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聚焦花東創作社群新網絡】重航海洋的文化行動——造船作為一種方法

【聚焦花東創作社群新網絡】重航海洋的文化行動——造船作為一種方法

【Spotlight on New Network of Creative Communities in Hualien and Taitung】Taking Cultural Action to Return to the Sea —— Shipbuilding as a Method

近期在東海岸,「航海」引發了很大的連結能量,眾多創作者或實踐者開始進行造船與航海的文化行動。本篇採訪了「南島・台東隊」參與者陳豪毅、原住民當代藝術研究者黃瀞瑩、以「海洋」為創作核心的達悟族導演張也海‧夏曼,以及臺東大學南島文化中心主任蔡政良,從他們的角度去觀察「重航海洋的文化行動」的原因,以及其所開展的可能性。
【聚焦花東創作社群新網絡】的其他專題文章詳見:導言:聚焦花東創作社群新網絡社群創生藝術:部落、創作營、藝術節、藝術村、劇場、工寮、實驗場(上)社群創生藝術:部落、創作營、藝術節、藝術村、劇場、工寮、實驗場(下)花東藝文空間,抽樣與現況 (2016-2023)重航海洋的文化行動——造船作為一種方法園區流標了,然後呢?文化中介組織如何救花創? 近期在東海岸,「航海」引發了很大的連結能量,眾多創作...


您已經是會員?
典藏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加入會員


陳晞(Sid Chen)( 133篇 )

藝評書寫與研究者,第13屆國際藝評人協會台灣分會理事長,曾任典藏雜誌社(《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社群暨企劃主編。目前關注異質性的創作與勞動,長期研究繪畫性與敘事性等命題,對於另類文化和視覺語言的迷因混種亦深感興趣。文章散見於《典藏ARTouch》、《CLABO實驗波》、《端傳媒》、《非池中藝術網》、《Fliper》、《ARTSPIRE》、《500輯》、《藝術認證》、《歷史文物》、《新北美誌》等。

E-MAIL |sidtjh@gmail.com

陳思宇(Sih-Yu Chen)( 107篇 )

藝術研究與書寫者。主要關注音像藝術、跨域製作與文化環境等。近期正嘗試藝文內容的另類編輯。文章散見於日本媒體《artscape》、《典藏ARTouch》、《藝術觀點ACT》、《歷史文物》等。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現任典藏雜誌社企劃編輯及Podcast《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曾任公視《藝術很有事》節目「周書毅與鄭志忠,擁抱差異的劇場實驗」企劃編輯、《藝術觀點ACT》執行主編。E-mail: sihyu032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