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
【高森信男專欄】戰火中的藝術工作者:二戰篇
承平時期滔滔大論的文化及藝術議題,往往在真實戰爭來臨之際被視如敝屣。在糧食和安全等基本生存議題面前,藝術對個人生活而言淪...
臺灣當代藝術新星:簡君嫄二度榮獲佛羅倫斯國際雙年展纖維藝術銅牌獎
近日(10/22)「第十四屆佛羅倫斯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Florence Biennale)在義大利佛羅倫斯的巴索城堡...
【破繭而出的日本藝術市場】守.破.離——日本「藝術」的當代況味
回望戰後的藝術歷史便可以發現,即使是西方的戰後前衛都深受日本禪宗思想的引領與影響,而物派以及具體派等承襲了傳統禪宗精神思...
朝向未來的產業提案:ART TAIPEI 2023幾大特展的多面挺進
ART TAIPEI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三十年來持續有所累積,除了行之有年的「MIT新人推薦特區」、「原住民藝術特展專區」...
2023桃源美展獎項揭曉:侯思齊、江卓豫獲年度特別獎
「桃源美展」為桃園歷史最悠久的視覺藝術競賽之一,桃園市立美術館自2020年接手策劃後,採以更聚焦的方式探索類別內的創新與...
ART TAIPEI 2023台北藝博VIP搶先看,精選18家必逛畫廊展位
ART TAIPEI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VIP預展,今日(10/19)在陽光普照的好日子裡開幕。迎接第三十屆的2023台北...
臺灣當代劇場的「靈性追尋」?陳哲偉、黃鼎云和彭弘智的靈魂實驗
傳統戲曲本身即具有極深的泛靈想像,與人民的精神生活與信仰想像緊密連結。但在東亞文明開化後的現當代劇場,卻意外地在現代性與...
藍色的哲學——謝貽娟2023年個展
旅英藝術家謝貽娟過世後,家屬們成立了「謝貽娟文化藝術基金會」,致力於保存與推廣她的文獻與藝術作品,並在今(2023)年在...
精神的再現──岑龍繪畫中的永恆追求
岑龍的繪畫在五光十色、紛紛擾擾的當代藝術中,因為特別的節制與樸素,反而顯得格外突出。這種樸素的感覺,首先來自於單純的構圖...
當時的月亮:台灣現代藝術中的月亮表現
高掛天空的月亮,是人類歷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存在,也是藝術表現時常使用的主題。古代中國有著嫦娥奔月的傳說故事,訴說以前的人...
文章導覽
1
...
7
8
9
10
11
...
20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