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國藝會共融藝術專案除了邀爺奶攪藝術外,又牽引出何種社會能動性?

國藝會共融藝術專案除了邀爺奶攪藝術外,又牽引出何種社會能動性?

當國藝會推出「共融藝術」專案,推廣藝術介入社會,是否暗示過往的藝術不夠共融?但也許是我們在藝術與社會間畫了兩條線,但這兩者原本就是一體的。「藝術永遠是利己的,你在其中得到激勵、得到滿足,你才有可能利他。」透過這個計畫,其實可以再次思考藝術和社會的連結性。
國藝會少數直接關注藝術參與者的專案
為了回應世界各國共同面臨高齡社會演變的趨勢,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簡稱國藝會)於2018年啟動「共融藝術」補助專案,鼓勵台灣藝術家透過創作方式,結合各種專長與專業人士,為高齡者策劃出多元的展演活動與計畫,也是國藝會少數直接關注藝術參與者的計畫。第一屆共融藝術專案共補助六組創作計畫,藝術家在台灣北、中、南,從海濱小鎮、照護中心到地方活動中心,透過戲劇、舞蹈、視覺創作,與藝術治療、職能治療領域的專業人士合作,以藝術為媒介,引領參與者探索自我,牽引出更深層的社會能動性。
國藝會6月28日舉辦共融藝術專案成果分享會,圖為與會貴賓合影。(國藝會提供)
國藝會董事長林曼麗出席共融藝術補助專案成果發表會時,也說明自2017年底,國藝會與英國文化協會簽訂合作備忘錄之後,雙方便攜手合辦共融議題相關活動。今年關係進一步深化,一是在國藝會主持的「共融藝術」專案項下,開闢雙方合作交流項目,由英國文化協會協力支持,鼓勵雙方藝術家針對共融藝術展開合作;其二是由英國文化協會主辦的「CTC台英文化交流補助計畫」(Connections through Culture),國藝會參與支持,鼓勵雙方不同領域的藝術工作者,到台灣和英國交流。
另外,她也認為第一屆共融藝術專案的順利進行,來自企業界的大力支持,贊助企業不僅是投注資源,更親身投入計畫的執行,共融藝術包含弱勢、高齡者,目前國藝會鎖定高齡議題,但高齡化議題是涵蓋家庭、經濟、社會的關注,期待透過專案儘早讓藝術介入相關的主題,讓藝術家和藝術創作有更多可以發揮的場域與深耕更有意義的價值。
國藝會6月28日舉辦共融藝術專案分享會,圖為獲補助創作者楊純鑾分享計畫內容。(國藝會提供)
與樂齡者的共融經驗
回應時代需求,2018年國藝會啟動「共融藝術」專案首次對外徵件,評選出崔綵珊、南風劇團、驫舞劇場、楊純鑾、花淨瑜、極至體能舞蹈團六組創作者,並於近期發表計畫成果。其中崔綵珊的《延.鹽——鹽.岑地帶展演計畫》串聯高雄鹽埕與嘉義新岑兩個社區,透過兩地的特色產業:傳統裁縫製衣與捕魚養殖為計畫設計之元素,開發佈景、肢體與行為開發工作坊、社區劇場及紀錄回饋展出。
她發想的念頭來自碧娜.鮑許(Pina PauschH)的 《四季舞》(NELKEN-Line),因為有了表演她就能委託傳統裁縫師傅作服裝,因此表演本身的動作不能太困難,否則長者會畏懼,多數的長者對於戲劇和高難度的舞蹈都有心力跨越的困難,但當播放《四季舞》的影片後,他們則多數點頭表達自己可以做到。她再將當地傳統的魚塭勞動動作、繞境儀式的隊形添入創作元素,以及長者們彼此測量服裝尺寸的親近與交誼感。
 
