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香港邦瀚斯2024春拍中國古董戰報:斬獲7400萬港元,「大彬」紫砂壺逾估價百倍奪冠!

香港邦瀚斯2024春拍中國古董戰報:斬獲7400萬港元,「大彬」紫砂壺逾估價百倍奪冠!

Bonhams Hong Kong 2024 Fine Chinese Ceramics and Works of Art Spring Sale Brings in HK$73m, Star Lot Incised “Da Bin” Yixing Teapot Sold for More Than 100 Times Pre-sale Estimate

香港邦瀚斯2024春季拍賣會,以香港資深藏家、逾半世紀珍藏的「古韻涵芳─香港『小雅之堂』高福全藏中國藝術珍品」專場為關注焦點,預展現場調件上手的買家們,川流不息,氣氛活絡。5月29日,中國古董藝術「小雅之堂」與「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專場陸續舉槌,兩場總成交額近7400萬港元。

香港邦瀚斯2024春季拍賣會,以香港資深藏家、逾半世紀珍藏的「古韻涵芳─香港『小雅之堂』高福全藏中國藝術珍品」專場為關注焦點,預展現場調件上手的買家們,川流不息,氣氛活絡。藏家張宗憲亦到場鑑賞,遇到心儀之物依然上手目鑑,一派自在模樣,帶著笑意,風範優雅。

5月29日,中國古董藝術「小雅之堂」與「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專場陸續舉槌,兩場總成交額近7400萬港元。

古韻涵芳─香港「小雅之堂」高福全藏中國藝術珍品

「小雅之堂」72件拍品,成交58件,件數成交率80.55%,總成交額3684萬3980港元,逾半數拍品超拍前高估價成交(延續著現場熱潮,另於5月24日至6月7日「小雅之堂」網上拍賣正在進行中)。

現場拍品類項多元,本場推出紫砂壺八件,僅一件粉彩未能成交,競拍場面熱烈。尤以《宜興紫砂鼓腹扁圓形茶壺》,「大彬」楷書款,以強勁的黑馬之姿,衝出本場第一高價。甫一開拍,網路競投、現場、電話委託席上舉牌應聲,此起彼落,競價飛速,買家們熱情參與,價位旋即至百萬門檻,未見停歇,最終以320萬港元落槌,由現場買家競得,加佣金為成交價406萬8000港元,逾低估價135倍多,溢價驚人,獨占鰲頭。

《宜興紫砂鼓腹扁圓形茶壺》,「大彬」楷書款,橫15.5公分,估價3萬至5萬港元,成交價406萬8000港元。
(香港邦瀚斯提供)
《宜興紫砂鼓腹扁圓形茶壺》競拍現場,以320萬港元落槌。攝影/藍玉琦(本刊資料室)

玩壺的藏友們都知,時大彬紫砂藝術被譽為「千載一時」,學界、藏界多有討論,他並於泥料中摻入砂,古人稱之「砂粗質古肌理勻」,別具觀賞情趣,為諸多藏壺者所追求。民國李景康、張虹《陽羨砂壺圖考正傳》記「大彬傳器無多,且名高價重……當以楷書款字,而書法在黃庭樂毅間者為可靠」。本品做工講究精良,樸雅堅致,以楷書為刻款,器形與上海博物館藏《宜興窯時大彬款紫砂壺》相類,皆為摻雜砂缸土製作之扁壺,惟上海博物館藏壺體較小、底部鐫刻「源遠堂藏大彬製」六字款。

《宜興紫砂鼓腹四方壺》,底刻「甲寅秋日徐友泉製」字,橫14.7公分,估價3萬至5萬港元,成交價178萬2000港元。(香港邦瀚斯提供)

另,作為時大彬的徒弟徐友泉刻款名壺,《宜興紫砂鼓腹四方壺》,底刻「甲寅秋日徐友泉製」字,受到熱烈關注,亦成為逾低估價59倍多之百萬名壺,成交價178萬2000港元。


本場以清三代瓷器為主,其中雍正朝藝術風格具「仿古」與「創新」兩個面向,可謂「仿古求新」,典雅的仿古風格造型備受喜愛,此類瓷器獲百萬善價者共五件。

清雍正《釉裡紅搖鈴式夔龍抦把壺》,青花「大清雍正年製」楷書款,高14.5公分,估價150萬至250萬港元,成交價381萬4000港元。(香港邦瀚斯提供)

清雍正《釉裡紅搖鈴式夔龍抦把壺》,搖鈴形制乃參考康熙朝,夔龍抦把則仿效明朝且做工精良、造型特出,目前未見相同之例,最終落槌由邦瀚斯亞洲區董事總經理胡偉爔(Julia Hu)電話委託買家300萬港元競得,逾低估價兩倍多381萬4000港元成交,列席第二高價。

