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
展覽標題訂為「歷史畫家」(Pittore di Storie),順著兩條線索交叉推進,一是藝術家個人的小歷史,另一為涉及...
回顧光州雙年展,其歷屆以來始終持續著以東亞文化及思想價值,作為雙年展重要的理論核心,而本屆主題「似水柔弱」根據光州雙年展...
在法國哲學家史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沿著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的思路,提出以數位...
大英博物館於2023年5月18日推出的「晚清百態」(China’s hidden century)特展聚焦於19世紀受忽...
檔案的展覽若是年表的物件化,那麼它的危險正在於展示即選擇、敘述即詮釋,因為檔案總是「被篩選過的」。像「狂八〇」這樣以時代...
年初結束展期的「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極具企圖地包羅多重領域的文件、圖像等,引起許多不同的反應。回歸當時的個體...
藝術家陳奕廷的創作風格從具象發展至抽象,在2023年6月的最新個展「心象意境」,反映出他長年觀照大自然地貌與四時遞嬗的所...
博物館的前身與歐洲15至18世紀作為收藏和觀看的驚奇小屋(Cabinet of curiosities)或珍奇屋(德語:...
審視目前加密藝術的線上/下策展邏輯,經常更強化傳統藝術世界以殿堂級的藝術巨星(知名背後通常等於作品價格的高昂),來號召展...
自2022年2月開展以來,這檔主打集結了大量巴斯奇亞首次曝光作品的展覽,始終深陷在展出畫作的真偽疑雲之中。而在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