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23/24】狂飆之後,回歸謹慎:後疫情時代穩健成長的2023全球藝術市場回顧

【23/24】狂飆之後,回歸謹慎:後疫情時代穩健成長的2023全球藝術市場回顧

【23/24】Back to Caution After the Frenzy: Review of Post-Pandemic Steadily-Growing Global Art Market in 2023

蘇富比(Sotheby’s)在2023年的成績極為出色,包辦三大拍賣市場的年度最高價成交作品,估計全球成交總額將高達80億美元,約與2022年相當;而在逾六萬件成交拍品中,有超過70件突破千萬美元大關,數量之多更創下歷年紀錄。至於佳士得(Christie’s)所發布的2023年度全球成交總額估計為62億美元、拍出4萬5,000件拍品,則略低於2022年數據。而在11月於紐約舉槌的「20世紀藝術」晚間拍賣成交總額直逼6億5,000萬美元,創下了自2017年以來的晚間拍賣(單一藏家專拍除外)最高總額。

回顧2023年,全球仍處於經濟波動、通貨膨脹與地緣政治等狀態,在外部環境的宏觀條件充滿挑戰的狀況之下,也讓全球藝術市場迎來了後疫情時代在狂飆之後的預期性調整階段,趨於謹慎的購藏態度益發明顯,不過,來源有序、首現市場的藍籌作品仍為頂級市場的藏家追捧而屢創高價。另一方面,新晉藏家的持續進場、藏家年輕化以及對線上平台的使用習慣漸趨倚重,藝術家名單與作品迭代的速度也相對加快,讓拍賣公司面對客戶的多樣化需求,積極蒐羅與權衡經典名家和當代新銳之作,反映在拍品組成上也呈現多元與鮮活的面貌。

蘇富比(Sotheby’s)在2023年的成績極為出色,包辦三大拍賣市場的年度最高價成交作品,估計全球成交總額將高達80億美元,約與2022年相當;而在逾六萬件成交拍品中,有超過70件突破千萬美元大關,數量之多更創下歷年紀錄。至於佳士得(Christie’s)所發布的2023年度全球成交總額估計為62億美元、拍出4萬5,000件拍品,則略低於2022年數據。而在11月於紐約舉槌的「20世紀藝術」晚間拍賣成交總額直逼6億5,000萬美元,創下了自2017年以來的晚間拍賣(單一藏家專拍除外)最高總額。

蘇富比拍賣官Michael Macaulay於紐約「現代藝術」秋季晚間拍賣拍出莫內《Peupliers au bord de l’Epte, temps couvert》,此作以3,078.3萬美元成交。(蘇富比提供)

富藝斯(Phillips)的年度拍賣成交總額逾8.4億美元,較疫情前 2019 年增長 14%,平均總成交率達 88%,在全球舉行的「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平均總成交率更來到95%之高。而在紐約舉辦的「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秋季晚間拍賣以1.55 億美元收槌,為其歷來第二高成交總額,至於在3月於香港落成啟用的亞洲總部,成為首家在此擁有專屬拍賣廳和展覽空間的國際拍賣行,也為其在亞洲市場的深耕展開新里程。此外,也在2023下半年正式推出電商平台Dropshop,與藝術家合作以提供即時限量作品的購藏體驗,而在此平台購藏的作品如日後於富藝斯拍賣會或展售會中成交,藝術家則將獲得轉售版稅佣金,可謂開創業內先河;自開辦以來已吸引20 個國家及地區的買家,當中高達60%的買家為新客戶。邦瀚斯(Bonhams)在2023年的全球總銷售額超越11.4億美元,成交拍品逾21萬件,創下開業以來之最佳業績;與2022年相比,增幅多達14%。就銷售額的地理分佈而言也頗為平均:北美30%、英國19%、歐洲33%、亞太18%,反映其致力發展全球化平台所收的效果顯著,至於由 Z 世代和千禧一代成功投得的拍品數量之年度增幅也多達 147%。

2023年度高價拍品盤點

紐約蘇富比於11月推出「艾蜜莉.費雪.藍多臻選珍藏」(The Emily Fisher Landau Collection),締造多項難以企及的指標。美國知名女性藏家艾蜜莉.費雪.藍多於惠特尼美國藝術藝術博物館委員會任職逾30年,並透過資助惠特尼雙年展以扶持美國藝術家,使她被視為1960-80年代最重要的藏家和贊助者之一,更曾在2010年慨然捐贈近400件作品。率先登場的晚間拍賣31件拍品就達到4億640萬美元交易額,其中有五件作品超過2,000萬美元、九件作品超過千萬美元售出,拍品均價高達令人咋舌的1,300萬美元;若再計入隔天的日間拍賣成績,最終斬獲4億2,470萬美元,為拍賣史上成交總額最高的女性藏家專拍。

