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lima藝術節
【聚焦花東創作社群新網絡】場外?場造?當代策展在花東的實踐樣態
在本篇文章裡,我們邀請了四位目前活躍於花東各地的策展工作者。在展覽之外,他們往往具有創作者與行動組織者的身份,內容有高比...
【聚焦花東創作社群新網絡】重航海洋的文化行動——造船作為一種方法
近期在東海岸,「航海」引發了很大的連結能量,眾多創作者或實踐者開始進行造船與航海的文化行動。本篇採訪了「南島・台東隊」參...
2023 Pulima藝術節,身體現身的反動與原住民族影像檔案史再寫
從今年Pulima藝術節各個展演可以看到原文會急欲填補原住民藝術史之空缺的野心。此外,不同於上一屆「mapalak tn...
「Palalan – 2023 Pulima藝術節」9/1 花創園區開展!連結花蓮藝文環境,四組展演活動一次看
Pulima藝術節首次移師花創園區、並以「Palalan」為主題初試啼聲,透過三檔展覽與系列活動,更貼近部落生態、生產、...
山海迷障:原住民酷兒的寫實轉向
台灣隨著全球思潮,主流的知識政治領域亦對「山海」回望頻頻、奇招盡出,山海的子民,重新躍入現代性的迴光返照之中。然而這一「...
「第20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公布:10組「視覺藝術」與7組「表演藝術」角逐三大獎項
110件提名中包含視覺藝術67組,表演藝術43組;入圍則視覺藝術10組,表演藝術7組。入圍的17組展演將於5月底競逐「表...
如何展?如何看? 如何去談論? 當前原住民藝術展演的突破之道
因新冠肺炎疫情延宕至明年的第59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將以撒古流.巴瓦瓦隆(Sakuliu Pavavaljung...
疫情下的表演藝術扶植協作及國際交流的施與受:專訪愛丁堡藝穗節臺灣季策展人葉紀紋
在「連結臺灣」(Connecting with Taiwan)的主題下,葉紀紋將「臺灣季」定位為一個文化部設在愛丁堡、面...
2020 PULIMA藝術節:mapalak tnbarah路 折枝 策展團(二)
2020 PULIMA藝術節:mapalak tnbarah路 折枝 策展團(一)
文章導覽
1
2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古美術專題
古美術專欄
古美術市場動態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Line
Apple Store
Google Play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