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紫砂臺灣考古──華人移民聚落的茶飲

紫砂臺灣考古──華人移民聚落的茶飲

臺灣清代漢人聚落與墓葬遺址出土的紫砂茶壺與工夫茶組,不僅佐證了文獻中的茶事紀錄,更是工夫茶文化跟隨華人移民流傳最重要的東南亞消費例證。
來自中國的飲茶文化,是以什麼樣的姿態來到臺灣落地深根的呢?臺灣初納入清朝版圖時,尚未引進種茶的技術,然而臺灣濕熱的氣候,使清朝來台的官員積極地取得具有消暑功效的茶葉。早在康熙年間的官方縣志中,即可見到關於臺灣本土水沙連茶,與從中國進口武夷茶、綠茶的相關記載。自中國江南與閩南地區的茶俗藉由官員與移民引進臺灣後,也可見到臺灣本地的文人開始書寫品茶雅趣於文學作品中。
臺灣清代漢人聚落與墓葬遺址出土的紫砂茶壺與工夫茶組,不僅佐證了文獻中的茶事紀錄,更是工夫茶文化跟隨華人移民流傳最重要的東南亞消費例證。在「紫砂漫遊.聚焦臺灣」展覽中,展出了清代臺灣遺址出土紫砂茶器的精采案例,帶領觀眾一覽臺灣各地早期移民的飲茶盛事。
中國宜興,清代18世紀〈朱泥穿心銚〉,高雄市左營舊城遺址出土,高雄市文化局典藏。朱泥壺在壺內設計有像煙囪一般的透氣管連接壺體上層與壺底,故名「穿心銚」。這種透氣管的設計,為得是能讓爐火的熱氣更快速地傳遞至容器內,更有利於快速地將水煮沸。宜興蜀山窯址發掘出土相同標本,得以確認其產地。圖/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嘉義縣板頭村遺址
板頭村遺址屬於早年漢人聚落「笨港」之局部,為清代臺灣重要港口之一,一時繁華熱鬧。後來因北港溪氾濫淹沒街市,大量商品遺物「封存」地下。出土的茶具可謂齊全且精美,涵蓋了大壺、工夫茶器(小壺小杯)、蓋碗等。
出土〈朱泥竹節壺殘片〉在中國宜興窯的內、外銷市場,均有見到相似款式,此外共伴出土大量的青花小杯,來自江西景德鎮、福建德化窯等地製品,當中有一青花小杯殘片杯底印有「若深珍藏」款識。
中國宜興,清代18~19世紀〈紫砂粉彩雲龍紋壺〉,宜蘭縣淇武蘭遺址出土,宜蘭縣文化局典藏。多彩雲龍紋紫砂器標本殘件,包括壺口及壺身,使用紅、白、綠、黑彩,繪以清晰的雲龍圖像裝飾。壺身內面可見到宜興紫砂打身筒成型法製作工藝的陶片接縫痕跡。圖/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高雄市左營舊城遺址
現在高雄的左營舊城遺址,為清代前期鳳山舊城之遺址,19世紀來逐漸沒落。清初鳳山文人卓夢采的詩作,常以詠讚良泉烹茶為題。舊城考古發掘出土大量文物中也有茶具,紫砂喜上眉梢茶盤質優精緻,朱泥穿心銚造型特殊,反映當時縣城居民的飲茶文化興盛,巧妙地呼應文人卓夢采的品茶雅趣。
宜蘭縣淇武蘭遺址
蘭陽平原上的淇武蘭遺址現今為溪水掩埋,文化層最晚階段出土大量18至20世紀初期的生活遺物,包括中國宜興窯的素面紫砂壺、多彩雲龍紋紫砂器,以及華南的青花瓷杯、陶爐等茶組,應是清代嘉慶、道光朝之後,隨著大量漢人入墾蘭陽平原傳入臺灣的閩粵茶文化。
紫砂臺灣考古──華人移民聚落的茶飲
臺南市水交社遺址
清代水交社,位居台南府城外圍南郊人煙稀少之地,因此逐漸作為墓葬區域。進入18世紀以後,此區域已是府城居民主要的喪葬墓地。在水交社墓葬中共伴出土的紫砂茶壺與帶有茶洗功能的青瓷深盤,呼應了閩南墓葬中以工夫茶具作為陪葬品的葬俗,為來台華人移民將閩南工夫茶與葬俗文化帶入台灣的絕佳例證。
編按:此次「紫砂漫遊.聚焦臺灣」特展係由新北市政府主辦,新北市文化局及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承辦,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協辦,並由臺灣紫砂學者黃健亮擔任特別顧問。策展期間,協辦之國立臺灣大藝術史研究所教授施靜菲及獨立研究者王淑津帶領臺大及師大等校學生,從2017年起在「策展與研究」課程中進行相關紫砂研究,一步步籌畫而成。
板頭村遺址、左營遺址、淇武蘭遺址、水交社遺址的考古報告書與標本圖鑑。圖╱王淑津。
「紫砂漫遊.聚焦臺灣」
展期|2018.01.26-06.18
地點|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全文未完,其它篇請見「紫砂漫遊.聚焦臺灣」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紫砂特展
吳珮羽( 1篇 )
王淑津( 2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