此專拍的領銜之作為畢卡索(Pablo Picasso)創作於1932年的《戴手錶的女人》(Femme à la montre),以畢卡索許多指標肖像畫的主角瑪麗.德雷莎.沃特(Marie-Thérèse Walter)為模特兒。此作以1億2,100萬美元落槌、成交價高達1億3,936萬美元,躍居為藝術家拍賣紀錄第二高價之作,僅次於2015年紐約佳士得拍出的《阿爾及爾的女人(O版本)》(Les femmes d’Alger 〔Version ‘O’〕 )成交價1億7,936.5萬美元,也成為2023年最為價昂的藝術拍品。

畢卡索的《戴手錶的女人》於紐約蘇富比「艾蜜莉.費雪.藍多臻選珍藏」拍出1億3,936萬美元,為2023年全球拍賣市場最高價成交的藝術品。(蘇富比提供)

此外,蘇富比在歐洲拍場也豎立嶄新里程碑,克林姆(Gustav Klimt)的絕筆之作《持扇的女子》(Dame mit Fächer 〔Lady with a Fan〕)於六月倫敦上拍時,引來電話買家與現場四位競投者長達十分鐘的鏖戰,最終以8,530萬英鎊(約合1億874萬美元)高價成交,不僅刷新藝術家個人於2022年紐約佳士得「先鋒創見:保羅.艾倫珍藏」(Visionary: The Paul G. Allen Collection)的《白樺林》(Birch Forest)拍出1億458萬美元之紀錄,更改寫歐洲拍賣會的最高價藝術品成交紀錄。

克林姆的《持扇的女子》以8,530萬英鎊成交,不僅刷新藝術家個人紀錄,也改寫歐洲拍賣會的最高成交紀錄。(蘇富比提供)

佳士得紐約的「20世紀藝術」秋季晚間拍賣成交總額達6億4,884萬美元,創下了自2017年以來的晚間拍賣(單一藏家專拍除外)最佳成績,該場以印象派藝術家莫內(Claude Monet)的經典之作《睡蓮池》(Le bassin aux nymphéas)拍出的7,401萬美元成交價為榜首,也是佳士得全年度的最高價藝術品。尚-米榭.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依然是當代藝術範疇中最有價值的藝術家,2023年上拍的作品以《黑人歷史(尼羅河)》(El Gran Espectaculo 〔The Nile〕)在五月「21世紀藝術」晚間拍賣拍出6,711萬美元成交價最為價昂,也成為個人拍賣第四高價。值得注意的還有,賈藹力於佳士得紐約「21世紀藝術」秋季晚間拍賣上拍的三聯屏《燃燒》(Combustion),以接近預估價五倍的477萬美元成交,大幅刷新個人拍賣紀錄,可謂為中國當代藝術注入一劑強心針。

莫內的《睡蓮池》於紐約秋拍以7,401萬美元成交價易主,為2023年佳士得最高價拍品。(佳士得提供)

而富藝斯於紐約舉辦的「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秋季晚間拍賣,以格哈特.里希特(Gerhard Richter)創作於1987年、寬幅達4米的雙聯作《抽象畫 (636)》(Abstraktes Bild (636))領銜,最後由臺灣藏家透過電話競投以成交價3,480萬美元競得,為里希特於2023年最高價成交之作,也躋身藝術家拍賣紀錄的前五高價。總計在2023年拍場推出了 120 位藝術家首次登上二級市場,為全球藏家提供了別開生面的收藏名單。

格哈德.里希特的《抽象畫(636)》於紐約富藝斯「20世紀及當代藝術」秋季晚間拍賣,以3,480萬美元易主。(富藝斯提供)

邦瀚斯於12月在紐約舉辦「風華首現:艾倫與西蒙・哈特曼伉儷珍藏」專拍(The Alan and Simone Hartman Collection)當中,以逾低預估價兩倍的858萬美元成交價售出點描派藝術家席涅克(Paul Signac)的《西斯特隆小鎮》(Sisteron),也是該行年度最高價拍出的藝術品項目;同場上拍的莫內《吉維尼附近的塞納河》(La Seine près de Giverny),亦以超過高預估價的635萬美元成交,排名年度第二高價之作。至於在亞洲市場的現當代藝術板塊,則以香港秋拍登場的奈良美智《三顆星》拍出3,675.4萬 港元(約合471.6萬美元)成交價為年度之最。 