清雍正《爐鈞釉仿古尊》,「大清雍正年製」篆書印款,高17.5公分,估價220萬至320萬港元,成交價356萬港元。(香港邦瀚斯提供)
清雍正《仿鈞窯玫瑰紫釉尊》,「大清雍正年製」篆書刻款,高16公分,估價120萬至200萬港元,成交價254萬4000港元。(香港邦瀚斯提供)

清雍正《爐鈞釉仿古尊》、清雍正《仿鈞窯玫瑰紫釉尊》皆為具「大清雍正年製」篆書款的仿鈞釉渣斗造型,未見相同出版作例,皆逾高估價拍出,前者為成交價356萬港元居本場第三高價,後者為成交價254萬4000港元位列第五高價。

清雍正《仿官釉貫耳壺》,青花「大清雍正年製」篆書款,高43.3公分,估價150萬至200萬港元,成交價305萬2000港元。(香港邦瀚斯提供)

雍正帝喜愛宋瓷,仿宋代名瓷中以仿官釉為上乘,清雍正《仿官釉貫耳壺》、清雍正《仿官釉石榴尊》均可為證。前者造型仿自上古青銅器,尺寸碩大、敦實挺拔,極難燒製,釉面光潤,色澤柔和宜人。後者仿自明代石榴尊,釉色青綠淡雅,開片分明,既柔和且不失秀雅,各以成交價305萬2000港元、178萬2000港元得第四、第六高價。

「古韻涵芳─香港『小雅之堂』高福全藏中國藝術珍品」百萬港元高價榜:

1.《宜興紫砂鼓腹扁圓形茶壺》,「大彬」楷書款,橫15.5公分,估價3萬至5萬港元,成交價406萬8000港元。
2.清雍正《釉裡紅搖鈴式夔龍抦把壺》,青花「大清雍正年製」楷書款,高14.5公分,估價150萬至250萬港元,成交價381萬4000港元。
3.清雍正《爐鈞釉仿古尊》,「大清雍正年製」篆書印款,高17.5公分,估價220萬至320萬港元,成交價356萬港元。
4.清雍正《仿官釉貫耳壺》,青花「大清雍正年製」篆書款,高43.3公分,估價150萬至200萬港元,成交價305萬2000港元。
5.清雍正《仿鈞窯玫瑰紫釉尊》,「大清雍正年製」篆書刻款,高16公分,估價120萬至200萬港元,成交價254萬4000港元。
6.清雍正《仿官釉石榴尊》,青花「大清雍正年製」楷書款,高19公分,估價120萬至200萬港元,成交價178萬2000港元。
7.《宜興紫砂鼓腹四方壺》,底刻「甲寅秋日徐友泉製」字,橫14.7公分,估價3萬至5萬港元,成交價178萬2000港元。
8.清乾隆《青釉浮雕「蒼龍教子」天球瓶》,高47.9公分,估價30萬至50萬港元,成交價165萬5000港元。
9.清乾隆《壽山石瑞獸鈕印璽》印文:「長春宮寶」,5.1x5x9.6公分,估價40萬至60萬港元,成交價114萬7000港元。

清乾隆《青釉浮雕「蒼龍教子」天球瓶》,高47.9公分,估價30萬至50萬港元,成交價165萬5000港元。(香港邦瀚斯提供)
清乾隆《壽山石瑞獸鈕印璽》印文:「長春宮寶」,5.1x5x9.6公分,估價40萬至60萬港元,成交價114萬7000港元。(香港邦瀚斯提供)

中國瓷器工藝精品

「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207件,成交93件,件數成交率44.93%,總成交額3714萬7740港元。值此市場景況,加以文物入關風險成本提高之故,買家態度審慎,估價是入場競舉與否的重點考量條件。市場仍以明清瓷為主力;黃花梨家具或因估價顯高故乏人應價;玉器此次數量占比高,尤以高古玉為多數,然選擇既多,買家更是挑精撿肥,具紋飾造型者,價位表現較為突出。

清乾隆《青花纏枝蓮紋賞瓶》,高17.8公分,估價280萬至380萬港元,成交價406萬8000港元。(香港邦瀚斯提供)

清乾隆《青花纏枝蓮紋賞瓶》成交價406萬8000港元,為本場第一高價。此賞瓶造型秀美,胎質潔白細膩,釉色瑩潤光亮,青花鮮豔明快,工藝精良,於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均有相類似的藏品可為之參考。

