗子弟(編按:八旗為清代軍事社會組織,採世襲制),也可以考慮報考翻譯科。

想要獲得清代科舉的入場券,首先必須考過各層級地方政府舉辦的「童試」,童試需依次通過縣試、府試、院試,一般來說大約在2到4月左右舉辦。尚未考過童試的學子,不論年齡一律稱為「童生」,考過便獲得生員資格,也就是俗稱的秀才。生員可享有部分「小特權」,不僅免除部分徭役賦稅,見知縣不需下跪,官府也不能隨便用刑。此外生員可進入當地官學、參加歲試與科試,在科試中名列前茅的生員,准予錄送省城,參加三年一科之鄉試。

清代科舉考試實行鄉試、會試、殿試三級制,三年一試,而第一關鄉試通常在秋季舉行。用天干地支計算,鄉試於子、午、卯、酉年舉辦,稱為正科,考中稱「舉人」。鄉試後次年的二、三月,正逢辰、戌、丑、未年舉行會試。取中會試就稱「貢士」,接著舉人將面對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殿試是排名考試,此次考試不會再淘汰考生,名次順序共分成三甲,第一甲有三人,分別為狀元、榜眼和探花,此三位入選者就是所謂的「進士及第」;二甲和三甲人數並無定例,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的頭銜。