席涅克的《西斯特隆小鎮》以858萬美元成交,是邦瀚斯在2023年最高價拍出的藝術品。(邦瀚斯提供)

亞洲市場與買家的活躍

蘇富比於2023年迎來進駐亞洲市場五十週年,適逢香港放寬入境限制,春拍的中國競投買家人數即達近三年新高,在4月舉槌的現當代藝術晚間拍賣強勁斬獲逾11億港元的成交總額。亞洲區於2023年累計總成交額高達81億港元,寫下連續三年突破10億美元的紀錄,反映其拓展亞洲各區域市場的舉措獲得效益,如:上海和首爾的空間接續於5月和9月開幕啟用,也持續在新加坡和越南舉辦展覽與活動。而亞洲買家不僅活躍於所在區域,對全球的競拍活動也積極參與,例如在5月舉辦的紐約蘇富比現代藝術晚間拍賣就貢獻成交總額逾三分之一份額,並且競得:克林姆、高更(Paul Gauguin)、梵谷(Vincent van Gogh)、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莫內、馬內(Édouard Manet)、馬蒂斯(Henri Matisse)以及孟克(Edvard Munch)的名家作品。

在秋季拍賣,蘇富比與中國藏家劉益謙夫婦攜手推出「龍途:劉益謙與王薇伉儷收藏精選」,然而,該場成績未若拍前預估亮眼,上拍的39件作品有10件以流拍作收、成交率為74%,成交總額為5.4億港元,與拍前估價的7.45億至11億港元有所落差,囿於中國經濟復甦情況不如預期走揚的現實條件下,名人溢價效應也未起作用,此外,一大原因莫過於不少作品在當初入手價格達到高點,相當於預先壓縮近年的增幅空間,因此在目前市場進入調整期的階段,買家接手意願並不積極,以致流拍率偏高或折價易主。如:焦點拍品亞美迪歐.莫迪里安尼(Amedeo Modigliani)的《寶麗特.茹丹肖像》(Paulette Jourdain ),成交價為2億7,290萬港元(約合3,485萬美元),就明顯低於劉益謙在2015年紐約蘇富比以4,281萬美元購得的價格,不過此作仍為2023年亞洲市場最高價拍出的藝術品,更一舉刷新西方現代藝術於亞洲的拍賣紀錄,而「龍途」也創下亞洲最高價值單一藏家專場。

香港蘇富比秋拍「龍途:劉益謙與王薇伉儷收藏精選」登場的亞美迪歐.莫迪里安尼《寶麗特.茹丹肖像》成交價為2億7,290萬港元,創下亞洲市場最高價成交的西方藝術品拍賣紀錄。(蘇富比提供)

佳士得的數據也反映出全球拍賣當中來自中國的新買家數量增長 30%,其貢獻成交總額領先全球;區內Z世代新買家數量更達到翻倍成長。率先插旗中國內地的佳士得,也在2023年展開上海拍賣十週年慶典而在北京、深圳、杭州與香港舉辦巡展,在九月舉辦的系列拍賣成交總額達2,450萬美元。

富藝斯在2023年3月於香港西九文化區啟用亞洲總部,旋即舉辦的春季拍賣總成交額即逾8.47億港元,較前一年春季拍賣增長23%;其中,「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類別成績更較前一年增長33%,增幅為業界之最。而在香港累計的全年度拍賣成交總額逾 13.6 億港元,為富藝斯亞洲歷來第二高的年度交易數據,並締造 20 位藝術家的世界紀錄。此外,在亞洲市場的戰略布局也積極展開擘劃,如:區內多項人事任命的調度,並且在既有的春秋兩季大拍之外,於11月也跟進歐美拍場推出首檔「New Now及設計」拍賣,展現富藝斯著力經營新興當代藝術與跨門類策展的策略。而在香港之外的新興市場也有積極開拓,如在新加坡藝術週期間首次舉行非拍賣預展的藝術展覽,也前進越南胡志明市舉辦首場正式活動。至於在買家的結構上,則有多達45%的亞洲買家為新客戶,其中近一半為千禧世代和 Z 世代年輕藏家。

富藝斯在2023年3月於香港西九文化區啟用亞洲總部,成為首家在此擁有專屬拍賣廳和展覽空間的國際拍賣行。(富藝斯提供)

邦瀚斯在銷售與買家人數增幅最顯著的地區也是亞洲,亞太區年度拍賣成交總額達6億7,400萬港元(約合8,640萬美元),較2022年成長13%。而亞太區買家人數亦較前一年上升13%,同時在全球網路拍賣的成交總額則攀升達28%之多,尤以大中華地區買家最盛。