清雍正《金彩碗》一對,徑9.3公分,估價100萬至150萬港元,成交價267萬1000港元。(香港邦瀚斯提供)
清雍正《金彩碗》一對競拍現場,最終由大中華區董事長胡瑞(Bobbie Hu)電話委託買家競得。
攝影/藍玉琦(本刊資料室)

清雍正《金彩碗》一對(其中一碗連西藏錦盒)則迎來一場激烈明快的競價對決。此碗滿布金光閃閃的琺瑯,是極為罕見的典範,體現了清宮的審美品味和雍正年間宮廷陶工的精湛技術。起拍價80萬港元,現場買家率先應價,隨即主戰場由中國古董藝術部主管虞詠芝(Gigi Yu)、大中華區董事長胡瑞(Bobbie Hu)、拍場永遠的「NO.1」張宗憲,三強鼎立、彼此交鋒,間偶有現場買家加入戰局,最終由胡瑞手中電話委託買家以210萬港元落槌,加佣金成交價267萬1000港元,為本場第二高價。張宗憲雖在金碗爭奪戰中敗陣,但仍以成交價114萬7000港元捧回清乾隆《爐鈞釉梅瓶》,拍場老將常在彌堅,誠屬行業標竿表率,鼓舞後進。爐鈞釉為雍正時期景德鎮御窯廠新研發的仿鈞低溫釉,仿宋代鈞窯窯變釉色而來,於乾隆年間亦有燒造,但傳世的梅瓶例子並不常見。

清乾隆《爐鈞釉梅瓶》,高21.3公分,估價100萬至150萬港元,成交價114萬7000港元。(香港邦瀚斯提供)

清乾隆《仿官釉六棱貫耳瓶》則由網上競投買家以190萬元落槌投得,加佣金成交價241萬7000港元,成本場第三高價。本瓶呈六方壺形,兩側各置一貫耳,通體施灰青釉,釉質肥潤,釉面光亮並有冰裂紋、大開片,整體造型古樸典雅,無論從形式或風格上,本品都甚為罕見。

清乾隆《仿官釉六棱貫耳瓶》,青花「大清乾隆年製」篆書款,高30公分,估價200萬至300萬港元,成交價241萬8000港元。(香港邦瀚斯提供)

宋或更早《白玉繩紋環》更是衝出百萬級別的大黑馬,在眾多玉器拍品中脫穎而出,表現亮眼。扭繩紋玉環,其紋飾設計連續不斷,工序繁複嚴謹方能形成流暢的視覺美感,此品有別於一般單繩紋環,除裝飾有三扭結並為雙環中有鏤空,雕飾精巧細緻,造型獨具風格,獲得多方青睞。競拍現場競奪激烈,最終以160萬港元落槌,逾低估價33倍多,成交價203萬6000港元,成績非凡,為本場第四高價。

宋或更早《白玉繩紋環》,徑6.8公分,估價6萬至8萬港元,成交價203萬6000港元。(香港邦瀚斯提供)

除百萬善價,另有數件瓷器斬獲佳績。清康熙《青花「竹林七賢」筆筒》逾低估價10倍多之成交價70萬2500港元、清康熙《五彩仕女圖杯》青花「大明成化年製」楷書仿款逾低估價10倍多之成交價40萬9600港元、清康熙《釉裡三彩山水圖香爐》逾低估價7倍多之成交價38萬4000港元、明崇禎《青花「明皇遊月宮圖」筆筒》逾低估價5倍多之成交價32萬港元等。

清康熙《青花「竹林七賢」筆筒》,徑18公分,估價7萬至9萬港元,成交價70萬2500港元。(香港邦瀚斯提供)

「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百萬港元高價榜:

1.清乾隆《青花纏枝蓮紋賞瓶》,高17.8公分,估價280萬至380萬港元,成交價406萬8000港元。
2.清雍正《金彩碗》一對,徑9.3公分,估價100萬至150萬港元,成交價267萬1000港元。
3.清乾隆《仿官釉六棱貫耳瓶》,青花「大清乾隆年製」篆書款,高30公分,估價200萬至300萬港元,成交價241萬8000港元。
4.宋或更早《白玉繩紋環》,徑6.8公分,估價6萬至8萬港元,成交價203萬6000港元。
5.清乾隆《御製白玉五福紋執壺》,橫20.5公分,估價120萬至150萬港元,成交價190萬9000港元。
6.西漢《白玉雕螭鳳紋韘形佩》,長6.4公分,估價30萬至50萬港元,成交價140萬1000港元。
7.清乾隆《爐鈞釉梅瓶》,高21.3公分,估價100萬至150萬港元,成交價114萬7000港元。

藍玉琦( 24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