道光24年武會試的大金榜,紅圈處寫到「第一甲賜武進士及第」。(中央研究院提供)
清代國考題目大解析
清代國考有文科、武科,比較少人知道的是,清代科舉還有外文考試!這些科目到底考些什麼?
以文科來說,鄉、會試都須經三場考試,各場科目時有更迭,乾隆五十二(1787)年訂定:第一場試四書文三篇、五言八韻詩一首,第二場試五經文五篇,第三場試經史時務策五道,之後便因襲下去。乾隆二十二年(1757)開始,在鄉試和會試中增考五言八韻詩一首。
乾隆44年的己亥恩科順天鄉試第二場題目。(中央研究院提供)
至於武科,鄉、會試分試外內三場。頭兩場是「術科」的外場考試,頭場試馬箭,第二場試步箭,再開弓、舞刀、掇石。不過武人當官不能僅有武勇,武科考試希望選拔文武雙全之人才,因此第三場考試試策論,不過在嘉慶十二年之後就改為默寫約百字的武經了。
乾隆24年的《雲南武鄉試錄》,記錄了當年的武科考試題目。(中央研究院提供)
翻譯一科有資格限制,僅八旗子弟能參加,另外舉辦,三年兩考,與文武科舉一樣,有童試、鄉試、會試。翻譯科分成滿文與蒙古文兩類,前者要以滿文翻譯漢文,或以滿文作論;後者以蒙古文翻譯滿文。最後會試取中者俱賜「進士出身」,優者簡用「翰林院庶吉士」,中試者依考生身分分榜,將宗室與八旗子弟分開排序。
乾隆十八年的癸酉科鄉試繙譯題目。(中央研究院提供)
嘉慶十四年的恩科繙譯會試錄(中央研究院提供)
論考試環境與錄取率之關係
瞭解考試科目之後,穿越古代的現代人也別忘記,要找到考試的地點呀!
清代士子的應試地點在「貢院」,一座貢院視該省份考生人數建立號舍數量。明清時期的貢院已形成較為統一的建築布局,少則三四千間,多則兩萬餘間,通常是城市中的最大建築群和地標。號舍為考生考試時的個人空間,每排號舍都用千字文編號,考生檢搜入場後,根據貢院提供的《貢院坐號便覽》搜尋每一排巷口門楣上的編號,找到自身的考房。
《貢院坐號便覽》。(圖出自《科舉圖錄》,湖南,岳麓書社出版社,2013.11,頁94至95)
貢院號舍為考生考試、住宿之所,三面有牆,每人一間,深四尺,寬三尺,事實上十分窄小。清代小說《聊齋志異》中描寫考生應試時的號舍「孔孔伸頭,房房露脚,似秋末之冷蜂」(註1)可說十分克難。不過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號舍靠簡單的結構已能維持最低限度的考試、生活所需:牆面東西各有上下兩組磚托,可放置木板,考生可自由移動木板位置,作為桌椅或床板使用。北面牆上有一小龕凹陷處,可讓考生放置油燈等個人雜物。
商衍鎏所繪的號舍正面、側面透視圖,可見當時士人在考場的情景。(圖出自商衍鎏《清代科舉考試述錄及有關著作》,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頁55)
而這般簡陋的號舍仍有好壞之分,好的讓考生專心不二,壞的是難保健康安全。雍正十一年(1733年)癸丑科進士陳祖范就寫下了優劣號舍之別(註2):老號是「坐肱可横,立頸不側」,是令人欣喜的好考房。但有三種考房影響考試狀態,甚至有生命危險,分別是底號、小號與蓆號。底號「糞溷之窩,過猶唾之」,位在廁所旁,環境令人不適想嘔吐;小號「廣不容席,簷齊于肩,牆逼于跖」,這類號舍可能是因為建造時偷工減料,過於狹隘導致考生無法坐正,腰酸背痛在所難免;蓆號則「上雨旁風,架構綿絡,藩籬其中,不戒于火,延燒一空」,這種號舍是在考棚數量不足時,以蘆席等植物搭建臨時棚子,因此易發生火災。陳祖范曾經歷過24次入場考試,這可說是他的肺腑之言了!
考生可自行選擇考房嗎?和現今考試一樣,為了防弊,考生不得選擇號舍,若被發現稱為「亂號」,隨即取消考試資格,因此,抽號舍位置的運氣也是考試重要的一環啊!
金榜題名:光宗耀祖相親利器
清代殿試後大約三、五天即公布名次,在東、西長安門張貼大金榜,並舉行傳臚大典(註3),文試貼於東長安門,武試貼在西長安門,懸掛三天後繳回內閣。傳臚大典後賞賜恩榮宴,款待相關執事官員以及新科進士,又稱瓊林宴,接著新科進士們在狀元的帶領下需上表謝恩,接著狀元再率領諸進士擇日前往孔廟行釋褐禮,祭孔儀式完成後,才算完成整個「金榜題名」的流程。
殿試、鄉、會試都需刊刻題名錄,題名錄格式並不固定,一般來說含括主考官員名字、中試考生資料,部分題名錄還收錄考題、優秀考生的答案卷,另有一種稱鄉、會試錄,還包含正副主考官的前後序言。題名錄最開始僅供皇帝、皇后、太后御覽,後來也作為各地官府錄用官員,以及處理相關問題時的查核依據。鄉、會試錄也需送繳一份呈皇帝御覽,也可以作為禮物贈送給中試者的親友,也有中試者自行刊刻試卷內容,將此榮耀與更多人分享。
光緒二年《廣西武鄉試題名錄》。(中央研究院提供)
通過皇帝主持的殿試後便是天子門生,具無上的榮耀,清代規定每科殿試後,為諸位進士在國子監設立題名碑,清代前後所立題名碑共118通,數量壯觀,對古代讀書人來說也是種極高的精神獎勵。
國子監題名碑拓片。(圖出自楊學為、喬麗娟、李兵《圖說清代科舉》,天津:天津出版社,2016,頁145)
通過殿試後就平步青雲了嗎?事實上僅有一甲前三名得以直接授官,二、三甲進士仍須通過朝考,分任中央、地方各級職官。進士後的出路最初以「館選」決定,選取其中一批人為翰林院庶吉士,雍正後改為「朝考」,考題由皇帝欽定,多與時政相關,朝考通過被選為庶吉士者將入翰林院學習三年,再經由考試,授予翰林院編修、檢討,或分發至六部主事或外任知縣。
清代公務員考試入取率如何呢?
由於人口成長及知識普及,明清報考科舉的人數大增,錄取率相對便下降了。錄取率低,士子及第平均年齡提高。部分省份競爭激烈,導致考生時有「跨考」其他省份的狀況發生,為了防弊,報考時要求考生出具身分切結書,並且須和其他考生互相作保,甚至在考場入場時,會有專人辨識口音,以防冒籍考試!
此外,光是要拿到童生身分的科舉門票,已十分不易,凌霄《快園詩話》便記錄了侍郎周系英視學江蘇的一段軼事,周系英「自書聯曰:縣考難,府考難,院考更難,三十二年游泮水;鄉試易,會試易,殿試尤易,一十八月點詞林。」許多考生「活到老考到老」,乾隆元年(1736)起,賞老年應試者官銜,乾隆十七年(1752)後,甚至出現規定,賞賜80歲舉人考生翰林院檢討銜,70歲以上舉人賞國子監學政銜。(註4)
 
為控制鄉試應試者人數,先依每個省份固定的入取人數以「科試」篩選考試資格,乾隆九年(1744)針對應試人數做了明確規定,鄉試大致的入取比例,大省像是直隸、江南、江西等80人取一人,約1.25%,中省山東、山西、河南等約1.67%,小省廣西、雲南等約2%。(註5)相比現代,根據考選部公布資料,2018年高普考報考人數總共有8萬4000多人,入取率大約在8~9%,現代臺灣的公務員好考多啦!
 
想要獲得更多科舉小知識嗎?中央研究院歷史文物陳列館線上展覽「金榜行動:清代科舉教戰守則」上線,讓您看展不用出家門!
黃睿文( 1篇 )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館員。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