 
在提到計畫執行,崔綵珊一再強調的是如何和高齡社群、他們所屬的社區建立信任關係的重要性,當她剛進入社區不斷會被質疑是「玩真的,還是玩假的?」直到意外協助社區入口意象的彩繪工作,雖然壁畫尺幅長度比原先預期得多太多,但和整個社區的人一起工作後,信任感才終究被建立起來。
她也提到對長者提出邀請的技巧,不是告知要他們跳一支舞,而是日常的問他們「要不要來上瑜珈課?」,以關懷長者一天農作後,來鬆鬆筋骨作為開場,更能順利地引導他們進入舞蹈與課程的討論。而這計畫中她感受最為深刻的,是長者與鹽埕的師傅們,都感受到自己被重視了,即便他們在如此偏遠的地方,仍有藝術家和團隊進來幫忙。另外,也很常面臨教學角色的互換,但這也許才是共融藝術的真諦吧,如當她做出他們日常的勞動動作,常會被當地的理事長糾正漏掉些細緻的動作,動作的簡化、音樂的選擇,都有跨世代的溝通與共同創作的情感交織在其中,社區居民也在這次計畫中深受感動,紛紛詢問是否還有下一次的「表演」?讓他們能再次穿出美麗的洋裝,崔綵珊認為這一切都是源於信任的建立,計畫才可能往下扎根。
國藝會共融藝術專案獲補助案:崔綵珊的《延・鹽——鹽・岑地帶展演計畫》表演紀錄。(攝影/蔡孟閶,崔綵珊提供)
其他計畫包括驫舞劇場的《和你跳一支雙人舞——樂齡舞蹈分享計畫》是為期兩年的舞蹈計畫,藉由肢體的探索認識新的自我,雙人舞則是學習與另一個人溝通。劇團與台灣各地博物館、健康協會、養護中心等機構合作,將樂齡舞蹈的理念、趣味,傳達給不同的族群。楊純鑾是具藝術治療與創作背景的護理師,她的計畫《此刻.我在——失智長者藝術團體方案設計》以失智長者為對象,針對養護中心的輕、中度失智長者,執行攝影、書寫、集體創作工作坊。創作過程當中,原以為失智長者應已忘卻之事,卻被深入地表達出來。本計畫也關照身心壓力巨大的照護者,看到失智者在工作坊的表現,照護者也挖掘自己感受的能力,照護與被照顧者之間,進而產生更緊密的連結。
國藝會共融藝術專案獲補助案:驫舞劇場工作坊紀錄。(驫舞劇場提供)
補助系統呼應社會關懷的層面
成果發表會後與談分享的黃俊銘表示,他感受到當代藝術長期的發展是忽略社會因素的,也會發現很多作品與計畫,藝術與社會的連結並不明顯,但藝術很常是將歷史、現場、他者的苦難,提煉成創作的敘事中,當國藝會推出「共融藝術」專案,推廣藝術介入社會,是否暗示過往的藝術不夠共融?但也許是我們在藝術與社會間畫了兩條線,但這兩者原本就是一體的。「藝術永遠是利己的,你在其中得到激勵、得到滿足,你才有可能利他。」透過這個計畫,其實可以再次思考藝術和社會的連結性。此外,黃俊銘認為此專案的另一特殊點是對象的改變,過去藝術家通常接觸的都是藝術家或是藝術專業社群,並不常接觸素人與藝術愛好者,以及觀眾存在對於作品的意義等,面對老化這個共通議題,透過藝術更細緻地去思考公民社會的問題,對於台灣公民社會的養成是重要的。
國藝會共融藝術專案獲補助案:崔綵珊的《延・鹽——鹽・岑地帶展演計畫》表演紀錄。(崔綵珊提供)
而在看完專案成果的發表後,他確實感受到表演在這些計畫中的魅力,「高齡」這個社會標籤所暗示的是其低收入,或受政府補助,相關流行、高科技的使用能力都會退卻,即是一個自尊在老化過程中慢慢凋零的狀態。但「表演」的模式可以撐起長者過去的輝煌和美好的記憶。他相當讚賞崔綵珊以碧娜.鮑許的《四季舞》,作為和長者肢體溝通的開場,因為這支舞就是在凝聚人和人之間的認同感。當年長者穿起亮眼的衣服,表演的過程是充滿尊嚴的,並從日常生活平庸的經驗,變成昇華、可靠、內心可以對話的經驗,並享受被觀看的感受。
國藝會共融藝術專案獲補助案:崔綵珊的《延・鹽——鹽・岑地帶展演計畫》。(攝影師/郭政彰,崔綵珊提供)
黃俊銘也以社會學的概念,來分享高齡這個群體的一些社會行為特色。如當我們面對「老人」這個概念很容易把他們想成是一個群體,但其實這個群體有不同階級、教育狀況、性別和城鄉的差別,在專案創作對應上可以試著去體會這一點,不是對應一個空泛的、沒有臉孔的老人群體,即便是老人的群體也存在社會資源不均的狀態。另外,高齡群體在數位技術的使用上,存在著高度的數位落差,目前的科技產品,如iPad的發明,其實是拯救許多弱勢在科技媒介使用上的機會。
另外,一些統計數據也顯示,即便在整體社會都往高齡化發展,女性的平均壽命仍比男性長,男性衰老的過程多半有伴侶的狀態,但女性很常要獨立面對死亡,這些數據與統計的部分也是藝術家可以工作、與研究的參考。黃俊銘表示過去有很多數據顯示,參與藝術創造的族群幸福感是最高的,這可能也是將藝術推廣至高齡社群並創造幸福感的意義;而在藝術參與的部分,高齡者很重視有沒有人結伴同行,活動進行與社群的安全感,另外高齡的女性比男性更樂意參與藝術活動,美術館也應該逐步思考友善老人的公共空間,或是規劃符合老人需求的導覽與表演彩排。黃俊銘特別去參考一些國外共融藝術案例,包括表演行為包括歌唱等顯示是可以活化智力受損、失智等症狀,也有一些計畫以社區電台的方式,讓老人說自己的故事,對他們自我都有激勵的效果,他們會結伴來參與節目,甚至認高齡者成為藝術評論者,以脫口秀的方式和大眾溝通對於藝術的看法等,這些共融的藝術計畫與行動,都期待觸發更多對高齡友善的創作計畫。
國藝會共融藝術專案獲補助案:崔綵珊的《延・鹽——鹽・岑地帶展演計畫》表演紀錄。(Photo by Lucas-Doolan,崔綵珊提供)
國藝會獎助組總監藍恭旭也回憶兩年前,一切從零開始進行此專案的規畫,「共融藝術」專案和過去國藝會補助專案取向完全不同,觸及到不同的補助對象。國藝會傳統的專案,是針對藝術工作者作品的產出,但「共融藝術」專案則是將藝術家對社會的關懷呈現出來,而非以藝術家創作為主,過去類似的專案是「藝教於樂」專案,其實也顯露補助系統呼應國際課題與社會關懷的層面。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

現為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nodate)總監,從藝文網路媒體再度回返紙質與內容生產的實驗。熟悉台灣藝文生態產業結構,並關注跨文化圈的共通困境,致力編輯感官內容的閱讀體驗。近期埋首爬梳台灣刺青產業歷史,前中年的興趣是步行、茶道和花藝。
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曾任「典藏ARTouch」總編輯、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