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沉浸體驗」不再是只為使用者製造幻象,以高雄電影節 XR DREAMLAND 為例的反向提問
沈浸,本身不再只是單純為體驗者製造幻象,相反地,正如同2024於高雄電影節獲得「最佳沈浸獎」的《記憶如沙》所代表的另一種...
V-Touch展覽|戰鬥之城・終,回到我們面對的真實世界
「戰鬥之城・終」集結藝術家張立人耗時超過十年的作品,此次於北師美術館完整展出。此系列作品汲取並挪用漫畫、電影、動畫、影視...
【電影的美術館轉生考】電影機制在美術館重構
電影本身的音像本質即是一種造形藝術,不論是蒙太奇表現或者場面調度表現,皆以造形的方式看待。若以此想法出發,楊德昌的每部傑...
【電影的美術館轉生考】「一一重構:楊德昌」:從回顧展的框架尋找「藝術家」與重探電影展覽
在我看來,「一一重構:楊德昌」的觀展過程就像是在尋找楊德昌。相較於黃華成展以「未完成」回應原作、檔案與研究等的「匱乏」,...
【電影的美術館轉生考】電影作者在美術館:影像展覽的範式轉移
荷索展覽利用大量的屏幕設置來重組影像之間的關聯性、以至搭建空間、媒介與觀者的關係;華達的展覽則著重於影像的物質性及跨媒介...
【電影的美術館轉生考】作者的自我重組與複寫:蔡明亮 ✕ 北師美術館的三次展覽事件
如果說這三次展覽是以完全揚棄電影工業產製模式下的產物,蔡明亮的「手工」創作方法,在「蔡明亮的日子」更是被高度標榜的——無...
【電影的美術館轉生考】剪黏檔案、擴延慾望:白盒子裡的黑室常態
像是為了概念化新世紀科技發展對動態影像的挑戰,2016年惠特尼美術館舉辦了「夢境:1905至2016的沉浸式電影與藝術」...
【電影的美術館轉生考】裝配、擷取、改造:經驗一段身體、物體和光影的共舞變奏,談「展覽電影」
美術館、博物館類的機構如何「展覽電影」,「電影」在此並非必須在黑盒子內從頭到尾看完的傳統定義下的電影作品,而是創作者以動...
【專題】電影的美術館轉生考
有關電影與展覽這一主題有許許多多切入點,我們此次試圖以某種更為流動的線索來探討。在謝以萱、童詠瑋、謝佩君、謝鎮逸和蔡倩怡...
【張寶成專欄】前瞻科技的突破與困頓:以兩件政治受難者作品為例
本文談論的兩組創作者在NFT和VR技術發展正處於高度變動時已搶先應用。沒有這些應用,我們不會知道技術發揮後的樣貌和後續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