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

【阮慶岳專欄】建築的風景:謝英俊的四條路徑─未來文明的想像:部落、社區、永續
我們講社區總體營造與地方創生,背後想像的其實就是部落價值,想重新找回人跟人的關係。「永續」是其中主軸,並以美國綠黨的10...
向左走?向右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抉擇
由建築師倫.庫哈斯(Rem Koolhaas)與大衛.希艾萊特(David Gianotten)共同領導之OMA團隊所興...
側記「競圖之後」:打開「封閉式競圖」的公共性,反思評審與發包機制之下的標案心理學
為了打開國內各個大競圖機制的公共性,並創造公民參與檢視制度的空間,繼8月21日由臺北市立美術館(簡稱北美館)所主辦的「預...
【阮慶岳專欄】建築的風景:謝英俊的四條路徑─從「互為主體」到「參與式建築」
九二一大地震後,謝英俊與邵族部落一起重建家屋,謝英俊不僅主導募款建造,還堅持在此刻機械化的世界,仍然使用低科技的方法,對...
建築與權力
建築比短暫的政治現實應該更要有長遠的目光,過度急切的與之掛勾,經常是禍福難料的狀態。因此有智慧的應對時代,在直行與迂迴間...
【阮慶岳專欄】建築的風景:謝英俊的四條路徑─常民的建築
謝英俊和其它建築師最根本的差異,在於雖然使用工業化的建築方法,但是迴避對高科技與特殊材料的依賴,堅持單純化材料與施工的程...
藝術山丘上的感知雲:林洲民未竟的北美館擴建夢
擁有全國性知名度的建築師林洲民,投入台北市立美術館擴建案,這是他卸下台北市都發局長後第一個大型統包工程案,結果事與願違,...
【阮慶岳專欄】建築的風景:謝英俊的四條路徑─美學
工業化如何跟人文、社區結合在一起?對西方來說房屋工業化已經太熟練,因而掉入死胡同。但是,隨著時代的改變,現代主義談論的背...
環園空橋是特色,中山北路破口成敗筆:北美館擴建案,綠建築優等生郭英釗團隊怎麼輸了?
推動綠建築多年的郭英釗團隊,在台北市立美術館擴建案中列名第二,鎩羽而歸,外界頗為驚訝。郭英釗團隊提案結合文化、自然與建築...
等比再現光之教堂:「挑戰—安藤忠雄展」巡迴展台北最終站,呈現半世紀的建築奮鬥思路
安藤忠雄認為,當建築邂逅大千世界的物象,因而喚起的各種對話,才有訴諸人類靈魂的力量。如何使這些對話更為激烈、內容更加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