在亞洲現當代藝術品板塊,向來是拍場常勝軍的常玉、草間彌生(Yayoi Kusama)、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以及趙無極等,雖未再創個人新猷仍穩健維持行情。在這當中,以佳士得香港「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秋季晚間拍賣的常玉《花毯上的側臥裸女》(Femme nue sur un tapis (Nude on Tapestry)),拍出1億8,737.5萬港元(約合2,403萬美元)最高。奈良美智在2023年上拍的作品以蘇富比香港春拍登場的《乳白色湖中》(In the Milky Lake)拍出1億55萬港元(約合1,281萬美元)成交價最高,其次則為富藝斯春拍以8,385萬港元(約合1,068萬美元)易主的《發現寶藏》(Lookin’ for a Treasure)。2023年趙無極前三高價作品皆於蘇富比香港拍出,最高價為春拍登場的《11.08.99 – Après l’éclipse》,以4,885萬港元(約合622.3萬美元)成交價易主。而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原杭州美術學院)在9月揭幕的「大道無極 — 趙無極百年回顧特展」,展出逾兩百件作品與相關文獻,也持續為藝術家助長關注與聲勢。

佳士得香港秋拍「20及21世紀藝術」晚間拍賣領銜作品為常玉的《花毯上的側臥裸女》,拍出1億8,737.5萬港元成交價。(佳士得提供)

中國當代藝術部分則在北京拍場上獲得最多追捧,黃宇興在中國嘉德北京春拍登場的巨作《九龍圖》以低預估價近四倍的2070萬人民幣易主(約合289萬美元),寫下個人拍賣第二高價紀錄;劉野的《金光大道》於中國嘉德北京秋拍「當代藝術」晚間拍賣拍出5,750萬人民幣(約合797萬美元)成交價,為個人第二高價紀錄。陳可的《鬥牛士》在永樂北京春拍登場,自150萬人民幣起拍、最終以高預估價三倍的90.8.5萬(折合約125萬美元)人民幣成交,大幅改寫拍賣新猷,其第二至第四高價紀錄也都在2023年締造。

劉野的《金光大道》於中國嘉德北京秋拍以5,750萬人民幣成交。(中國嘉德提供)

越南藝術的買氣仍具續航力,於蘇富比香港春拍「五十周年現代藝術」晚間拍賣登場的黎譜(Le Pho)《花園裡的家庭》(La famille dans le jardin)以1,860萬港元(約合240萬美元)成交,刷新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更躍居拍賣歷來第二高價越南藝術品。而風格紛陳的東南亞藝術也在向來穩健的越南藝術板塊之外,也同樣獲得許多關注與追捧;像是蘇富比在7月於新加坡再度舉辦「現代與當代藝術」拍賣,知名的南洋畫派藝術家劉抗便以首現拍場的《椿米》(Pounding Rice)締造個人拍賣新猷。而佳士得香港秋拍締造的11位藝術家拍賣新高紀錄之中,就有7位是東南亞藝術家,在晚間拍賣也明顯提高東南亞藝術的比例,鐘泗濱《大自然的靈感》(Nature’s Inspiration)拍出大幅超越估價的1,150.7萬港元(約合147.5萬美元)成交價,不僅大舉刷新藝術家個人紀錄,據悉此作更是由中東買家競得。

西方現當代藝術名家作品在亞洲市場也是需求殷切的項目。蘇富比於香港春拍推出畢卡索(Pablo Picasso)創作於1948年的 《坐椅女子》(Femme dans un fauteuil)9,308.6萬港元(約合1,186萬美元)易主,為藝術家在亞洲市場2023年度最高價成交之作;胡安.米羅(Joan Miró)的《無題》拍出5,057萬港元(約合644.2萬美元)成交價,刷新藝術家於亞洲拍場的最高價。而同場亮相的夏卡爾(Marc Chagall)《捧花新娘》(Fiancée avec bouquet)以2,707萬港元(約合344.8萬美元)成交,也成為藝術家在亞洲的第二高價成交之作。

佳士得亦在2023年香港春拍首度於亞洲市場推出傑夫.昆斯(Jeff Koons)與雷尼.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的作品也獲得不錯反應:昆斯的 《聖心(紫紅/金色)》(Sacred Heart (Magenta/Gold))以 6,087.5萬 (約合777萬美元)港元成交;馬格利特的《戀人的漫步之徑》以大幅超越拍前估價的5,119.5萬港元成交(約合653萬美元),皆寫下不俗的亞洲拍賣紀錄。

傑夫.昆斯的 《聖心(紫紅/金色)》以6,087.5萬港元成交。(本刊資料室)

