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北美館公布第14屆「台北雙年展」策展人名單,由黎巴嫩和德國策展人接棒
2025年第14屆臺北雙年展將由來自黎巴嫩的山姆.巴塔維爾(Sam Bardaouil)和來自德國的提爾.法爾拉特(Ti...
吳昌碩為蒲華、富岡鐵齋作印小考
此次的東京吳昌碩生誕180週年紀念大展,可以說是數十年難得一見的企畫大展。據筆者了解,此大展籌備期將近三年,原先甚至還有...
2023年全球藝術市場總結
由於高端市場委靡,2023年全球藝術作品拍賣的成交額急遽下降。但是在此可預見的下滑之後,拍賣界仍有許多驚喜。 2023年...
論第二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思考當代「介入」繪畫之後的跨語境現象
當代繪畫與現代主義繪畫、傳統繪畫之間,從來就不是線性承繼,亦非敵對關係,然而,倘若藝術家們依然希望找到屬於自己、屬於這個...
【高森信男專欄】2010年代國際藝壇交流筆記:比較遠的亞細亞
新加坡雖理所當然地身為東南亞的一份子,但其社會結構及藝術制度皆可視為不同於多數東南亞國家的體制典範。此外,在「南向」思維...
【回望當代:當代如何轉了彎?】2011-2020現場藝術與劇場變體
當公共性開始被積極納入表演性策展的核心,策展人也就被普遍期待,可以透過策畫藝術節,直面當代的關鍵問題,如人類世、生態、身...
首波「文化黑潮計畫」之後,臺灣藝術產業的下一步需要什麼?
近日文化部公布了備受藝術界矚目的「匯聚臺流文化黑潮計畫」中「文化黑潮之國際藝術展會補助要點」(簡稱「文化黑潮計畫」)的補...
漫談神獸間的關係:故宮南院「神獸現形─文物中的奇幻生物」特展
神獸來自於古人對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對未知未來和動物的不同理解和想像,經口耳傳說、圖騰描繪、形貌轉化,再加上宗教信仰影響,...
【回望當代:當代如何轉了彎?】移動觀點下,2011年至2020年臺灣錄像藝術的兩個切面
如何接續並進一步思考2011年後迄今的移動時代,臺灣錄像作品的相應表現。我認為,這不僅不同於陳界仁、袁廣鳴、王俊傑等人於...
黑色抽象——藝術家格蘭.里根專訪
對我而言,只要「黑人藝術家」這一稱呼不是用來界定我唯一感興趣的範圍,我不介意。我對文化有廣泛興趣,尤其是黑人文化,它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