女性藝術家的崛起

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創作於1966年的經典《蜘蛛》青銅雕塑於五月的紐約蘇富比當代藝術晚間拍賣以3,280 萬美元易主,一舉刷新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以及女性藝術家雕塑作品紀錄。而作為身價最高的在世女性藝術家,草間彌生的繪畫在2022年於富藝斯紐約春拍創下新高紀錄,在2023年佳士得香港秋拍的《花》拍出7,812.5萬港元(約合1,001萬美元)成交價,續寫個人拍賣紀錄第二高價。至於稍早在香港蘇富比春拍登場的《南瓜(L)》以6,264萬港元(約合798萬美元)成交,也創下藝術家個人最高價的雕塑行情。

路易絲.布爾喬亞的《蜘蛛》紐約蘇富比拍出3,280 萬美元成交價,同時創下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以及女性藝術家雕塑拍賣紀錄新高。(蘇富比提供)

而女性抽象藝術家的作品行情在2023年也呈現飆漲之勢,值得持續關注與期待。瓊.米切爾(Joan Mitchell)的前二高價紀錄皆於2023年紐約秋拍締造,先於佳士得上拍的《無題》以2,916萬美元成交,而在數日後的蘇富比《向日葵》(Sunflowers)也以2,791萬美元成交。至於艾格尼絲.馬丁(Agnes Martin)的《灰色石頭 II》(Grey Stone II)在紐約蘇富比的「艾蜜莉.費雪.藍多臻選珍藏」登場時吸引多達八位買家競投,最終以1,870萬美元成交價締造個人拍賣紀錄,為低預估價三倍有餘。而甫於2023年4月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舉辦個展「死亡與少女」(Death and the Maid)的英國藝術家塞西莉.布朗(Cecily Brown),則在紐約蘇富比「The Mo Ostin Collection」」專拍以《Free Games for May》拍出的671萬美元,為其寫下個人第二高價拍賣紀錄。

瓊.米切爾《無題》於2023年紐約佳士得秋拍以2,916萬美元成交,刷新個人拍賣紀錄。(佳士得提供)

衣索比亞裔藝術家朱莉.梅赫雷圖(Julie Mehretu)於香港蘇富比10月的當代藝術晚間拍賣登場的《無題》拍出7,297.9萬港元(約合932萬美元)成交價,刷新藝術家個人新高紀錄,此作曾於2015年在佳士得紐約上拍,對照當時的成交價228.5萬美元,漲幅驚人。而後在11月的紐約蘇富比「The Now」晚間拍賣上拍的《黎明與清晨的行者》(Walkers With the Dawn and Morning)以超越高預估價的1,073.7萬美元成交,不僅再度改寫個人拍賣新猷,更同時締造了於非洲出生的藝術家之拍賣紀錄。而近幾季在拍場崛起的洛伊.霍洛維爾(Loie Hollowell)也在香港蘇富比春拍的當代藝術晚間拍賣以《站立於紅色》(Standing in Red)拍出1,799.5萬港元(約合229.2萬美元)譜寫個人拍賣新高。

而90後女性藝術家在二級市場的升抬之勢,亦不容小覷。美國藝術家露西.布爾(Lucy Bull)的前五高價拍賣紀錄有三筆都在2023年締造,其中以香港蘇富比秋拍「當代藝術」晚間拍賣的《雅室》(Flash Chamber)拍出超過高預估價兩倍以上的1,376萬港元(約合175.7萬美元),為個人最高價拍賣紀錄。非裔藝術家賈黛.法多朱蒂(Jadé Fadojutimi)的作品已獲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泰特美術館(Tate Modern)等知名館舍典藏,個人前三高價拍賣紀錄都在11月的紐約拍賣週接連創造,上拍作品估價大多落在50萬至80萬美元區間,而最終成交價都大幅超越拍前預估,其中以富藝斯「20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亮相的《改變我的舉止》(Quirk My Mannerism)拍出193.5萬美元最為價昂。中國藝術家張子飄個人前五高價拍賣紀錄亦皆在2023年創下,最高價作品是在佳士得於九月誌慶上海拍賣十週年所舉辦20及21世紀藝術晚間拍賣的《蘑菇雲 02》,以低預估價四倍的126萬人民幣成交。

賈黛.法多朱蒂於紐約富藝斯「20世紀及當代藝術」秋季晚間拍賣亮相的《改變我的舉止》,拍出193.5萬美元成交價刷新個人紀錄。(富藝斯提供)
楊椀茹 (Yang, Wan-Ju)( 179篇 )

典藏雜誌社採訪主編